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45676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docx

论坛系统课程设计

摘要

 

当今出现的网上论坛,与其它一切媒体相比,可以更加自由地发表、交流各种观点,可以非常及时地,广泛、深入地,具体讨论、辩论各种重要,但常有尖锐分歧。

办好网上论坛,就能非常及时地:

使许多创新的思想、观点得以交流、展示,使正确的,能更加明确、丰富,更加普及、传播;使错误的,能得到及时批判、纠正,而不致造成泛滥、毒害;使真理,越辩越明,更加深入发展。

因而,网上论坛是世界上真正最为民主、自由的乐土,是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有力工具,是培育、发展各种创新思想的重要苗圃。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有登录模块、注册模块、密码找回模块等。

本文将使用ASP.NET和SQL2005作为论坛的开发工具。

 

关键词:

网上论坛;ASP.NET;SQL2005。

 

第1章绪论

当今出现的网上论坛,与其它一切媒体相比,可以更加自由地发表、交流各种观点,可以非常及时地,广泛、深入地,具体讨论、辩论各种重要,但常有尖锐分歧。

办好网上论坛,就能非常及时的使许多创新的思想、观点得以交流、展示。

使正确的东西能更加明确、丰富的普及和传播;使错误的理念能得到及时批判、纠正,而不致造成泛滥、毒害;使真理,越辩越明,更加深入发展。

因而,网上论坛是世界上真正最为民主、自由的乐土,是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有力工具,是培育、发展各种创新思想的重要苗圃。

因为作者本人喜欢体育运动,尤其对NBA篮球情有独钟,于是开发了这个简单的关于NBA篮球的论坛,既兴趣所向,又锻炼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第1.1节课题来源

随着网络的流行与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发表言论的主要部分。

以网络为载体最大程度地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方便、快捷等优点,实现人们的言论自由。

根据我们在一起论坛的基本流程,我们永远在一起论坛有以下两个模块组成:

后台管理员模块:

实现管理员对论坛的维护。

前台用户模块:

实现用户对个人发表言论的增删改查,发表言论,和对其他用户详情的查看。

第1.2节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网上论坛随着经济的迅猛增长,电脑的日益普及,网上论坛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网名的青睐,网上论坛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国外也是如此。

第1.3节开发目的

一是为提高软件编写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二是为了和广大球迷相互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以及对自己所爱球队的见解。

本需求的编写目的在于研究网上论坛的开发途径和应用方法

第2章开发工具的介绍

本系统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设计的,考虑到本系统的性能要求,和现有的条件,我们选择了windowsxp作为开发、测试和运行的平台。

系统采用MicrosoftOffice中的sqlsever2005设计数据库,并使用当前优秀的开发工具visualstdio2008,它有着最为灵活的数据库结构,对数据库应用有着良好的支持。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系统的开发环境:

操作系统:

Windowsxp/7平台。

文件系统:

FAT32

系统最低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

Win32系统NT平台系列;

内存要求至少在128MB以上。

推荐使用环境:

操作系统:

Winxp或Win7;

文件系统:

NTFS

内存要有512MB以上,并且装有visualstudio2008,SQLServer2005

 

第3章需求分析与可行性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对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第3.1节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和方法

ASP所做的程序是当今流行且日益成熟的技术,而本人作为开发者,学过ASP、C、C++、C#、JAVA等编程语言,有一定的编程经验。

学过SQLSERVER数据库语句及一些基本操作。

系统为票务管理系统,我将尽最大努力,结合自己水平及实际需要,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本系统的设计之中,并将借此进一步学习C#技术的性能提升、代码安全、控件设计及面向对象程序的设计思想等。

依据当前所掌握的技术与学习进度而言,完全有能力实现该系统,技术上是可行的。

(2)经济可行性

系统所需的开发环境是要有一台能够联网的计算机,并安装了Windowsxp的操作系统;所安装的应用软件为VS2008和SQLSERVER2005数据库。

而本人已经有了计算机,具有Windowsxp的操作系统,并且SQLSERVER2005已安装,是完全免费的;而所需的参考资料大多都是在网络上找和在图书馆借书,这些消费很小。

因此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3)操作可行性

本网站论坛以操作简单,功能完善,运行速度快,本着一切为用户着想作为其设计目标,本系统主要为大学生用,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在计算机操作方面不会存在问题。

