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7685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5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ocx

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XXXXXXXXXXX有限公司

 

安全管理制度台账

 

编制:

审核:

批准人:

批准日期: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目录

第一部分:

人员管理

第一章: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4

第二章:

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6

第三章:

出入厂区人员管理制度--------------------------------------------------7

第四章: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8

第五章:

员工宿舍管理制度--------------------------------------------------------10

第二部分:

设备设施管理

第六章:

生产设备运行动态管理规定-------------------------------------------12

第七章:

生产设备使用管理规定---------------------------------------------------14

第八章:

新增生产设备管理规定---------------------------------------------------15

第九章:

生产设备维护、保养规定------------------------------------------------16

第十章:

生产设备日常维修管理规定---------------------------------------------17

第十一章: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18

第十二章:

消防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20

第十三章:

变、配电房安全管理制度---------------------------------------------21

第三部分:

作业管理

第十四章:

消防管理规定------------------------------------------------------------23

第十五章:

危险作业审批制度------------------------------------------------------24

第十六章:

动火作业管理制度------------------------------------------------------26

第十七章:

氧气、乙炔、工业切割气安全使用规定---------------------------27

第十八章: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29

第十九章: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30

第二十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37

第二十一章:

用电安全管理规定---------------------------------------------------38

第二十二章:

临时电气线路安全管理规定---------------------------------------40

第二十三章:

安全防护措施管理规定---------------------------------------------42

第二十四章:

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43

第四部分:

安全活动规定

第二十五章: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45

第二十六章: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消除制度------------------------------------47

第二十七章:

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批制度---------------------------------49

第二十八章: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50

第二十九章:

安全例会制度-----------------------------------------------------54

第五部分:

劳动职业卫生

第三十章:

环境保护制度----------------------------------------------------------55

第三十一章:

劳动保护设施管理规定-------------------------------------------57

第三十二章:

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58

第三十三章:

劳动卫生管理规定-------------------------------------------------60

第三十四章:

饭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61

第六部分:

委外维修单位管理

第三十五章:

委外工程安全管理规定-------------------------------------------66

第三十六章:

委外维修单位要素评定表----------------------------------------69

第七部分:

应急预案

第三十七章: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备YD-DXJR-YA-2018)

 

第一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确实保证从人员具备必要的

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2职责

2.1人事部负责全公司员工培训的管理工作,并负责教育档案的建立及归档。

2.2工厂经理负责全年培训计划的审核,总经理负责批准。

2.3EHS负责组织新进员工的厂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公司级)。

2.4车间主管负责组织新员工的车间级的安全教育(三级安全培训教育部门级)。

2.5各班班长负责组织新员工的班组级的安全教育(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班组级)。

3管理要点

3.1公司人事部、EHS部要结合生产实际,有计划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由人事部制定各季度、月份、年度的培训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予以实施。

3.2对新工人必须进行“三级”(厂、车间、班组)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进行生产活动时,必须有专人负责,以老带新,包教包会。

3.3厂级安全教育由人事部组织,EHS部主管实施,其内容主要是:

3.3.1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和规定;

3.3.2全厂生产场地的特点,劳动组织结构以及设备,特别是特种设备的性能、使用、分布、要求和注意事项;

3.3.3厂内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3.4厂内历年重大伤亡事故的原因和教训;

3.3.5一般性安全常识和要求;

3.4车间安全教育,由各部门主管组织实施,其内容主要有:

3.4.1本厂的环境、生产场地特点、劳动条件和设备状况等;

3.4.2员工所属车间的环境、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设施的相关情况;

3.4.3员工所属工种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3.4.4员工所属车间历来重大事故教训以及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和要求。

3.5班组的安全教育,由各班组长或班安全员实施,其内容主要是:

3.5.1本班组、岗位的工作性质、职责范围以及环境情况等;

3.5.2日常作业中所使用的各种机器工具、动力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的结构、性能、作用及操作方法;

3.5.3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文明生产的要求;

3.5.4本工种有关的安全技术知识。

在意外情况下采取应急措施和排除故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方法;

3.5.5按规定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3.6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电梯、焊工、起重作业人员、空压工、锅炉工等)必须经国家认可的专门培训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位作业;

3.7公司每个季度要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安全意识教育,由EHS部具体组织实施。

3.8各部门、车间每个季度有针对性地组织工程师对所属员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分析和解决各生产工艺流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

