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3361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角的初步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角的初步认识_六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角的初步认识沙区某小学 罗衍艳 教学内容西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P43页—44页上的内容学情简况及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平面图形,是由整体图形细化出来的初步的基本图形,角是组成正方形式、三角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基本图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通过让学生看、找、画、折摆等形式,知道角的组成和画法。

教学过程中,用情景引入,创设生动的小白兔的家,帮小白兔找一找它的家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学生一下子就觉得感兴趣,仔细观察,回答,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吸引过来,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

1.找角,通过看红领巾、钟面、折扇等实物图形找角,再让学生找身边的角与自己身体上的角。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找角的情况,相互指出身体上的角,学生兴致更高。

2.折角,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体验数学知识,摸摸自己的角,对角的形状有直观的感知,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3.认识图形,抽象图形从直观到抽象,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认识角的各个部分的名称,正确辨别角。

4.画角,有了直观的认识,折角的感受,抽象的认知,学生画角虽难,但也是势如破竹,自己试画角,调动大脑,手脑并用,观察老师范画,得到体验,再自己画角,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5.制作活动角这是一个难点,要让学生明白角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靠教师抽象的讲是行不通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深明白角的大小是与边的长短无关的,只是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6.拓展练习,用两根小棒能摆几个角?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思路,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寓教于乐,可以说这是一堂成功的数学实践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通过观察、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4.加强小组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两根硬纸条、图钉、白纸、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

森林里草地上,小白兔在嬉戏,旁边一座小屋)谈话激趣:

小朋友们,森林里的小白兔邀请我们去玩,你们想去吗?

兔妈妈请我们参加他们的新家,请小朋友找一找,兔妈妈的房子是哪些图形组成的?

哪些是我们学过的?

(学生回答)  (屏幕显示:

从小屋中拉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然后分别闪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的一个角:

                    )引入:

小朋友们,刚才闪动的图形是什么?

你认识它吗?

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这种图形——角板书:

角的初步认识(评:

开头富有童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实物操作,探索新知

(一)找角1、(屏幕显示例1的图:

闹钟、三角尺、剪刀、折扇、红领巾)学生观察),问:

孩子们,上面的几种物体分别是什么?

它们的表面哪里有角,请你们找一找。

(分组在书上例1的图中分别找出,找到以后指名到展示台上,分别指出)2、师拿出一条红领巾,让学生找角,问:

红领巾是什么形状?

(三角形),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要爱护国旗,爱护红领巾。

(评: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学生找找周围,身边和生活中的角,(分学习小组找角,说一说,指一指)指名回答。

4.师小结(叉开手指,让学生观察),这是角吗?

)又指衣领的角)这是角吗?

(又弯曲肘关节)这又是角吗?

我们的身体、身边、周围,角处处可见。

(评:

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觉得熟悉、亲切) 

(二)折角1.请孩子们拿出准备好的一张纸,折出一个角(先分阶段        小组折,组内学生互相帮助,老师个别指导)2.请孩子们摸一摸自己折出的角,(同时师示范,先摸角的顶点,再摸两条边);问:

你发现什么了吗?

指名回答,得出:

有一个尖尖的地方,有点刺手,两边平平的,直直的。

3.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更小的角,怎么办呢?

(再对折一下)、(指名一人到讲台折给大家看)(评:

让学生动手操作,人人有事可做,手、脑并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

) (三)认识角   1.抽象出角的概念。

(多媒体:

从屏幕中的闹钟、折扇、剪刀等实物图中抽象出各种角,电脑闪烁出)。

问:

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屏幕上的角,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有一个尖尖的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学生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

电脑逐步闪现:

每个角的顶点,再让学生说出角还有两条直线。

得出:

角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角的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2.师边讲角的概念,边画出一个角,由一个顶点(点出一点,写上“顶点”),引出两条直线(板书:

边)就构成了一个角。

                    边            顶点                    边 3.看书P43的图,数一数,一个角有几个顶点?

几条边?

