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45286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期末.docx

社会心理学期末

社会心理学期末

 第一章 绪论

一、社会心理学:

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境的力量的科学,尤其关注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一下三类问题的科学:

(1)社会思维:

知觉自我、他人、信念、判断、态度等. 

(2)社会影响:

从众、说服、团体等. 

(3)社会关系:

偏见、攻击、助人等.

三、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观点:

①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②我们的社会直觉力量是强大的,有些时候却是很危险的社会影响塑造行为;③社会心理学同样也是生物性行为;④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领域中。

四、社会心理学与人类价值观:

①价值感直接影响心理学的方式,影响社会心理学家选择的研究,价值观是社会心理学的分析目标;②价值感间接影响心理学的方式:

科学的主观性、隐含价值观的心理概念;③“是”与“应该”的描述.“这是什么”是科学描述,“这应该是什么”是道德处方?

五如何进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1。

假设的形成与检验;2。

相关研究:

探寻自然关系;3。

调查研究;4。

实验研究:

探寻因果关系。

六、社会心理学三阶段:

1、史前思想积累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

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上半叶。

权威人物:

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孔子、老子。

1875年,德国学者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

2、产生阶段

(1)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属于“经验描述”阶段,罗斯第一次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对待。

 

(2)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系统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建立的标志:

Allport

的《社会心理学》(1924年) 

3、迅速发展阶段

(1)认知社会心理学阶段:

社会建构理论、话语心理学 

(2)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第一节  自我概念

焦点效应:

当你穿一件与众不同的衣服时,别人会关注你。

透明度错觉:

别人会看穿你现在的情绪、感受.

一、自我与社会知觉的相互影响:

1.社会环境对自我知觉的影响;2.带有自利色彩的社会判断;3。

自我关注激发的社会行为;4。

社会关系有助于我们界定自我。

二、我们世界的核心:

自我感觉

1。

自我图式—自我概念的基础(图式:

我们组织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板,影响个体对外在信息的加工。

2。

自我参照:

自我参照效应:

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

3。

可能的自我

三、社会自我的发展:

1。

扮演的角色;2.社会同一性;3.社会比较;4.成功与失败;5.其他人的评价(镜像自我)

四、自我与文化:

1。

个人主义-独特自我;2。

集体主义—相互依存自我

不同文化背景形成不一样的自我,这个自我与其他人的关系也会不同,他们各有优缺点,也不完全是固定的.

五、自我认识:

①解释我们的行为;②预测我们的行为;③预测我们的感受;④自我分析的智慧和错觉

第二节 知觉到的自我控制

自我效能;

控制点:

①内部控制(相信命运由自己控制—-自我控制);

②外部控制(相信被命运控制——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与选择减少有关,也与自我控制减少有关)与自我决定

第三节 自尊

自尊动机:

经历失败之后维持自我价值.

自尊阴暗面:

长时间的低自尊会导致物质滥用依赖、抑郁、过失行为、

第四节 自我服务的偏见

1。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对于消极事件倾向于外部、他人的原因。

对于积极事件倾向于自己的努力。

2。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这可能吗?

3。

盲目乐观相信自己优于他人

4.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为了维持自我形象会过分高估或低估别人会像我们一样的思考和行事的倾向。

虚假普遍性:

会认为别人会赞同我们的观点支持我们高估与我有同样行为的人数。

虚假独特性:

在能力方面倾向于低估.

