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8336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9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docx

中考化学冲刺训练经典压轴题和答案

、过氧化氢溶液会自然分解,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为测1的过氧化氢溶液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

定一瓶100g30%,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27.2g取该溶液

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试计算⑴久置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⑵该瓶溶液中,已经分解的过氧化氢质量(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2纸”:

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550g碎纸样品。

分别在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烧烧杯烧杯烧杯烧杯杯④⑤①②③1010

加入样品的质量10/g

1010

10

/g加入稀盐酸的质量50

40

20

3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g

的质量

0.88

1.76

X

3.52

3.52

(1)表中X的值为;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现有7.5g石灰石样品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友情提示:

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发生反应)

mCO2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若将石灰石样品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容器内的剩余物进行过滤,所得到的溶液质量是多少?

4、某样品为Cu和CuO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CuO的含量,取用20g此样品,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与之充分反应.相应数据见下表: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第次剩余固体的质量/g/mL

16140

12402

8340

8440

求:

(1)20g此样品中Cu的质量

(2)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

(3)用氢气充分还原5g此样品可得到固体多少克?

5、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64质量O(g)32SO6(g)质量2.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O、生成的SO三22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____;

(2)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SO多少克?

2(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SO的质量.2

6、取145mL稀盐酸(密度为1.1g/cm),跟53g含杂质3(该杂质不与盐酸、生成物反应,也不溶于水)的石灰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8g二氧化碳。

计算:

(1)所用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

(2)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1份第2份第3份第4份样品50.050.050.0取样品质量(g)50.0

取稀硫酸质量160.0

40.0

120.0

80.0

)g(.

产生气体质量的质量/g

0.45

0.8

1.0

1.0

)(g

份样品测得的数据中,(填试计算:

⑴经分析,在第1物质)完全反应了。

⑵列式计算黄铜屑样品中的锌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小明同学为了测定某铜锌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先取相同质量的混合物分置于三个等质量(100g)的烧杯中,再分别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第1杯第2杯第3杯

20g混和物质量20g20g

150g50g100g稀硫酸质量反应后烧杯及其中269.6g

219.6g

169.8g

物质质量

请计算:

(1)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9、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

血红蛋白中的铁是人体内氧的输送者,缺铁易患贫血。

⑴一种添加了营养剂的“铁强化”酱油已经面市。

根据卫生部铁强化剂添加标准,每100ml酱油中铁营养剂添加量是200mg,该营养元素质量分数为12.5%。

根据实验测得,酱油中铁只有10%能被人体吸收,以某人一天使用16ml该酱油计算,他一天从酱油中吸收的铁

元素是多少毫克?

⑵某贫血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铁元素外,还需服用含铁元素的某种药物。

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1.12铁元素,则服用药物中的铁元素相当于需要硫酸亚铁晶体(FeSO·7HO)24多少克?

⑶若硫酸亚铁是由铁和稀硫酸反应制得,且反应后的溶液经过降温恰好完全转化为硫酸亚铁晶体(FeSO·7HO)(假24设溶质和溶剂均无其他损失),要得到上述的硫酸亚铁晶体(FeSO·7H),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O24.

10、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列为食物污染源之一,每日铝元素摄人量应控制在4mg以下,过多摄入会损害脑细胞,是造成老年痴呆的原因之一。

炸油条时,需加人明矾[KAI(SO)·12HO]晶体作膨松剂。

242①计算明矾晶体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在1000g调合好的炸油条的面中,含有明矾晶体2g,若每根油条平均用面50g,试计算早餐食用2根油条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假设烹炸过程中铝不损耗)?

11、微型化学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很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很少,因此被誉为绿色环保的化学实验。

用右图微型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的实验只消耗了0.55g10%的盐酸。

求:

2

(1)产生CO的质量是多少克?

(结果保留三位小数)2

(2)如果10%的盐酸密度为1.1g/cm,消耗盐酸的体积是3多少毫升?

(3)通常完成这个实验大约需10%的盐酸5mL,这是微型实验用药量的多少倍?

12、将50gCaCl溶液与70克碳酸钠溶液混合后,恰好完2溶液。

请计算:

115g全反应。

过滤得到.

沉淀的质量为)反应后生成CaCO(13

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NaCO(232)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3(0.1%)样品进行如下实)(铜和锌的合金13、化学小组同学取某黄铜次加4200g稀硫酸分验,他们取该黄铜样品碎屑50g,把入到该样品中,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4次第第2次3次1第次50

50

50

加人稀硫酸50

质量/g

剩余固体质43.537.033.7533.75

/g

(1)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g时,反应恰好完成。

(2)计算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14、向盛有12.60g碳酸氢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5g硫酸溶液恰好反应。

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烧杯连同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0.0g品的起始质量为

↑=Na2NaHCO+HSOSO+2HO+2CO2242234回答下列问题:

)当碳酸氢钠与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需的时间(1。

约为

(2)当碳酸氢钠与硫酸溶液完全反应时,所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3)反应后,所得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15、为了对海水中的氯化钠(假设以NaCl计算)进行成分分析,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他们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仔细观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丙丁

300

100

所取海水样品的质量100

100

/g

200

加入AgNO50溶液的质150

100

3/g

量5.74

2.87

2.87

1.43反应后所得的沉淀物.

