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5642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docx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谊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

如皋市五校联谊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

九年级语文

(总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

一(25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避开xuānxiāo,抛开烦恼,独自享受wēnxīn的书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

①▲,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②▲。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④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

⑤台独分子倒行逆施,不得民心。

这正如《〈孟子〉二章》中所说的两句话:

“▲,▲”。

⑥晏殊《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和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伤感与叹息中道出生活哲理的句子是“▲,▲”。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一个胸襟狭隘的人,一定是一个喜欢见风使舵,时刻准备让自己心灵下跪的人。

B.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C.计算机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

D.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4分)

山中与幽人①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②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注】①幽人:

指隐居的高士。

②卿:

对好朋友的称呼。

①“一杯一杯复一杯”中连用三个“一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分)

▲▲▲

②“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分)

▲▲▲

5.家庭、家乡、国家,都是我们割舍不去的眷恋。

请你参加与“家”相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8分)

①【温馨家庭】

某社区开展“温馨家庭”评比,准备给获奖家庭颁发匾额。

下列作为匾额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妙手回春B.家和万事兴C.博古通今D.举天地之正气

②【文化家园】

如果说,樱花是日本的名片,黄河是中国的名片,兵马俑是陕西的名片,宝塔是延安的名片,孔子是曲阜的名片,那么我们的家乡如皋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什么可以作为如皋的名片呢?

请简单说明理由。

(3分)

名片:

理由:

③【美丽祖国】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一周年,让我们一起创作一首小诗向祖国献礼。

请仿照上下节把下面这首小诗补写完整。

(3分)

寄祖国

(1)

你是一条大河,奔流不息,

在你的岸边,我美好地生长。

我就是那羞涩的小花,

为你绽放是我的心愿。

(2)

你是一棵大树,郁郁葱葱,

(3)

你就是我的祖国,美丽富饶,

在你的怀抱,我美好地生长。

我就是那意气风发的少年,

为你奋斗是我的心愿。

 

二(60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6~9题。

(14分)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①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②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

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③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

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④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⑤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

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

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⑥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

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

“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园40景中的一景。

“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

“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

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

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

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

⑦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

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是什么气候,观众置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

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喷涂了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

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

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

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

6.第⑤段中,“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一句中的“足足”、“逐一”两个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4分)

▲▲▲

7.第⑦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

▲▲▲

8.上海世博会期间,一位中学生在了解了中国馆诸多特点后,出于为中国馆“聚人气,增魅力”的目的,拟撰写一副对联,下面是该同学写出的上联,请你帮他对出下联。

(3分)

上联:

中国红集华夏智慧

下联:

9.假如你是中国馆的一名志愿者,你该如何向前来观光的中外游客介绍中国馆呢?

请你根据选文内容为中国馆写一段导游词。

(不少于50字)(4分)

▲▲▲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0~13题。

(14分)

圆梦的翅膀

尤今

①台上,亮晃晃的灯光打在她美丽得毫无瑕疵的脸上,这名身材高挑仪态万千的女子姜馨田,就好像一轮骤然从山里跳出来的太阳,四射的扎得人眼睛发痛。

台下数千名观众,绝对没有想到,在21年前,当她还不满周岁时,被诊断为失聪儿,她绝望透顶的母亲曾把她抱在怀里,悲痛难抑地走向大海。

咆哮的大海掀起巨浪打湿了婴儿的双脚,婴儿尖锐的哭声唤醒了母亲混沌的意识。

在乍然醒来的刹那间,身为音乐教师的母亲,噙着眼泪,痛下决心:

即使女儿永远听不到声音,她也要设法把悦耳的音符嵌入女儿的生命。

②此刻,这位绝望逢生的女子,以独特的手语对大家“说”道:

“生命总是有梦的,哪怕是一棵受伤的树,也要献出一片绿荫,哪怕是一朵残缺的花,也想献出全部芬芳。

③她的话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历时两个半小时的表演《我的梦》拉开了序幕。

④金元辉天生失明,他没有见过光亮,不识乐谱,凭着天赋,两岁弹琴,五岁登台,乐谱过耳即能弹出。

那晚,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在他灵活的十指下,如溪水般淳淳流泻,在观众心里铺出一片醉人的温柔。

