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0492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docx

强烈推荐余热自备电厂投资计划书40可行性研究报告41

陕西平利县秦巴硫化钡有限责任公司

余热自备电厂

可行性研究报告

 

西安华能电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陕西平利县秦巴硫化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硫化钡的炉窑所产生的余热气体温度高达600℃,为有效控制排放,减小大气污染,将余气温度用于发电,提高热利用效率,为企业创二次效益。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针对拟建的余热发电机所进行的可行性研究,从环境条件、建设规模,机组选择及布置、工程建设造价等方面进行的论述和结论。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以下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陕西省平利县秦巴硫化钡有限责任公司余热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部分:

陕西省平利县秦巴硫化钡有限责任公司余热电厂环评报告;

第三部分:

陕西省平利县秦巴硫化钡有限责任公司地质灾害评价报告;

第一部分由西安华能电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第二、三部分由平利县秦巴硫化钡有限责任公司另行委托单独进行编制。

陕西平利县秦巴硫化钡有限责任公司

余热自备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

余热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西安华能电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二00八年十二月

第一章概况1

第二章建厂条件1

第三章工程设想2

第四章环境保护17

第五章劳动安全工业卫生及消防25

第六章生产组织定员及项目实施轮廊28

第七章投资估算及财务分析30

第八章结论31

附件

(1)公司简介

(2)委托书

(3)陕西省平利县秦巴硫化钡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厂内用电价、水价、工人工资等情况证明

(4)平利县国土资源局文件(土地预审的批复)

(5)征用土地证明

(6)厂址环境情况

(7)锅炉烟气的化学成分分析报告

第一章概况

平利县秦巴硫化钡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陕西安康平利县洛河镇双垭村,是在原平利县秦巴重晶石有限责任公司在矿业开采中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拟建的新公司

随着国家工农业兴兴向荣发展的大好时机,地方中小型企业也在努力寻求扩大生产力,开发新品种,以满足国内外的供求需要。

硫化钡产品就是该公司经过市场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开发的项目产品,它是在原重晶石为产品原料与煤在高温下焙烧还原制成的可溶性颗粒。

因而大大提高了原产品的经济价值。

该公司原来生产重晶石,其矿的总贮量约160万吨,年生产量为15万吨。

按目前市场销售价,每吨重晶石为150元。

如果经深加工,提练成硫化钡产品,每吨价格达1500元。

按年产量8~10万吨计算,产值超亿元,企业国家利税千万元,并可安排200多人的就业人员。

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项目。

本余热发电厂,就是利用生产硫化钡高温焙烧的余热温度(约600℃)来加热锅炉,生产过热蒸汽供汽轮发电机组运行发电。

是一项国家倡导的充分利用余热发电的环保项目。

第二章建厂条件

2.1厂址条件

本余热发电厂位于安康平利县,洛河镇双垭村,建厂地址是南陕河滩地约宽60m,长约150m。

背靠山坡,面临洛河是青山绿水的边沿山区。

地质情况良好,表层5~6米为沙片石块,下部为基岩。

交通方便与安康市、平利县、洛河镇均有公路相联。

提炼硫化钡的焙煤炉已由有关环保部门批准实施,开工兴建,水源,电源完备,施工条件方便。

根据双方“征用土地合同”规定,共征用集体公地7.5亩属永久性征地。

陕西省平利县秦巴硫化钡有限责任公司可以永久使用。

2.2设计依据

(1)设计委托书

(2)业主提供的部分环境资料

(3)硫化钡焙烧炉工艺设计

(4)国家及电力行业的设计规范和项目前期准备的相关文件

2.3设计范围

本余热发电厂的整个生产工艺平面布置,是根据建设单位按硫化钡生产特点所确定的厂区平面布置。

其发电工艺,由二个车间组成。

即锅炉房与硫化钡生产车间为一体,包括脱硫除尘、引风机、烟囱等。

这一部分已由有关环保部门批准实施,开工兴建。

汽轮发电机组为另一单元车间,包括过热蒸汽管道、除氧给水、疏水系统、冷凝器冷却系统、电气、热工仪表装置、供水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以及其相应的土建工程等工艺系统。

本余热发电自备电厂可研报告对上述二大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其可行性与经济效益。

