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十四章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71716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十四章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十四章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十四章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十四章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十四章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十四章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十四章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十四章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十四章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十四章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十四章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十四章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十四章第1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测控导航

考点

题号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2、3、4、5、6、7、12、13

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

8、9、10、11、12、13

一、选择题

(2019·河南郑州三模)干热岩是一种新兴地热能源,是一般温度高于200℃、埋深数千米、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

经过多年研究与探索,美国、法国、德国等科技发达国家在干热岩发电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下图为干热岩发电示意图。

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干热岩的发电过程,利用的地理原理是(  )

A.生物循环B.水循环

C.岩石圈物质循环D.大气环流

2.我国干热岩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极低,其制约因素主要是(  )

A.地形B.市场C.技术D.气候

3.与风力发电相比,利用干热岩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

A.受天气影响小B.受地域影响小

C.电站建造成本低D.技术简单便于操作

解析:

1.B 2.C 3.A 第1题,生物循环指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间物质往返流动的过程,图中不符合,A项错误;根据图示,发电原理是冷水下压,被岩石加热,变为水汽蒸发到换热器,是通过水的液态和气态的转化来实现的,即利用水循环原理,B项正确;岩石圈物质循环指岩浆转化为岩石,最终再转化为岩浆的过程,C项错误;大气环流指大气的运动,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第2题,从干热岩的发电过程看出,发电过程在地下进行,与地形、气候没有关系,A、D项错误;中国对能源需求量大,市场不是限制因素,B项错误;根据材料,“经过多年研究与探索,美国、法国、德国等科技发达国家在干热岩发电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说明干热岩发电对技术要求很高,C项正确。

第3题,与风力发电相比,利用干热岩发电在地下进行,受天气影响小,A项正确;干热岩发电必须在有干热岩石分布的地区,受地域影响大,B项错误;干热岩一般埋深数千米,需要建造注水井和蒸汽井,和地上的设施连成一体,因此电站建造成本高,技术要求高,C、D项错误。

  (2019·江西南昌三模)据相关媒体报道,2019年国内首个海上浮动核电站有望开工建设,这是继俄罗斯、美国等国之后又一实现该技术的国家。

海上浮动核电站(如图)也被称为海上移动“充电宝”,是小型核反应堆和船舶工程的有机结合,可为海洋石油开采和偏远岛屿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给,也可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领域。

据此回答4~6题:

4.下列国家,最适合广泛使用海上浮动核电站的是(  )

A.加拿大B.印度尼西亚

C.冰岛D.尼日利亚

5.与陆上核电站相比,海上浮动核电站的优势是(  )

A.机动灵活,发电量大

B.受地质灾害的影响小

C.适用范围广,建设难度小

D.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6.美国核工业界一直在寻求建造一种模块化的小型核电站满足美国阿拉斯加地区能源的供给,他们认为这些小型核电站应该建造在地下。

主要原因是(  )

A.建造在船舶上所需要的成本高

B.为了有效防止恐怖袭击

C.有利于极端环境下正常运行

D.阿拉斯加地区海冰广布

解析:

4.B 5.B 6.C 第4题,印度尼西亚岛屿众多,海上石油资源丰富,据材料可知,海上浮动核电站可为其海洋石油开采和偏远岛屿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给,也可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领域,因此最适合广泛使用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加拿大、冰岛和尼日利亚岛屿较少,使用范围较小,B项正确。

第5题,海上浮动核电站使用的是小型核反应堆,发电量小,A项错误;海上移动“充电宝”受地质灾害的影响小,B项正确;实现该技术的国家非常少,说明技术要求高,建设难度大,C项错误;核能开发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D项错误。

第6题,阿拉斯加纬度高,气候极端寒冷,核电站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下难以正常运作,建在地下是为了能在极端环境下正常运行,C项正确;建在地下成本更高,A项错误;有效防止恐怖袭击不是主要原因,B项错误;海冰对船舶的影响越来越小,D项错误。

  (2019·西藏拉萨月考)证券日报综合报道:

用近两年的时间山西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煤炭工业改革。

截至目前,全省矿井总数由2600座减少到了1053座,整合矿井数量占总数近60%。

其中70%以上的保留矿井达到90万吨以上,而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则全部淘汰。

读“2001~2008年全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统计图”,回答7~9题:

7.关于我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B.消费量持续增长

C.生产量持续增长且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消费量的增长速度

D.从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趋势来看,目前我国煤炭生产量完全能满足我国能源的需求

8.山西煤炭业整合重组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煤炭开采量

B.提高开采技术和开采率

C.增加税收收入

D.提高生产效益

9.目前我国煤炭工业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还比较薄弱,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能力不足

B.煤炭开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

C.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

D.数量型、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

解析:

7.B 8.D 9.D 第7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煤炭的消费量持续增长;生产量在某些年份大于消费量;生产量的增长速度基本与消费量相同;目前我国煤炭的生产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能源的需求,B项正确。

第8题,全省矿井总数由2600座减少到了1053座,不能增加煤炭开采量、开采率和税收收入,A、B、C项错误;保留矿井达到90万吨以上,而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则全部淘汰,可提高生产效益,D项正确。

第9题,根据全省矿井总数由2600座减少到了1053座,整合矿井数量占总数近60%,说明数量型、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D项正确。

  (2019·江苏模拟)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同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十三五”规划中产业发展方向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区域降低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的主要原因是(  )

①环境污染严重 ②劳动力短缺 ③矿产资源枯竭 ④经济效益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该区域按“十三五”规划发展,可以(  )

①缓解就业压力 ②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 ③优化产业结构 ④加快高耗能产业转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10.D 11.B 第10题,该区域降低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的主要原因是重工业环境污染严重,①正确;我国劳动力充足,②错误;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目前还没有枯竭,③错误;以矿产开采和加工为主的重工业,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经济效益低,④正确,故选D;第11题,该区域按“十三五”规划发展,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③正确;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加重就业压力,①错误;重点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②正确;减少重工业比重,不一定是高耗能产业转出,④错误,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2019·江苏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铜陵市因铜而兴、依矿建市,铜资源的开采持续数千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

铜陵市原是我国重要的铜工业、硫磷化工、煤炭开采和水泥建材基地。

它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多年的开采,使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这座因铜得名、因铜而兴的古老城市,如今正全力将自身打造为生态山水园林城市。

材料二 下图示意铜陵市周边地区概况。

材料三 下图示意铜陵市有色金属工业生态产业链网。

(1)结合材料,分析铜陵市早期成为铜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2)分析铜陵市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近年来铜陵市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结合材料三说明该市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

(1)题,本题应结合材料从铜陵市的资源、能源、交通、市场等角度分析。

(2)题,铜陵市原是我国重要的铜工业、硫磷化工、煤炭开采和水泥建材基地,铜陵市主要为动力导向型工业城市,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重偏高。

要从产业结构、资源储量、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第(3)题,铜陵市如今正全力将自身打造为生态山水园林城市。

由材料三可以看出,本题应从资源的综合利用、产业结构、环境保护等角度分析。

答案:

(1)铜矿资源丰富;煤炭和水资源丰富;铁路和长江提供便利的运输条件;铜制产品市场广阔。

(2)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重偏高;矿产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

(3)围绕铜资源,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治理污染,实现矿区再利用。

13.(2019·河南郑州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沙漠百万”计划由摩洛哥政府提出,计划发展清洁能源,并在2020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集中式太阳能发电厂。

瓦尔扎扎特地处摩洛哥腹地,有“沙漠之门”之称。

作为“沙漠百万”计划的一部分,摩洛哥将借助撒哈拉沙漠丰富的日照资源来发展清洁能源。

该太阳能发电项目由我国山东电建三公司和西班牙共同承建,将在沙漠中树立起800排、共50万面“太阳镜”,它们指向天空并且可以全天移动以追踪太阳。

该发电站需从当地的水库抽取大量的水来清洁和冷却镜面。

四期项目完全建成后,不仅能使摩洛哥摆脱能源困境,为该国提供近50%的电力供应,使超过100万的家庭将用上清洁能源,还可以把富余的电能出口到欧洲。

如图示意瓦尔扎扎特地理位置。

(1)指出瓦尔扎扎特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太阳能发电站工程由中国和西班牙承建的原因。

(3)说明瓦尔扎扎特太阳能发电站建设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简述瓦尔扎扎特太阳能发电站对摩洛哥经济发展的意义。

解析:

(1)题,从纬度、大气环流、地形等角度分析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

(2)题,本题要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分析摩洛哥的不足,以及中国和西班牙的优势条件。

总结归纳中国和西班牙承建的原因。

第(3)题,可以从水资源、飞行的鸟类以及生态环境方面进行分析。

第(4)题,太阳能电站的建设对经济的意义可以从拉动消费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就业、缓解能源不足等方面展开分析。

答案:

(1)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位于内陆腹地,降水稀少,晴天多;山地面积广阔,有利于大面积铺设太阳能发电板;有水库提供清洁和冷却用水。

(2)摩洛哥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资金短缺;太阳能发电站工程建设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该国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中国和西班牙在太阳能发电工程建设方面具有技术和资金优势,且两国共同承建可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3)大量抽取河水清洗和冷却太阳能镜面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太阳能聚热塔反射的强光和热量可能灼伤途经发电站上空的飞鸟;工程建设会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4)缓解该国常规能源不足;带动当地与太阳能发电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制造业水平;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增加国家经济收入;改善因化石能源使用而产生的环境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