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53478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建设

总结报告

 

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

2015年11月

 

目录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3

(一)项目建设总体进展…………………………………………………3

(二)项目预期目标完成情况………………………………………………3

二、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4

(一)项目建设工作机制……………………………………………………4

(二)项目建设举措…………………………………………………………4

三、项目建设进展…………………………………………………………………4

(一)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4

(二)培养了一支团结进取,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5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5

四、建设经费投入与使用…………………………………………………………7

(一)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7

(二)地方财政专项资金、行业企业资金、学校自筹资金使用情况……7

五、贡献与示范……………………………………………………………………7

(一)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提升的带动作用......................7

(二)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的贡献..............................8

(三)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进行示范、带动和辐射的成效…………………9

六、项目特色与创新………………………………………………………………9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0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一)项目建设总体进展

我校于2007年首开中职学校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并于当年同中国光谷武汉瑞丰总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省内中职院校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从专业开办开始,学校就与当地中光学集团、武汉瑞丰等著名的光电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深度合作关系。

成立了“订单”光电子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了光电子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学,学校专业教师在光电子企业参加生产实习并进行光电子应用技术研究的互动机制,初步打造了一支“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

毕业生已获得有“订单”和无“订单”光电企业良好的认可,宛西中专成为了光电技术应用一线人才培养的摇篮。

2012年以来,本专业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校建设的重点专业和省级示范校建设的重点专业。

经过两年建设,本专业完成了建设方案所定的规划目标,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项目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本专业建设方案所定的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两年的建设,使专业建设具有明显的特色优势,力争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级示范校建设的验收。

经过两年的建设,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理论扎实、应用技能过硬的光电仪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光电教研室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立了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并具备自身特色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与管理,形成了一批教学改革成果:

公开出版发行两本校本教材,《光学基础》、《光电仪器维修》和一本教学讲义《光电器件制造工艺》;《仪器机构与零件》和《光电仪器维修》两门课程达到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水平;《光学基础》荣获校级精品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素质全面,适应能力强,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

二、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一)项目建设工作机制

成立专业建设小组,全面负责专业规划和建设工作,建立组织保障体系。

组长:

王永广

副组长:

李丽

成员:

李文俊陈晓松孙建术李建波李新会等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

(二)项目建设举措

严格执行学校项目建设管理规定,包括项目负责人管理制度、招投标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校内实训基地开放运行管理办法等。

强化进度管理,各建设项目落实到人,严格控制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加强设备选型,确保功能、质量和价格,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教学实际需要。

三、项目建设进展

(一)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坚持走订单培养、校企合作、产学双赢专业建设发展道路,深化和创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机制。

努力将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建成南阳光电产业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服务基地,积极主动跟踪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产业结构变化,带动光电子专业群以适应南阳的产业结构,使其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逐步提升,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扎实的光电产品制造基础知识,具备光电基本操作技能、设备及工具的使用技能,光学电子综合操作技能,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

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社会对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遵循了“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校企互通”的基本思想。

即确定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教学应用型定位;完成从传统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由继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的转变;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整合教学资源、整合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坚持人才服务社会的宗旨,强化技能训练,强化实践性教学,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在具体实施时采用了模块化的教学培养方案,主要特色体现在“公共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方向模块+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方面,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将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一线生产技术专科人才的层次,在保证达到中专教育基本理论要求的基础上,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的标准化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这些组成部分与专业以及就业所针对的社会职业岗位群之间的关系。

课程设置基本上由公共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方向模块、专业选修模块和顶岗实习组成。

以我校校园网络为依托,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创建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丰富为合作企业提供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的手段,现有内容包括教学文件、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教案等资源,为广大师生在校园内的学习、交流、信息咨询等文化生活提供数字化基础。