第三章工程设想

3.1总平面布置及交通运输

3.1.1电站总体规划

1)燃料供应及运输方式

本余热电站属余热发电自备电站,利用本厂硫化钡矿石煅烧炉废气的余热,废气用钢制管道输送至余热锅炉,产生蒸汽供给汽轮机发电或供热。

2)电站水源

该厂厂址地水源充足,地表水有黄洋河河水和地下水的井水。

经市环境监测站监测评估,均达到国标《地表水质量标准》及《地下水质量标准》II级,可满足生产,生活用水标准。

3)电站出线

本电站拟设10KV电压等级出线,其中一回到厂区630KVA变电室;站内自用电变送至厂外公网,接至就近10KV变电所母线。

4)储灰场

本电站不设永久性储灰场。

余热锅炉尾部,布袋除尘器的排灰,采用气力输送法,送入立式高位储灰点罐,罐的容积为φ2.5m×10m(高),容量约43m3,可存10天的排灰量。

定期用密封专用槽罐车运出厂外,可作筑路的填充料。

5)电站生活区

利用本厂已建成的生活区,本项目不予考虑。

3.1.2厂区总平面布置

3.1.2.1总平面布置原则

1)本电站规模为1×40t

进汽压力:

1.27MPa

进汽温度:

280℃

进汽量:

20.4t

(3)锅炉主要技术参数

锅炉额定出力:

40t×10m,约43m3,可贮存10天的排灰量。

采用定期由专用密闭槽卸车运送出厂区,可用作筑路碎石的填充料或作为水泥厂的掺合料。

3.5电气部分

3.5.1电气主接线

本自备电厂总装机容量为2×3.0MW主结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发电机出口电压为10.5KV,二段10.5KV母线上,各有一台S9-63010400KVA变压器,并有一回10.5KV对外联络线与地区10.5KV电网相联。

3.5.2厂用电

厂用电压为380220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其工作电源引自发电机出口的10.5KV电压。

厂用电系统,以380220V动力与照明共用网络,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厂用电按单母线分段接线,即按机组分段,设置两段厂用电母线,分别供全厂用电负荷。

厂用电布置在主厂房B-C框架内,0米层设厂用配电室,主要安排有厂用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等设备。

3.5.3电气、热工控制方式

本自备电厂的控制方式采用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分散控制系统(DCS),作为机组的主要控制系统,实现单元机组的机、炉、电集中控制。

对发电机、厂用电源,设置电气控制系统,将其电气的保护、测量、控制、通过主控元件与DCS实现通讯接口,并与主控单元接入电气主结线,以完善电厂运行、管理、维护工作的安全可靠性。

本自备电厂有一回10.5KV电压线路与地区10.5KV网络相联,其联网点的保护,控制、测量及其并网方式,应由建设方委托当地供电部门统一设计联网方案。

热工仪表控制方式,是同DCS系统,在少量就地操作和巡回检查配合下,在集中控制室实现机组的启动,停止操作,并在集中控制室内实现机组正常运行工况的监视、调整和异常工况的停机、停炉、报警和紧急事故处理。

分散控制系统DCS,包括:

数据采集系统(DA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顺序控制系统(SCS)、锅炉安全保护系统(FSSS)和电气控制系统(ECS)等。

对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没有安全监测系统(TSI)、监测轴向位移、轴承振动、胀差、转速、大轴弯曲等重要参数;并有汽机紧急跳闸系统(ETS)。

在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控制,采用上位机加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实现对工艺过程的监控。

3.6控制室

机、炉、电集中控制室,设在6米运转层。

3.7化水部分

3.7.1工程规模概述

本工程机组规模为1台40tmoLL;溶氧量≤0.12mgL;PH≥7.0

②炉水质量标准:

含盐量≤2500mgL;PH:

10-12;t=25℃;总碱度≤12mgL

③实验室主要设备仪器配置:

按国家《火力发电厂化学实验室面积及仪器设备定额》(DLGJ101-91)标准配置。

3.7.3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选型:

1)系统概述

为了保证水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满足拟安装机组对给水水质的要求,本工程可研阶段锅炉补给水系统按下列方案设计。

采用一级除盐加混床的系统,其流程如下:

生产上水入生水箱,经水泵加压→机械过滤器→无顶压逆流再生阳离子交换器→除二氧化碳器→中间水泵→无顶压逆流再阴离子交换器→混床离子交换器→软水箱→经加压泵加压送至除氧器。

处理后的除盐水水质可达以下指标:

硬度2.5~0μmoLL;碱度0.1mgL;CO2≤100μgL;电导率≤2μscm(25℃)