因而用户操作上具有可行性。

第3.2节需求分析

利用计算机实现自动的理势在必行。

对于大学生来说,利用计算机互相交流,促进同学之间的关系。

而且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各项信息准确无误、快速输出,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

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1)系统的功能需求

本网上论坛系统需要在.net3.5的环境下配置运行,具有SQL数据库的简单配置。

(2)系统的性能需求

1、运行环境

Server要求内存256以上,cpu2.0GHz以上.Clinet内存128以上,cpu奔腾

以上。

2、支持软件

操作系统windos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SQL2008数据库系统。

运行平台:

visualstudio2005/2008。

(3)系统的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DFD,dataflowdiagram)是描述数据处理过程的有力工具。

数据流图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数据流从输入到输出的移动变换过程。

数据流图的基本图形元素有4种:

→:

箭头,表示数据流;

〇:

圆或椭圆,表示加工;

═:

双杠,表示数据存储;

□:

方框,表示数据的源点或终点。

本系统的数据流图如图3·1所示:

 

浏览

登陆登陆

登陆结果登陆结果

系统维护用户操作

维护结果操作结果

图3·1网上论坛系统数据流图

第4章总体设计

上章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证明此系统完全可行,这章就对系统的总体设计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介绍。

第4.1节数据库设计

(1)SQLServer关系数据库简介[3]

1、SQLServer是由Microsoft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系统(DBMS),它最初是由Microsoft、Sybase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并于1988年推出了第一个OS/2版本。

2、关系数据库(RDBMS)管理系统功能:

①维护数据库数据之间的关系;

保证数据存储的正确性;

③当出现系统故障的时候,将所有数据恢复到能够保证一致行的某种状态

3、RDBMS:

SQLServer,Oracle,DB/2,Sybase,Informix

4、Non-RDBMS(File-based):

Foxpro,Access

(2)SQLServer特点:

①与因特网的集成:

SQLServer的数据库引擎全面支持XML(ExtensiveMarkupLanguage,扩展标记语言),能使用户很容易地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发布到Web页面上。

②可伸缩性与可用性:

可跨越从运行Windows95/98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Windows2000的大型多处理器等多种平台使用。

另外,对联合服务器,索引视图等的支持,使得SQLServer企业版可以升级到最大Web站点所需的性能级别。

③企业级数据库功能:

SQLServer分布式查询可以引用来自不同数据库的数据,而且这些对于用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分布式数据库将保证任何分布式数据更新时的完整性;复制可以使我们能够维护多个数据复本,这些用户能够自主地进行工作,然后再将所做的修改合并到发布数据库;SQLServer关系数据库引擎能够充分保护数据完整性,还可以将管理并发修改数据库开销到最小。

④易于安装,部署和使用:

SQLServer由一系列的管理和开发工具组成,这些工具使得在多个站点上进行SQLServer的安装,部署,管理和使用变得更加容易。

开发人员可以更加快速地交付SQLServer应用程序,而且只需要进行最少的安装和管理就可以实现这些应用程序。

⑤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是SQLServer中包含的用于分析取和分析汇总数据以进行联机分析处理的工具。

这个功能只在Oracle和其他更昂贵的DBMS中才有。

SQLServer新特性:

全面扩展了SQLServer7.0的性能,可靠性和易用性。

增加了一系列的功能,具体如下:

①在关系数据库方面的增强

②图形管理增强

③增强的联合数据库服务器

SQLServer工具和实用程序:

1、企业管理器2、服务管理器3、查询分析器4、事件探查器

5、导入和导出数据6、服务器网络使用工具7、客户端网络使用工具8、联机帮助文档

(2)SQLServer数据库系统有关开发的特点[4]

①.NET框架主机

使用SQLServer2005,开发人员通过使用相似的语言,例如微软的VisualC#.NET和微软的VisualBasic,将能够创立数据库对象。

开发人员还将能够建立两个新的对象——用户定义的类和集合

②.XML技术

在使用本地网络和互联网的情况下,在不同应用软件之间散步数据的时候,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SQLServer2005将会自身支持存储和查询可扩展标记语言文件。

