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4266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docx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docx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

《机械识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机械识图与零件测绘

适用专业: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参考学时:

144学时(18周*8节)学分:

5学分

前修学习领域:

《职业认知》、《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后续学习领域: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机械基础与机械加工》、《(UG)产品造型与设计课程标准》、《机械产品质量控制》、《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数控铣床操作与加工》等。

1.课程性质:

《机械识图与零件测绘》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必修技术基础课程,是其它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机械图样的绘制和阅读等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实习等的必要基础,也是学生今后从事技术工作的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

2.学习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用正投影法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技术基础课。

主要解决机械设计制造中技术信息的图样表达问题,以及与图样绘制有关的最基本的机械设计、制造工艺问题。

它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以及掌握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方法和技能。

学生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知识目标

2.1.1.掌握制图国家标准与基本规定。

2.1.2.掌握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基本形体的表达。

2.1.3.掌握组合体的表达。

2.1.4.掌握轴侧图的形成及绘图方法。

2.1.5.掌握机件的视图、剖视图、截面图等表达方法。

2.1.6.掌握生产中常见五大类零件的正投影图样表达。

2.1.7.掌握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

.能力目标

2.2.1.能正确选择、使用常用绘图工具。

2.2.2.能手工绘制机械图样。

2.2.3.能识读及绘制车削类、铣削类、机械类等典型零件。

2.2.4.能对生产图样中零部件的尺寸、技术要求进行标注及识读。

2.2.5.能绘制并读懂各类标准件、常用件的连接图及齿轮啮合图,能正确选用标准件和常用件。

2.2.6.能分析装配图中工作原理及装配关系,分离零件,拆画零件图。

2.2.7.能识读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素质目标

2.3.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2.3.2.培养学生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2.3.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独立工作的能力。

2.3.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竞争效益意识。

2.3.5.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3.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机械识图与零件测绘》是需要通过实践,了解以后的工作的内容,同时通过识读零件图,掌握投影知识、机件的表达方法等,掌握相关的知识后,通过绘制零件图检验学习的成果,最后达到可以识读、绘制装配图的目的。

.绘图员岗位认知

学生在企业以师徒结对的方式,跟随企业的师傅学习相关知识,如基本的绘图、简单的数控操作、企业的管理等。

这让学生在专业和职业建立的基本认识基础上,获得企业、职业、工作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知职业人的自律、服从、守纪的基本品质,磨练学生意志,确立规程、秩序观念,增强职业认同感。

.识读零件图

零件图是制图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里面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涵盖的内容面很广,需重点讲授。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学习阶梯轴、铣削类零件等了解并掌握读零件图的步骤,并归纳每类零件图的读图方法与零件的特点,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简单零件的测绘

零件测绘是根据已有零件画出零件图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绘制零件草图、测量出零件的尺寸和确定零件的技术要求、然后绘制零件图。

在生产过程中,当维修机器需要更换某一零件或对现有机器进行仿制时,常常需要对零件进行测绘。

.识读机械类装配图

装配图是表达设计思想及进行技术交流的工具,是指导生产的基本技术文件。

无论是在设计机器还是测绘机器时必须画出装配图。

在产品或部件的设计过程中,一般是先设计画出装配图,然后再根据装配图进行零件设计,画出零件图;在产品或部件的制造过程中,先根据零件图进行零件加工和检验,再按照依据装配图所制定的装配工艺规程将零件装配成机器或部件;在产品或部件的使用、维护及维修过程中,也经常要通过装配图来了解产品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及构造。

4.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和基本内容

《机械识图与零件测绘》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的功能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制图的基本国家标准,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并能够使完成各种机械图样的绘制与标注。

《机械识图与零件测绘》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实习等的必要基础,也是学生今后从事技术工作的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

工具材料

图板、丁字尺、三角板、比例尺、分规、圆规、曲线板、铅笔

.工作方法

4.3.1.采用任务或项目教学

按任务实施需要讲授所需知识与技能,打破传统知识体系,以“项目、讨论、演示、问题、启发、鼓励”等不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结合“应用”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创新思维训练。

