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4443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2019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1、知识框架

(1)重点字词

百舸寥廓苍茫峥嵘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浪遏飞舟

彳亍颓圮青荇漫溯斑斓笙萧火钵忸怩团箕叱骂寥落长歌当哭菲薄洗涤广有羽翼桀骜不驯黯然喋血

尸骸噩耗租赁攒射屠戮惩创浸渍绯红殒身不恤作揖绿草如茵创伤叱咤风云莅临博闻强记屏息以待

婆娑步履窒息弄堂籼米锭壳皮辊

(2)作家简介

1.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现代诗人。

1932年赴法留学,1935年回国,1927年写作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代表作有《我思想》《我用残损的手掌》《偶成》《雨巷》等。

2.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新月派代表诗人。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主要作品有诗集《猛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3.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

代表作品有《光的赞歌》《我爱这土地》《礁石》等。

4.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有《野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杂文集有《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5.巴金(1904—2005),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李尧棠。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散文集《随想录》等。

6.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

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社,主编《新月》月刊。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3)文学常识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编定的鲁史《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编次。

《左传》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件。

2.《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杂记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之事,包括了自春秋以后至秦统一天下约240年部分历史,书中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言论及其纵横捭阖的斗争。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共130篇,50余万字。

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

作为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新闻:

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真实性、时效性是其主要特点。

新闻的结构主要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4)归纳文言知识

通假字

1.《烛之武退秦师》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

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2.《荆轲刺秦王》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喜欢。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辞别。

秦武阳色变振恐“振”,通“震”,害怕。

图穷而匕见“见”,通“现”,出现,显露出来。

秦王还柱走“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3.《鸿门宴》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通“早”)

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古今异义词

1.《烛之武退秦师》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

古义:

出使的人。

共其乏困古义:

缺少的东西。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那人。

2.《荆轲刺秦王》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

走投无路。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古义:

眼泪。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

袒露一只臂膀。

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

礼品。

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古义:

宫廷的侍卫。

3.《鸿门宴》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古义:

指崤山以东地区。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古义:

意外的变故。

将军战河北古义:

黄河以北地区。

臣战河南古义:

黄河以南地区。

庄则入为寿古义:

敬酒。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古义:

小人的谗言。

约为婚姻古义:

儿女亲家

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既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以……为疆界。

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荆轲刺秦王》

樊於期乃前曰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

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迟,即认为迟。

群臣怪之怪:

意动用法,以……为怪。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

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3.《鸿门宴》

沛公军霸上。

(名词用如动词,驻军,动词)

沛公欲王关中。

(名词用如动词,为王、称王,动词)

吾得兄事之。

(名词用如动词,做事、侍奉,动词)

籍吏民。

(名词用如动词,登记,动词)

范增数目项王。

(名词用如动词,使眼色,动词)

刑人如恐不胜。

(名词用如动词,施加肉刑,动词)

道芷阳。

(名词用如动词,取道,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动词)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跟从,使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使之止,制止,使动)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词作状语,像鸟用翅膀)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头发上指。

(名词作状语,向上)

道芷阳间行。

(名词作状语,抄小路)

文言句式

《烛之武退秦师》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烛之武)辞曰:

“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

夫晋,何厌之有?

(“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

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荆轲刺秦王》

1、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者……也”表判断。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为”表被动。

3、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见”表被动。

4、燕王拜送于庭(“于”表示状语后置。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6、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

7、客何为者?

(何为─为何,宾语前置)

《鸿门宴》

宾语前置句:

大王来何操?

(何操─操何)

沛公安在?

(安在─在安)

籍何以至此?

(何以——以何)

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毋从(省略“之”)俱死也。

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

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