⑤黄阳光生于广西山寨一个瑶族家里,五岁那年因电击而失去双臂。

他以脚代手料理生活,从事耕耘,闲来还绘画编织。

在《秧田青青》这支充满了动感的舞蹈里,看他敏捷万分的挑着扁担,蹲,坐,起,跃;扭,转,摇,摆,轻盈的像只小鹿,活泼的像只羚羊。

⑥张佳欢出世时,医生沉重的叹息:

“她脊椎肌肉萎缩,最多只能活上一两岁……”然而,迄今15岁的她,却在生命之页屡屡谱写奇迹。

她无法站立,却能在大海里游动如鱼;她没进校门,却靠自习修读大学课程;她学英语,德语,意大利语,只为了能以多种语言演绎异国歌曲的内容。

当晚,她以英语演唱的两首歌曲《雪绒花》和《歌剧魅影》,音域宽广,

(1)歌声甜美得仿佛淌着蜜糖。

当她神采飞扬地引吭高歌时,轮椅上那萎缩的身子,高大如一巨人。

⑦最绝的是艺术总监邰丽华,两岁那年因发高烧注射链霉素而导致失聪,上聋哑小学时,受律动课老师的影响,爱上了舞蹈。

在《白舞鞋——我的自白》一文里,她忆述自己曾发狂地渴望拥有一双白舞鞋,可是,为了带她治病,母亲辞去了工作,全家四口只靠父亲微薄的收入生活。

父亲洞悉她的愿望,在她七岁生日时,给她买了一双舞鞋。

为了练舞,她全身跌得青一块,紫一块,为了不让妈妈担心,常年穿着长裤来遮盖身上的伤痕……

⑧这晚,她的舞蹈《雀之灵》,确实已臻于完美的化境,双臂柔弱无骨,身体软如云絮;

(2)舞姿轻灵,轻盈,轻俏,轻巧,如深山的月光,如树梢的微风,如小港的晨曦,如荷叶的圆露。

让人如饮甘醇,醉的难以自抑。

⑨站在台上的每一个表演者,背后都有一个辛酸的故事。

他们原本是不幸的,但是,他们的双亲,以厚重如山的爱,为他们铸造了一只无形的翅膀,而他们所生长的社会,又以宽阔如海的胸襟,为他们塑造了另一只翅膀。

⑩这双翅膀,带他们飞跃了重重的难关,让他们在艺术的天地里,展现了生命的价值。

10.阅读全文回答:

“圆梦的翅膀”指的是什么?

(3分)

▲▲▲

11.第⑥段划线的句子中“萎缩的身子”怎么会“高大如一巨人”?

二者矛盾吗?

(4分)

▲▲▲

▲▲▲

12.请从

(1)

(2)处划波浪线的句子中选择一句自找角度加以赏析。

(3分)

我选(▲)句,赏析:

▲▲▲

13.本文表面上是描写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精彩演出,实际上是想论证什么观点?

你还能再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4分)

▲▲▲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6题。

(16分)

奢侈是到山下去看树

李骏

①新兵时候,我们守在地图上的那块布满了黄褐色的土地上。

高原的一年四季是飞雪茫茫,闭眼冰天,睁眼雪地,隔着厚厚的墨镜看世界,世界除了风声,连根青草、连棵绿树、连只飞鸟也看不见。

有个新兵怎么也忍不住好奇,不听班长的劝阻,不想隔着“玻璃”看世界,偷偷地摘下墨镜,他得了雪盲症——什么也看不见了,后来好长一段时间才恢复过来,他再也不敢扔掉那“破玩意儿”了。

②那时候,我们见到最大的官就是团长。

偶尔有一回下山去办事,听到山下的兵谈起他们见到了师长,还握了手照了相的高兴样儿,我们在羡慕之余,心里酸溜溜的。

我们师的防线太长,加上师长太忙,他不可能每个哨卡都跑到。

只有在新年的时候,我们才能听到他亲自给每一个哨卡打来的电话,送来的祝福。

当然,大雪封山后线路不好,有时只能听到简单的几个“喂”字,我们还是为能听到山外的声音而欢跃若雀。

以至在有段时间里,谁都想留下来值班,并不是怕外出巡逻的苦,而只是想听到电话铃响,听到山外的声音,特别是女话务兵的声音。

一次一个战友值班,实在忍不住那种难耐的寂寞,就给总机打电话,缠着话务兵没完没了。

女话务兵恼了,告到我们团长那里,说这个男兵耍流氓。

团长却笑着说:

“耍流氓?

