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55293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8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总论-----------------------------------------------------1

第二章项目建设目的、意义及必要性-----------------------------6

第三章基础条件------------------------------------------12

第四章项目主要内容-----------------------------------------------16

第五章项目建设目标---------------------------------------------18

第六章项目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21

第七章项目主要技术特点和创新-----------------------------------23

第八章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5

第九章项目预期的效益分析---------------------------------------28

第十章项目风险分析-----------------------------------------------36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37

第十二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41

第十三章招标方案--------------------------------------------------43

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46

附图一:

本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二:

本项目种猪养殖场平面布置示意图

第一章项目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xxxx核心种猪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

1.1.2项目地址:

xx延平区大横镇白沙尾村

1.1.3项目建设单位:

福建xx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所有制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1.1.4项目性质:

改扩建

1.1.5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一)建设规模:

建设日处理240吨养殖污水处理系统,新增沼气发电机组2×80kW。

(二)建设内容

1、前处理系统

(1)猪舍采用雨污分离系统和干法清粪工艺;新建污水管Φ200m/m1000米,雨污分离水沟3600米,集粪池500m3及工棚。

(2)沉砂井:

10m3砖砼结构。

沉淀污水中转大颗粒砂粒。

(3)集水池:

100m3,砖砼结构。

暂时贮存污水,保证固液分离机正常运行。

(4)固液分离机:

采用2台JF-40全自动固液分离机,每小时处理污水量80T。

(5)酸化调节池:

300m3,砖砼结构。

初步酸化。

产生浮渣和少量沉渣,及时清除。

调节厌氧发酵前水质(浓度、温度、酸碱度)。

2、厌氧消化系统

(1)厌氧消化池900m3,HRT4天,钢砼结构,地埋式工程,池型为双弧拱遂道式。

内设布水挡板和自动排渣防堵装置。

内密封采用“藏龙牌JX-Ⅱ密封剂”,发酵处理率达60%左右。

(2)厌氧过滤池600m3,设计HRT3天,钢砼结构,地埋式工程,池型为双弧拱遂道式。

内设布水装置、折流档板,自动排渣防堵装置。

填料采用固定弹性填料,处理率达85%。

3、沼气输配系统:

(1)建设低压湿式贮气柜。

水封池280m3,钢砼结构。

钟罩为100m3直升式内导轨钢结构。

配套凝水器、脱硫塔、阻火器和管道等设施。

(2)安装2台80kW,型号KDGR80-G沼气发电机组用于沼气发电解决畜牧场80%的用电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4、综合利用系统

(1)建设6000m3贮液池存贮沼液,敷设PVC管网将沼液引到800亩果山基地作有机肥。

(2)开展800亩果山基地综合利用模式,有效地利用沼液进行循环浇灌,做到资源循环综合配置,提高果山经济效益。

1.1.6项目建设期限:

2008年8月-2009年7月

1.1.7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564.18万元,其中:

土建工程投资317.9万元,仪器设备投资72.56万元,小型改造费35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17.42万元,不可预见费21.3万元。

1.1.8项目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64.18万元,申请中央补助投资246.29万元,企业自筹资金317.89万元。

1.1.9项目经济与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带来发电收益78万元,项目投资回收期9.02年,经济效益明显,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项目社会效益显著,为生猪养殖污染的根治,实现零排放发挥明显的示范效应,为xx生猪集中养殖区提供污染治理的样榜,实现闽江水质的改善,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1.2编制依据

本项目建设规划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调整产业结构、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并结合xx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现状,与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政策相衔接编制而成。

主要编制依据有:

(1)《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2)《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

(3)《福建省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定》;

(4)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

(5)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关于组织申报2008年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的通知[财建便函(2008)32号]

(6)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7)《福建省“十一.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8)《城市粪便处理厂(场)设计规范》(CJJ64-95);

(9)《规范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1222-2006);

