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知识归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50043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知识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地理知识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地理知识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地理知识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地理知识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国地理知识归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国地理知识归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国地理知识归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国地理知识归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国地理知识归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国地理知识归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国地理知识归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知识归纳.docx

《中国地理知识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知识归纳.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地理知识归纳.docx

中国地理知识归纳

中国,地理,知识,归纳,中国,地理,知识,归纳,【,中国地理知识归纳

【重难点突破】

中国地理概况

一、中国的疆域

(1)位置

半球位置:

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疆域

北: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跨纬度近50度

 

东: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跨经度60多度

西:

新疆帕米尔高原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

陆地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五带位置:

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

优越性:

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

(3)濒临的海洋

 

太平洋

领海:

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约300万Km²

内海:

渤海和琼州海峡

 

台湾岛、海地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000多个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

(4)陆界和邻国

陆界:

长2万千米

东:

朝鲜

 

西北: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

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

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

缅甸、老挝、越南

 

东南:

菲律宾

南: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二、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划分: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

香港和澳门

三、我国的人口分布和民族

(1)2000年我国总人口:

12.95亿,平均人口密度:

135人/Km²

(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

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

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人口密度线:

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

人口密度线东南--面积占43%,人口占94%

(3)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

城市发展政策: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新型乡镇,大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

(4)华侨(中国国籍或双重国籍)与华人

侨乡:

广东、福建

(5)基本国策: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分析:

 

四、我国的民族

(1)分布:

我国的民族分布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

(2)分布特点:

小聚居,大杂居

(3)人口最多少数民族:

壮族

400万人口以上还有:

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等8个。

(4)少数民族节日:

傣族--泼水节、孔雀舞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

五、地形

1.地形概况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三级阶梯的情况:

海拔(米)

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关注:

阶梯交界处的水电站

德国地形的三级阶梯:

由南向北--阿尔卑斯山脉、巴伐利亚高原、北德平原

我国沿不同经纬度的地形剖面图:

沿经线作剖面:

30°N、38°N、45°N

沿纬线作剖面:

90°E、100°E、110°E

大陆架的分布:

黄海、渤海全部、东海大部(最宽广)、南海一部分

 

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产生巨大水能

(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地形齐全:

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

占三分之二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

2.地形分布

(1)主要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

东西走向:

北:

天山-阴山;中:

昆仑山-秦岭;南: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东:

台湾山;中:

长白山-武夷山;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海拔8848米

其他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

横断山脉、贺兰山

注意:

跨三级阶梯的山脉--秦岭;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山脉:

长白山、南岭、武夷山、台湾山脉。

省区界线附近的山脉:

太行山(山西、河北)、贺兰山(内蒙古、宁夏)、武夷山(江西、福建)、南岭(湖南、广东)、大巴山(四川、陕西)、巫山(重庆、湖北)、祁连山(甘肃、青海)

流域界线:

巴颜喀拉山(黄河、长江)、南岭(珠江、长江)、冈底斯山(雅鲁藏布江、怒江)、唐古拉山(怒江与澜沧江、长江)

(2)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地形区名称

分布

特点

青藏高原

我国西南部

①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高原

②多大山,但相对高度较小

③多雪山、冰川、大河源头、多湖泊

内蒙古高原

我国北部

祁连山麓--大兴安岭

①我国第二大高原

②地面坦荡

黄土高原

祁连山东端--太行山

长城--秦岭之间

①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

②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

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①地势西高东低

②石灰岩广布

③地面崎岖,有许多"坝子"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新疆境内天山南北

①周围高山环绕

②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东北部

①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

②东部多沼泽、盐湖

四川盆地

四川省东部

①周围山岭、高原环绕

②内部多低山、丘陵、西部有成都平原

(3)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三大平原:

名称

分布

特点

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

①我国最大

②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

③黑土广布、低地多沼泽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燕山-淮河、太行山-渤海、黄海之间

①我国第二大平原

②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

西起巫山,东到海滨

①我国第三大平原,东西呈狭长型

②地势低平,典型的水乡和"鱼米之乡"

主要丘陵:

与平原交错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有辽东、山东和东南丘陵

关注: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各地形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泥石流:

多发生在青藏高原边缘云南、四川等西部山区。

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

六、气候

1.卫星云图

蓝色--海洋;绿色--陆地;白色--云雨区。

白色愈浓,表明云层愈厚,雨愈大。

2.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1)特点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原因:

南北太阳高度;昼长时间;地形阻挡冬季风南下,南方降温小(东北温低与西北风顺大兴安岭地势而下,冬季风风力大有关);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兴安岭除外)。

读一月等温线图注意:

0°C等温线--秦岭-淮河

等温线的疏密(与7月等温线比)

几处等温线拐弯处:

横断山山河相间处:

山谷等温线向北凸,山岭等温线向南凸;

雅鲁藏布江谷地:

等温线向上游凸

兰州附近河谷

地形对冬季风的影响: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台湾难以受冬季风影响。

最低温处--漠河

读七月等温线图注意:

汾河、渭河、黄河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弯曲原因

吐鲁番盆地高温、闭合原因

台湾岛、海南岛等温线闭合原因

(2)比较我国冬、夏季风的区别:

分类

内容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偏北风

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温润

影响范围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和海南岛以外的广大地区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

活动规律

每年9,10月至第二年4、5月,爆发式活动,快速南下

由南向北推进。

5月到南部沿海,6月到长江流域,7、8月到华北、东北,9月南撤,10月退出大陆

对气候的影响

使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

到达地区降水增多

(3)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温度带

范围

≥10℃积温

作物熟制

寒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8000℃

水稻一年三熟。

甘蔗。

跨温度带最多的省区:

甘肃

比较秦岭、淮河南北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差异。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温度带

热带、亚热带

暖温带、中温带

一月均温

大于0℃

小于0℃

干湿状况

湿润地区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

大于800毫米

小于800毫米

河流结冰否

冬季河流不结冰

冬季河流结冰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耕地类型

水田

旱地

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玉米、高粱

经济作物

甘蔗、油菜、棉花

甜菜、大豆、棉花

1.降水

(1)地区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800mm等降水量线。

读降水量分布图注意:

东北800mm年降水量--长白山以东

新疆西部迎风坡

雅鲁藏布江谷地

湟水谷地

东南部湿润区的山地迎风坡

台湾岛、海南岛东西部降水差异

降水最多--台湾火烧寮年均6558mm。

原因:

地形、夏季风

降水最少--吐鲁番的托克逊年均5.9mm,原因:

地形、内陆

降水与建筑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3)时间分配规律:

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多集中在5-9月。

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雨带的推移规律:

5月中旬:

华南一带。

注意南岭对雨带的影响

6月中旬:

长江中下游。

梅雨季节。

注意湟水谷地。

江淮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7月中旬、八月:

华北、东北。

长江中下游--伏旱。

注意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9月:

退至长江以南。

昆明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

华南、西南和天山北侧--冬半年--地形影响--锋面坡度小,降水面广,强度小。

10月:

夏季风在大陆消失。

(4)年际变化:

南方小,北方大

(5)干湿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东北湿润区面积比800mm降水量范围大的原因:

蒸发量小

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400mm降水量区面积大,但半湿润区面积小、半干旱区面积大,新疆西北部地区400mm、800mm降水量区均为半干旱区的原因:

蒸发量大。

海南岛西侧的半湿润区原因:

降水少,蒸发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