2)水处理系统的出力

经各项损失测算累计,确定锅炉的最大补给水量为5m3s

年雨量:

500~600mm

最大冻土深度:

20~30cm

地震烈度:

3.8.2水系统的分类及其走向

1)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由厂区深井泵房加压后由埋地管道向全站供水,管径Dg200,埋深0.5m。

2)空冷器、冷油器及蒸汽凝气器的冷却循环水,经机力冷却塔冷却补充后,循环使用。

3)其他辅机的冷却水,如引风机轴承座、取样冷却器、空压机由生产上水管提供。

冷却塔的损耗补充水也有生产上水供给。

4)汽轮机的排汽冷凝水进冷凝水箱后,经加压泵打入除氧箱,其不足部分约5.0m3h,由化水车间除盐水箱的除盐水经泵加压后亦送入除氧器。

5)电站生产、生活污水采用合流制,一并排入厂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可回用。

3.8.3消防系统

1)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消防的主要设计原则

消防设计总体规划上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消防系统采用水消防。

以主厂房为重点的消防保护对象,以消火栓灭火为主,另配移动式灭火器。

3)消防系统

本工程消防用水量为60Ls,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一次,火灾延续时间为一小时,一次消防用水量为216m3。

主厂房周围布置环状消防管网,与生产上水管网合用,室外按一定间隔距离设消火栓。

在主厂房各层、办公楼各层设室内消火栓,并配备灭火器。

设有专职管理消防的人员。

3.9采暖及通风

3.9.1设计标准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解技术规程》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解设计规范》

3.9.2采暖

依据建站地区的当地气象资料,该地区冬季最低温度为-1℃。

不属采暖地区,故本设计不做安排。

3.9.3通风

3.9.3.1通风设计原则

为节约能源,提高通风效果,本设计依照有组织的自然通风为主、机械通风为辅的原则。

3.9.3.2主厂房通风

该机房为封闭式厂房,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全面通风方式排除车间内的余热。

进风由底门窗引入,气流由组织地经过主要散热区,热气流上升经屋顶排风机排出。

屋顶风机每跨设两台共12台。

除氧间和锅炉间均采用自然通风。

3.9.3.3电气设备间通风

1)低压配电间采用自然进风和机械排风,并考虑事故通风;

2)变压器室考虑自然对流通风;

3)化水车间配电室、除尘控制室配间都要求设置降温通风和事故通风。

4)蓄电池间,蓄电池选用免维护式蓄电池,采用自然进风和机械排风方式,风机要选防腐防火型。

3.9.3.4辅助车间的通风

1)综合泵房采用自然通风;

2)化水车间的处理二段采用自然通风;酸碱计量间需设机械排风,风机选防腐防爆型;

3)化水处理的控制化验室,选用双制式节能型壁挂式空调机。

3.9.3.5集中控制、电子设备间采用空气调节

选用双制式MRV变频变容量多联系统,它具有简单的配管和布线,轻巧的室外机,室内为嵌入式空调器,美观、实用,室内机可连接新风,能有效地改善集控室的空气质量。

3.10土建部分

本工程的土建部分以列表方式一览之。

序号

子项名称

建筑物尺寸(长×宽×高)m

结构形式

面容积

1

锅炉间

10×10.0×20.0

100m2

2

除尘器间

8.0×18.0×3.5

144m2

3

汽机间

15.0×30.0×15.0两层

900m2

4

配电间

6.5×30.0×15.0三层

585m2

5

水处理间

7.0×20.0×6.0

140m2

6

贮灰间

Ф2.5×10.0

钢制

43m2

7

烟筒

高50.0上口径2.0m

8

冷却塔蓄水池

两座

玻璃钢冷却塔

待定

9

化水间中和池

一座

混凝土

待定

第四章环境保护

4.1大气污染物及其排放的浓度

硫化钡高温烘烧炉的污染物及其排放浓度,已有专门编制的环境评估报告。

并已经有关部门审批通过。

不属于本报告内容。

4.2水环境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电厂废水包括锅炉排污水、工业冷却水、化学水处理间排水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主要污染物为PH、COD、SS等。

二台机组的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约8m3h,排入电厂污水处理系统后,全部回收使用。

4.3工业固体废弃物

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是高温烘烧炉产生的灰渣,已由其硫化钡生产过程中集中处理。

已由环保部门审批通过。

4.4噪声污染源及主要污染因子

电厂是一个较大的噪声污染源,主要有机械动力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及电磁噪声等。

