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3354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docx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质量自评报告

江西省省级党政机关搬迁置换项目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二标段)

枫湖桥、西门桥、南门桥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质量自评报告

 

编制:

复核:

审批:

 

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

日期: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六日

枫湖桥、西门桥、南门桥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

施工质量自评报告

一、工程概况

1.1项目概况

江西省省级党政机关搬迁置换项目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角洲片区前湖卧龙山地块,距南昌市旧城核心区约6km,距红谷滩中心区约4km,是南昌市主城区近期重点建设区域之一。

本工程主要包括卧龙路(丰和大道以西段)和枫湖路两条道路工程、枫湖桥、西门桥和南门桥等三座桥梁工程、道路排水工程及沿线附属的照明、交通和绿化等工程的施工。

卧龙大道西起学府大道,经规划一路、规划二路、枫湖路、规划三路、广场西路、广场东路、规划四路、丰和南大道、红谷南大道,东至赣江南大道,全长约3.8km,道路等级为市政主干道,设计速度40km/h,本施工标段施工范围为学府大道至规划四路段及沿线交叉口,起讫桩号为K0+000~K2+200,全长2.2km。

枫湖路西起学府大道,向东至环湖路后线路向南偏转,经规划一路、规划二路(西门路)至卧龙大道。

全线分为A、B两段,A段为东西走向,长205.185m;B段线路近似南北走向,长1380.788m,总线路长1585.973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设计速度40km/h。

卧龙大道全长2200m。

本工程施工线路全长共约3.8km。

本工程建设单位是江西省省级党政机关搬迁置换项目筹建指挥部,由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代建,监理单位是江西中昌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是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和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地质勘察单位是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监督单位是江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施工单位是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

枫湖桥横跨前湖,组跨为25m+40m+25m三跨刚构桥,桥长90m,桥面宽32m,沥青混凝土路面。

西门桥上部结构为跨径20m普通钢筋混凝土刚构桥,半幅桥面宽14.49m,南门桥为人行道,东侧和西侧桥宽均为8m,上部结构为组跨3×20m普通钢筋混凝土箱型截面连续梁。

本次验收为枫湖桥、西门桥和南门桥三处桥梁的地基基础子分部工程验收,包括桥梁的工程桩、承台、扩大基础验收。

1.2施工环境

桥梁施工场区地处赣抚冲积平原边缘地带,枫湖桥跨越前湖一条连通水渠,西侧为冲积平原地形,东侧为岗地,植被发育。

南昌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本场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7.5℃,7~9月为高温期,极端最高气温为43.2℃,12月~翌年2月气温最低,极端低气温为-9.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45毫米。

最大年降水量为2356毫米,最小年降雨量为1046毫米。

1.3地质情况

根据钻孔揭露的岩土层,桥位区场地底层结构上部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层、下部为第三系新余群泥质粉砂岩。

(一)覆盖层

(1)、素填土:

棕红色,稍湿,成份主要为粉粘粒,该层土质不均匀,结构松散,为新近回填土而成,工程性能差,厚度不均匀,厚度变化较大,揭露层厚0.8~6.3m,平均厚度4.25m,层底高程14.74~20.86m。

(2)、淤泥质粉质粘土:

青灰色,湿-饱和,软塑状,略具有腥臭味,成份为粉粘粒为主,见有少量有机质及粉细砂,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较高。

该层仅见于跨前湖连通渠段,揭露层厚为0.5~0.7m,层底埋深0.5~1.3m,底层标高16.58~17.44m

(3)、粉质粘土:

棕红色、褐黄色,以可塑状为主,局部为硬塑状,成份以粉粘粒为主,刀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中压缩性土。

揭露层厚为1.5~9.0m,层底埋深1.5~9.0m层底标高为13.9~28.7m,含水量21.3%~46.8%,平均含水量30.66%,主要分布在枫湖路B线。

(4)、全风化泥质粉砂岩:

紫红色、灰黄色,风化剧烈,岩芯呈可-硬塑土状,以粉粘粒为主,刀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中压缩性土。

揭露层厚为1.1~4.2m,层底埋深2.6~9.4m层底标高为13.1~26.6m。

(二)基底

(5)、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分布较广泛,承载力特征值300~500kPa。

(6)、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分布较广泛,天然饱和强度极限抗压强度为6.62MPa。

(7)、微风化泥质粉砂岩:

分布较广泛,天然饱和强度极限抗压强度为10.55MPa。

枫湖桥线路中心线跨越水域宽度为170m,水深均约4m,低流速,主要接受雨水补给。

场区内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滲补给,与地表沟、湖等水体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具有补给快,排泄快,径流途径短等特点。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块状强风化层、中风化层的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中,无-微承压,由于基岩的不均匀风化,裂隙的连通性差,储水空间有限,富水性差,水量贫乏。