(10)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总投资

万元

564.18

2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78

3

年均总成本

万元

53.1

4

年均经营成本

万元

7.5

5

年均净利润

万元

24.4

6

财务内部收益率

%

8

7

静态投资回收期

9.02

第二章项目建设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

2.1.1为福建省闽江流域畜牧业养殖污染治理做出贡献。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积极鼓励发展的行业,养殖污染治理是政府对养殖行业一贯的主张和要求。

xx是福建省生猪养殖集中地区和商品猪调出重点地区。

畜牧业的发展使地方环境污染的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畜牧业的污染占社会染污物总排放量的比重正逐步加大。

畜禽类粪便已经成为农村环境污染和福建省闽江流域水质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既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畜牧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委、省政府下大力气,花大投资用于闽江水系的污染治理,实现福建母亲河闽江Ⅱ类水的治理目标。

本项目处在闽江干流的上游建溪河段,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养殖废弃物的零排放,从而为闽江水质的净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2.1.2扫除污染治理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的思想障碍,为污染治理闯出一条社会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子。

过去一段时间,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成为一种负担,片面的误解为污染治理会减少经济效益,治污和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等等,企业对污染治理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成为一种负担或无奈之举。

本项目从能源生态洁净养殖入手,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发电、产热供能原料,开展沼气发电,从中获取经济效益,其产生的沼渣、沼液用于牧草、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有机肥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污染治理的同时,实现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提供污染治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示范榜样,从而极大地激发畜禽养殖业主积极主动地参与污染治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2.1.3本项目的实施为xx公司污染治理,实现养殖过程零排放又闯出一条新路。

xx公司作为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生猪养殖规模处在全省最大的企业行列,是商务部生猪活体储备基地之一。

公司在致力发展生猪养殖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造养殖场传统养殖方法,公司2001年成立以来,先后对下属6个养殖场运用循环经济理论进行了干清粪、沼气工程和生物菌垫料养殖的多方面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模式,使沼气工程的应用更加完善,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强了公司污染治理的决定和信心,为公司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零排放闯出一条新路。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属于政府鼓励发展的行业。

《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第九条明确提出要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主要是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建设畜禽改良中心和一批畜禽原种场、基因库,提高畜禽自主繁育、良种供应以及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能力,建立符合我国生产实际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普及和推广畜禽良种,提高良种覆盖率,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

改革开发以来,福建省畜牧业连续二十多年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全省肉蛋奶总产量达264.70万吨,畜牧业产值达279.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18.69%,农民人均家庭牧业经营纯收入达274.17元,在十一项农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中位居第二位,畜牧业已由传统的家庭副业发展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

为此,福建省委、省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把畜牧业发展成为福建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四大主导产业之首,并以闽政[2003]1号文下发《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积极鼓励发展畜牧业,本项目建设符合福建省政府行业发展政策。

2.2.2是xx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

近年来,xx作为福建省的农业大市,作为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的农业发展,是我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在党中央发展农业、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优惠政策引导下,xx委、市政府把畜牧业作为xx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2001年出台了《加快发展畜牧业的意见》,即鼓励发展畜牧业的“四十条”优惠政策,使得xx的畜牧业得到迅猛发展,基本上形成以长富、大乘为主的乳牛业,以xx为龙头的生猪养殖业,以光泽圣农为主的肉鸡养殖业,畜牧业已发展成为我市农业第一大支柱产业。

农业总产值增长中有60%来自畜牧业。

其中xx成为全省重要的商品猪调出区,为全省猪肉市场的供应和价格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6年全市畜牧业各类畜禽存栏总数为:

大牲畜11.59万头,其中乳牛3.28万头;羊24.32万头;猪145.43万头;家禽1729.3万只,其中鸡1038.5万只,鸭1038.5万只;兔4.36万只。

