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笔记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8292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读书笔记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语读书笔记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语读书笔记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语读书笔记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语读书笔记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论语读书笔记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论语读书笔记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论语读书笔记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论语读书笔记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论语读书笔记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论语读书笔记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论语读书笔记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论语读书笔记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读书笔记字.docx

《论语读书笔记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读书笔记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语读书笔记字.docx

论语读书笔记字

论语读书笔记2000字

论语读书笔记2000字

【篇一:

论语译注读后感2000字】

《论语译注》读后感

《论语》这部书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我们中国人的圣经,几乎所有中国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都得从这部书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们的一个指路明灯,当然暂且不论此明灯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论语》从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走上了神坛的道路,历朝历代,都把这本书当做统治阶级的工具书。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显然这种思想是非常利于统治的,最起码各阶级的人群能够安于现状,而且还能听命于朝。

因此,从汉朝起,至清朝终,所有的学问研究者,读书人,都会对这本书做出注释、解析,力图通过自己的想法来重新诠释孔子的思想,甚至于我们的邻居,韩国、日本,也有大量的关于《论语》的研究文章。

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关于《论语》的这种注解类书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

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参差不齐,有好的,也有坏的。

这里面比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可以说把儒家的学说推向了顶峰。

那么,这浩如烟海的《论语》书籍,如何读呢,哪种思想比较正确反映孔子的真实思想呢?

答案是《论语译注》——杨伯峻注。

杨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汉语语言文学的专家,生于清末民初时期,自小接受正统教育,对先秦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力。

看杨先生的这部书,打开来马上就能了解到杨先生治学之严谨,对于研究之认真。

《论语》中的文字,他不会随意解释任何一个字,如果不把这个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会写在注释中的,所以,常常会发现,在注释文字中,关于一个字的解释,杨先生需要引经据典,甚至还要讲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诉你,这就是他如此翻译这段文字的原因。

可见,他对于这本书所倾注的心血是现在很多所谓教授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读这本书,可以让人相对客观的了解到孔子的真实思想,而不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这个客观的思想本身,其实就是孔子所要表达的想法。

那么,孔子究竟是个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呢?

其次,孔子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这个不得不佩服。

孔子穷其一生的时间要达到“仁”的境界,对待自己、对待学生、对待所有他接触的人,都是用这个“仁”字来对待。

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传授的思想,来逐渐改变那个社会,从而使天下变得更为和谐,更有秩序,当然,这个秩序同样是有阶级等级的阶级秩序。

但是在当时,能够有这种想法并且付

诸于实践的人已经难能可贵了。

那么,《论语》是不是就是我们现今社会的治疗良方了呢,是不是我们的信仰归宿已经找到了呢?

我看非也!

《论语》大致成书开始于春秋末期,编辑完成于战国初期,这个时代,中国还处于十分动乱的时代,各国诸侯你争我夺,互不相让。

社会礼制崩塌,各种思想泛滥,东周其时已经是名存实亡,各个诸侯国甚至发明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货币单位等等,俨然一副分裂景象。

而当时的孔子怀揣着一个伟大理想,游走于各国,希望能够付诸实践。

这种思想便是礼制的思想,希望通过恢复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礼数规则,来重新构建社会。

比如老百姓能够认真耕作,士大夫能够治家有方,诸侯能够治理好国家,这样整个天下自然就安康了,各个阶层不要总想着越级,你是一个士大夫,就不要想着哪天把诸侯王赶下台,不要在礼制上超越诸侯王,参见诸侯王的时候要保证诸侯王的威严,这样社会各个阶层就都稳定下来了。

所以,他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看来是有用的,但是,他忽略了一点,人的欲望往往是不可控制的,而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就是欲望,所以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孔子的思想是想让所有人都和他一样,做好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没有任何的非分之想,这恐怕相当于乌托邦了。

其实通过后代的发展也基本能够看得出来,儒家思想用来教育人民大抵是管用的,但是用来治理国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作用,还是要严格法制才是基本出路。

比如唐朝的贞观之治,繁荣的根基正是一种“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法制思想。

这么说来,《论语》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吗?

