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5568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x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2016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制定人:

周茂洪、杨海龙、陈勇审核人:

陈华林

一、专业名称和代码

专业名称:

生物技术(代码:

071002)

二、培养目标

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总定位:

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生物技术专业依照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总定位,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培养拥有扎实的生物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初步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能、坚实的现代生物技术知识和技能且能熟练应用于健康食品等生物技术产业;同时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能力,良好的学习与创新、沟通与表达、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人文素养和身心素质;能胜任在生物技术相关的尤其健康食品产业相关的企业从事生产管理、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或者在生物技术相关的机关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或者在生物技术相关领域继续深造,且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力和适应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三、培养标准

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标准分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方面,共26项。

1知识标准

1.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

思想、中国近代史、法律基础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

1.2学科基础知识

1.2.1掌握计算机与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1.2.2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会数学、物理的思维方法与应用;

1.2.3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有效数字的含义及应用;

1.2.4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工程制图、化工设计等基本的工程技术技能;

1.2.5掌握生物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应用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技能;

1.2.6掌握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理解生物多样性,熟悉生物资源的应用。

1.3生物技术专业知识

1.3.1掌握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1.3.2掌握基因工工程原理与技术、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生化分离原理与技术等包括生物技术上游工程、中游工程和下游工程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1.3.3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3.4掌握酶工程、细胞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其在健康食品、生物制药等生物技术产业的应用;

1.3.5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免疫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新型功能性食品、生物制品等领域的应用。

1.4生物技术专业拓展知识

1.4.1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在功能性食品、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等健康食品产业的应用;

1.4.2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

2.能力标准

2.1获取知识的能力

2.1.1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

2.1.2具有娴熟的文献检索和一定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2.1.3具有较熟练的外文(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和初步的外语交流能力。

2.2应用知识的能力

2.2.1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2.2.2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的能力;

2.2.3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生产管理、行政管理的能力。

2.3综合素质的能力

2.3.1具有良好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能把握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并不断学习和创新;

2.3.2具有良好的沟通与表达及合作与交流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能够就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的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2.3.3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

3素质标准

3.1思想道德素质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人格健全。

3.2文化素质

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3.3身心素质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四、主干学科

生物学

五、核心课程

基因工程原理、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生物分离原理与技术、生物信息学、细胞工程、酶工程、免疫学原理与技术。

六、特色课程

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七、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不包括选修课)

类别

课程

学时

学分

学期

备注

课内实践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A

32

1

1

程序设计基础

32

1

2

生物统计学

16

0.5

5

化工原理

16

0.5

4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18

0.5

5

生物分离原理与技术

48

1.5

6

生物信息学

18

0.5

6

免疫学原理与技术

18

0.5

6

专业选修课(任选)

48

1

5-7

独立设置实践教学

独立设置实践课程

大学物理实验

32

1

3

健身与体能

(一)

32

1

5

健身与体能

(二)

32

1

6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A

39

1

1

有机化学实验A

30

1

2

植物生物学实验

32

1

3

动物生物学实验

32

1

3

生物化学实验A

48

1.5

3

细胞生物学实验A

36

1

5

微生物学实验A

36

1

4

遗传学实验A

40

1

4

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实验

48

1.5

5

实践教学周

认知见习

+1

1

2

工程基础集训

(1)

+1

1

2

动植物野外实习

+1

1

3

工程基础集训

(2)

+1

1

3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

2

4

专业实习

+2

2

5

酶工程与细胞工程技能集训

+2

2

6

思政社会实践

+2

2

7

毕业(专业)实习

+8

8

8

毕业设计(论文)

+8

8

8

合计

48

八、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至六年。

四年基本学制中,包含三年半的校内教育与合计半年的企业培养。

其中,校内教育包含了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校企对接教育等环节,企业培养包含认知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

对于采用弹性学制的学生,企业培养时间合计不少于半年。

取得规定的毕业最低学分、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根据《温州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九、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毕业最低学分172学分,其中课内160学分,课外项目12学分。

十、课程体系的结构比例

课程类别

修读性质

学分

占课内学分比例

实践教学学分

实践教学学分占比

独立设置实践教学学分

通识课

公共基础课

必选课

36

24%

6

16.7%

4

公共选修课

公选课

8

5%

0

0

0

基础课

学科平台课(学位课)

必选课

38.5

24%

6

15.6%

5

专业基础课

(学位课)

必选课

23

14.4%

4.5

19.6%

4.5

专业课

专业核心课

(学位课)

必选课

17.5

10.9%

4.5

25.7%

1.5

专业选修课

任选课

11

6.9%

≥1

≥9.1%

0

实践课

必选课

26

16.3%

26

100%

26

课内学分合计

160

课外教育项目

必选课

12

总计:

172

十一、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

公共基础课

必选课

102119901M

大学计算机基础A

2

1.0-2.0

48

16

32

0

1

102185401M

程序设计基础

4

3.0-2.0

80

48

32

0

2

062136801L

大学外语

(一)

