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5362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docx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总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

第2讲 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

[考纲要求] 1.梭伦改革。

2.欧洲的宗教改革。

3.俄国农奴制改革。

考点一 推动雅典城邦民主制发展——梭伦改革

1.背景

2.主要措施

3.基本特点

4.评价

1.图解梭伦改革

2.多角度认识梭伦改革的特点

(1)从目的上看,其主要目的是消除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从措施上看,很多措施都带有“折中”色彩。

(3)从立场上看,对贵族和平民采取了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但自身却站在工商业奴隶主的立场上。

(4)从结果上看,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又带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3.梭伦改革提高平民政治地位的举措

(1)废除债务奴隶制,巩固了小农经济,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按等级高低享受相应的政治权利。

(3)创立四百人会议,使第三等级的公民获得参政议政的机会,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4)组建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平民获得了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

讲史料

史料一 至公元前7世纪末,农民抵押土地的记债碑在雅典四郊比比皆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愤愤不平,雅典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

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庇护债权人的贵族政府,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导读 史料表明贵族对平民大肆剥削压榨,平民政治上无平等参政权,经济上丧失土地,债务沉重,贫富分化,内战危机严重。

史料二 对当时统治秩序不满的还有靠经营工商业而致富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包括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船主)。

他们虽然经济实力雄厚,但由于大都出身于平民,在政治上也受到贵族的歧视,处于无权地位;在经济上他们反对贵族用高利贷和地租盘剥农民,推行债务奴隶制,因为这会造成雅典人口外流、农业生产萎缩、国内市场狭小,从而影响工商业的发展。

而且,工商业奴隶主随着本身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长也迫切要求推翻贵族统治,掌握城邦政权。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导读 史料反映了贵族的特权统治,严重影响了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政治经济利益;工商业奴隶主成为推动改革或革命的力量。

史料三 梭伦说:

我给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据优势。

梭伦改革后把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导读 梭伦改革维护平民的最低尊严,不损害贵族的特权,体现了“中立”、“折中”的立场,但实质上仍然维护了贵族奴隶主的特权统治,并未真正解决阶级矛盾。

史料四 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

导读 史料表明梭伦改革废除了债务及债务奴隶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史料五 

双牛级

有两头耕牛,可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年收入200~300麦斗,享有除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日佣级

年收入不到200麦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

导读 史料反映出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使部分平民获得了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也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练史料

(2014·江苏高考)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

阅读下列史料:

史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

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史料二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史料三 (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探究:

(1)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

(2)史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

据史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

(3)综合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

答案 

(1)措施:

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

(2)阶层:

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缓释途径: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

(3)理由:

拥护者:

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反对者:

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

考点二 欧洲的宗教改革

1.天主教对欧洲的神权统治——历史渊源

(1)政治上:

竭力提高教会的地位,利用神权加强对西欧的政治控制,在社会上的影响无处不在。

(2)经济上:

教会利用其特殊地位,疯狂敛财,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3)思想上:

宣扬禁锢人性的教义教规,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4)由于天主教会的堕落,随着欧洲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天主教会成为欧洲历史发展的障碍。

2.中世纪晚期天主教的地位面临种种挑战——现实动力

(1)政治上: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民族国家的形成、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天主教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权力受到挑战。

(2)经济上:

天主教的经济特权受到社会各界的反对。

①专制君主为加强自身的实力,需要组建军队和供养官僚,反对将大笔财富送往罗马。

②以银行家和商人为代表的财产所有者反对教会教产税收的豁免权。

③中小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占有教会财产以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

④下层贫民企盼教会减轻剥削,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

(3)思想上:

天主教会的传统说教受到人本主义思想的冲击。

①早期基督教思想和文艺复兴运动所宣传的人本主义思想,为人们挑战天主教权威提供了思想源泉。

②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理想对教会反对营利的传统思想发出了更猛烈的挑战。

3.“奶牛”的愤怒——德国马丁·路德改革

(1)序幕: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2)主张

(3)结果

4.日内瓦的“教皇”——卡尔文改革

(1)内容

(2)影响

5.国王领导的英国宗教改革

(1)内容:

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断绝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的关系,英国民族教会出现。

(2)影响

6.带来民族独立的尼德兰宗教改革

(1)背景

(2)性质:

是一场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

(3)结果:

尼德兰北部赢得了独立,建立了荷兰共和国,很快成为欧洲的经济强国。

但南部仍处于西班牙的控制之下。

7.宗教改革的影响

[备考点拨]

分析中外改革的性质与特点,都要依据改革的内容。

如宗教改革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教会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政治运动。

这一认识是从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否定教会权威,简化宗教仪式,宣称“世俗王权高于教权”等思想中分析出来的,特别是“世俗王权高于教权”的思想,体现了宗教改革的政治运动性质。

1.推动宗教改革的因素

(1)经济根源:

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①重商主义思想 VS 教会的轻商思想。

②资本原始积累 VS 教会的贪婪敲诈。

(2)政治因素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王权的逐渐强化 VS 教会的独尊地位

(3)文化因素

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 VS 教会的精神桎梏(禁欲主义、蒙昧主义)

(4)教会自身:

教阶森严、奢侈腐化、迫害“异端”、贪婪敲诈。

2.理解宗教改革中资产阶级性质的体现

(1)从其原因看,是欧洲资本主义出现和发展的产物。

(2)从其斗争对象看,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会。

(3)从其内容看,简化宗教仪式,迎合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4)从其结果看,它从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沉重打击了天主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分析宗教改革促进社会进步的表现

(1)政治上: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经济上:

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上:

宗教改革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卡尔文教和清教成为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讲史料

史料一 一位天主教历史学家认为教会财产在日耳曼占1/3,在法国占1/5。

法国官方在1520年统计教会占有法国总财产的3/4。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宗教改革》

导读 史料表明了宗教改革前天主教会广占财富,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史料二 罗马教皇庇护二世说:

人们说我们生活享乐,聚敛财富,举止轻漫,骑肥骡、坐骏马……花在优伶与食客身上的钱多,而用来保护信仰者,则无一物。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宗教改革》

导读 史料反映的是教会、教士生活腐化,引起欧洲人民的不满。

史料三 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

一切有利于被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

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

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

导读 史料表明教会通过宗教裁判所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对异教徒进行残酷迫害。

总之,16世纪初,天主教会已日益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

史料四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建议由基督教新教教会和地方当局接管教育,用德语教学,在全国城镇、农村设立公办学校,为平民子女提供免费教育。

导读 史料反映出宗教改革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天主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重视运用民族语言教学,使教育领域出现了世俗化、地方化的倾向。

练史料

(2012·福建高考)史料一 (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

贵族公开书》(1520年)

史料二 《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

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史料三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

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探究:

(1)据史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

为什么史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

(2)如何理解史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

答案 

(1)主张:

建立民族教会;司法权实行政教分离。

原因:

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技术的应用。

(2)理解:

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

力量:

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

考点三 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经济: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虽在19世纪30年代迅速发展,但因农奴制阻碍,其水平远低于西欧。

(2)政治:

农奴制走向衰落,面临严重危机。

①农奴要求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人身自由,广大工人也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斗争。

②受西欧民主思想影响的贵族军官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

③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但被其唤醒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废除农奴制,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的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

(3)军事:

俄国与英法为争夺中近东的霸权地位而进行克里米亚战争。

①性质:

非正义战争。

②结果:

俄国战败,双方签订《巴黎和约》。

③影响:

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矛盾。

(4)主观: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及政府为改革做好了准备。

2.改革的目的

3.主要内容

4.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5.影响

(1)积极性

①经济近代化:

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经济全面发展时期。

②政治近代化:

政治体制:

建立城市和地方自治机构。

司法制度:

废除旧的等级法院;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③军事近代化: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代替募兵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更新军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

(2)局限性:

保留了农奴制的一些残余,俄国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且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备考建议]

在回答一些“作用”或认识类问题时,应分清“改革的历史作用”和“改革的认识”的具体指向的内涵。

前者是指改革对社会产生的实际影响;后者是从改革的成败中得出的一些有价值、规律性的启示。

1.图解俄国农奴制改革概况

2.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成效

(1)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

(2)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

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

(3)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3.理解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

(1)不彻底:

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

(2)掠夺性:

实质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3)欺骗性:

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数量少、贫瘠,且不便耕作,不足以维持生计,只得被迫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讲史料

史料一

图一19世纪50年代俄国与图二19世纪50年代俄、英、

英国生铁产量对比表 德铁路里程对比表

导读 史料表明俄国虽已开展工业革命,但在生产能力、交通运输等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欧。