5。

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6.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服务偏见(自利偏见)的解释

7。

反思:

a自我服务的适应性(与心理健康指标相联系,自我实现的预言)

b自我服务不良适应

c自我服务知觉与群体

第五节自我展示

1.虚伪的谦逊 

颁奖礼上感谢他人实际上是浅显的感谢-—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逊,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2。

自我妨碍:

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当失败时,可以给自己一个外部原因来维护自尊)

3.印象管理:

a自我展示:

我们想要的外在观众(别人)和内在观众(自己)展示一种赞许的现象。

b自我监控:

高自我监控(倾向于成为别人眼中的好人,会根据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言行,如变色龙);低自我监控(不顾及他人感受,只关注自己的想法)

第三章 社会信念与判断

第一节 我们如何解释他人

1。

归因因果关系:

归因于个人还是情境

1.1归因理论:

描述我们怎样解释人们的行为

   海德:

归因理论创始人

 性格归因、情境归因

 1.2推断特质

1。

3常识性归因

  凯利:

共同反应(一贯性)、区别性、一致性

 一贯性:

行动者的反应是一贯还是偶然性

  区别性:

行为者的反应是否是针对于特殊刺激物的

 一致性:

行为者的反应是否与他人的一致

如何评价凯利的归因理论?

将外部归因于进一步区分为刺激物、情境物和情境,是归因理论更为明确,详细描述了人们如何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归因的机制,有利于更准确地分析行为的原因.但是归因模型归于理想化,实际中人们常常得不到一贯性、一致性、区别性的全部信息,也不会进行如此科学、复杂的分析.

2。

基本归因错误:

个体在归因时低估情境因素作用的倾向(李·罗斯1977)

3。

日常生活中的基础归因错误

我们解释他人行为的时候,会犯基本归因错误,对自己的行为,我们通常用情景因素来解释.

责任归因是许多法院判决的核心内容。

4。

犯归因错误的原因

4.1认知和情境意识:

①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不同(前者:

关注环境;后者:

关注行为者本身);②聚焦观点偏见;③观点在随时变化;④自我知觉(自我知觉效应:

我们把注意聚焦在自己身上时,我们就更可能将原因归结到自我.)

4。

2文化差异

5.研究归因错误的必要性(思维模式的适应性、人道主义的考虑、人们常常意识到不到这种思维偏见)

第二节我们怎样感知和回忆我们的生活

1.知觉和解释事件:

当社会信息受多重解释影响时,先入为主很重要。

政治、宗教和科学中的模糊信息通常会引起冲突的重要原因。

库勒乔夫效应:

电影制片人可以通过操纵人们看一张脸的背景来控制人们对情绪的知觉。

意义:

尽管是客观事实,但人们仍然会用自己的思维去解释这个事实,不同的人解释同一件事是有不同的思维和观点。

2。

信念固着

信念固着现象

实验结果:

一旦人们为错误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信息。

信念固着证明信念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当其支持证据被否定时仍存在下来。

实验结果,一旦人们为错误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推翻这个信息,这一现象被称为信念固着. 

如何纠正我们的信念固着?

解释相反的观点

3.构建关于我们自己和身边世界的记忆

事实上:

心理学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我们将信念存储在大脑的同时也构建了记忆,因此,记忆会引入许多事后推理,我们可以用现在的感觉和解释将许多不连贯的信念整合起来重构我们的过去.很多人会虚构自己的记忆。

第三节 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1。

直觉判断

直觉的力量(图式、情绪、相关专业知识、内隐知识、阈下刺激)

直觉的局限性

2.过度自信倾向

过度自信的现象

实验:

kanhnemax&Tversky,1989

只有30%的正确答案在他们的自信判断区间.

实际计划者常常会低估工程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过度自信的决策者可能会带来一场浩劫。

过度自信矫正:

降低过度自信的方法:

①即使反馈;②让人们去设想自己判断可能出现错误的原因。

3。

直觉:

心理捷径

3.1代表性直觉:

对某人或某事属于类别的快速判断;指对某个事物评价时,在直觉的引导下,将其与某一类别的心理特征进行比较。

代表性直觉(典型性)直觉通常是一个合理指导,但并不总是如此。

3。

2易得性直觉:

对于事件发生概率的快速判断.可以解释为何生动的奇闻轶事通常比通常信息更引人注目。

为何感知到的风险和真实的风险是非常不比配的。

基本的社会思维规律:

人们从一条一般公理演绎出一个具体例证是很慢的,但从一个鲜明的例证归纳出一般公理是非常迅速的。

3.3反事实思维:

对将要发生事情的心理模拟,通常出现在我们可以很容易想象出可能结果的时候。

反事实思维是构成我们幸运感的基础。

事实本身越重要,反事实思维的强度越大。

绝大多数人对已做的事情的悔恨比对没有做的事情的悔恨要小。

容易想象的事情也会影响我们对遗憾、挫折、宽慰的体验。

4。

错觉思维

4.1错觉相关:

期待发现某种重要联系时,我们很容易会将各随机事件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种错误相关。

(造云实验)

4.2控制错觉:

认为各种随机事件受自己控制。

(赌博行为)

4.3趋均数回归:

当处于一个最低水平时,任何尝试看起来似乎都有效的,因为我们将会趋向自己更通常的状态。

5。

情绪与判断

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情绪会渗入思维

情绪对简单“自动化"的思维的影响比对复杂“有意识控制”的思维要小。

第四节我们的信念倾向于自我实现吗?

1.教师的预期与学生的表现

1。

1自我实现预言—罗伯特·罗森塔尔(1985)“实验者偏见"的实验。

1。

2教师评价是否真的是学生行为的原因而不仅仅是结果?

(1)良好的表现会伴随老师更高的评价,反之亦然。

Crano & Mellon 1978,对4300名英国学龄儿童做的一项相关研究给出肯定答案.

(2)教师期待效应:

这些研究“异常难以重复试验”,根据罗森塔尔的统计,在500个左右发表的研究中只有五分之一却是可以验证期望显著地影响.

(3)教师的期待是有限度的,期望的效果最终体现在行为者本身。

(4)期望如何传递?

1.3学生对老师的期待效应:

Fellman& Prohaska1979,Feldman&Theiss1982发现,这样的期待对学生和教师都有影响

2。

从他人那里获得我们期望:

自我实现的预言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吗?

实验室游戏中,敌意几乎总是招致敌意

Murray&other,1996。

2000对滑铁卢大学进行追踪研究,发现对伴侣的积极理想是好的预兆。

期望影响儿童的行为-两个教室的垃圾量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态度:

可以界定为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行为倾向中。

第一节态度可以决定行为吗?

1.1我们是伪君子吗?

 “道德伪善”表现出有道德水准,但实际上拒绝付出任何代价.

2.什么时候社会因素会对我们所说的活动影响最小:

2。

1外显态度如何准确的测验态度(测量面部肌肉<微表情>、内隐联想测试)  

Jones&Sigall 设计能使个体表达真实态度的伪途径法:

测谎仪

2。

2其他因素:

何时对我们的行为最小在任何场合下,引导我们做出的反应的不仅仅是我们内在态度,同时还有我们面对的情境。

对偶然情境中的行为进行评价估计能让我们更清楚地检测态度的影响作用吗?

不能

宗教态度与下周末是否去做礼拜。

综合原则:

当我们观察个体的总体或通常行为而非单独的某次行为时,态度对行为的预测效应会更加明显。

2.3何时能检测到影响行为的特定态度。

Ajzen&Fishbein Ajzen 指出,态度非常笼统时,我们无法得出言语间有紧密的联系,但当测量的态度直接与情境相关时,态度确定能预测行为.

众多参与者证实了特定且相关态度确实能够预测行为。

2。

4态度何时是有效的.

行为自发做出时,态度经常是潜在起作用。

习惯性行为,意思很难被激活.

需三思而后行,要求人们考虑好自己的态度后再行动,人们能否真实表现自我?

Mark Snyder &  William Swann的研究,明尼苏达大学120个学生某一雇佣政策态度。

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通常会受自己态度的影响。

态度什么时候能预测行为?