板书: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并让学生在书上勾出这一句话。

(评:

从直观图形到抽象概念,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学生容易接受,顺利突出本节课重点,突破本节课难点。

) (四)练一练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用多媒体出示各种图形,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答对的小朋友给予鼓励)。

(评:

及时反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2.指出下边每个角的顶点和边(完成书上练习十第1题)。

(学生自己先在书上指出,再把书拿到展示台上,指给全班同学看,集体讲评)。

(评:

形式多样,灵活,气氛活跃,学生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 (五)课间活动,制作活动角1.师首先示范:

拿出两根长短一样的硬纸条,一端钉上图钉,制作成一个活动的角。

2.让学生分组,自己动手制作,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纸条制作活动角,做不好的,可以请学习小组的同学帮忙;师巡视,遇到困难的学生随时帮助。

3.学生展示活动角,比一比,看谁的活动角做得最好。

师根据情况,表扬全体小朋友都很能干,会动作制作角。

4.思考:

想一想,要让角大一点,应该怎么办?

多媒体显示一个已做好的活动角图形,学生思考,实践,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角试一试,再指名学生到展示台演示。

问:

如果要让角小一些,又该怎么办?

(把角的边收拢一些),刚才的学生又演示把角变小,多媒体再完整演示同一个活动角,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的过程。

得出: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评:

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做数学”中学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突破本节课难点。

)三、拓展思维   1.说出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同桌互相指一指,然后在展示台上指出。

   2.你能自己画一个角吗?

各组学生在白纸上画出。

多媒体显示:

先画顶点,再画两条直边。

请你用两根小棒摆出不同的角 3.学生动手操作:

再指名到展示台上演示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

学会了什么?

   板书:

角的初步认识边            顶点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边教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纵观本节课,在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新知、新课的引入、练习的设计、思想品德的教育等方面都作了有益的探索,给人以启迪。

1.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加教学活动。

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和培养了能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如:

观察生活中的角,用纸折大小不同的角,用硬纸来做活动的角,画角,用小摆摆角等活动。

教师不作任何演示和提示,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尤其是画角,这是一个难点。

开始,教师不讲如何画角,而是鼓励学生自己画,学生可能出现各式各样的画法,有的没有顶点,有的边不直,有比着三角尺描绘,针对画角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想办法,发挥小组团结合作精神,最后,在总结同学们画法的基础上,归纳出画角的正确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

这种把学生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对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2.构思新颖巧妙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教师用生活中的实物引入新课,创设了富有童趣的“兔妈妈在森林公园建造了一幢漂亮房子,找一找这幢房子里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引导学生找出已学过的几何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再通过图形的变化,引出新课的内容一角,体现了“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新旧知识联系紧密,过渡自然。

3.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深化所学知识,达到熟练的目的,在围绕角的有关知识练习时,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拓展练习。

如:

用两根小棒摆几种不同的角,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4.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当教师拿出红领巾的时候,问学生“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是“三角形”,教师又问“红领巾还是什么呀”,学生答:

是红旗的一角。

教师紧紧抓住红旗的一角引申更深刻的意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寥寥数语,把思想教育的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的内容中,真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在学生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1.总结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抽象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利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这部分知识是个难点,学生容易受整数除法的影响,很难理解商变大的现象,应利用课件演示,帮助理解。

教法:

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检查

投影出示:

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

问:

根据是什么?

分数除以整数的法则是什么?

投影出分数除以整数的法则。

问:

根据是什么?

整数除以分数的法则是什么?

投影出整数除以分数的法则。

问:

这两个法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分数除法的法则。

板书:

一个数除以分数。

(二)新授教学

板书例题)

提问:

①谁会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

根据什么?

生:

根据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③谁会计算这道题?

试做在本上。

指名说过程。

老师板书:

生:

根据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可得出:

这个想法有道理吗?

画出线段图理解一下。

投影出示线段图:

这说明同学们的思路是很正确的。

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法则相同。

你能总结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吗?

投影显示: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投影出三条法则(分数除以分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整数)。

问:

这三条法则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

都是被除数不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倒数。

师:

既然这三条法则都有这样共同的特征。

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条法则概括成一个统一的分数除法的法则呢?

板书:

分数除法法则

师:

为了便于总结和记忆,我们把被除数叫做甲数,除数叫做乙数。

分数除法的法则该怎样总结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

问:

谁来说一说?

(指名2~3人说)

板书:

甲数除以乙数(   )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问:

为什么要空格?

为什么要加0除外这3个字?

板书:

0除外

同学们把法则完整的说一遍。

师:

甲数、乙数可以是什么数?