主要污染因子为高、中、低频噪声。

主要设备噪声水平见下表:

主要设备噪声水平

声源

位置

噪声值dB(A)

备注

汽轮机

主厂房内

85

发电机

主厂房内

85

给水泵

主厂房内

80

引风机

引风机房

80

锅炉排气

锅炉顶部

﹤100

消声后

4.5编制依据和执行标准

4.5.1编制依据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

《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DLGJ118-94

《火电行业环境监测管理规定》电计(1996)280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颁布

《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20003月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污染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

4.5.2环境质量标准

①环境质量标准

声环境:

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96-93)三类标准

②污染物排放标准

③噪声排放标准

④固废物排放标准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理场污染控制标准》以上相关环境保护标准值见有关附表。

环境保护标准以当地环保部门批复的标准为准。

大气环境标准

标准及类别

标准级别

标准值

取值时间

SO2

PM10

TSP

NO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改版)

二级

1小时

0.5

0.24

日平均

0.15

0.15

0.30

0.12

年平均

0.06

0.10

0.20

0.08

第三时段

SO2

允许排放浓度

400

烟尘

50

NOX

450

无组织排放源

TSP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

Ⅱ时段二类区

SO2

允许排放浓度

900

烟尘

200

NOX

水环境标准单位mgl(PH除外)

PH

CODcr

BODr

SS

石油类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6-9

20

4

0.12

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6.5-8.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时段一级标准

6-9

100

20

70

5

声环境标准单位:

Db(A)

昼间

夜间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Ⅲ类标准

65

55

还有企业厂界噪声标准标准Ⅱ类标准

65

55

4.6污染防治措施

4.6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防治主要是对烟囱排放的SO2、NOX和烟尘进行控制。

本工程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防治SO2污染的措施

本工程的硫化钡高温烘烧炉是一种新型的燃烧炉,经研究试验表明,在燃烧中产生的平均含硫量远远低于允许的含硫量排放要求。

并经有关环保部门测算认可。

2防治烟尘污染的措施

为满足烟尘允许排放浓度50mgm3的要求,拟采用高效布袋除尘器除尘。

要求除尘效率可达ηc≥99.8%。

3防治NOX措施

生产硫化钡的高温烘烧炉,其燃烧温度在600~800℃,与传统燃烧方式完全不同的低温燃烧。

这种低温燃烧特性,使气体污染物NO和NO2的排放大大减少。

满足排放标准450mgm3的标准要求。

4综合防治措施

设一座50m高的烟囱排放烟气(以环评批复为准),充分利用大气的扩散与稀释能力。

以降低大气污染物落地浓度。

并设有在线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对污染物排放实时监控。

4.6.2水污染防治措施

发电厂生活污水和化水车间工业废水约160m3d排入排水管网,由电厂循环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再利用。

4.6.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产生噪声的设备主要有汽轮机、发电机、及各类风机等

①在设备选型中选用同类型噪声较低的设备,并在签订订货技术协议时,向制造厂家提出设备噪声限值。

其主机设备噪声不得超过90dB(A),辅助设备噪声不得超过85dB(A).否则要求采取相应的降噪声措施。

②本设计对过热排汽装设消声器,使排汽噪声不大于110dB(A)。

③在风机吸风口处装设消声器,减少空气动力性噪声。

④汽轮机、发电厂、引风机、给水泵及各类水泵等大型设备均采用独立基础减震设计,各风机与其支架之间安装减震装置,防止产生振动噪声。

⑤在管道布置设计及支吊架选择上注意防振、防冲击以减少噪声的发生。

⑥集中控制室设门斗及双层玻璃隔音门窗。

内墙采用吸音、隔音材料。

屋顶采用吸音吊顶。

在结构设计中采用减震平顶、减震内壁和减震地板,使集中控制室内噪声降至60Db(A)以下。

各含有强噪声源的车间均设有值班室,使工作场所与强噪声环境隔音,保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⑦在厂区总平面布置中,合理布局,声源设备及车间合理布置。

在厂区绿化设计中,合理安排绿化带,充分利用植物的降噪作用,从总体上消减噪声对外界的影响。

⑧本工程应取得当地规划与环保部门的设置噪声保护区的文件,以保证保护区内不建设噪声敏感设施

4.6.4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排放的固体废物为灰渣,已由硫化钡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中作了充分安排,以达到全部综合利用。