也不是。

孔子的思想中很多是涉及到我们自己修身方面的问题的,比如孔子提倡的孝悌、终生学习、谦虚、仁慈等等,这些对于现今社会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是具有很重大的意义的。

说儒家类似于宗教也正是在此。

孔子给大家构建了一个极为高尚的目标,甚至于孔子认为在他那个年代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所以所有人都可以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而永远也无法达到,因为有一个终极目标在那里摆着。

就像是佛教,只有成了佛才能终止这个无休止的轮回,可是也许需要几世的修行才能达到,可是上一世的修行?

谁还记得。

那么你就要接着修行,因为你知道现在不是终点。

儒教也正是如此,你说你的仁已经修行的很好了,不,因为孔子都没有达到,而你,连孔子还没有达到。

那么儒家可以成为宗教了,而且也是教人向善,社会和谐的。

我看仅此而已。

另外,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说《论语》不好的言论,我看也没有什么道理。

因为当时的孔子可能不是这么想的。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当时的孔子只是想要表达一种伦理纲常的想法而已,因为当时那个社会已经完全乱套了。

所以我还是那个观点,看一本书,一定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不可以乱理解的。

当时,社会战争频仍,诸侯、士大夫,各自都想要上位,都想要成功,没有人再遵守以前的旧秩序,孔子认为这是不对的,所以提出这种思想,想要规范人们的行为,不过可惜,他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实现,因为可能与社会的发展想违背了。

还有“死读书”的问题,其实孔子是最反对这个观点的。

“学以致用”才是孔子的想法,而且要“活学活用”。

还有就是“学而优则仕”,后世拿这句话为根本,指挥着万千读书人在科举,其实这个话还有半句。

子曰: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意思是官做得好了,有余力的要抓紧学习,学习好的,有余力的,要出来做官。

你看,这断章取义是不是也不好。

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要把《论语》放在一个神的位置顶礼膜拜,也不必把他放在脚下踩上两脚,这本书是中华民族承继了上千年的文化根基,我们不能轻易把他忘掉,因为我们的血管中流着《论语》的血,《论语》是我们的根。

【篇二:

《论语》读书笔记】

附录:

《论语》读书笔记上

自从2006年1月在新浪的博客上帖完了《道纪》全文以来,得到众多朋友的支持。

许多朋友更是参与讨论,其中的许多问题也引发了我进一步的思考。

原本没有计划再续写一些内容,但是这段时间与众多朋友的交流所引发的思考似乎很有必要加以整理。

于是,就以附录的形式呈现出来,主要是因为这之中所牵扯的题目可能与“道纪”的论述没有必然的关联,而这之中的内容又是“道纪”的延伸。

关于“道纪”如何来指导生活是经常被提及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只要多读一读《老子》、《论语》就可以了。

就像我在第五章和第八章中所说的那样:

“孔子思想与绝对光速宇宙观的符合使我们有了一个完整而丰满的思想用来替代与绝对时间宇宙观一起退到历史背景中的哲学”;“将‘孔老’思想组合在一起,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维之路。

在宇宙观转换的时候,在我们挥手告别哲学的时候,‘孔老’思想使我们有信心走向前方。

”但是,通过前面对孔老思想的分析,我们发现两千多年的传承已经将其中的很多思想改变得面目全非了,因此与其回答如何用道纪来指导生活这个问题,不如将《论语》之中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解用道纪的方法整理清楚,如此一来,《论语》就可以方便地指导我们的生活了。

学而时习之

虽然在第八章中给出了我对“学而时习之”的理解,但我还是认为有必要在此处重提。

作为《论语》的第一句话,它实在是太重要了。

对这句话理解的误差,会直接影响我们对《论语》的整体看法。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第一章。

这几句话太过熟悉,特别是前两句,熟的让人从来不想其中的含义,习以为常自然地认为完全理解。

还有些人认为这不过是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与思想无关,他们认为一个如此平常的现象,孔子有必要这样大呼小叫“不亦悦乎”、“不亦乐乎”吗。

但是我们真的理解了吗?