4.3.2.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的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真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既能使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4.3.3.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完成工作任务,并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的经验共享与交流,让小组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小组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小组每个成员都各有所长,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3.4.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机械识图与零件测绘》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授课,有利于学生对制图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建立一个以课程文本(教材)、电子文本(光盘)、网络课程和资源库为基本构架的立体化课程,并努力构建一个听觉与视觉联动,图文与音像交互,老师与学生共创的生态性学习环境。

4.3.5.自主学习

教师收集、整理、制作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料库,广泛地利用校园网和其他网络信息建立参考文献、背景资料库和学习资料的索引,通过信息共享和网络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程信息和交流平台。

从各种媒体中撷取新的专业信息,不断地补充和扩展信息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劳动组织

老师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确定每组的小组长(即负责人),每组对应完成课堂上的任务。

每位同学各自完成自己课堂上的任务,并进行评价,然后是组长给组员评价。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老师和组长现场指导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后给予学生评价并进行总结。

工作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整的识读与绘制零件图,在此过程中充分掌握机械识图与零件测绘的基本规定、三视图、轴测图、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等内容。

5.学习情境建议

学习情境

内容

教学组织建议

学时

1

绘图员

岗位认知

学生在企业以师徒结对的方式,跟随企业的师傅学习相关知识,如基本的绘图、简单的数控操作、企业的管理等。

采用讲授法、引导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绘图、数控机床操作等内容。

6

2

识读车削类零件图

通过给学生展示简单的阶梯轴零件图,教师简单分析零件图,讲授看零件图的目的以及“看标题栏、看各视图、看尺寸标注、看技术要求”等看零件图的步骤,并初步掌握平面图形的画法以及

了解车削类零件的特点。

采用讲授法、引导法说明识读车削类零件图的步骤;通过讲练结合,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画法;通过归纳法让学生了解车削类零件的特点。

20

3

识读铣削类零件图

利用网络课程演示铣削类零件图,教师简单分析零件图,讲授看零件图的目的以及“看标题栏、看各视图、看尺寸标注、看技术要求”等看零件图的步骤;同时,在讲解看图的过程让学生掌握三视图投影规律以及基本体的投影的画法;最后总结出铣削类零件的特点。

采用讲授法、引导法说明识读铣削类零件图的步骤;通过讲练结合,让学生掌握视图投影规律以及基本体的投影的画法;通过归纳法让学生了解车削类零件的特点。

30

4

简单零件的测绘

通过给学生展示实物——阶梯轴零件,介绍阶梯轴测绘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与学生讨论视图选择、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确定等内容。

学生分组进行测绘,然后独立完成零件图绘制,教师指导测绘并评定学生成绩。

采用讲授法说明阶梯轴测绘步骤以及注意事项;采用引导法确定视图选择、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内容;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完成零件图的测绘。

20

5

识读综合类零件图

通过给学生展示综合类零件图,教师分析零件图,讲授看零件图的目的以及“看标题栏、看各视图、看尺寸标注、看技术要求”等看零件图的步骤;并在零件图中重点说明何为截交线与相贯线以及它们的画法、组合体的三视图和轴测图的画法;同时分析零件图采用了哪些常用表达方式。

采用讲授法、引导法说明识读车削类零件图的步骤;通过讲练结合,让学生为截交线与相贯线、组合体的三视图和轴测图的画法;通过归纳法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常用表达方式。

34

6

识读机械类

装配图

利用网络课程演示装配图,教师简单分析装配图图,讲授看装配图图的目的以及“看一组视图、看必要的尺寸、看技术要求、看零件序号和明细表、看标题栏”等看装配图的步骤;说明识读装配图的方法是“概括了解、分析视图、分析尺寸、分析工作原理、分析装拆顺序、读技术要求”等方面了解装配图的各零件以及工作原理。

采用讲授法、引导法说明识读装配图图的步骤;通过讲练结合,让学生掌握识读装配图的方法;通过归纳法让熟悉掌握装配图的识读。

34

6.课程内容的说明

健康和安全

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一切以安全为基础。

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机械行业国家标准、企业化生产管理制度、学校规章制度。

工具、设备和材料

图板、丁字尺、三角板、比例尺、分规、圆规、曲线板、铅笔。

劳动组织

老师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确定每组的小组长(即负责人),每组对应完成课堂上的任务。