“十一五”期间,xx规划生猪出栏200万头,提供市场生鲜猪肉20万吨。

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靠千家万户“一户两头猪”的落后传统的养殖方法是无法实现的,必须靠先进的规模化集约化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本项目的推广应用就成为能源生态环保型规模化养猪的必然选择。

2.2.3是规模化养猪业克服环境污染的必要。

xx的畜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尤其是乳牛业和猪禽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正越来越位置显现。

但随之而来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也愈益突出。

据估计,全市畜禽类粪便年产生量约为653万吨,综合利用率不到30%,年排放量约为457万吨,化学需氧量(COD)43万吨,生化需氧量(BOD)21万吨,氨氮3.8万吨,磷0.57万吨。

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年产生量约为273万吨,年排放量约191万吨,化学需氧量(COD)18万吨,生化需氧量(BOD)8.8万吨,氨氮1.6万吨,磷0.24万吨。

闽江上游及流域主干流两岸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年产生量约141万吨,排放量约为127万吨,化学需氧量(COD)11.9万吨,生化需氧量(BOD)5.8万吨,氨氮1.1万吨,磷0.16万吨。

2004年底全市污染物排放量15886万吨,其中畜禽业排放量1371吨;COD排放量47.3万吨,其中畜禽业排放量43万吨,占90.9%;BOD排放量24.1万吨,其中畜禽业排放量21万吨,占87.1%;氨氮排放量41964万吨,其中畜禽业排放量38000吨,90.5%。

2004年xx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延平湖水质为IV类,超标率为100%。

主要超标项目为容氧、粪大肠菌群,其中粪大肠菌群超标率为83.3%。

畜牧业污水排放造成的污染已大于工业和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总量。

畜牧业的发展使xx环境污染的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畜牧业的污染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正逐步加大。

畜禽类粪便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和闽江流域水质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4是促进规模化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畜牧业在发展初期,规模化的畜牧养殖业往往重养轻治,环境保护意识较差,不能进行环保“三同时”建设,许多养殖场选址不当,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为了便于加工、销售和运输,大多数规模养殖场都建在闽江流域沿溪两岸、人口较集中、农田占有量相对较少、交通方便的城市郊区,使养殖业与农田脱离,有些规模化养殖场甚至建在了环境敏感区和水源保护区内。

有些养殖场由于内部管理水平低,畜禽场所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只有少量经过无害化处理,大多数畜禽场没有污染处理设备和设施或开展沼气综合利用,畜禽场的粪便、污水一部分排入水渠或池塘,一部分渗入地下,而大部分则排往各大小支流和干流,最后汇入闽江,大量的氮、磷等有害物质进入水体,致使畜牧养殖业对闽江流域的水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同时也对周边农田和区域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采用“猪-沼-果(草)循环经济养殖模式是目前先进的养猪新技术,杜绝了生猪饲养过程中大量产生的污染物的随意排放,做到污染物不出场、不出栏,沼气发电后还可以进一步提供电能、热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xx畜禽业污染治理工作的新模式,既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环境问题,也关系到xx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及建设生态市、建设闽北用高新科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和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战略定位问题。

根据xx环境保护发展2005-2007年“十一五”规划前两年xx对闽江流域COD排放量的总量控制定为40371吨,但规划年排放量预计达67988吨,需削减量27617吨,需削减量占规划控制量的68.41%,任务十分艰巨。

因此利用沼气发电技术进一步对规模化畜牧养殖场粪便污染物的综合治理是xx实现“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2.5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xx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从创业初期至今,积累了十几年的生猪饲养经验。

形成了优质种猪繁育、生猪饲养、原料供应、饲料加工、定点屠宰、产品销售等一条龙服务的科研、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成为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宝”牌产品获省优质名牌产品称号,目前已形成年产优质父母代种猪一万头,年出栏20万头商品猪的生产能力。

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在环境的治理上也走在全省畜牧业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前列,无愧于全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光荣称号,才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xx公司采用“猪-沼-果(草)”循环经济养殖模式,进而完善沼气发电工程,可以发挥巨大的示范效应,对于xx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持和改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基础条件