让我们试着解释一下“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进而采用道纪的方法,也就是用自身的体验加以印证。

上小学时,老师将其解释成:

学习而经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

不知道你快乐不快乐,反正我不快乐,每次为复习而复习,总会使我打瞌睡。

后来我又得到了这样的解释:

学习而后经常实践不是很快乐吗?

试想,如果你学得一门技艺,而后就不停的实践,最后你不烦我都烦了,这快乐从何而来呢。

起初我以为孔子所说的快乐也许不是我们能够简单体会到的,但是读了几遍《论语》之后,你会发现孔子在用最为简单的语言阐述生活、社会中的种种道理,如此一来,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孔子对生活的体验同我们有着这么大的差别呢?

如果这是因为我们同圣人的理解能力有差别,那为什么在读到后面类似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观点的时候又觉得孔子同我们的体验是那么的相同呢?

也许我们将这个“学而时习之”给误读了!

这句话位于《论语》的开篇,如此之简单,简单到了成为我们学习《论语》的障碍。

于是有必要翻看一下不同版本对“学而时习之”的解释,看来主要的问题出在“时”字上面。

中关村图书大厦里有一面书架摆着众多版本的《论语》注释,从一方面可以看出如今国学的火热程度,可这眼花缭乱出版物对于一个想挑一本来学习的读者来说,不能不说是

一种挑战。

不过这样的状况对于我来说到是方便得很,因为可以很快地翻阅不同版本对同一句话的解释,从而对关于这句话的认识情况有一个总体了解,而更好的是还不必买任何一本书。

于是,我看到了对“学而时习之”总体认识情况。

这些解释通通将“时”解释为时时、时常、经常,只有一个版本将“时”解释成时代。

如果我们追根循源,最后会追踪到宋朝的朱熹,朱熹所作的《论语集注》中是这样写的:

“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心中喜悦。

”后来的人们不加思索的接受了朱熹的这个注解。

但如果查《辞源》,“时”具有“时时”这个意思最早源于唐代。

如果孔子要说明“学习而后经常实践”的意思,他应该用“常”字,而不是“时”字。

其实最好的方法是用《论语》来学习《论语》,我们可以找一找“时”字出现在《论语》中其他地方所具备的含义。

就在同一章,三个段落之后,孔子再一次使用了“时”字: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而那个时的解释是时节,时机!

如此一来,问题就明了了,这个“学而时习之”的“时”也应该也解释成时机!

由此,它的解释就变成了:

“学习到的东西,在适当的时机,被用上了,不是很快乐吗?

”当我第一次体会到这个理解的时候,其震惊程度是不可言喻的。

如果使用道纪的方法,回顾自己人生中的快乐之事时,都是学习,时机,实践三者遇到一起时产生的,孔子的人生体验一霎那间与我们接得如此之近。

不仅如此,“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一下就变得不那么平常了。

它不仅在描述学习,时机,实践与快乐的关系,而且一语道破了人生的真谛,孔子用最简单的话阐述了“快乐人生”这一个他的思想中最重要的主题,“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实际上是人生观。

如此一来,它出现在《论语》的最开始就完全合理了;如此一来,《论语》给我们的感觉就完全改变了。

孔子告诉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精彩纷呈的快乐人生。

孔子不仅要阐述快乐人生的主题,而且一语中的,指出人生为何而乐,原来乐在学、时、习的交汇,这三者中的任何一项来得过于容易,都会使快乐大打折扣。

学、时、习与快乐之间似乎有某种乘积关系。

在这三者之中,学和习是人主观可以把握的,而时机不仅要靠天时,还要靠我们发现的眼睛,即洞察力。

但这三者之中“学”是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素质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时机,付诸实践。

孔子承认在这个世界中存在天才,即生而知之者。

但更多的人,包括孔子自己都是学而知之者。

因此孔子强调“学”的重要性,强调“好学”的重要性。

于是才有了贯穿《论语》全篇关于学习的论述。

我们不仅面临一个精彩纷呈的快乐人生,还面临一个色彩斑斓的快乐社会,这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以前在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脑子里反映的实际上是“友朋自远方来”。