每位同学各自完成自己课堂上的任务,并进行评价,然后是组长给组员评价。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老师和组长现场指导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后给予学生评价并进行总结。

信息交流

三视图的绘制、轴测图的画法、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机件的表达方式等可以进行共享交流。

7.教学评价

本课程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考核评价表

评分内容

评价目标

评分标准

评价方式

评价权重

绘图员岗位认知

1、学生掌握绘图的情况

2、数控机床的操作熟练程度

100分

1、突出能力评价优先的原则;学生自评与其他评价结合的原则;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结合的原则等。

2、学生自评,占总成绩10%;小组评价,占总成绩20%:

小组互评,占总成绩20%;教师评价,占总成绩50%。

5%

识读车削类零件图

1、考核能否读懂零件图

2、测试平面图形的画法

100分

15%

识读铣削类零件图

1、读零件图的熟悉程度

2、三视图的绘图情况

100分

20%

简单零件的测绘

1、小组完成零件测绘情况

2、个人独立完成零件测绘的情况

100分

10%

识读综合类零件图

1、熟悉掌握看零件图的方法

2、相交立体的截交线与相贯线的绘制的掌握程度

3、机件常用表达方式的应用

100分

25%

识读机械类

装配图

1、识读装配图的步骤以及方法

2、掌握装配图的工作原理

100分

25%

学习情境成绩=平时表现(出勤、违纪情况等)×30%+学习及工作表现(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30%+考核×40%

总评成绩为各学习情境的平均成绩,或以其中某一学习情境作为考核成绩。

职业资格证书与考核

不需要考核职业资格证书

在企业实习学生考核

必须完成《实习生考核手册》、《实习日志》,要求按时到岗到位,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生产,通过企业的培训能胜任相应生产岗位;指导老师随时对实习学生查岗,了解实习学生的工作情况与表现,最后由企业和指导老师双方给予学生的考核评价。

8.实施建议

8.1学习组织

8.1.1.采用任务或项目教学

按任务实施需要讲授所需知识与技能,打破传统知识体系,以“项目、讨论、演示、问题、启发、鼓励”等不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结合“应用”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创新思维训练。

8.1.2..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的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真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既能使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8.1.3.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完成工作任务,并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的经验共享与交流,让小组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小组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小组每个成员都各有所长,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8.1.4.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机械识图与零件测绘》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授课,有利于学生对制图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建立一个以课程文本(教材)、电子文本(光盘)、网络课程和资源库为基本构架的立体化课程,并努力构建一个听觉与视觉联动,图文与音像交互,老师与学生共创的生态性学习环境。

8.1.5.自主学习

鼓励教师收集、整理、制作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料库,广泛地利用校园网和其他网络信息建立参考文献、背景资料库和学习资料的索引,通过信息共享和网络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程信息和交流平台。

从各种媒体中撷取新的专业信息,不断地补充和扩展信息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8.2学习方法

通过老师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及理论讲解,学生开始学习机械识图与零件测绘的相关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在课堂上讨论,完成项目任务,以评价考核方式检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8.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8.3.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适合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动画及虚拟资源,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8.3.1.1.视频要简短、要点要突出;

8.3.1.2.动画要清晰、动作过程要严谨、科学,确实能帮助学生理解难点问题;

8.3.1.3.虚拟资源要实用,要具有交互性等。

8.3.2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

在课程的校本化再开发进程中,积极倡导要努力结合地方特点和学校特色挖掘课程资源。

8.3.3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8.4参考资料及学材

8.4.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习情境编写工作页。

8.4.2参考资料

(1)《机械制图》,广东经济出版社,主编:

张文英等,2008年7月,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新课程系列教材;

(2)《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

夏华生王梓森;

(3)《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工业出版社,主编:

宋志丹;

8.5其他说明

课程编码:

编制人:

欧阳笑梅、赖培如

课程性质:

核心课程、必修课审核人:

邱道权

授课对象:

数控专业一年级学生编制时间:

2012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