(二)培养了一支团结进取,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我校光电教研室一直与当地和武汉的多家光电企业进行合作,加强教师双重素质锻炼,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通过选派老师积极参加企业实践和技术培训,教师们得到了培训与锻炼,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事教学与相关研究,加深了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资料,编写了一批有特色的应用性教材,获取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一支适应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

2012年该专业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专业教师9人,高讲2人,讲师5人,高级工程师1人,硕士研究生1人,初步形成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团队。

近两年来该专业依武汉弗莱茵科技有限公司、南阳信利佳光电有限公司、华工正源光子等光电产业,校企互动培养双师素质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逐步建立包括光电仪器设备、激光加工工艺、电子技术等专业的专任教师结构,逐步扩大教师中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的比例,形成特色鲜明的“双师结构”的专兼职教学团队,使教师具备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

造就一批能跟踪光电产业最新应用技术的研究、生产的“双师型”教师骨干。

两年内,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专职技能骨干教师4名,储备兼职技能名师6名,80%的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本专业还积极建立兼职教师队伍,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业人士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给学生带来岗位第一线的新技术、新知识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以共建生产实训基地为基础,开展“订单培养”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引入弗莱因科技有限公司技能名师及其激光切割生产设备,实践“校中厂”模式,即中光学集团技能名师所管理的企业成为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加工技术高功率光电设备生产、使用校外实训基地,专业学生在基地开展高功率激光设备生产、使用等实训,实践“厂中校”模式。

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光电企业建设真实激光仪器生产环境,让学生以员工身份在课余时间参加激光仪器真实生产实践活动。

建立有效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确定1-2家校企合作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

成立顶岗实习工作委员会,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明确就业方向。

建立校企双重管理制度,企业按照员工管理制度管理考核学生,学校委派专职教师管理教育学生,实施校企顶岗实习双重管理。

为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环境育人的作用,建立校企职责分明、相互沟通协调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和具有教学能力的知名资深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共同制定和实施专业培养,在招生时就与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企业签订协议,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与各个合作院校、企业共同组建职教集团,以促进集团成员间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构建合作企业与学校间、各职教集团间的互联管理网络,资源共享,为教师、学生和企业人员方便、快捷地获取优质学习资源、交流信息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平台、顶岗实习管理平台。

与光电企业合作,根据实习实训任务、工种、岗位完善专业实践教学监控制度,主要是优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制度,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健全教学督导制度,跟踪教师教学过程,掌握教师教学、顶岗实习等方面信息,及时、有效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健全学生评教制度,不断改进教学;健全毕业生的企业满意度跟踪调查制度,与用人单位合作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本专业已建成集教学、实训、岗位操作等功能齐全的激光加工技术实训室和光学仪器实验室。

实验室配备有双光头大型激光切割机、激光内雕机、激光打标机和各种光学实验器材;实验室与多家单位合作开发适合自身教学的实验指导用书,有专职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相关工作。

这些实验室的建设,必将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

为了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不断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本专业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努力实现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近距离对接。

实行学生培养与员工培养互通,企业生产与专业实训互通,企业员工与专业教师互通,企业产品推广、技术服务与专业科研互通,最终实现实习实训基地的校企互通目标;实践校企设备共享、技术共享、人员共享、信息共享的校企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机制。

目前该专业已和武汉弗莱茵科技有限公司、南阳市信利佳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南阳市益盈光电有限公司和华工正源光子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

凡本专业学生均可以在各实习基地进行光电方向的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在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建设经费投入与使用

(一)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预算总经费230万元,资金到账231.01万元,为预算资金的100.44%,实际执行231.01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投入210万元,支出210万元,完成预算资金的100%,其中用于实验实训设备购置41.62万元,占中央财政资金的19.82%,用于师资队伍建设20.13万元,占中央财政资金的9.58%。

(二)地方财政专项资金、行业企业资金、学校自筹资金使用情况

学校自筹资金20万元,实际到账21.01万元,为预算资金的105.04%,实际执行21.01万元。

五、贡献与示范

(一)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提升的带动作用

经过两年的示范校建设,学校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概括为:

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办学特色更加突显,校企结合紧密互融,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师资队伍锻炼成长,职业培训亮点纷呈,一体化教学全面推开,数字化校园日臻完善,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示范和辐射作用充分发挥。

具体为: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促进自我提升

在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开展了专项考察、专项培训、专题讲座和教育思想大讨论等多种形式的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活动,形成职业教育四个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目的,用出口带进口,用品牌树形象的招生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教育育人,按章办事,制度管人的管理理念”。

2.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学校牵头并依托南阳光电集团和武汉光电企业,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两年来,学校作为南阳首家光电专业校企合作单位,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3.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创新。

学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确立专业+技能的培养模式,加大了实习实训的力度,切实提高了学生技能水平。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通过企业调研、行业专家参与,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了“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模式、内部管理模式、教育评价模式”全面创新。

4.强化实习实训教学,全面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优势,按照“做中教,做中学”的思路,开展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

5.新建校园信息网络系统,打造“三通两平台”。

学校建成了先进的多媒体系统、网络系统、监控系统和同步摄像视频系统等集四大系统为一体的数字化校园,建有10余间数字网络一体化教室,做到了信息“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建立了教学资源库和教学管理平台,使教学和管理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越。

6.形成了“以精品课程为龙头,核心课程为主体,资源库为平台”的专业教学资源体系。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学校对于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招聘、引进和培养等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

对于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通过聘请合作企业的行家里手、能工巧匠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

(二)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的贡献

学校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立足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经过两年建设,学校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办学定位更加准确,办学实力与品牌影响力继续扩大,成为南阳市及周边省市建筑业及相关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和输送基地,为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强化龙头专业的示范效应,以点带面,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

经过两年的示范校建设,学校已成为培养“金色蓝领的摇篮”。

两年共为南阳市及周边地区输送优秀技能人才上千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2.发挥农民工技能培训特色项目的作用,为百姓造福,为企业解忧,建和谐社会。

学校不断规范和拓展培训与鉴定业务,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广大农民工朋友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

(三)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进行示范、带动和辐射的成效

围绕“校企联手、产学结合、重视基础、突出技能”的办学方针,学校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建设为核心,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先行先试,全面加强合作交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促进了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校成为南阳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

1.对口支援与交流,展示资源辐射作用。

2.发挥南阳首家校企合作单位的优势,组织开展了2次大型交流会议,吸纳了4家企业单位作为合作成员,签订了校校、校企岗位培训与学生就业协议,开展了实施性教学计划修订活动。

六、项目特色与创新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始终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一线生产技术人才为目标,坚持自身建设与专业内涵建设并举的方针,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是地方应用性的人才培养定位。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

顺应时代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南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中专人才。

二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学专业以培养一线生产技术才为目标,紧紧把握会计人才培养的地方应用性特征,构建了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同步实施,理论主线和实践主线并行的“双纲双线”教学培养体系,实施多方式、多手段、多形式、多空间的教学方法,建立课堂教学、校内实验与合作企业实习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针对应用型中专人才培养定位和理念,构建了一套灵活的符合学生个性需求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在建设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中研究生比例不大、省外培训机会较少、学术氛围不浓等三个方面。

今后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内培外引力度,一方面引进高学历人才,另一方面为在读研究生及准备考研的教师创造良好条件;在科研方面,一是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有关院系和学术组织的联系,增加学术氛围。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搭建了平台,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在示范校项目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示范专业相对较少;项目建设发展不平衡,个别专业缺乏深入调研,体系不够完整,措施针对性不强;由于示范校建设是个复杂的、智慧的、创新的系统工程,学校个别教师因授课任务繁重,所做项目材料还不够充实;特色项目因资金紧张,投入不足。

为此,学校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遵循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规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内敛实力,外树品牌,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把学校建设成为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的领航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