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70642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docx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

绪论

一、名词解释

地质学地貌学

二、填空题

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地质内营力作用表现为()、()、()及()等。

3.地质外营力的能量来自(),主要包括风化作用,流水、地下水、冰川、风力、海洋和湖泊等的()和()。

4.地质内营力来源于()及由于地球在宇宙中运动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力能。

5.地貌的变化和发展受到()、()和()三个因素的影响。

三、判断题

1.地质内营力对地表形态作用的纵趋势是加强地表的起伏形态()。

2.地质外营力对地表形态作用的纵趋势是加强地表的起伏形态()。

四、问答题

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有别于其他自然物体,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描述地质内营力与外营力对地貌形态的塑造。

第1章地球的基本知识

一、名词解释

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剩余磁性

二、填空题

1.地球的物理特性主要是指地球固体外壳以内的()、()、()等用仪器测得的地球物理数据。

2.地球温度的热能的来源有()、()两种。

3.地磁的三要素指的是()、()、()。

4.地球的外部圈层分为()、()、()、智慧圈。

5.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

6.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主要依据()、()两个面。

7.地壳分为两层分别为()和();()层的物质分布是连续。

8.地幔可分为()和()。

三、判断题

1.地壳上层硅、铝层是连续分布的()。

2.地壳下层硅、镁层是连续分布的()。

3.地球中岩浆主要发源于地幔中的软流层()。

4.通过研究地球岩石的剩余磁性可以判断古地壳及古磁场的变动情况()。

5.地磁异常是改地下有磁性矿床或地质构造发生变化的标志()。

6.地热异常说明该地下存在重金属矿物,因此可以作为寻找重金属矿物的标志()。

7.重力异常值大于正常值说明该地下往往有大型液态矿如石油等存在()。

四、问答题

1.地壳的结构和组分有何特点?

大陆型和大洋型地壳有何差别?

2.地球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研究地球的物理特性有何意义?

3.由赤道至两极地磁三要素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4.地球外部有几个圈层?

5.地球内部分为哪几个圈层?

各以何种界面划分?

测试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是什么?

6.什么是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根据什么分成内、外力地质作用?

正确理解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的辨证关系。

 

第2章矿物

一、名词解释

矿物内生作用外生作用变质作用类质同象同质多象条痕解理

二、填空题

1.根据地质作用的性质和能量来源,将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分为()、()与()。

2.矿物的()是组成矿物的物质基础。

3.矿物中水的存在形式有与矿物晶体结构无关的(),以水分子形式存在的(),以及以等离子形式存在的()。

4.矿物本身所固有的颜色称为(),条痕是矿物粉末的()。

5.研究矿物集合形态时,对于晶质矿物来说,以矿物的()形态做基础,而对于胶体矿物来说,则以其特有的()为依据。

6.矿物的形态有()形态、()形态、()形态。

三、判断题

1.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

2.矿物都具有解理。

()

3.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

4.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

5.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

6.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

7.类质同像在结晶质矿物中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如菱镁矿(MgCO3)中的Mg2+可以被Fe2+置换,就属于这一类现象。

()

8.矿物中所含的吸附水,在高温下的逸出温度,可作为矿物鉴定的特征之一。

()

9.矿物的条痕色比矿物的表面颜色稳定,因此可作为矿物鉴定的特征之一。

()

10.结晶质矿物才具有解理。

()

11.非结晶质矿物才具有断口。

()

12.矿物解理具有一定的方向,因此可作为鉴定矿物的特征之一。

()

四、问答题

1.矿物的颜色与条痕色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矿物的条痕色可作为鉴别某些矿物的依据?

2.能引起其发生类质同像的条件是哪些?

试举例解释类质同像、同质多像现象。

3.简述矿物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4.何谓矿物的解理与断口?