史料二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

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

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

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

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导读 史料反映出《农民改革法令》使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金、市场,但农民受到残酷掠夺。

史料三 俄国1861年改革后,土地所有制的形式示意图

导读 史料表明农奴真正可支配的土地比例很小,实际上改革是对农民的变相掠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练史料

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①下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

“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探究: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

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的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

(2)描述者的立场不同。

若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

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

若认为③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

命题研析·考向聚焦

考向一 立足材料信息、印证历史结论

典题1

 (2014·重庆高考)“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

”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

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答案 D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废除平民债务,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梭伦改革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故B项错误;C项未在材料中体现;题干材料的第一句话体现了梭伦改革“中庸”的特点,第二句话说明梭伦改革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故选D。

典题2

 (2014·上海高考)“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在法律确定的期限内将被授予自由耕种者的一切权利”,此法令的颁布者是(  )

A.林肯B.明治天皇

C.威廉一世D.亚历山大二世

答案 D

解析 俄国1861年下诏废除了农奴制,改革的核心有两点:

一是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全部获得人身自由,包括迁徙、婚姻、改变职业、拥有财产、订立契约等;二是规定全部土地为地主所有,农民按照规定可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为土地实际价格的两三倍,农民支付一部分,其余由政府以有偿债券方式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还清本息,故D项符合题意。

考向二 综合考查重大改革的前因后果

典题3

 (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

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

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答案 

(1)英国、法国。

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延缓:

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

不能消除:

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三点即可)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注意限定词“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即回答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国家;第二小问从俄国制度落后的角度回答。

(2)问根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积极影响来说明“延缓了革命”,结合改革的局限性说明“不能消除革命”。

考向预测 

(1)将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力分配与商鞅变法时设立的二十等级军功爵制结合起来命题考查各自所起到的作用。

(2)引用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和有关罗马教会的说教,分析马丁·路德与天主教会的区别。

(3)引用19世纪中叶俄国与西欧(英、德)等国生铁、铁路里程对比表及当时有关农奴生活遭遇和暴动,分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

(4)解读、运用史料,用辩证的观点,多角度看待同一历史问题。

课时训练·规范解答

1.(2013·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

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答案 

(1)商鞅:

重农抑商;梭伦:

农商并重。

(2)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逐步消除贵族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解析 第

(1)问由材料一可得出商鞅的主要指导思想是重农抑商;材料二中梭伦改革节制农村高利贷,商业、手工业和工艺的发展说明其主要指导思想是农商并重。

(2)问“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一进行概括;“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实际上是强调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的深远影响,从这个角度回答即可。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梭伦)拒绝了穷苦农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为丧失土地的农民安排其他职业,如从事贸易和其他工作。

他大力推动货币的使用和商业的发展……从此,雅典的货币、陶器和橄榄油充斥地中海地区,雅典的财富迅速增加,贫困不复是阿提加平原(注:

即雅典地区)上的主要问题。

——周洪祥《雅典民主与梭伦经商考》

材料二 (商鞅变法)按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或十万顷的标准,以县为单位计算出土地总面积,除去山泽道路邑居,其余的耕地按良田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农民。

——田昌五等《秦汉史》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赋税徭役)。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1)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内容中农商政策的主要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政策对两国政治体制产生的影响。

(2)分析两国形成不同政策的自然地理因素。

据此并结合上问谈谈你对改革成功原因的认识。

答案 

(1)政策不同:

商鞅变法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奖励耕织,抑制商业、商人(重农抑商)。

梭伦改革让失地农民转行从事其他行业;鼓励发展工商业。

影响:

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农耕经济的发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物质基础,并使其逐步建立起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2)地理因素:

雅典近海多山,缺少耕地,地中海气候,不利于农耕而有利于海外贸易;秦国位于黄河中游、汉中平原上,温带季风气候,适宜农业发展。

认识:

改革必须立足国情,符合客观实际(因时因地),才能取得成功。

解析 第

(1)问,材料一反映梭伦改革中不分配给农民土地,而是鼓励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材料二反映商鞅变法采取重农抑商政策,两者所产生的影响应从政治发展角度分析归纳。

(2)问,雅典是海洋文明,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依据所学知识归纳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两者改革都取得成功并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两者对农业的态度的不同,说明改革应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

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