根据地勘报告中的土质、水质分析报告,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上层滞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1.4基础工程概括

枫湖桥和西门桥基础均为直径1.2m钻孔灌注桩,南门桥为扩大基础。

枫湖桥设计桩基共48根,西门桥共20根,枫湖桥桩基设计嵌入微风化泥质粉砂岩不少于1m,桩底沉渣厚度不超过5cm。

西门桥设计单桩承载力为4000kN,沉渣厚度不超过5cm,枫湖桥工程桩桩身混凝土均采用C25水下混凝土,西门桥工程桩桩身混凝土均采用C30水下混凝土,桩身均采用HRB335和R235钢筋,桩基施工均以桩端嵌岩深度和桩长作为终孔控制要素。

枫湖桥、西门桥承台及南门桥扩大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设计为C30,承台下设10c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

基础工程施工混凝土数量如下:

桥区

部位

混凝土强度等级

数量

单位

备注

枫湖桥

桩基础

C25水下

1134.5

C15累计146.6

C25累计1134.5

C30累计1082.7

承台

C30

627

垫层

C15

105

西门桥

桩基础

C30水下

317.5

承台

C30

195

垫层

C15

27

南门桥

扩大基础

C30

260.7

垫层

C15

14.6

基础工程数量汇总表

分项

桩径(mm)

数量(根)

承台基础

扩大基础

施工起讫时间

枫湖桥

1200

48

6

-

1.17-4.20

西门桥

1200

4

-

4.6-5.30

枫湖桥

-

-

8

3.1-5.20

桥梁桩基础于2013年1月17日开始施工,2013年5月30日完成枫湖桥最后一座承台混凝土浇筑,完成本标段桥梁地基基础施工。

二、施工记录、验收资料执行标准、规范及使用参考资料情况

2.1江西省省级党政机关搬迁置换项目市政道路工程枫湖路桥涵工程施工图设计及图纸会审意见

2.2施工合同技术条款

2.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2.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2.8《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2.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10《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2.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GB50204-2002

2.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分册)》(JTJF80/1-2004)

三、地基基础分部工程合同完成情况及主要设计变更

自进入施工以来,我司严格履行施工合同条款要求,根据业主场地移交情况、按质量完成桥梁地基基础分部工程施工任务。

现已完成了冲孔灌注桩基础68根,承台(扩大基础)18个。

地基与基础施工过程中未发生设计变更。

四、地基基础施工方法及重点、难点控制

项目部严格按照指挥部、代建部、监理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握质量关。

组织成立质检部门,从施工、自检、到通知监理工程师检验,实行三级检查,做到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工程质量。

4.1桩基础主要施工方法

4.1.1护筒埋设

本场区不存在土溶洞或裂隙较发育等不良地质,桩基埋设护筒高2.0~2.5m,护筒高出地面40~50cm,埋入土中不少于1.5m。

通过拉十字线的方式保证桩基施工钢护筒中心和桩中心重合,用粘土将护筒四周回填密实,避免施工过程中护筒产生移位和漏浆。

4.1.2泥浆比重控制

在钻孔过程中,严格控制泥浆各项指标要求,定期测试泥浆指标,按地质层要求控制好泥浆各项指标,泥浆指标控制在以下范围内,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冲孔

位置

泥浆性能指标

泥浆比重

粘度

(s)

含砂率

(%)

胶体率(%)

酸碱度PH

亚粘土层

1.05~1.15

16~22

≤4

≥96

8~10

细砂层

1.2~1.45

19~28

≤4

≥98

8~10

清孔

1.05~1.15

18~22

≤2

≥98

8~10

本工程选用大功率的泥浆泵,设置较大的泥浆池,保证泥浆能循环到孔底。

通过泥浆的连续循环,利用泥浆泵将储浆池内比重在1.2以下的泥浆送至孔底,经与孔底浓浆混合后,从孔口流回泥浆池并带出钻渣。

4.1.3清孔

冲孔达到设计认可的终孔标高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开始清孔,本工程桩基清孔均采用正循环换浆法,并采用旋流器辅助清孔,加快了清孔进度,提高了泥浆质量。

清孔后孔内泥浆的各项指标及沉渣厚度均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

4.1.4钢筋笼的制作和吊放

钢筋笼加工制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主筋采用10d搭接焊,箍筋与主筋采用梅花点焊,主筋与加劲箍100%点焊牢固。

由于钢筋笼长度较长,因此钢筋笼采用分节加工制作,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用汽车吊分节安放。