4

4.0-0.0

64

64

0

0

1

062136901L

大学外语

(二)

4

4.0-0.0

64

64

0

0

2

062137001L

大学外语(三)

3

3.0-0.0

48

48

0

0

3

192001601L

大学生创业基础

1

1.0-0.0

16

16

0

0

1

172000101L

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

3

3.0-0.0

48

48

0

0

1

172000201L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3.0-0.0

48

48

0

0

2

182000201L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0-0.0

32

32

0

0

3

172000401L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4

4.0-0.0

64

64

0

0

4

172000301S

思政社会实践

2

+2

0

0

0

0

7

042140801S

大学体育

(一)

0.75

2.0-0.0

32

32

0

0

1

042140901S

大学体育

(二)

0.75

2.0-0.0

32

32

0

0

2

042141001S

大学体育(三)

0.75

2.0-0.0

32

32

0

0

3

042141101S

大学体育(四)

0.75

2.0-0.0

32

32

0

0

4

042150601S

健身与体能

(一)

0.5

0.0-1.0

32

0

32

0

5

042150701S

健身与体能

(二)

0.5

0.0-1.0

32

0

32

0

6

必选小计学分

36

类别小计学分

36

公共选修课

公选课

艺术类

2

其他类别

6

公选小计学分(原为必修小计学分)

8

类别小计学分

8

学科平台课(学位课)

必选课

092000301L

高等数学B

(一)

4

4.0-0.0

64

64

0

0

1

092000401L

高等数学B

(二)

4

4.0-0.0

64

64

0

0

2

102000101L

大学物理

4

4.0-0.0

64

64

0

0

2

102000201S

大学物理实验

1

0.0-2.0

32

0

32

0

2

122153301L

无机及分析化学A

4

4.0-0.0

64

64

0

0

1

122153401S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A

1

0.0-3.0

39

0

39

0

1

122158601L

有机化学A

3.5

4.0-0.0

56

56

0

0

2

122154501S

有机化学实验A

1

0.0-3.0

30

0

30

0

2

122158701L

植物生物学

3.5

4.0-0.0

56

56

0

0

3

122112701S

植物生物学实验

1

0.0-3.0

32

0

32

0

3

122158801L

动物生物学

3.5

4.0-0.0

56

56

0

0

3

122112901S

动物生物学实验

1

0.0-3.0

32

0

32

0

3

122157301L

生物技术导论

1

2.0-0.0

16

16

0

0

1

122152601M

生物统计学A

2.5

2.0-2.0

48

32

16

0

5

122157201M

化工原理

3.5

3.0-4.0

64

48

16

0

4

必选小计学分

38.5

类别小计学分

38.5

专业基础课(学位课)

必选课

122159001L

生物化学A

4.5

5.0-0.0

72

72

0

0

3

122152301S

生物化学实验A

1.5

0.0-4.0

48

0

48

0

3

122159101L

细胞生物学A

3.5

4.0-0.0

56

56

0

0

5

122153701S

细胞生物学实验A

1

0.0-3.0

36

0

36

0

5

122159201L

微生物学A

3.5

4.0-0.0

56

56

0

0

4

122153101S

微生物学实验A

1

0.0-3.0

36

0

36

0

4

122159301L

遗传学A

3.5

4.0-0.0

56

56

0

0

4

122154101S

遗传学实验A

1

0.0-4.0

40

0

40

0

4

122159401L

分子生物学A

3.5

4.0-0.0

56

56

0

0

5

必选小计学分

23

类别小计学分

23

专业核心课(学位课)

必选课

122159501L

基因工程原理

2

2.0-0.0

32

32

0

0

5

122163001S

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实验

1.5

0.0-4.0

48

0

48

0

5

122161401M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2.5

2.0-3.0

50

32

18

0

5

122163101M

生物分离原理与技术

2.5

2.0-4.0

64

16

48

0

6

122161501M

生物信息学

2.5

2.0-3.0

50

32

18

0

6

122159601L

细胞工程

2

2.0-0.0

32

32

0

0

6

122159701L

酶工程

2

2.0-0.0

32

32

0

0

6

122160601M

免疫学原理与技术

2.5

2.0-3.0

50

32

18

0

6

必选小计学分

17.5

类别小计学分

17.5

专业选修课

任选课

122159801L

营养与功能性食品学

3

3.0-0.0

48

48

0

0

6

专业选修课至少修满11学分(其中实践类至少1学分)

122160701M

发酵食品原理与技术

2.5

2.0-4.0

48

32

16

0

7

122160801M

食品加工与保藏技术

2.5

2.0-4.0

48

32

16

0

7

122163301L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2

2.0-0.0

32

32

0

0

7

122161001M

海洋保健食品

2.5

2.0-4.0

48

32

16

0

7

122103501M

海洋药物学

2.5

2.0-4.0

48

32

16

0

7

122161101M

海洋食品学

2.5

2.0-4.0

48

32

16

0

7

122163401L

海洋生物资源学

2

2.0-0.0

32

32

0

0

7

122147701M

仪器分析

2

2.0-4.0

48

16

32

0

4

122159901L

英文文献检索与阅读

2

2.0-0.0

32

32

0

0

7

任选小计学分

23.5

类别小计学分

23.5

实践课

必选课

122151901S

认知见习

1

+1

0

0

0

0

2

122163501S

工程基础集训

(1)