 

态度能预测行为条件:

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态度是针对具体行为的;当我们清楚的意识到态度是强有力的时候.

第二节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萨拉被催眠:

脱鞋) 

1。

角色扮演.

角色:

来源于戏剧,指处于特定社会位置的人被期望表现出的行为。

斯坦福大学:

津巴多 1998模拟监狱实验。

2。

登门槛现象:

如果想要别人帮助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请他们先帮个小忙. 

低价法策略:

社会心理学家RobertCialdini  “易受骗者”

实验: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航空公司旅店。

美国立法允许有上门销售的顾客有几天自由时间来考虑交易是否取消交易。

3。

邪恶的行为和态度 

行为决定态度的定律也会引发不道德的行为,道德行为也会塑造自我。

道德行为特别是主动选择而非被迫时会影响道德思维。

 

4。

种族间的行为和态度,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对态度的影响。

 

实验证明对他人的积极行为会增强对他人的好感。

5.社会运动ﻫ行为对态度的影响在政治社会化的运用。

(纳粹的德国礼节、升国旗唱国歌)

第三节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ﻫ1。

自我展示: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

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 

没有人愿意看起来自相矛盾,人们表现出与自己行为一致的态度。

 

2.自我辩解:

认知不协调

费斯廷格ﻫ认知不协调理论:

该理论假定当两种方法或信念(“认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会感到紧张(“失调”),主要用来解释行为和态度之间的矛盾的关系。

不协调理论的应用很广,主要用来解释行为和态度之间的矛盾的关系。

2.1理由不足

Festinger  &  Carlsmist  1959设计的著名实验:

“期望影响绩效” 

不协调理论预测:

如果我们的行为不能完全用外部报酬或强迫性因素来解释,我们就会体验到失调-—我们可以通过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减少不协调. 

2。

2决策后的不协调ﻫ对于选择权和责任的强调意味着决策会产生失调。

作出重要决策后我们经常会过高的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此来减少不协调。

简单的决定,信念效应会滋长自负(赌马)

3.自我觉知ﻫ达里尔。

贝姆提出假设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会做出类似的推断。

3。

1表情和态度

面部表情效应:

实验  Laird要求大学生在电机接触他们面孔时皱眉。

结果表明被试表现出来的是愤怒. ﻫ效仿他人的表情能帮助我们了解他人的感受吗?

情绪传染

3.2过度合理化和内部动机

过度合理化效应:

当个体很明显控制别人而事先付出不相称的报酬时就会发生过度合理化效应.人们通过关注周围的环境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如何才能使人们对没有吸引力的任务感兴趣?

由外部刺激到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

4理论比较

自我展示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只能从表面上看起来行为会影响态度。

ﻫ不协调理论假定我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并以此来减少我们内部的不适。

自我知觉理论假定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态度做出合理推断.

第六章  

1。

什么是从众?

从众:

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

ﻫ顺从:

表面和群体相一致而内心并不赞同.

服从:

顺从行为是由明确命令引起的。

接纳;不仅在行动上而且在信念上与社会压力保持一致。

2.经典从众的研究

①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

日常生活中暗示的结果有时很有趣.

社会传染效应:

变色龙效应

现实社会中消极暗示:

自杀现象.

②阿施的群体压力研究。

③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Stanley  Milgran 实验考察了当权威要求与道德相抵触时会发生什么?

批评对被试所做的事就是他们对受害者所做的事。

3.引起服从的原因:

①受害者的情感距离(距离越近,命令执行度越低).②权威的接近和合法性。

(研究者亲自在场的也会影响服从,权威必须被认为是合法的.)③权威的结构性。

④群体影响的释放效应(A米尔格拉姆变式;B让教师和两个同谋者一起完成实验)

5.对经典实验的反思:

行为和态度—-登门槛现象ﻫ情境的力量——环境力量同样强有力;地铁要求让座的实验,ﻫ基本归因错误 

3.什么因素可以预测从众?