解理与断口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第3章岩石

一、名词解释

岩石  岩浆岩浆岩  岩浆作用喷出作用  熔岩侵入作用岩浆岩结构

岩浆岩构造沉积岩重结晶作用胶结作用变质岩变质作用

二、填空题

1.自然界的岩石种类按其成因可分为()、()、(),地表分布最广的是()。

2.岩浆的成分包括()和()两部分。

3.原始岩浆有两种,分别是()和()。

4.岩浆的活动方式可分为()和()。

5.火山喷出物有三种形态,分别为()、()、()。

6.熔岩可分为()熔岩和()熔岩两种。

7.岩浆岩的化学成分一般用氧化物形式表示,其含量最高的是()和(),因此岩浆岩实际上是一种()。

8.()和()这两种矿物具有指示SiO2饱和度的作用,因此也称之为指示矿物。

9.常见的岩浆岩结构有()、()、()、()。

10.岩浆岩构造有()、()、()。

11.岩浆岩的()构造仅出现于喷出岩中。

12.()作用是碎屑沉积物成岩的主要方式。

13.沉积岩的结构有()、()、()、()。

14.沉积岩的构造有()、()、()缝合线和刀砍状构造。

15.引起岩石变质的因素有()、()和()。

16.变质岩的作用类型有()、()、()、()。

17.变质岩的结构有()、()、()。

18.变质岩的构造有()、()、()。

三、是非题

1.地壳内部沉积岩的分布面积最广。

()

2.岩浆的活动总是沿着地壳脆弱地带或构造裂隙方向运动。

()

3.下地幔是岩浆的主要来源。

()

4.酸性岩浆钠、钾含量较高因此黏性较小。

()

5.基性岩浆铁、镁含量较高因此黏性较小。

()

6.岩浆和熔岩不同,主要表现为:

岩浆富含有大量挥发性成分,而熔岩则反之。

()

7.岩体边缘常有的一些捕虏体,是因为岩浆作用过程中从围岩掉下来而未被熔化的碎块,被包容于岩体中而形成的。

()

8.富含铁镁的矿物颜色较浅,而富含硅铝的矿物颜色较深。

()

9.根据矿物的结晶顺序推测,岩石中石英和橄榄石可以共生。

()

10.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主要与矿物结晶先后顺序有关。

()

11.块状构造是深成岩所特有的一种岩石构造。

()

12.胶结作用是化学沉积岩和生物化学沉积岩成岩的主要方式。

()

13.变质作用使得矿物的化学成分、矿物结构、构造发生了变化,因此其过程必须经过高温熔融、溶解阶段。

()

四、问答题

1.岩石结构与构造的概念?

三大类岩石常见的结构、构造?

2.岩浆岩的主要矿物的结晶顺序和共生组合规律如何?

3.何谓岩石?

它与矿物有何关系?

4.何谓岩浆?

岩浆有哪些基本类型,其化学成分的差别何在?

5.岩浆深成侵入岩与浅成侵入岩及喷出岩的产状各有哪些?

6.沉积岩有哪些显著的特征?

它和岩浆岩有归根到底基本区别?

(形成条件、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方面)

7.由沉积物到沉积岩形成的几个阶段包含作用过程?

8.试说明沉积岩与岩浆岩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方面存在差异的基本原因。

第四章地质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

地层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沉积相

二、填空题

1.地层间的接触关系有两种分别为()、()。

2.不整合接触有()、()。

三、问答题

1.试说明导致地层间不整合接触的原因。

2.地层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划分及对比的依据有那些?

 

第五章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

一、名词解释

地壳运动  走向  倾向  倾角  褶皱构造  背斜  向斜  节理  断层  正断层  逆断层  平移断层

二、填空题

1.地壳运动的基本方式有()和()。

2.岩层的产状三要素指的是()、()和()。

3.褶皱的基本单位是(),其基本形态是()和()。

4.褶曲的要素有()、()、()、()。

5.节理按其力学性质不同可分为()和()。

6.在正断层组成的断裂组合型式中,中间地块下降,两边地块相对上升,称为()。

三、是非题

1.东非大裂谷的形成主要是地壳的水平运动的结果。

()

2.背斜是组成褶曲的老岩层在两侧,向斜是组成褶曲的老岩层在核心。

()

3.节理是当岩石发生断裂时,其两侧的岩体发生明显位移。

()

4.正断层上盘向上运动,逆断层上盘向下运动。

()

四、问答题

1.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水平岩层的特征有哪些?