这是英雄好汉的儿女情长,让你去守一天,你可能要哭一辈子!

③团长在边防线上工作了多年,是理解他手下的兵的。

这是我们喜爱他的原因之一。

④日子就这么慢悠悠地荡着。

忽然有—天,—架直升机降在了我们哨所,原来是军区首长下来视察来了。

那天我们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刮净了几个月没“斩断”的胡子,站得整整齐齐的,迎接将军的到来。

⑤将军很随和,对我们问寒问暖,仿如父母。

那一天他和我们同吃、同巡逻,了解情况。

他—再问我们苦不苦,我们说不苦。

将军说,不苦是假的!

⑥将军的鼻翼微微翕动,口里喘着粗气,最后他沉默了。

我们直掉泪。

“你们,你们是好样的,我代表军区党委和人民感谢你们!

”将军说。

⑦走时,他问我们有什么要求没有,我们都说没有,只有第三年兵李辉说:

“我想请假。

”班长马上瞪了他一眼,可也来不及了。

将军问:

“请假干什么?

”“”我想……我想到山下去看看树,三年了……三年来我没有见到过绿色。

⑧所有的人一下子静在那里,只有狂风拂着每个人的衣角。

将军转过身去,他哽咽着,两颗豆大的泪珠从他的眼角滚下来。

他的白发飘飘,身躯微抖,猛地,他转过身来大声说:

“准假!

弟兄们,你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次机会,你们……都有这个权利……”然后,将军缓缓地抬起手来,给我们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所有的人,包括师长、团长,都掉泪了,但是谁也没有哭出声,惟有高原的风在咆哮。

⑨于是,我们得以有机会轮流下山去看了—次树,那高高的、挺拔的胡杨树啊,那树叶密密的、宽阔的胡杨树啊,随同它鲜艳、光亮的绿色,它冲天的气势,还有它无声奔涌的血汁以及脉络的丝丝缕缕,从此就永远印在了我们青春的深处!

⑩离开那儿好几年了,每当在城市的夜里想起那片绿色的胡杨林,我就充满了深深的眷恋和思念。

14.通读全文,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4分)

▲▲▲

15.当军区首长来视察时,战士们为什么要换衣服,刮胡子呢?

(4分)

▲▲▲

16.为什么“每当在城市的夜里想起那片绿色的胡杨林,我就充满了深深的眷恋和思念”呢?

(4分)

▲▲▲

17.第⑧小节中“所有的人一下子静在那里,只有狂风拂着每个人的衣角。

将军转过身去,他哽咽着,两颗豆大的泪珠从他的眼角滚下来。

”此时,将军的心理会想些什么呢?

请揣摩将军当时的心理,写一段表示心理活动的文宇。

(字数在30字左右)(4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6分)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②绝编③

迨④能倍⑤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司马温公:

司马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②下帷:

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

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

③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

这里指读书刻苦。

④迨:

等到。

⑤倍:

同“背”,背诵。

18.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4分)

①患记问不若人

②用力多者收功远

1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患记问不若人(▲)②众兄弟既成诵(▲)

③迨能倍诵乃止(▲)④温公尝言(▲)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4分)

①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

②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21.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

我们学过很多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的,你能写出两个吗?