4.7环境影响分析

4.7.1大气污染环境分析

本工程采取高效布袋除尘效率达99.8%和低温燃烧抑制NOX生成等措施后,大气污染物排放率和排放浓度均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

大气污染物落地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对环境影响很小。

4.7.2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污废水排入电厂污水处理系统后,全部回收利用,对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4.7.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电厂的噪声源主要在主厂房内的设备、其厂房周围噪声值较高,但其噪声随距离的增大而很快衰减,在厂界附近一般可以降低至60Db(A)以下,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锅炉排气噪声采用高效消声器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4.7.4工业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为干除灰系统,综合利用前景很好。

对环境影响很小。

4.8清洁生产

本工程的主要清洁生产和工艺

①厂区总平面布置的基础上体现工艺流程合理、统一规划。

②在硫化钡生产烘烧过程,采用有效的脱硫措施,控制SO2的产生,减少污染。

③利用高效布袋除尘,减少烟尘排放。

④锅炉的低温燃烧特征,抑制NOX的生成,降低NOX的排放浓度。

⑤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统一处理回收利用。

⑥灰渣分除、干除灰系统,可综合利用。

⑦设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对烟囱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控。

⑧在厂区内进行绿化。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方式。

4.9环境管理和监控计划

4.9.1环境管理

设有专职或兼职环境管理人员,负责环保管理工作,主要职责为:

制定环保规划和年度计划,不断完善环保设施、设备、保证其烟气、废水、噪声和灰渣等达标排放或处理。

4.9.2环境监控计划

①管理好烟气排放的连续监测系统,监测烟气中SO2、烟尘、NOX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及其相关参数。

②排水水质监测

对其污废水排入电厂污水处理系统的水质、排放量进行监测,主要监测因子为:

PH、CODcr、BOD5、石油类等。

③噪声监测

定期对生产区和厂界噪声进行监测。

4.10环境投资估算

环境投资额达总投资的16%左右,主要包括以下项目内容:

①除尘系统

②工业废水及生活水处理系统

③降低噪声

④厂区绿化

⑤环境监测仪表设备

⑥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⑦环境影响评估费用

⑧水土保持施工竣工验收检测费

⑨环境设施竣工验收监测费

⑩烟囱

4.11结论

本工程的建厂地区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在预热发电工程项目设计中考虑了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措施,经过综合分析认为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本工程最终的环保标准、防治措施应以环境报告和批复意见为准。

第五章劳动安全工业卫生及消防

5.1综合论述

为适应我国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为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创造条件,在火力发电厂设计中必须贯彻国家颁布的《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123-1996的要求。

提高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设计水平。

在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工程中,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防护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投产。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防护措施,应安全可靠,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工程设计中,除应执行《劳动安全与工业设计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5.2防火防爆

火力发电厂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来自贮存、生产可燃介质的设施或地方如:

乙炔站、危险品库、点火油设施、变压器、冷油器等;而电缆隧道、架空电缆,则可能在散热或隔热情况下发生燃烧或因其它原因导致火灾。

至于主厂房内发生爆炸的潜在危险主要在炉膛爆燃、蓄电池室和压力容器超阶级压爆炸等。

防火防爆措施

(1)本工程各主要生产建筑物、辅助厂房和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现行的《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防火规程》、《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保证安全防火距离。

(2)对于危险品、易燃易爆品要限量贮存,更不能与其它物品混合贮存,要求存放在专用仓库内。

(3)建筑物和构筑物设计,要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防火设计规范执行,作好消防设计。

在设计中作好防火、防爆、泄压等安全措施,要有畅通无阻的安全疏散通道,在各层设置足够的消火栓和消防龙头。

(4)厂区内设有独立的消防管道系统及必要的消防器材。

并在主厂房易燃区设有火灾控测及报警系统。

加强油系统消防,料仓电气设备及电缆的防火措施。

(5)加强锅炉及其他压力容器的防爆措施,包括设置各种安全阀、压力调节阀,并应定期检查压力容器和高压管道等。

(6)厂区内设有独立的消防管道系统及必要的消防器材。

并在主厂房易燃区设有火灾检测及报警系统。

5.3防电伤、防机械损伤、防坠落

(1)根据现行的《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配电装置设计,防止触电伤害。

按现行的《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范》及《电气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范》等规定进行设计,所有带电设备的安全净距不小于各有关规程的最小值,为保证人身与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