③.ADO.NET2.0版本

从对SQL类的新的支持,到多活动结果集(MARS),SQLServer2005中的ADO.NET将推动数据集的存取和操纵,实现更大的可升级性和灵活性。

④.增强的安全性

SQLServer2005中的新安全模式将用户和对象分开,提供fine-grainaccess存取、并允许对数据存取进行更大的控制。

另外,所有系统表格将作为视图得到实施,对数据库系统对象进行了更大程度的控制。

⑤.Transact-SQL的增强性能

SQLServer2005为开发可升级的数据库应用软件,提供了新的语言功能。

这些增强的性能包括处理错误、递归查询功能、关系运算符PIVOT,APPLY,ROW_NUMBER和其他数据列排行功能等等。

⑥.SQL服务中介

SQLServer2005为开发可升级的数据库应用软件,提供了新的语言功能。

这些增强的性能包括处理错误、递归查询功能、关系运算符PIVOT,APPLY,ROW_NUMBER和其他数据列排行功能等等。

⑦.通告服务

通告服务使得业务可以建立丰富的通知应用软件,向任何设备,提供个人化的和及时的信息,例如股市警报、新闻订阅、包裹递送警报、航空公司票价等。

在SQLServer2005中,通告服务和其他技术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这些技术包括分析服务、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

⑧.Web服务

使用SQLServer2005,开发人员将能够在数据库层开发Web服务,将SQLServer当作一个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侦听器,并且为网络服务中心应用软件提供一个新型的数据存取功能。

⑨.报表服务

利用SQLServer2005,报表服务可以提供报表控制,可以通过VisualStudio2005发行。

上述九个方面构成了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征。

第4.2节系统逻辑模型

E-R图是直观表示概念模型的工具,它有四个基本成分:

◆矩形框,表示

实体类型(考虑问题的对象)。

◆菱形框,表示联系类型(实体间的联系)。

◆椭圆形框,表示实体类型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对于关键码的属性,在属性名下划一横线。

◆直线,联系类型与其涉及的实体类型之间以直线连接。

 

 

1

111

N

 

NN

1

 

图4·1总体网上论坛管理系统E-R图

图4·2是网上论坛网民浏览E-R图:

NM

N

M

图4·2网上论坛网民浏览E-R图

图4·3是网上论坛管理员E-R图:

1

N

1

1

N

N

N

N

N

 

M

 

图4·3网上论坛管理员E-R图

图4·4是网上论坛注册用户E-R图:

NM

N

1

 

M

1

N

 

M

 

图4·4网上论坛注册用户E-R图

第4.3节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表4·1为论坛管理员的属性。

此表中包含属性为:

AdminID号,AdminName管理员名,和登陆密码。

表4·1论坛管理员信息表

 

表4·2为论坛注册用户信息的属性。

此表中包含属性为:

UserID号,UserName用户名,UserSex,Userpaw密码等。

表4·2论坛注册用户信息表

 

表4·3为论坛版块信息的相关属性。

此表中包含属性为:

ModueID号,ModuleName版块名称和对应的发表时间ModuleDate。

 

表4·3论坛版块信息表

 

表4·4为论坛帮助信息的相关属性。

此表中包含属性为:

HelpID号,HelpNmae帮助名称和对应的帮助内容HelpContent。

表4·4论坛帮助信息表

 

表4·5是论坛回帖信息的相关属性。

此表中包含属性为:

RevertCardID回帖号,CardID帖子号,回帖内容以及Date时间。

 

表4·5论坛回帖信息表

 

表4·6是论坛帖子信息的相关属性。

此表中包含属性为:

CardID帖子号,UserID号,ModueID号,CardName帖子名称,CardContent内容以及CardIsPride(是否是精华帖)等。

 

表4·6论坛帖子信息表

 

第5章详细设计与具体实现

本章为了使用户更直观的对系统进行了解,主要介绍了一些模块的界面、功能及代码。

第5.1节登陆模块界面

首先,为论坛管理员和注册用户都设置了相应的登陆密码,为的是确保论坛的数据不会被非法修改,要求正确的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如图5·1。

如果输入的用户名,密码以及用户ID正确则进入论坛,否则该论坛系统就会提示你输入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点击确定按钮则系统要求重新输入。

以免数据被不明原因破坏和篡改,而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

 

图5·1登陆界面

 

登陆界面主要代码[5]:

publicpartialclassBackDesk_Login_Login:

System.Web.UI.Page

{

DataConmyCon=newDataCon();

ValidateCodecode=newValidateCode();

protectedvoidPage_Load(objectsender,EventArgse)

{

}

protectedvoidbtnLogin_Click(objectsender,EventArgse)