3.背斜构造地形较高即背斜成山;向斜构造地形较低即向斜成谷。

然而在自然界常见有向斜山和背斜谷,请阐明这种地形倒置的形成机理?

4.简述如何对断层进行识别。

5.褶曲和不整合构造所造成的地层的重复和缺失有何区别?

第6章风化作用

一、名词解释

风化作用残积物风化壳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作用

二、填空

1.按岩石的风化作用因素与作用性质的不同,可将风化作用分为()、()、()。

2.化学风化作用主要有()、()、()、()和()作用等不同方式。

3.影响风化作用速度主要因素有()、()、()及()等。

4.氧化作用经常是在水的参与下,通过空气和水中的游离()而实现。

5.造成风化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6.我国华南沿海地区砖红土壤的形成主要发生于()阶段的风化阶段。

三、判断题

1.矿物成分相同的岩石,由粗粒矿物组成的岩石较由粒径小或粒径均匀组成的岩石抗风化能力强。

()

2.矿物的生成环境与所处地表环境差异越小,越容易风化。

()

3.节理发育越好的矿物越容易风化。

()

4.温带湿润气候区,矿物的风化作用主要以化学风化及生物风化为主,热力风化为辅。

()

四、问答题

1.试述产生物理风化的原因。

第七章坡地重力地貌

一、名词解释

块体运动(重力作用)重力地貌崩塌滑坡蠕动错落

二、填空

1.重力对坡地物质的作用分为()、()、()、()。

2.崩塌发生的地质条件有()、()、()、()及其他因素。

3.影响滑坡形成的因素有()、()、()、()及地震、和人为因素。

4.引起土层或岩屑蠕动的主要因素有冻融交替、干湿变化、()和岩屑层中()含量。

三、判断题

1.斜坡变形的时间越长,对其产生滑坡预报的准确程度就越高。

()

2.在滑坡体的遗址上,经常可见一些马刀树或醉汉树。

()

3.由于岩体的蠕动的速度很慢,因此不可能对工程建设造成严重破坏。

()

四、问答题

1.试述滑坡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试述由温度及干湿变化引起的土体蠕动过程。

3.错落与滑坡、崩塌的区别。

 

第八章流水地貌

一、名词解释

流水作用侵蚀基准面河漫滩洪积扇阶地河流袭夺河谷河床

二、填空题

1.地表流水按其运动形式可分成()、()与()三种类型。

2.流水能直接撮取松散泥沙颗粒的主要原因是,流水作用于泥沙时,产生()力和()力。

3.流水的侵蚀作用,按其作用方式分为()作用和()作用。

4.流水的搬运作用包括对碎屑物质的()、()、()和()四种方式。

5.沟谷的形成与发展一般经过几个阶段()、()、()、()。

6.根据所含物质结构和流态可将泥石流分为()泥石流和()泥石流。

7.从横剖面上看,河谷主要由()和()两大部分组成。

8.河谷发育过程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9.河床相冲积物在横向上的变化受(),并与流速有关。

10.()的发育是汊道河床产生的地形标志。

11.河漫滩二元结构指的是()、()。

12.河口区按潮汐影响程度分为三段即()、()、()。

三、判断题

1.流水作用取决于流水的动能。

()

2.流水的动能在消耗于克服河床面与水分子之间摩擦,以及携带泥沙后,仍有多余的动能,则可以对河床产生侵蚀。

()

3.雷诺数可用于区分层流和紊流。

()

4.坡度越大片流对地表的侵蚀作用越强。

()

5.具有阶地的河谷称为成形河谷。

()

6.只要河流存在,它的溯源侵蚀作用与下蚀作用就永无止境。

()

7.河流水经过弯曲河段时,靠近凹岸的水面比凸岸的水面高。

()