4.1各班组要开展互保、联保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好班前班后会,并建立《安全管理台账》,要求记录清楚,字迹工整、内容齐全、保存完好、内容主要应包括:

4.1.1本班组员工违反厂劳动纪律方面的记录;

4.1.2本班组历年来开展的安全活动(包括班前、班后会的时间、人数、内容、主持人及记录人等);

4.1.3EHS部要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如办黑板报、粘贴广告、组织安全知识竞赛等);

4.1.4安全教育培训后,应通过口试考核、笔试考核、操作考核等方法,评价被培训的有效性。

评价被培训的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并将评价结果记录于《新员工进厂三级安全教育卡》中。

4.13人事部、EHS部应会同各部门每年度进行一次安全教育的效果评估,根据实际需要修改既定内容(包括考卷、三级教育内容等)

4.14培训记录的保管:

人事部、EHS部应妥善整理和保管培训后的有关教材、记录、试卷、考核表等。

4相关记录

 

第二章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赋予企业的义务,并根据《英德市企业员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凡是在我公司工作的空压工、锅炉工、焊工、电工、起重工、厂内机动本驾驶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国家有资质的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机构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专职人员必须经过市注册安全主管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证书才能上岗,兼职安全员必须经过厂里安排的安全教育系列培训,在取得《安全员上岗证》后才能允许上岗作业。

三、公司主要负责人必须接受区安监局举办的厂长、经理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并要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否则不允许上岗工作。

四、对安监部门、劳动部门、质检部门、暂不办理的某些特种作业或公司机械设备工种等的上岗证,必须经公司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准许上岗操作。

五、焊工、起重工、锅炉工、空压工、制冷工、电工持证上岗率要达到100%。

六、对指派无证人员上岗而发生了伤亡事故的,按法律规定应追究指派者相关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出入厂区人员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出入厂区人员的安全管理,严格各类人员进出厂区秩序,防止员工及相关人员在我厂区内发生意外伤害,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门卫负责进出厂区人员的管理工作,在大门口设立登记处,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记录。

二、不在本厂工作的相关方人员进入厂区必须进行如下内容的登记,并将记录保存备案。

相关人员的姓名、单位、来厂事由、进厂时间、出厂时间、携带物品等。

三、本厂员工出入厂区要配戴厂牌。

四、本厂员工进入厂区所携带的随身物品或工具工件等应事先到登记处登记备案,以便日后携出时方便检查。

五、对于前来应聘工作的人员,公司门卫应事先通知招聘部门(人事部),在得知可以进入后,让其填写进出登记表,然后给予放行。

六、进入厂工人员要文明礼貌、着装整齐、赤身裸露者、粗言粗语者、门卫有权拒绝其进入。

七、所有进入厂区的人员应遵守厂区内的一切管理规章制度,听从指挥、安排保持清洁、爱护厂区的一草一木。

 

第四章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危险性大,且一旦发生事故会给公司财产、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带来重大损失。

故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建立此项管理制度,目的在于加大对特种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管理力度。

(一)特种作业人员:

一、公司招聘特种作业人员(电工、起重工、焊工、厂内机动车辆驾驶员、锅炉工、空压工、制冷工)必须由人事部,EHS部共同查验其合格条件,特种操作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必须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无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2.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3.通过了规定的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考核,了解相应工种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相应工种的操作技能,并取得了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二、EHS部、人事部负责组织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入厂“三级”安全教育与培训,经考核合格者才允许上岗作业。

人事部应建立完整的特种作业人员台账,做到账目清晰、数字准确。

特种作业人员台账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个人资料:

姓名、性别、籍贯、出生日期、身份证复印件、操作证复印件、文化程度、工作经历,健康证明、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等。

2.培训教育记录:

参加特种作业的专门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的记录、本公司对其进行的“三级”安全教育记录和日常性安全教育及知识更新教育等。

3.证件资料:

包括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发证日期、发证单位名称、复审合格的日期和复审单位与日期等。

4.违章、奖惩记录:

包括违章时间、地点、内容和受过何种奖励、受奖时间、原因、奖励金额及受过何种处理、处理时间、处理原因和处理单位等名称。

5.事故记录;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处理结果。

三、公司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学徒工必须跟着师傅一对一地学习。

四、起重作业人员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电工、焊工等离开特种作业岗位1年以上的,须重新到有关部门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作业。

五、EHS部应每年检查一次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的复审情况,按照国家规定,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证应每2年复审1次;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每4年复审1次,厂内机动车辆应每年进行1次。