(1)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的实验。

(2)请计算海水中的氯化物(以氯化钠计算)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6、急性腹泻会造成人体脱水,此时可服用补液盐补充水分。

某种口服补液盐的成分和用量如下。

【成分】每包含葡萄糖11g、NaCl1.755g、KCl0.745

g、NaHCO1.260g。

3

【用量】临用时,将一袋补液盐溶于500mL温水中,一般每日服用3000mL。

(1)补液盐中对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体液恒定的pH有重要作用的是。

(2)按照说明书中一天的用量,由该补液盐补充的钾元素质量是g。

(3)若在家中按照该补液盐中钾元素和钠元素的质量比,来提供,则NaCl包补液盐。

如果钠元素全部由1临时配制.

需要用(写计算式即可)gNaCl来代替原配方中的

NaHCO。

317、碳酸钙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

某实验小组同学要测定一种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

【查阅资料】获得的资料有:

(1)补钙剂中常加入糖类、维生素D等改善口感或增强药效。

这些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高温灼烧时会

燃烧或分解。

碳酸钙高温灼烧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2常见的碳酸钙含量测定方法:

将碳酸钙粉碎,加)(3入已知浓度的过量盐酸充分反应,然后测剩余盐酸的量,根据消耗盐酸的量最终求得碳酸钙的含量。

澄清含量很少,Ca(OH)100g(4)澄清石灰水中的2。

0.15gCa(OH)石灰水中最多含2【方案设计和实施】根据资料和已学知识,该小组同学设计如下两种方案进行测定。

1方案:

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实验。

澄清石灰水

)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长颈漏斗下部插入液面下的目的是(2

(3)加入药品前,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记录数据如下:

(4

空洗气瓶钙片澄清石灰水的

反应后洗气瓶及瓶内物

质总质量

300.4g

质量质量质量200g

100g

25g

方案2:

将钙片粉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根据放出气体的量计算碳酸钙的含量。

记录数据如下(空烧杯质量为100g,加入钙片质量为25g):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100g200g300g400g

222.8充分反应后烧杯及杯内320.6418.4518.4

g

物质总质量g

g

g

【分析和评价】。

1

(1)方案和方案2中合理的是,原因是

)该小组同学没有使用碳酸钙高温灼烧分解的方法(实2(验室可以进行该实验),原因是。

)中介绍的方法,还需要学习(3)要使用【查阅资料】(3的是。

【结论】经过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已知18MN、,并测定M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中不断滴加N,如图所示。

pH所得溶液的.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1)M

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c、b、

(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用其它实验方法对三种pH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溶液进行探究。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

溶液,观察到有蓝色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

沉淀生成。

a处溶液。

结论:

是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

c处溶液。

b结论:

是处或为进一步确定该处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结实验现象实验步骤.

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

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

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

19、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毒.0.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反应时间(秒)0255075100125150175200

滴入稀盐酸体4

8

121620240

2832

)毫升积(13.213.012.712.412.17.02.01.61.3pH

38.36.937.538.038.538.839.239.0)

(温度℃38.8

6

(1)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__________秒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中和。

(2)分析上表数据发现,在逐渐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请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表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pH的变化数据,试计算

克/毫l.0(稀盐酸的密度取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O)升;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I=NaCl+H2(碳酸钠含杂质的纯碱样品化学科技小组同学将13.9g20、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5g)的数据如下表所)与反应时间(t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示:

ttttttt反应时间6243051t/s

4.4

1.70

气体质量0.83.52.64.4

2

8

m/g

6

4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21、过氧化氢溶液会自然分解,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为测的过氧化氢溶液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g30%定一瓶.