难怪每当我们接待远方宾客的时候,喜欢脱口而出的总是这句话,但这恰恰是对这句话的误读。

同“学而时习之”一样,“有朋自远方来”也可以分为三个要素:

“有朋”、“远方”、“来”,三者和一,不亦乐乎。

“有朋”表示人生中有志同道合的人,这个“有”字格外重要,也许我们会有很多朋友,但不一定志同道合,不一定可以交流思想,因此“有朋”中的“有”就显得格外珍贵。

同时它又是“德不孤,必有邻”中的“有”,孔子告诉我们这样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定存在的。

而“远方”的意思是只有相距的远,才能有个人的空间,才能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里各有所悟,古代的“远”可以等同于地理上的远,在信息,通讯发达的今天,长久不联系即是“远”。

即使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天天在一起,没有了创造不同领悟的各自不同的环境,那交流的乐趣也会打折扣。

最后的“来”也很重要,来是大家相聚一起,相聚的方式、场合、时机都会给相聚的快乐带来影响。

因此,同“学而时习之”一样,“有朋”、“远方”、“来”与快乐之间也存在着某种乘积关系。

而“有朋自远方来”所带来的快乐是交流的快乐,是人与人互动的快乐,是快乐社会。

因此,出现在《论语》中的这个第二句话是社会观。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非常容易理解,它讲的是做人。

什么是君子,如何成为君子是贯穿《论语》的一个主题,而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一个简明扼要的方法去观察君

子,让我们马上有一个对君子感官上的认识。

以人生观、社会观、做人为开始的《论语》,就是用这样简单的语言展开了我们通常为之困惑一生的问题。

因此,“学而时习之”这一段作为《论语》的开篇当之无愧,“学而时习之”这一段有着与“道可道,非常道”在《老子》中相同的地位。

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在《道纪》的第五章,我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那就是“《论语》不仅仅是一部言论集”,我认为《论语》是孔子用对话体来写的议论文。

于是,许多朋友质疑我的这种判断。

当然,如果从历史的角度、从考古的角度都可以得出“《论语》是孔子去世后,由其弟子编纂而成”这样的结论。

但是,我想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

虽然《论语》最终定稿于诸弟子之手,但是谁又能够保证,这本书的结构不是孔子在世时就已经存在了呢?

要搞清这样的问题实在很伤脑筋,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在历史问题上兜圈子,如果我们就把《论语》当作一篇逻辑清晰,有明确的前后关系的议论文来学习,是不是会产生效

果呢?

这个出现在《论语》第十章最后的“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论语》第十章中的言论以讨论各式各样的礼仪为主,除去这最后一句,其余的段落基本上是一种模式。

我们可以先试举几例,好对这第十章有个初步了解: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

唯谨尔。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

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升车,必正立执绥。

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在这一章中,孔子的言论不多,主要是孔子的各种行为规范。

然而,奇怪的是在这一章的最后出现了与上述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一段话: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

曰:

“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这段话并不难解,奇怪的是它为什么出现在这里,有什么意义。

先看看这段话说了些什么:

飞鸟展开翅膀飞了起来,盘旋了一阵就落下集中。

孔子说:

“山梁上的雌雉鸟,时哉时哉!

”随后与子路一起,作了个仪式。

这个仪式是“三嗅”,好象是嗅了三次鼻子。

我们且不管孔子和子路作了什么仪式,只看这段话的整体内容就很奇怪,不知道它要说什么。

首先它和第十章中其他的段落很不一样,即使历来将《论语》看成是言论集,但这言论集中还是将相近的言论放到了一起。

其次,这段话所描述的内容似乎与思想毫无关联,这也与《论语》的决大部分内容的风格不相符。

倒是有些像日记,记载了莫种奇遇。

而且,孔子和子路和行为也很怪异,他们走到山中看到一群鸟,孔子大喊:

“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然后和子路一起嗅了三次鼻子。

要是我遇到了这样的情景,肯定以为是丁春秋的星宿派在搞什么活动。

果然,关于这段话的解释就变的五花八门了。

大部分的解释认为这是笔误,将别的地方的言论错抄在这里,或是根本不应该记录到《论语》里的奇闻逸事误记在这里。

在我们搞不清含义的时候,就开始怀疑古人的能力和智慧。

况且,孔子不会喜欢记载什么奇闻逸事的,因为《论语》第七章中就有,子不语:

怪、力、乱、神。

再看看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里是怎么说的:

野鸡站在山岗上面,显得很神气,假使它站在中央菜市场的鸡笼旁边,你说它的后

果是什么?