六、公司及各委外维修单位应每2年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1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预防禁忌症人员从事特种作业,有下列禁忌症之一者,不得再从事特种作业:

1.起重工:

癫痫、精神病、明显的神经宫能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

2.电焊、气割工:

癫痫、精神病、较重的神经宫能症、明显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

3.厂内机动车辆、起重司机:

癫痫、精神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两眼矫正视力0.8以下、严重眼疾、色盲。

七、各施工队应每天召集其特种作业人员召开班前、班后会,及时检查、小结日常工作的各种安全隐患,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第五章员工宿舍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员工宿舍干净整洁、清洁卫生,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秩序及环境,特制定如下制度,请自觉遵守执行:

  1、每间宿舍住四人,为每位员工配置床位一套,书桌衣柜一套;

  2、员工务必按照统一编号使用各自的床、卧具等,不得私自随意调换、多占或挪动床位;

  3、床位只限员工本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带外来人员或携眷住宿;

  4、不得在宿舍内大声喧哗、打架、酗酒及赌博等不正当违纪行为;

  5、爱护公物,不准在墙上乱钉、乱写乱划,损坏公物照价赔偿;

  6、严禁在宿舍范围内搞封建迷信和违法乱纪活动;

  7、自觉节约水、电,宿舍每月发生的水费(免费)、电费(公司定额补贴70度电费),超出的费用由入住员工共同分摊承担;

  8、自觉养成良好社会公德和卫生习惯,持续宿舍内外环境卫生清洁;

  9、宿舍清洁工作应由室内居住人自行轮流打扫并经常持续房间的清洁与整齐;

  10、自觉将室内物品摆放整齐;

  11、经常清理屋顶的蜘蛛网;

  12、烟灰、烟蒂、瓜果皮及废弃物不得丢弃地上;

  13、换洗衣物不得堆积室内,其余衣、鞋务必收入柜内;

  14、洗晒衣物需按指定位置晾晒;

  15、不得私自乱拉乱接电线、插座;

  16、宿舍内使用的电器应符合安全使用要求,不得使用超过2500瓦的大功率电器,人离熄灯,断电源以保证安全;

  18、出入房间随手关门,注意提防盗贼;

  19、宿舍内不得存放违禁品和易燃易爆物品;

  20、宿舍房门、衣柜门钥匙及热水卡在行政部领用,员工搬出宿舍退还行政部。

钥匙如遗失,需立即上报行政部处理;

  21、员工离职时应随即搬出宿舍,并在离宿舍时通知行政部,由行政部派员清点接管,未移交者,公司不予办理各种离职手续;

  22、住宿人员若违反上述有关规定者,视状况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23、行政部不定期组织有关部门检查、评比;

  24、本规定解释权、修改权归行政部;

  25、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六章生产设备运行动态管理规定

第一条设备运行动态管理。

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各级维护与管理人员能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依据设备运行的状况制定相应措施。

第二条建立健全系统的设备巡检措施。

各作业部门要对每台设备,依据其结构和运行方式,制定出巡检点、内容、正常运行的参数标准,并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设备的每一个巡检点,确出明确的检查周期,一般可分为时、班、日、旬、月检查点。

第三条巡检保证体系,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所有巡检点进行检查,专业维修人员要承包对重点设备的巡检任务。

各作业部门都要根据设备的多少和复杂程序,确定设置专职巡检员的人数和人选,专职巡检员除负责承包重要的巡检点之外,要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动态。

第四条信息传递与反馈:

1.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巡检时,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当班组长,由值班负责人组织处理。

一般隐患或缺陷,检查后登入检查表,并按时传递给EHS。

2.专职维修人员进行的设备点检,要做好记录,除安排本组处理外,要将信息向EHS传递,以便统一汇总。

3.专职巡检人员除完成承包的巡检点任务外,还要负责将各方面的巡检结果,按日汇总整理,列出当日重点问题并向有关部门反映。

4.有关部门列出的主要问题,工程部应及时做好台帐记录及提出,便于公司有关部门的综合管理。

第五条动态资料的应用:

1.巡检工针对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隐患,提出应安排检修的项目,纳入检修计划。

2.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立即处理的,由当班的生产指挥者即刻组织处理;当班不能处理的,由多作业部门领导确定解决方案。

3.重要设备的重大缺陷,各作业部门主要领导组织研究,确定控制方案和处理方案。

第六条薄弱环节的立项:

1.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反复处理无效的部位。

2.运行中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设备部位。

3.运行达不到小修周期要求,经常要进行计划检修的部位(或设备)。

4.在安全隐患,且日常维护和简单修理无法解决的部位或设备。

第七条薄弱环节的处理:

1.有关部门依据动态资料,列出设备薄弱环节,按时组织审理,确定当前应解决的项目,并提出改进方案。

2.各作业部门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改进方案进行审议,审定后列入检修计划。

3.设备薄弱环节改进实施后,要进行效果考察,做出评价意见。

经有关领导审阅后,存入设备档案。

第七章生产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第一条各类设备使用前,设备管理人员要与人事部配合,组织使用人员接受操作培训,在线工程师负责安排技术人员讲解。

第二条使用人员应该清楚日常保养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熟悉设备性能。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机器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并通知有关人员检修。

第三条机器开动和停车前,必须检查作业周围环境,确定安全后才运作,停车后不准乱开马达。

第四条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或严重事故时,应坚持“四不放过”,保护现场,并报告部门负人和有关人员处理。

第五条所有动力设备,不经车间、、电工或机修工允许,不准乱修、乱拆、不准电气设备上搭湿物和放置金属类、棉纱类物品。

第六条使用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认真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填写规定的各项运行记录。

特种设备无经过特种作业培训取证的人员不能操作。

第七条不经领导批准,不准拆卸或配用其它机器的零件和工具。

第八条对不遵守操作规程或玩忽职守,使工具、机器设备、原材料、产品受到损失者,应酌情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第八章新增生产设备管理规定

第一条各部门包括“委外维修单位自购设备”需要购置的设备经批准购买后,必须报工程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条经进行可行性方面的技术咨询后,方可确定增置电器及机械设备。

第三条保证设备安全、合理使用,各部门应设一名兼职设备管理员,协助人员对设备进行管理,指导本部门设备使用者正确使用操作规程。

第四条设备购进后,负责组织施工安装,并负责施工安装的质量。

第五条使用部门负责人验收合格填写“设备验收登记单”后方可使用。

第六条对新置设备的随机配件要按图纸清单进行验收,未经验收不得入库。

 

第九章生产设备维修、保养规定

第一条机器保养(分区保养)

各车间的机器,为了使在机器运转中容易失灵的机件保持良好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保证机器正常生产,在线工程师对机台应进行巡回检修。

在巡回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保持机器正常运转,促进生产计划的完成。

机器保养要做到:

定期巡回检查。

保持机件齐全、螺丝拧紧。

做好机台清洁卫生工作。

机器保养采用定机、定人负责。

保证保养台帐工作完好。

第二条电器设备维护保养:

1.对电器设备的开关、控制箱的完好情况,每3个月检查一次。

2.对配电间的电器开关、电表的完好及清洁,每个月检查一次。

3.每6个月对电线、路灯检查一次。

4.对车间的电动机,每半年检查一次。

5.防暑降温的电动机动(排风、吊扇、台扇),每年检修一次,“五一”节前检修完。

 

第十章生产设备日常维修管理制度

第一条各部门使用的设备发生故障,须填写“维修通知单”经部门主管签字交工程部。

第二条工程部接到通知,立即从“日常维修工作记录簿”上登记接单时间,根据故障的轻重缓急及时安排有关人员维修。

第三条维修工作完毕,维修作业人员应在“维修通知单”中填写有关内容,经使用部门主管验收签字后,将通知单交回工程部。

第四条工程部在记录簿中登记维修完工时间,及时将维修内容登记设备卡片,审核维修中记载的用料数量,计算出用料金额并填入单内。

第五条将处理完毕的“维修通知单”依次贴在登记簿的扉页上。

第六条紧急的设备维修,由使用部门的主管用电话通知工程部,由各主管先派人员维修,同时由使用部门补交“维修通知单”,设备人员补各项记录,其他程序均同。

第七条工程部在接单后日内不能安排修复的,应在登记簿上注明原因,并要求公司主管领导采取特别措施,尽快修复。

第八条设备修理员工作职责:

1.各生产部门根据月份生产计划,编制维修及配件、零件加工计划,按照进度要求,组织好生产。

2.各生产部门必须根据设备状态和维修人员技术情况,编制计划和进度表并及时检查和处理配件备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3.各生产部门要将每月投产的备品配件生产准备情况,及时向主管汇报。

4.配合调度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