{

Session["UserID"]=txtUserID.Text;//给DeliverCard.aspx页传值

Session["Name"]=txtUserName.Text;//给Index.aspx页传值

{

SqlConnectionsqlconn=myCon.getCon();

sqlconn.Open();

SqlCommandsqlcom=sqlconn.CreateCommand();

if(cbAdminLogin.Checked==true)

{

sqlcom.CommandText="selectcount(*)fromtb_AdminwhereAdminID='"+txtUserID.Text

+"'andAdminName='"+txtUserName.Text+"'andAdminPwd='"+txtPassword.Text+"'";

intcountAdmin=Convert.ToInt32(sqlcom.ExecuteScalar());//获取SQL语句的值强制转换成数值类型

if(countAdmin>0)

{

Page.Response.Redirect("AdminLogined.aspx");

}

else

{

Response.Write("alert('用户名或密码有误!

');location='javascript:

history.go(-1)'");

return;

}

}

else

{

sqlcom.CommandText="selectcount(*)fromtb_UserwhereUserID='"+txtUserID.Text

+"'andUserLoginName='"+txtUserName.Text+"'andUserPwd='"+txtPassword.Text+"'";

intcountUser=Convert.ToInt32(sqlcom.ExecuteScalar());

if(countUser>0)

{

Page.Response.Redirect("UserLogined.aspx");

}

else

{

Response.Write("alert('用户名或密码有误!

');location='javascript:

history.go(-1)'");

return;

}

}

sqlconn.Close();

}

}

 

第5.2节注册模块界面及功能

如果浏览网民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是评论相关的帖子,就要点击注册按钮,进入注册界面来完成相关的注册手续,如图5·2所示:

 

图5·2注册界面

注册界面主要模块代码:

publicpartialclassFrontDesk_Login_UserRegister:

System.Web.UI.Page

{

DataConmyCon=newDataCon();

DataOperatesqlBind=newDataOperate();

protectedvoidPage_Load(objectsender,EventArgse)

{

}

protectedvoidbtnRegister_Click(objectsender,EventArgse)

{

stringsqltest="select*fromtb_UserwhereUserID='"+this.txtUserID.Text+"'";

SqlConnectionsqlconn=myCon.getCon();

sqlconn.Open();

SqlCommandsqlcom=newSqlCommand(sqltest,sqlconn);

SqlDataReaderread=sqlcom.ExecuteReader();

read.Read();

if(read.HasRows)

{

if(this.txtUserID.Text.Trim()==read["UserID"].ToString().Trim())

{

Response.Write("alert('该用户ID已经注册过');localtion='UserRegister.aspx'");

return;

}

}

stringsqlstr="insertintotb_User"

+"(UserID,UserLoginName,UserSex,UserPwd,UserName,"

+"UserQuePwd,UserAnsPwd,UserTel,UserEmail,UserAddress,UserPostCode,UserQQ)"

+"values('"+txtUserID.Text+"','"+txtLoginName.Text+"','"+ddlSex.Text

+"','"+txtPwd.Text+"','"+txtTName.Text+"','"+txtQuePwd.Text

+"','"+txtAnsPwd.Text+"','"+txtTel.Text+"','"+txtEmail.Text

+"','"+txtAddress.Text+"','"+txtPostCode.Text+"','"+txtQQ.Text+"')";

sqlBind.DataCom(sqlstr);

Response.Redirect("SuccessReg.aspx");

}

protectedvoidbtnTest_Click(objectsender,EventArgse)

{

stringsqlstr="select*fromtb_UserwhereUserID='"+this.txtUserID.Text+"'";

SqlConnectionsqlconn=myCon.getCon();

sqlconn.Open();

SqlCommandsqlcom=newSqlCommand(sqlstr,sqlconn);

SqlDataReaderread=sqlcom.ExecuteReader();

read.Read();

if(read.HasRows)

{

if(this.txtUserID.Text.Trim()==read["UserID"].ToString().Trim())

{

Response.Write("alert('该用户ID已经注册过');localtion='UserRegister.aspx'");

return;

}

}

else

{

Response.Write("alert('您可以进行正常注册');localtion='UserRegister.aspx'");

}

read.Close();

sqlconn.Close();

}

 

第5.3节密码找回界面及功能

如果已经注册的用户因不小心而忘记了密码,则可以通过单击“找回密码”按钮进入密码找回界面,回答正确的密码提示问题来找回密码。

如图5·3所示:

图5·3密码找回界面

密码找回界面主要代码:

publi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