它站在那山岗上,就大有凤凰之象。

正如晋代左思的诗: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一幅大自然的画面,上是千仞岗,下是长江浪,一人怡然自得地站在上面,真是神仙中人,了不起,这就是得时、得位。

孔子指着那山岗上美丽的雌雉对子路说:

“时哉!

时哉!

”意思就是说,你看,那只雌雉正在这个时候飞起来,然后又降落在那么一个好地方,这一幕活动的画面,影射了人生处世之理。

孔子周游列国,要想救这个时代,救这个世界,救这个历史文化,但却深感回天乏术。

他藉着这一幕景致对子路表达这个意思,而不从正面讲,好像释迦牟尼拈花微笑的手法。

不用语言,就用目前这个事实指示给子路,你要懂得这个,要立足,要站稳,要站得好,早一点站到你的好位置。

“时哉!

时哉!

”要把握时机。

子路这时候拱手:

“是!

”三嗅是子路听懂以后,恍然领悟而生感叹的反应。

南怀瑾先生在试图赋予这段话一些思想意义,但还是没有解决这段话与第十章其他言论毫不相干的问题,况且将“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解释成“子路听懂以后,恍然领悟而生感叹的反应”也有些牵强。

而子路的反应想象上去还是有些怪异。

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这段话,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呢?

现在,我们假设《论语》不是一部言论集,而是一部议论文。

那么在第十章的全部论述结束的时候,应该出现的是这一章的结论,结论与论述过程在形式上的不统一是很常见的。

于是,我们有必要仔细审视一下第十章的内容。

正象前面讲的,这一章中孔子的言论不多,几乎看不到“子曰”。

这一章中的内容主要是孔子的各种行为规范,从穿衣到吃饭,从走路到睡觉,从上班到休闲,如何站立、如何行走、如何坐、如何卧,别人送礼应如何回应,遇到了紧急情况如何处理等等,事件具体而且琐碎。

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寝不尸,居不容”这样的语句就出现在第十章。

这与《论语》其他章节中那些谈天论地,谈古论今的言论完全不同,就像是孔子在谆谆教导着一群学子,就像是孔子在上一堂行为规范的课程。

于是,我们就找到答案了:

这完全是一组关于人在社会中交流时所需的素质教育的课程。

如果我们用这第十章的内容和现今国际流行的素质教育(liber-arch)作比较的话,会发现许多相似之处。

如果第十章的内容是素质教育的课程,那么在第十章结尾出现的这段话就应该是毕业典礼了。

飞鸟寓意的是即将毕业的年轻人,盘旋了一阵就落下集中,老师孔子发表讲话:

“准备好了的年轻人,学业已经完成,以后就要看你们如何把握时机了!

”这里的“时”当然是“学而时习之”的“时”。

然后老师孔子和助教子路一齐行礼,以表祝福、勉励之意。

关键的是这个“三嗅”作何解释,我查了《辞源》,没有找到“三嗅”,却找到了“三揖”,《辞源》上说“三揖”是古时候的一种拱手礼,据此,我推测,“三嗅”也是这样的拱手礼。

于是,我对着镜子试了一下,发现作拱手礼时,双手抱拳恰恰位于鼻子之下。

当然,你也可以双手抱拳举得高一些,甚至高过头顶,然而,你马上可以感觉到,不同的高度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而举到鼻子之下的拱手礼恰恰反映的是送别的祝福和勉励。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孔子为什么一定要用飞鸟来寓意即将毕业的年轻人,搞得后来的人胡乱猜测。

前不久,同《与霍金对话——中国自然哲学之于新宇宙学》的作者天河水先生交流对“学而时习之”看法,天河水先生完全同意我对其中“时”字的解释,并提出了一个佐证:

“‘时习’符合《周易》乾卦精神,也就是待时而飞”。

而这个待时而飞用在这里,用于解释“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也非常合适。

原来孔子和子路所行的这个“三嗅”之礼,不仅包含了对踌躇满志的学子的祝福和勉励,还包含了对待时而飞的青春的礼赞!