3.1建设单位概况

3.1.1建设单位名称:

福建xx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3.1.2建设单位性质:

有限责任公司

3.1.3注册资金:

3000万元

3.2单位简介、主要业务范围

福建xx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名优种猪繁育、预混料饲料生产销售、生猪调拨、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及销售的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福建省最大的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畜牧生产企业之一。

公司总部位于福建省xx新建路70号A幢六层,注册资金3000万。

公司拥有下属企业:

xx核心种猪场、南平副食品基地塔下场、南平副食品基地水南场、泉州市基地场、厦门市禾晟贸易有限公司、xx天晟肉食品批发有限公司、福建xx荣兴食品发展有限公司、二十个无公害放心肉直销店,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杜洛克、长大、大长父母代种猪10000头,瘦肉型商品猪20万头,预混料8000吨,饲料100万吨,无公害放心肉5000吨,辐射带动农户5100户,并向农户提供种猪、仔猪、预混料、饲料、养猪及肉制品加工技术服务等,每年帮助农户调拨商品猪10万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城市副食品供应先进单位。

xx企业是1998年在以南平副食品基地塔下场等四家养殖企业的基础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大型畜牧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576人,其中大中专以上技术人员120人,硕士、博士5人,并与湖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企业科技技术力量雄厚,创新能力强,多次受到省市区各级部门的表彰,企业原种场及扩繁场场内均饲养基础母猪近900头,未发生过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情;场区远离城乡居民区,隔离条件好,获得省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2006年公司完成产值1.89亿元,上缴税收187.2万元,获福建省无公害产品认证企业,省名牌产品称号,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国家储备肉公检证书认证,AAA级信用企业。

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成为生产经营多元化、产供销一条龙的高科技企业集团,有力地带动了南平乃至全省畜牧业的发展。

3.3主要技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公司于2003年度获“福建省无公害食品”证书、“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2001-2003年度闽北知名商标”;2004年度获“先进流通龙头企业”、“福建省山海协作重点骨干项目”、“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2005年度被xx消委会授予“诚信单位”称号、获ISO9001-2000认证、获“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获商务部“国家储备肉公检证书”、金融部门授予“AAA级”信用企业、xx工商局授予“2005-2006年度免检企业”、获“福建山海协作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度获“2006-2007年度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连续四年被xx政府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称号。

3.4现有基础设施

3.4.1现有建构物

项目区现有建构筑物由养殖区、综合生产区、饲料加工区和生活管理区组成。

建筑总面积27400m2。

(1)养殖区

现有猪舍面积24000m2,区内设有种猪性能测定的基础设施。

现存栏母猪1200头,后备母猪600头,生猪存栏12000头。

(2)综合生产区

综合办公楼面积600m2(内设监控室和电教室)。

(3)饲料加工厂

建筑面积800m2,利用电脑软件科学设计各种饲料配方,按照需要加工种猪料和大、中、小猪料及预混料、添加剂,并通过整理反馈数据和资料,总结提高,使加工饲料更适合各种猪的生长发育繁殖需要,年加工能力8000吨。

(4)生产管理区

生产区主要有办公楼、宿舍楼、食堂、消毒室等;职工宿舍建筑面积2000m2;

3.4.2主要仪器设备、配套设施

(1)主要仪器设备有

高床、水帘、恒温水箱、采精仪器、磁力搅拌器(加热器)、蒸馏水机、显微镜、喷雾器、消毒柜、保育栏等。

(2)污水处理系统:

沼气池3000m3。

3.5资产与财务状况

福建xx农牧发展有限公司2006年末资产总额11290万元,2006年净利润354.7万元。

2007年末资产总额12851万元,2007年净利润747.5万元。

公司财务状况良好,为AAA级信誉企业。

3.6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xx公司现有6个规模化集约化生猪养殖场,2007年已完成龙海养殖场沼气发电项目,沼气装机容量50kw(20kw、30kw各一台),拥有建设沼气发电工程的技术力量。