法则不但适用于分数,也适用于整数除法。

2.做一做:

(投影)

投影订正,错的同学要说明错因。

(三)巩固练习

1.做书上第36页第5题,学生们做在本上,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订正,找错因。

师:

同学们做得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对分数除法的法则掌握、运用得很好。

下面我们继续研究分数除法的一些特点。

2.投影:

不用计算,你能知道下面哪几道题的商大于被除数?

哪几道题的商小于被除数吗?

为什么?

(1)谁来读一读题目要求?

(2)同桌同学互相讨论一下。

(3)指名说,老师板书。

(4)问:

你是怎么想的?

问:

谁还能说出几道商大于被除数的算式?

根据学生说的,老师可板书几道题:

观察上面几道算式,看一看商大于被除数的题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发言,老师板书:

除数比1小。

问:

被除数呢?

板书:

不等于0。

问:

谁能说出几道商小于被除数的题?

商小于被除数的题又有什么特点呢?

板书:

被除数不等于0,除数比1大。

师:

利用分数除法的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对一些题进行估算检查,看一看是否符合道理。

老师投影出示:

下面的结果对吗?

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

我们这节课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分数除法的法则是什么?

你还学会了什么?

商比被除数大的题有什么特点?

商比被除数小的题有什么特点?

你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第36页练习九第6,7,9,10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在教学例3“分数除以分数”后,总结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法则,最后统一成分数除法的法则。

在新授前复习中,教师用投影出示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法则,并让学生说这两个法则有什么共同之处,为新授做了铺垫。

教学例3时,教师采用了让学生做,并问他们为什么这

么做,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做。

最后总结分数除法的法则时,教师把前面的三条法则都用投影打出来,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共同之处,使学生觉得这三条法则本质是一样的,完全可以用一条法则所代替。

这样水到渠成,学生们很容易地就总结出了分数除法的法则。

本节课要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知识的实用性。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虽然本课的内容比较难,但是由于课件的运用比较好,学生基本理解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但下节课还应进行练习,并让学生多说算理。

 

24时计时法

教学目的:

1.知道24时计时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会口答一些简单的经过时间

3.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进法转化的规律,区别时间与时刻

教学难点:

经过时间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   设计两方约会一方没到的情境

(出示卡通人物康夫的形象)康夫一家和小婧一家寒假到中国北京旅游。

前一晚通了电话(录音)康夫一家买了第二天8时的飞机票,约小婧一家在飞机场等。

可是第二天一早小婧一家在机场等了很久康夫一家没到,你们猜猜是怎么回事?

出示原因:

(录音)康夫买的是晚上8时的飞机票

为了避免这种误会,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

(2)   介绍钟面,引出课题

(多媒体)钟面上只显示12小时,所以同一时间在一天内显示上午和下午两次,常引起误会,因此国际机场,邮电等部门都采用24时计时制。

二、           学习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互换

(一)   生活中的时刻

(1)日常生活中除了钟表还有许多东西有记录时间的,你们想一想,有哪些?

(2)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生活中的时刻(如车票等)

(3)   师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到的生活中的时刻(商场营业时间画面等)让学生读出来。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时刻及念老师收集到的时刻时,师板书成两排)

(4)   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这些时刻写成这样的两排吗?

揭示一排称为普通计时法或24时计时法,一排称为24时计时法。

(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

(1)康夫和小婧观看了春节联欢晚会。

(出示春节联欢晚会的倒计时画面)你们知道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是什么时间吗?

(2)有个难题把康夫给难住了,你们能帮他解决吗?

1.用24时计时法怎么表示下面的时刻?

首都百货            晚上10时关门     (       )

北京广播电台        早上6︰30开始播音(       )

美少女战士          下午4时开播      (       )

2.用普通计时法怎么表示下面的时刻?

肯德基              9︰30开门         (        )

颐和园              18时闭园          (        )

图书馆              16时30分停止借书 (        )

思考做在答题卡后,和小组内的其他组员交流,小组长负责整理本小组思路汇报。

师小结把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互换的方法.

(3)练习

1.奶奶喜欢看的的闽剧是19︰00开始,也就是(      )

小朋友们喜欢看的哆来A梦在晚上8时开始,也就是(       )

2.请你们也在电视报上找出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用普通计时法向自己的小伙伴介绍一下.