8.河流水在凹岸处,其下降水流是冲刷河岸的主要因素。

()

9.河道弯曲处,凹岸堆积速度强于凸岸,相反凸岸的侵蚀速度强于凹岸。

()

10.凹岸最大的侵蚀点和凸岸最大的堆积点位于弯曲正中部。

()

11.如果一条河谷两侧有四级阶地存在时,则最先形成的阶地称为一级阶地,最后形成的阶地称为四级阶地。

()

12.河口水动力的重要特征是河川流水为主。

()

13.河流发生急转弯、河床出现高差和裂点,形成急流或瀑布等现象,往往是判断河流袭夺的标志。

()

14.只有进入河谷中的水体,才产生流水的地质作用。

()

四、问答题

1.简述沟谷流水的特点。

2.简述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3.试描述河流阶地的形成。

4.试述河流三角洲形成的条件。

5.试述片流地质作用与片流所形成的沉积物特点。

第9章喀斯特地貌

一、名词解释

喀斯特喀斯特地貌

二、填空

1.喀斯特发育的四个基本条件包括()、()、()、()。

2.可溶性岩石可分为()岩石、()岩石、()岩石三类。

3.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和()。

4.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岩石的()和()。

5.影响地下水流动的因素有()、()和()。

6.喀斯特地下水流的形式有()、()、()、()。

7.影响碳酸盐类岩石可溶性的因素主要有()和()的含量比例,以及黏土和其他难溶解杂质的含量。

8.影响喀斯特发育的因素有()、()、地层的组合、厚度及产状。

三、判断题

1.喀斯特地区虽然地表径流少,但地下蕴藏有丰富的水源。

()

2.褶皱和断层是影响岩石透水性的重要因素,与可溶岩的溶解度无关。

()

3.纯水对岩石的溶解能力比天然水强。

()

4.流动的水对岩石的溶解能力比静水强。

()

5.喀斯特发育的初级阶段,其地下水流主要表现为网流。

()

6.喀斯特溶洞在形成初期,喀斯特作用一侵蚀为主。

()

四、问答题

1.试述影响喀斯特发育的因素。

第10章风沙地貌

一、名词解释

风沙地貌风沙作用风蚀作用磨蚀作用风积物荒漠岩漠砾漠沙漠泥漠

二、填空

1.干旱地区塑造地貌的主要营力是()。

2.使沙粒沿地表开始运动所需的最小风速称为()。

3.风沙搬运作用的方式有()、()、()。

4.风沙的堆积作用包括()和()。

5.风沙地貌分为()和()。

6.荒漠的地貌形态组合分为()、()、()、()。

7.沙漠的成因取决于()和()两个因素。

三、判断题

1.风对地表松散碎屑物搬运的方式,主要以悬移为主。

()

2.沙漠中常见的石窝属于风蚀地貌。

()

3.沙漠中的沙波纹、沙丘属于风蚀地貌。

()

4.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面凸出且平缓。

()

5.抛物线沙丘的迎风坡面凸出且平缓。

()

6.沙漠和泥漠属于剥蚀地貌。

()

7.岩漠和砾漠属于剥蚀地貌。

()

8.沙粒的粒径越小,其起风速越小。

()

四、问答题

1.影响风沙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11章黄土地貌

一、名词解释

黄土黄土地貌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次生黄土

二、填空题

1.黄土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是()。

2.我国黄河中游黄土化学成分分布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北向东南()和()的含量呈增长趋势。

3.()的形成标志着黄土的沉积发生了间断或沉积速度变缓。

4.黄土的沟谷系统主要包括()、()、()、()等类型。

三、判断题

1.黄土的颗粒成分是以粉沙为主。

()

2.我国黄河中游黄土颗粒的分布规律是,有北向南和由西向东沙粒逐渐增多,黏土含量逐渐减少。

()

3.黄土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到强烈的风化及流水作用,因此其物质组成表现特别均匀。

()

4.黄土外观均匀一致,具有明显的水平层理。

()