取该溶液27.2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试计算

⑴久置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⑵该瓶溶液中,已经分解的过氧化氢质量(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小奇同学在实验室开放日做了氧化铜和稀、22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标签硫酸反应的实验后,溶液。

为了残缺(如左下图所示)的NaOH他决定利用氧化测定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滤铜和稀硫酸反应后的废液。

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取100g溶液的质量与生NaOH液,慢慢滴加此NaOH溶液,加入

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的质量;CuSO100g1()计算滤液中4)计算此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

23、一瓶氢氧化钠固体,因不慎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已经部分变质。

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测定该瓶试剂变质的程度,他们在知识回顾的基础上,依次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知识回顾:

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CO和HO;CaCO不溶于水。

3223第一步:

取该瓶中的试剂20g加水配制成溶液;

第二步: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第三步:

过滤、干燥、称量,生成沉淀为5g。

(1)若该瓶试剂中的NaCO的质量分数为A,则氢氧化32钠的质量分数1-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

是。

(2)计算该20g试剂中含有杂质NaCO的质量分数(结32果精确到0.1%)。

24、某校化学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化学方法探究一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

同学们将11.4g钢样品和20.0g稀盐酸(足量)放入质量为120.0g烧杯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111烧杯和药11.41.31.01.0

质/g

(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g。

(2)钢的类型分为:

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含碳量含碳量含碳量2%

~0.6%0.6%0.03%~~0.3%0.3%

假设残留在烧杯中的黑色固体全部是碳单质,试通过计算判断这种钢属于哪种类型的钢?

80%这种钢材,需含氧化铁1000t3()某钢厂欲冶炼的赤铁矿多少吨?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炼铁厂生产的生铁(杂质不与25酸反应)进行组成分析。

其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步骤相关数据

16g称取生铁样品放入烧杯1.

2加入足15的盐200.0g

215.5g

3称取反应后烧杯中物总质量)生铁样品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

中铁的质量;(3%的氢氧化,需要配制10为了除去26、NaCl中的杂质RCl2钠溶液,有如下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配置氢氧化钠溶液时有下列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在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RCl时。

取20克该混合物加2入100克水中,完全溶解,再加入80克配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不再产生沉淀后过滤,得9.8克滤渣。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利用已知条件求解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x)的比例_______

③R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④向所得滤液中加入173.8克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7、已知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可同时发生两个反应且均生成红色固体。

高温

(1)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反应生成红色铜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2CuO===2Cu+CO↑;2写出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反应生成红色氧化亚铜(化学式为CuO)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高温时充分3.12g

(2)现有碳和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反应。

若反应后碳和氧化铜均无剩余且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0.44g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石灰水增重。

g。

①反应前混合物中碳的质量为

计算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氧化亚铜的质量。

②.

(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8、李杨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李杨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他们取16.25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143.6rnL水中,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水的密度为1g/cm)。

试计算:

3

%的.1)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产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2(

)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后所得溶液(3的溶质质量分数。

、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29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20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100g化钠溶液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1234

25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25

25

25

/g

2.9生成沉淀的质量/g

X8.78.7

(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

(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上述实验中所用到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小明同学利用实验室中已有的8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的,试计算需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成实验中所需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30、在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200g中,滴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恰好完全反应。

记录反应过程,得到的沉淀与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问:

(1)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将容器中的溶液在t℃时恒温蒸发27克水后,恰好达到℃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t饱和,计算.

、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31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溶液,他CO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3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他CO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32溶液,加入Na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CO32CO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Na32

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在加入1NaCO(32。

CaCl生成,说明废液中的溶质除含有外,还含有_________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2)计算NaCO(320.1%)。

精确到、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32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20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化钠溶液100g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4

3

2

1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25配料:

鲜牛奶

保质期:

8个月

净含量:

250ml

营养成分(每100ml)钙≥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份份份份第三次加入10g1.5g

1.0g10g第四次加入0.6g第五次加入10g0.6g

10g第六次加入第五次加入10g0.6g

0.6g

10g第六次加入

252525

/g

2.9生成沉淀的质量/g

X8.78.7

(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

(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上述实验中所用到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小明同学利用实验室中已有的8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的,试计算需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成实验中所需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33、为测定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现采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

其原理是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成氨气(化学式NH),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3式为:

2NH+HSO=(NH)SO.现取该牛奶样品30ml用442324“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产生的氨气用9.5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吸收。

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产生氨气的质量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g,下同)

牛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30ml⑵.

⑶图是该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内容。

已知牛奶中的蛋白质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请你通过计算确定,该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包装标签所标示

的蛋白质的质量标准。

0.11g

脂肪≥3.30g

蛋白质≥2.90g

34、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从水泥厂拿来一块石灰石样品,技术员告诉他们此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

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用8.00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分5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次12345

20.020.020.020.020.0加入稀盐酸

/g的质量

6.00剩余固体的m2.001.201.20

/g质量

试回答下列问题:

(l)表中m的值为_________g.

(2)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

(3)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次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第4(.

35、东方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在测定由氯化钠和硫酸钠形成混合物的组成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取20g混合物全部溶于水,将得到的溶液等分为4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量未知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

加入氯化钡溶液的30

15

20

25

/g

质量反应得到沉淀的质1.401.862.332.33

/g

量,请计算:

若有关的化学反应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