本项目在xx公司大横核心场建设,可以总结已有的沼气综合利用的经验,更好地用于拟投资的沼气发电项目,使本项目建设更具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

本项目已完成项目勘测和设计委托,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已完成,项目建设不需要另行征用土地,建设条件具备,基础条件好。

3.7项目科技基础条件

xx公司科技力量雄厚,现有员工576人,拥有各类各专业大中专以上技术人员120人,硕士、博士5人,并根据专业工作需要,聘请具有专业技能好、较高科技素质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专家2人到基地指导工作,同时在技术依托单位的带动下,公司完全有能力承当本项目相应的技术力量。

技术依托力量:

项目区建设主要技术依托于湖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农科院,并根据项目的进展和实施要求邀请福建农林大学及福建省农科院等相关专家参加,直接开展技术推广、科研、培训等职能工作,并派出技术小组直接承担与本示范项目建设有关工程建设指导,从而使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技术指导条件和扎实的科研基础。

第四章项目主要内容

本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能源生态型”沼气工程系统和沼气发电工程系统。

4.1前处理系统

4.1.1采用雨污分离系统和干清粪工艺;新建污水管Φ200m/m1000米,雨污分离水沟3600米,集粪池500m3及工棚100m2。

4.1.2沉砂井:

10m3砖砼结构。

沉淀污水中转大颗粒砂粒。

4.1.3集水池:

100m3,砖砼结构。

暂时贮存污水,保证固液分离机正常运行。

4.1.4固液分离机:

采用2台JF-40全自动固液分离机,每小时处理污水量80T。

4.1.5酸化调节池:

300m3,砖砼结构。

初步酸化。

产生浮渣和少量沉渣,及时清除。

调节厌氧发酵前水质(浓度、温度、酸碱度)。

4.2厌氧消化系统

4.2.1厌氧消化池900m3,设计HRT4天,钢砼结构,地埋式工程,池型为双弧拱遂道式。

内设布水挡板和自动排渣防堵装置。

内密封采用“藏龙牌JX-Ⅱ密封剂”,发酵处理率达60%左右。

4.2.2厌氧过滤池600m3,设计HRT3天,钢砼结构,地埋式工程,池型为双弧拱遂道式。

内设布水装置、折流档板,自动排渣防堵装置。

填料采用固定弹性填料,处理率达85%。

4.3综合利用系统

4.3.1建设6000m3贮液池存贮沼液,将沼液引到800亩果山基地作有机肥。

4.3.2开展800亩果山基地综合利用模式,有效地利用沼液进行循环浇灌,做到资源循环综合配置,提高果山经济效益。

4.4沼气输配系统

4.4.1建设低压湿式贮气柜。

水封池280m3,钢砼结构。

钟罩为100m3直立式内导轨钢结构。

配套凝水器、脱硫塔、阻火器和管道等设施。

4.4.2安装2台80kW,型号KDGR80-G沼气发电机组用于沼气发电,解决畜牧场80%的用电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第五章项目建设目标

5.1项目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5.1.1项目以污染处理,沼气利用为出发点,以物质和能源循环利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提高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实现污水零排放。

5.1.2日处理240吨猪场污水,建设900m3厌氧消化池以及前处理系统,并建设6000m3贮液池及沼液喷灌设施,开展与周边竹山、菜地种植的综合利用。

5.1.3沼气用于发电,安装2台80kW沼气发电机组,解决畜牧场饲料加工用电问题,及种猪冬季怀孕供热,职工生活供热等,减少大气温室效应。

5.1.4计划初步建成以种植业为基础,养殖业为主体,以沼气发电为纽带的生态循环综合利用,实现零排放。

5.1.5建设原则:

(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