通过这样基于《论语》不是一部言论集假设的分析,我们很好地解决了第十章最后一段话与全篇的关系。

不仅如此,我们还得到了一个副产品。

社会上似乎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孔子思想中有很多繁文缛节,限制了人的激情与创造,而大家所认为的那些繁文缛节基本都出于第十章。

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个第十章,原来是一组素质教育的课程。

而如何使用这里学到的行为规范,就要看每个人在生活中如何灵活运用了。

就像是武功,师傅教的是

死招,临战操练的是活用。

《论语》的第四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曰: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这段话看上去并不难解,原本以为可以一带而过的,没料到稍稍停留片刻,深入地想了一下,却引发了一连串复杂的思考活动。

先看一看对这句话目前流行的解释:

“能以礼让治国吗,这有何难;如果不能以礼让治国,要礼有何用。

”乍一看,这解释得很合理,没有什么可以深纠的地方。

但我总觉得哪里有些别扭,将译文和原文对照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别扭的地方是将“何有”解释成“有何难”了,如果是“有何难”的意思难道孔子不会使用“难”字吗?

显然不是,《论语》中曾多次出现“难”字。

翻一翻众多的版本,几乎众口一词都是这样解释的,再翻看《论语集注》,发现这样的解释也是源于朱熹:

“何有,言不难也”。

虽然大家都选择了朱熹的解释,但我还是感觉不太对。

首先,将“何有”解释成“有何难”或“不难”,用口语的话讲,就是有点儿愣。

其次,“如果不能以礼让治国,要礼有何用”这样的语气不太像孔子的风格。

孔子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怨天,不尤人”。

而按照上面的解释,“能以礼让治国吗,这有何难”好象没说清楚,没有说明礼让治国如何不难。

而“如果不能以礼让治国,要礼有何用”又有些怨天尤人的意思。

如果我们认可这样的解释,那么这段话所能带给我们的信息非常少,只有“应该以礼让治国”这样一个信息,如此一来,在惜字如金的《论语》里就应该写成:

子曰:

“以礼让为国。

”不仅如此,“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从逻辑上讲也有缺陷,它为什么不说: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如让何?

”怎样才能解开这一系列的疑问呢?

看来“何有”是个突破口。

如果我们先不管前后文,就说这个“何有”,恐怕有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是“哪有?

”的意思。

采取用《论语》学习《论语》的方法,我们在《论语》里找找其他地方的“何有”:

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第七章。

子曰: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论语》第九章。

“礼”和“让”都是好的品德,放到一起是“礼让”,更是为人的美德。

我发现有这样一个现象,在我们的语言中有许多好的词,好的概念,当我们将这些好的概念放到一起的时候,我们会理所应当地认为那一定还是好的,几乎很少会想这些好的概念能不能放到一

【篇三:

我读《论语》论语读后感】

我读论语

真理并不在于它有多么的深奥晦涩,恰恰相反,真理是最朴实无华的,《论语》语言简练,但千百年来却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名著深为文人志士所尊崇,其表述的孔子学说迅速传播,从伦理道德、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前进的方向。

其人文思想的光华,已然灼照了千古。

论语的哲思博大精深,所阐述的内容包罗万象,富含着先哲的睿智光芒。

试想在两千多年前,人们无不在为了自己的私欲而追求物质富足时,孔子,这个有着堪比宇宙般广阔思想的圣人,他捋着髭须行进在苍茫的天地之间,这是怎样的睿智者与开拓者,他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有了礼法、信仰与思想的社会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

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率性而为、追寻自我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孔子是勇敢的,他敢于直言不诲,他放任精神在天地间自由驰骋,他将小我融入大千世界,于是

他明白了“修身,齐家,治国,方平天下“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