3.康夫去邮局寄信

出示邮筒取信时间

第一次     上午8时

第二次     上午11时30分

第三次     下午2时30分

第四次     下午5时40分

你能用24时计时法说出四次取信的时间吗?

三.初步理解时刻和时间.

1.根据邮筒的四次取信时间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抽取两个经过时间的问题,(一道不跨上下午时间,一道跨上下午)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计算跨上下午的经过时间(如第一次取信到第三次取信中间经过多少时间?

   练习:

康夫和小婧要开始他们在北京游玩的最后一站故宫了(出示故宫开放时间 上午8:

00----下午5:

00,谁知道故宫是什么时刻开门,什么时刻关门的?

那么故宫一天的开放时间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1.下面是电视节目时间表(部分)。

7:

30金色年华

9:

00动画城

……

      13:

00儿童英语

      19:

04儿童世界

      19:

30阳光剧院

      21:

00电视新闻

 请你回答:

   1从《动画城》节目开始到《阳光剧院》节目开始经过了多长时间?

   2星期六,小明7:

10起床,他准备收看《金色年华》节目,最多还有多少时间?

   3起床后,小明必须完成三件事:

刷牙洗脸(5分)、烧早饭(10分)、听早间新闻(10分),小明能准时收看《金色年华》节目吗?

你能不能替小明想个办法?

四.能不能用你们今天学到的计时法为自己设计一张作息时间表?

(学生上台展示作品)

从中抽取一两张好的作品在展示台上让学生观察:

从这张作品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来?

准备题:

康夫和小婧要结束他们在北京之旅回日本了,他们订了飞机票回日本.(出示飞机票)

从这张票中你能看出飞机是什么时刻(18︰00)起飞的?

康夫住的宾馆到飞机场要20分,他们最迟要在下午     时     分从家里出发才不会误飞机.(飞机起飞前20分钟停止检票)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

在这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让你这么开心?

 

 

  《我是什么》的教学设计

  课前透视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本课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素而生动,是一篇寓科学知识于趣味故事的优秀教材。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

  水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创新活动的感性经验和简单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使外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故事录音、反映水的变化的录像片或课件。

  2、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们,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们呀?

(播放录音故事)

  (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了解了课文大意。

  2、谜语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条谜语,看看你能猜到谜底吗?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

”(板题)

  对话平台

  自读

  1、给学生充分地时间自由读课文。

同时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注意难点的字音。

如:

”躁、灾”是平舌音;”稼”是第四声,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等。

  3、读书交流,鼓励质疑。

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读书质疑的良好习惯。

教师有效地收集学生读文后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与走向。

  识字

  1、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我会认”中的11个字。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指认,交流识字的方法。

  2、请同学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生字和词语。

(参见”我会读”)。

  3、分组开火车读字词比赛,评出优秀小组,读得不准的,请组内的同学帮助纠正。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冲、晒、池、浮”四个左右结构的字。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以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教师范写。

边写边强调重点。

如:

”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以及”两点水”和”三点水”在写法上的异同。

  3、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谈话

  师: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已经学到了什么或会干什么,接下来你们想做些什么呀?

(学生自己说想干什么,学生可能说出以下的活动意向。

  1、用学会的词语说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和伙伴一起合作读课文,读最喜欢的段落。

  3、一边表演动作,一边朗读。

小组合作。

等等其他方法也可以。

  (要学生读文识字以后,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扎实有效地学习。

  汇报

  学生根据自主的学习活动,汇报学习成果,交流学习感受。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用自己喜欢的记生字词。

听写生字词,然后说出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巩固识字。

同桌检查写字情况。

  2、指读课文,师生评议。

  启思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是会不断变化的。

那么水是怎样变化的?

水除了变化以外,还有什么特点呀?

你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把这些问题弄懂呢?

  2、学生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交流方法。

(学生可能会提出”小组读书,边读边记”、”画表格填写”、”故事表演”、”绘画表现”等方法。

  (这样的设计应该建立在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以问启思,讨论探究阅读理解的方法,充分发挥了阅读主体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特点可能会找出一些方法,但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注意方法的可行性,以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学习。

  探究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学习方法,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要及时关注各组学习情况,因材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正确地运用自主选择的阅读方法,以确保学习质量。

  展示

  1、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小组学习),汇报学习情况。

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以下的问题。

  

(1)水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过程。

  

(2)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

(第3自然节)

  (3)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