ﻫ3.1群体规模:

阿施在研究中发现,三至五个比只有一或两个更容易发更多的从众行为。

米尔格拉姆现场研究:

纽约繁忙的街道.

3.2一致性:

一个人破坏了群体的一致性,就会影响群体的社会影响力。

ﻫ3。

3凝聚力:

一个群体的凝聚力越强对成员的影响力就越大.归属群体的从众压力。

 

3.4地位

24000过路行人无意识参与帮助下,对乱穿马路行为进行研究.ﻫ米尔格拉姆的报告,在其实验中,地位低的人比地位高的人更愿意服从研究者的命令。

3.5公开的反应:

公众场合更容易从众.

3.6无事前承诺:

个体一旦在公众面前做出承诺就会坚持到底,如裁判判定、推销。

 

4。

个体为什么会从众

规范影响:

来自于人们希望获得别人的接纳.

信息影响:

来自于其他人为自己提供事实证据.ﻫ5。

谁会从众?

①个性:

个性与社会行为之间有微弱的联系,社会影响非常微弱时,个体能较好预测行为。

②文化:

文化背景有助于预测人们的从众行为。

6。

如何抵制从众的社会压力?

ﻫ①逆反心理:

为了恢复自由感而公然蔑视强制力量的动机。

反从众和“回飞镖的效应"(请愿书签字、解释青少年酗酒行为)②坚持独特性:

个体认为自己是独特的,特别是中等层次的独特性,个体感觉是最好的。

西方文化中个体与周围人完全一样会不舒服.(对婴幼儿起名字的影响;自发性自我概念——儿童描述一下,自己与异性相处时对自己性别更敏感)

第七章  助人行为

第一节助人行为及其根源ﻫ一、助人行为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

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和社会有益的行为,它主要包括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

ﻫ助人行为:

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今亲社会行为。

ﻫa.利他行为:

无个人动机、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

b 具有个人意图,出于自己的利益而发生的.

二、原因

①社会生物学解释:

进化心理学:

本能与基因

达尔文,物竞天择的自然过程中,有利他天性的生物将有更好的种族存留机会,从而使它们的物种能够留存下来.

②社会交换论观点: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③社会规范论观点:

人类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

各种社会对人们的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期望:

人们应当帮助对自己有善意的人而不是伤害他们,由于这一规范的存在,及其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人长期影响,使人都获得了报答别人善意和帮助的观点。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助人决策

一、责任分散与紧急助人

紧急报警实验:

被试男性大学生,实验情景在填写问卷时通过通风孔向屋子灌送表明紧急情况的烟雾。

研究真实目的:

测量被试是否向实验者报告紧急情况,报告的速度如何,考察别人在场是否会影响被试的行为。

实验结果:

旁观者越多,助人比率下降,做出助人决策消耗时增长.

二、助人决策过程

帮助需求觉察,助人责任意识,得失,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

三、受助者的感受。

第三节  助人行为影响因素

一、受助者特点:

①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获得帮助,特别是潜在帮助着是男性的时候,男性更愿意帮助那些忧伤的女性。

②相似性:

相似性越高越,容易获得帮助。

③人格特征:

看起来善良友好的人,由于外在不可控的因素而使得自己陷入无助状态的人,而不太愿意帮助那些内在可决定的理由而使得自己面临困境的人。

④外部特征:

吸引力越大,被帮助的可能性越大。

二、助人者特征  

①年龄:

年龄增长助人意愿应该是不断增强的,这种趋势和人的道德发展水平是有相关的。

②性别③认知特点:

对环境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④个性特点:

自我形象的建立和维护、自尊水平、移情能力⑤心静:

心情好让我们看到别人好的一面,帮助他人是延续我们好心情的好办法,做了有负罪感的事情,感到内疚—-助人行为增加。

三、情境因素

①自然环境:

天气好助人行为增多(心情好,代价少),城市助人行为少于农村(相互熟悉度、旁观者少)。

②社会环境:

文化家庭学校社区。

 

③匆忙与助人代价:

匆忙水平越高,人们对身边不幸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匆忙的条件增加了人们助人的代价,从而使人帮助别人的可能性减小。

④情境性内疚——补偿,

个人出现内疚体验后会设法去消除内疚:

a直接弥补引发内疚的行为过失(如道歉)。

b做出其他与过失行为无关的好的举动,抵消不好的行动。

c承担不愉快的事情或付出某些代价惩罚自己的错误。

ﻫ第四节  社会作用力理论

一、社会作用力理论的来源

来自于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B=F(P,E)。

个体的行为是个体内外需要与其处的心理环境的函数,即个体所处的心理场决定个体的行为。

二、社会作用力法则

社会作用力乘法原则I=F(SIN)

I:

影响源作用于一个目标靶个体时,该个体体验到的作用力的量。

S:

社会源的强度。

I:

接近性(时间、空间)。

N:

作用源的人数。

作用于某一维度被削弱整个作用力的强度也会削弱。

提高某一维度的强度也可以弥补另一维度强度较弱带来的缺陷,从而提高整个作用力的强度。

心理社会法则:

时间的因素是影响社会作用力的重要因素。

同样的影响源,在不同时间里出现,对人们所产生的社会作用的是不同的。

影响原数目的增加,虽会使整个社会立场的作用力增加,但与原有影响源所发挥的作用力与相比较,后增加的影响源产生的作用力递减. 

分散法则:

在一个社会立场中对于一个特定的社会影响源,接受影响的人越多,这一影响源对某一目标人的作用也越小。

目标人越多,每个目标人所接受的来自影响源的作用力也越小,第n个目标靶对作用力的分散作用小于第n-1个的分散作用。

 

第五节助人行为的培养

一,明确责任与增加互动

要提高助人行为,我们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解释事件,从而增加责任的明确性增加人们的助人可能性。

直接人际相互作用可以明显增加人们的助人行为,因此通过增加人际相互作用来激发人们的助人动机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二,示范作用:

示范作用对助人行为的提高实际上是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即我们的助人行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助人行为而获得,具体来说有两种形式的示范作用:

现场的示范作用、媒体人物的示范作用

三,助人情感倾向的培养,

1,移情能力的培养:

移情是人际交往中情感的相互作用,是对他人情绪的觉察而导致自己情绪唤起的一种情感体验,移情可以使一个人把自身投射到他人的心理活动中去分享这些情感,也可以受他人情感活动的引导而产生相应的体验。

2,动机提升

引导人们的内在动机是人们以充分的内在理由来促进一种有益的行为则可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的通过实施这种行为而使自己获得满足与快乐。

四,助人技能的学习

心理学家斯陶布认为助人行为有两个最关键的因素:

A对不幸者的状态进行设身处地的设想和体验的能力(移情能力)、B掌握如何助人的知识或技能

五,价值取向的教育

就助人行为的产生来说最直接的根源还是助人者的价值取向,这种内在的主导因素支配者其他外在因素.

第六节 侵犯行为

概念:

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三个要素:

伤害行动、伤害意图、社会评价.

侵犯的分类,

按照侵犯方式分类:

言语侵犯(谩骂讽刺、诽谤)、动作侵犯(使用某一部位或武器进行,如踢打)

按照侵犯动机分类:

报复性(目的在于造成对方身心上的痛苦和伤害)、工具性(通过侵犯对方达到其他目的,如抢劫杀人)。

侵犯的普遍性、稳定性:

侵犯行为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早年的侵犯性与后来的侵犯行为有普遍联系。

侵犯行为的解释:

①本能论(弗洛伊德):

侵犯是一种本能,是由遗传获得的,而非习得的。

死本能是一种对内自我破坏的倾向.生的本能会把侵犯推向他人,把对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