1

+1

0

0

0

0

2

1221418008

动植物野外实习

1

+1

0

0

0

0

3

122163601S

工程基础集训

(2)

1

+1

0

0

0

0

3

122156901S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

+2

0

0

0

0

4

122157001S

专业实习

2

+2

0

0

0

0

5

122160201S

酶工程与细胞工程技能集训

2

+2

0

0

0

0

6

1221422008

毕业实习

8

+8

0

0

0

0

8

1221047008

毕业论文

8

+8

0

0

0

0

8

必选小计学分

26

类别小计学分

26

总计学分

160

十二、课外教育项目设置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总学时

讲课学时

开课(录入)学期

备注

课外教育项目

必选

002001001Q

军事训练

1

+1

1(开课)

002001201Q

社会实践

1

+1

7(录入)

002000901Q

创新创业实践

2

1.0-0.0

7(录入)

002001101Q

形势与政策

2

0.0-0.0

8(录入)

002000701Q

体能测试

1

+1

8(录入)

002000601L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

(一)

1

1.0-0.0

16

16

1(开课)

002000701L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

(二)

1

1.0-0.0

16

16

6(开课)

182000801L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2.0-0.0

16

16

北1;南2(开课)

002000801Q

素质拓展

2

7(录入)

合计

12学分

十三、培养标准的实现

培养标准的课程达成

培养标准

达成(课程+贡献度)

1级

2级

3级

1知识标准

1.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中国近代史、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0.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2),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0.2),思政社会实践(0.1),形势与政策(0.1)

1.2学科基础知识

1.2.1掌握计算机与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大学计算机基础A(0.35),程序设计基础(0.35),生物信息学(0.2),毕业论文(0.1)

1.2.2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会数学、物理的思维方法与应用。

高等数学(0.6),大学物理(0.3),大学物理实验(0.1)

1.2.3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有效数字的含义及应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0.4),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0.1),有机化学(0.4),有机化学实验(0.1)

1.2.4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工程制图、化工设计等基本的工程技术技能。

化工原理(0.5),工程基础集训(0.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0.1),认知见习(0.05),专业实习(0.1),毕业实习(0.15)

1.2.5掌握生物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应用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技能。

生物统计学(0.6),毕业论文(0.4)

1.2.6掌握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理解生物多样性,熟悉生物资源的应用。

植物生物学(0.35),植物生物学实验(0.1),动物生物学(0.35),动物生物学实验(0.1),动植物野外实习(0.1)

1.3生物技术专业知识

1.3.1掌握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生物技术专业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生物化学(0.2),生物化学实验(0.05),分子生物学(0.15)细胞生物学(0.15),细胞生物学实验(0.05),微生物学(0.15),微生物学实验(0.05),遗传学(0.15),遗传学实验(0.05)

1.3.2掌握基因工工程原理与技术、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生化分离原理与技术等包括生物技术上游工程、中游工程和下游工程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基因工程原理(0.2),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实验(0.1),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0.2),生物分离原理与技术(0.2),认知见习(0.03),专业实习(0.07),酶工程与细胞工程技能集训(0.1),毕业实习(0.1)

1.3.3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生物信息学(0.5),大学计算机基础A(0.25),分子生物学(0.25)

1.3.4掌握酶工程、细胞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其在健康食品、生物制药等生物技术产业的应用。

酶工程(0.35),细胞工程(0.3),认知见习(0.05),专业实习(0.05),酶工程与细胞工程技能集训(0.15)、毕业实习(0.10)

1.3.5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免疫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新型功能性食品、生物制品等领域的应用。

免疫学原理与技术(0.8)、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0.1)、营养与功能性食品学(0.1)

1.4生物技术专业拓展知识

1.4.1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在功能性食品、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等健康食品产业的应用。

营养与功能性食品学(0.15),发酵食品原理与技术(0.1),食品加工与保藏技术(0.1),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0.1),海洋保健食品(0.1),海洋药物学(0.1),海洋食品学(0.1),海洋生物资源学(0.1),认知见习(0.05),专业实习(0.05),毕业实习(0.05)

1.4.2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

仪器分析(1.0)

2.能力标准

2.1获取知识的能能力

2.1.1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

学科基础课(0.4),生物技术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0.6)

2.1.2具有娴熟的文献检索和一定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英文文献检索与阅读(0.4)、毕业论文(0.6)

2.1.3具有较熟练的外文(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和初步的外语交流能力。

大学英语(0.4),英文文献检索与阅读(0.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