5.黄土在垂直方向上的节理很发达,且土层深厚,因此在流水的作用下常常形成深切沟谷。

()

6.黄土地层中常见的红褐色条带是黄土沉积时发生物质成分变化的标志。

()

7.黄土地层中埋藏黄土的出现,说明了黄土沉积期间气候处于稳定时期。

()

四、问答题

1.黄土成因说法不一,试说明风成黄土黄土的证据。

 

第12章冰川地貌

一、名词解释

冰川冰  雪线  冰川成冰作用

二、填空

1.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界限称为()。

2.雪线在高度不同的地区而异,它受到()、()、()等因素的影响。

3.冰川运动的因素主要是()和()。

4.冰川的侵蚀作用包括()和()。

5.冰川按其形态、规模及所处的地形条件,可分为()和()两种。

6.山岳冰川按其发育规模及形态可分为()、()、()、()。

7.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及一些()地区。

8.成冰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在中纬山地,主要是()型成冰作用,在两极地区是()成冰作用。

9.大陆冰川运动主要依靠其自身厚度产生的(),由中央向四周运动。

三、判断题

1.冰川必须在雪线以上才能形成()。

2.低纬地区的雪线位置相对比高纬地区的雪线位置高。

()

3.冰晶体之间的相互位置的变动,促使冰体出现塑性变形是冰川运动的前提条件。

()

4.大陆冰川的运动基本上不受下伏地形的影响。

()

5.悬冰川通常是发生雪崩的原地。

()

6.悬冰川通常可作为推断古雪线的位置。

()

7.羊背石上的擦痕可作为判断冰川运动方向。

()

8.终碛堤的分布状况可作为冰川退缩的标志。

()

9.一般情况下,冰川表面搬运的巨大漂砾距离,比冰川底部颗粒较小的底碛物搬运的距离短,因为厚重的物体搬运所需的能量多。

()

四、问答题

1.简述积雪成冰的过程。

2.试述冰蚀地貌中冰斗的形成过程。

第13章冻土地貌

一、名词解释

冻融土地貌冻土地下冰构造土活动层多年冻结层融冻泥流作用

热融作用

二、填空题

1.冻土分为()和()。

2.冻土层的厚度及分布受到()和()的控制,自极地向低纬方向不断减小,最后消失。

3.在同一纬度和高度地区,影响冻土发育的因素有()、()、()、()。

4.冻土的基本特征是该地下存在()。

5.按地下冰的埋藏方式及成因,可将其分为()、()和()是三类。

6.根据多年冻土区地下水与冻土层的位置关系,可将冻土区的地下水划分为()、()、()。

7.基岩的()和()是影响石河形成的主要因素。

8.基岩的()和()是影响石海形成的主要因素。

三、判断题

1.在寒冷的冰盖覆盖地区,不利于冻土的发育,因此,一般认为在大陆冰盖下无多年冻土层。

()

2.分凝冰的主要特征是在冻结过程中有水分的迁移参与。

()

3.胶结冰的特征是冻结过程中,不仅有原地的水分参与,而且周围有大量的水分子迁移。

()

4.冻融泥流作用主要发生在砾石含量高的斜坡上。

()

5.基岩的岩性和地形条件是影响石河形成的主要因素。

()

四、问答题

1.试述冻土地貌中石质构造土的形成过程。

第14章海岸和湖沼地貌

一、名词解释

海岸带湖泊波浪沼泽浪蚀作用

二、填空

1.海岸带的水体运动形式主要表现为()、()和()三种形式,其中()的作用最为活跃。

2.海岸地貌包括()和()。

3.形成湖泊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一定的(),二是要有盛水的()。

4.湖泊水的消耗主要通过()和()两种方式。

5.沼泽沉积的主要矿产是()和()。

三、是非题

1.若盐湖的沉积物顶面常被风成沙土覆盖,则标志着盐湖已发展到后期。

()

2.沼泽的地质作用是以搬运作用为主。

()

3.煤的形成需要一个富氧环境。

()

四、问答题

1.试述煤是怎样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