(4分)

①▲②▲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2.请以“那一次,我真的很棒”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60分)

要求:

①要写出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题目:

那一次,我真的很棒

如皋市五校联谊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25分

1.喧嚣温馨(每字1分,共4分)

2.①羌笛何须怨杨柳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③春江水暖鸭先知④宵眠抱玉鞍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每空1分,写错字该空不得分,共6分)

3.D(3分)

4.①极言饮酒之多或极言饮酒之痛快。

(2分)

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或朋友间的深情厚谊(2分)

5.①B(2分)

②不设统一答案。

(物件选择符合如皋的地域文化特点,1分;理由交待语言通顺,言之有理,2分。

共3分)

示例:

水绘园

水绘园是苏北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她以优美的景物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海内外的朋友光临如皋,成为如皋不可取代的城市名片。

③在你的枝头我美好地生长

我就是那快乐的小鸟

为你歌唱是我的心愿

二、60分

6.“足足”、“逐一”不能删去,“足足”说明挑选的范围广,“逐一”说明设计人员是认认真真精挑细选的,这两个词语表现出“中国红”用料的考究和产生过程的复杂。

(4分)

7.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国馆的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表现中国馆的设计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

(3分)

8.不设统一答案。

(对仗工整,内容恰当即可。

)(3分)

示例:

东方冠展九州风采

9.不设统一答案。

(问好,1分,表示欢迎,1分,语言通顺,符合选文内容,2分,共4分)

10.双亲厚重如山的关爱;社会宽阔如海的接纳;个人自强不息的奋斗;(意思对即可,三个答题点一个1分,共3分)

11.二者并不矛盾,“萎缩的身子”是说张佳欢因肌肉萎缩而造成残疾;“高大如一巨人”是说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自立自强,让生命放射出灿烂的光华,是生命的巨人。

(意思对即可,两个答题点一个2分,共4分)

12.不设统一答案,能从修辞、用词等方面进行赏析即可。

(3分)

示例:

(1)句用味觉来写听觉,生动形象地描摹了歌声的甜美动听。

(2)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舞姿的灵动曼妙、俏丽娴熟。

13.不设统一答案,能结合课文概括,意思对即可。

(2分)

示例:

实际是想证明只要有爱的支持,即使残缺的生命照样可以创造出奇迹。

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事例很多,如张海迪,海伦凯勒等人的事例。

(2分)

示例: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虽然身体残疾,但是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没有进过学校,在父母的鼓励下,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成年后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她克服困难,进行创作,出版大量作品,她用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

14.讲述了驻守在青藏高原的解放军战士到山下去看树的动人故事。

(4分)

15.表现了战士们在单调寂寞生活里对山下来人的渴望,他们梦想见到“最大的官”的愿望实现时的兴奋心情。

(4分)

16.因为那里留下了我青春的足迹,留下了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印记,怎能忘怀呢?

(4分)

17.不设统一答案。

能根据上下文,写出将军对战士的关心、热爱、理解和崇敬即可。

(4分)

18.①患\记问不若人②用力多者\收功远(每处2分,共4分)

19.①担心②已经③才④曾经(每个词1分,共4分)

20.①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2分)

②读书不能不背诵,或者在骑马走路的时候,或者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2分)

21.囊萤映雪凿壁偷光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等。

(两个成语一个2分)

三、65分

22.写作(60分)

评分标准

一类卷

54-60分

二类卷

45—53分

三类卷

36—44分

四类卷

24—35分

五类卷

24分以下

内容

中心突出

思想感情

真实健康

内容充实

中心明确

思想感情

真实健康

内容具体

中心基本明确

思想感情

较真实健康

内容比较具体

中心不明确

思想感情

不够真实健康

内容空泛

文不对题

内容失真

语言

语言通畅

表达方式恰当

语言通顺

表达方式

较恰当

语言基本通顺

有少量语病

表达方式

不够恰当

语言不够通顺

语病较多

表达方式

不够恰当

文理不通

表达方式

不当

结构

结构严谨

脉络清晰

结构完整

层次清楚

结构基本完整

层次较清楚

结构不完整

层次不清楚

层次混乱

评分注意事项:

①内容、语言、结构三项都具备同类条件,可得该类卷的上限分;具备该类卷两项条件,另一项属于下一类者,可得该类卷的中等分;具备该类卷一项条件,另两项属于下一类者,得该类卷的下限分。

②不足600字者,每少50字扣2分。

③如遇出现真实地名或暗示本人姓名、所在学校的试卷,一律交阅卷领导小组处理。

写字(5分)书写美观、规范,5分;书写清楚、规范,4分;书写较清楚、规范,3分;书写潦草、尚可辨认,2分;书写难以辨认,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