钢筋下放到最后一节时,根据标高在笼顶设吊筋固定在护筒上,要根据测量提供的桩位护筒的偏差值,严格控制好钢筋笼中心平面位置和笼顶标高。

本工程的钢筋笼制作、安装经自检及监理工程师验收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1.5水下混凝土灌注

灌注水下混凝土是桩基施工的关键工序。

砼下料采用Φ300mm导管,导管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水密性和承压性试验,并检查防水胶垫完好。

灌注前应检查孔底沉渣情况,一般的将清孔结束到开塞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时间间隔控制在4小时以内,如下放钢筋笼时间过长,孔底的沉渣要进行二次清孔,取保桩底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灌注前将导管下放至距孔底约30~40cm,灌注前先测试混凝土坍落度情况,保证混凝土坍落度在18~22cm范围之间才可进行灌注(灌注过程中进行不定期抽检混凝土坍落度情况),开塞前保证储料斗满足第一批混凝土灌注后导管埋体1~3m,灌注过程中将导管埋深控制在2~6m范围以内,灌注后混凝土面高出设计桩顶高程0.8~1.0m,各项施工指标均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根据桩基础施工完成后的数据统计,枫湖桥桩基础扩孔系数平均值为1.24,西门桥为1.21。

4.2承台和扩大基础主要施工方法

针对本工程施工场地特点,结合地质勘查报告给出的地质土层情况,桥梁承台基坑按0.67~1的坡度放坡开挖基坑。

承台和扩大基础施工程序为:

基坑开挖→桩头凿除→浇注垫层混凝土→桩基检测→测量放样→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基坑回填压实。

4.2.1开挖和基底处理

基坑采用机械开挖,采用自然放坡的方法,坡率在0.75~1.0,基坑底边距承台边缘线最小距离为1.0m,并沿坑底周边设30cm×20cm排水沟。

基坑开挖深度不大,故采取一次开挖到底的方式,从一侧向另一侧挖掘施工。

基坑开挖后,凿除桩顶松散层。

然后进行基坑地基处理,首先采用人工初平施工方法对基底进行换填和夯实。

地基土处理好后浇注C15素混凝土垫层,对承台的基底,采用夹砂碎石进行基底的处理。

4.2.2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垫层混凝土浇注和桩基检测合格后,在垫层面放出承台大样,进行钢筋安装。

承台钢筋在固定的钢筋加工场内开料加工,然后运至现场进行安装。

承台钢筋安装过程中,进行桩头箍筋的安装、地梁钢筋安装、框架柱纵向钢筋的预埋安装和防雷接地网的连接。

对车站范围桩基础,须进行车站主体结构地梁和框架柱钢筋的预埋安装及接地连接。

承台和地梁均采用木模板施工,采用6cm×8cm的木楞和对拉杆进行加固,对集水井等坑井模板安装时,采用止水对拉杆进行固定。

4.2.3基础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注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等进行检查。

混凝土送到现场采用直卸方式施工,受到施工场地限制时,采用吊车调运卸料。

混凝土浇注过程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混凝土的分层振捣,振捣分层厚度不大于50cm。

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内即进行麻袋覆盖和洒水养护。

五、地基基础分部工程质量评价

5.1成桩检测和地基承载力检测情况

枫湖桥和西门桥桩基施工完成后进行基坑开挖,待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检测要求龄期后进行基桩检测,龄期一般不少于21天。

本标段基桩全部采取基桩声波透射法试验检测呈桩质量情况,对枫湖桥3-7#桩基进行自平衡静载试验进行桩基承载力检测,具体检测方法、数量、频率、检测结果和检测单位统计详见下表:

枫湖桥成桩质量检测统计表

基桩数量(根)

48

小计

检测比例%

检测单位

检测

方法

超声波

Ⅰ类桩

48

48

48

100

100

江西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Ⅱ类桩

0

合计

Ⅰ类桩

48

100%

/

Ⅱ类桩

0

0

/

西门桥成桩检测统计表

基桩数量(根)

20

小计

检测比例%

检测单位

检测

方法

超声波

Ⅰ类桩

20

20

20

100

100

江西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Ⅱ类桩

0

合计

Ⅰ类桩

20

100%

/

Ⅱ类桩

0

0

/

5.2原材料检测统计

钢筋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检验以钢筋进场批次数量按规范要求抽取组数送检;钢筋焊接接头检验按规范要求抽取组数送检。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齐全,取样送检均有见证记录。

具体检测数量与检测结果详见下表:

钢筋原材料、焊接质量检测统计表

序号

材料

名称

数量(t)(个)

批次

规范应检组数

实测组数

CMA见证取样送检

其中监督抽检

抽检率

合格率

抽检率

合格率

1

钢筋原材

508

21

21

21

21

100%

100%

-

-

-

2

钢筋焊接

3600

12

12

12

12

100%

100%

-

-

-

5.3混凝土质量统计

每根桩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取样留置砼试件,并各送检试件做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具体检测数量与检测结果详见下表:

枫湖桥混凝土质量统计表

设计强度

规范应检总数

平均值(Mpa)

标准差

最小值(Mpa)

其中CMA见证取样送检

其中监督抽检

组数

抽检率

组数

抽检率

C25

83

83

100

31.45

1.5

29

83

100%

-

-

C30

7

7

100

37.36

/

37

7

100%

-

-

C15

4

4

100

20.9

/

18.7

4

4

-

-

西门桥混凝土质量统计表

设计强度

规范应检总数

平均值(Mpa)

标准差

最小值(Mpa)

其中CMA见证取样送检

其中监督抽检

组数

抽检率

组数

抽检率

C30

40

40

100

30

3.58

30.4

321

88.4%

42

11.6%

C30

4

4

100

37.08

/

36.4

4

100%

-

-

C15

3

3

100

19.3

/

18.8

3

100%

-

-

南门桥混凝土质量统计表

设计强度

规范应检总数

平均值(Mpa)

标准差

最小值(Mpa)

其中CMA见证取样送检

其中监督抽检

组数

抽检率

组数

抽检率

C30

11

11

100

37.05

/

35.5

11

100%

-

-

C15

7

7

100

20.6

/

18.7

7

100%

-

-

六、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能的抽查和检测情况

序号

安全和功能检查项目

份数

核查意见及结果

1

预拌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6

符合要求、合格

2

桩基检测报告

1

符合要求、合格

2

地基承载力检测试验报告

2

符合要求、合格

七、质保资料审查情况

序号

资料名称

份数

核查意见

1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3

完整

2

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

76

完整

3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21

完整

4

施工试验报告及见证检测报告

159

完整

5

钢筋焊接检测

12

完整

6

隐蔽工程验收表

76

完整

7

预拌混凝土合格证明文件

76

完整

8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8

完整

八、地基基础分部工程验收资料准备情况和资料整改

8.1地基基础分部工程验收资料编写、整理、归档、立卷

由于本次分部验收是地基基础分部工程,为隐蔽分部工程,验收准备工作主要是桩基础和承台资料的整理、归档和立卷。

施工过程中现场督促班组做好钻(冲)孔桩成孔施工原始记录,成孔后及时按施工原始记录编写电子版资料,根据承台施工的工序做好各检查证,施工记录表和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护壁泥浆质量检查记录表按每天测试的数据真实填写;(钻)冲孔桩隐蔽验收记录、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制作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钻(冲、挖)孔桩钢筋笼安装隐蔽验收记录按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数据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检查证、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记录表数据均由施工现场采集填写。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钢筋加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混凝土施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模板拆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均按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数据填写,土方开挖检查证、基坑检查证、垫层混凝土检查证、钢筋制安检查证、现浇结构混凝土浇筑记录表、坍落度检测记录表、混凝土养护情况记录表、承台及地梁成品检查证等数据均由施工现场采集填写。

地基基础资料填写真实有效,资料编写基本能做到与施工进度同步,并及时完善签名手续后报监理工程签字确认。

桩基础分项工程资料整理按照指挥部关于工程档案管理的通知整理归档并立卷。

8.2地基基础分部工程整料自检和整改情况

验收前项目部组织人员对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检查,检查存在问题主要有小部分资料打印和签字手续不规范、部分资料缺项和份数不够等。

项目部根据自检情况有针对性开展整改工作,对不规范的部分资料进行按原资料内容重新打印并完善签字手续,确保施工资料的准确、真实和完整;对部分缺项的资料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及时补充(如商品混凝土资料),并进行整理归档;份数不够的部分资料按已有的原件资料补充够所需要份数,并完善签字盖章。

现资料整改已完成,地基基础分部工程资料完整。

九、地基基础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情况

工程桩基施工(钻)冲孔桩隐蔽验收记录、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制作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钻(冲、挖)孔桩钢筋笼安装隐蔽验收和混凝土灌注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批质量验收、钢筋加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混凝土施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模板拆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检验批质量验收、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等分项工程质量自检合格率达到100%,一次性通过监理工程师验收达到100%,具体详见下表:

子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汇总表

子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检验批批次

分项评定意见

子分部评定意见

地基基础子分部

钢筋笼制作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

68

合格

合格

混凝土灌注桩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68

合格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批质量验收

10

合格

钢筋加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

10

合格

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

10

合格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

10

合格

混凝土施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

10

合格

模板拆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

10

合格

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检验批质量验收

10

合格

地基与基础各分项工程质量通过自检合格,分部工程质量自检评定合格。

 

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

江西省省级党政机关搬迁置换项目市政道路工程

施工(二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六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