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86596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doc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纲要大纲完整版本docx

作者---frank

第一章

1、什么是人生观?

9

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2、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9

对人的认识,核心在于认识人的本质。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

认识人的本质,只能立足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的人,而不能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更不能

依靠神的启示。

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10

包括: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4、什么是人生目的?

10

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

活”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

5、人生目的的现实作用:

10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的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6、正确人生目的的作用:

11

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7、错误的人生目的带来的影响:

11

错误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或是投机钻营、违法犯罪,或是虚度人生、放纵人生,或是悲观消沉、厌世轻生。

8、什么是人生态度?

11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9、什么是人生价值:

11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10、人生价值的内涵:

12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

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

前提。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

障。

11、什么是世界观?

13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一切认识都是来自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哪些?

16

人生须认真。

人生当务实。

人生应乐观。

人生要进取。

 

13、评价人生价值:

18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

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

众尽心尽力服务。

14、如何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18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15、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19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人生价值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都要

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16、如何辩证对待人生矛盾(我们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

20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树立正确的顺逆观;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17、幸福的具体内涵:

22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

实现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物质需要的满足、物质生活的富足是幸福的重要方面,但人的幸福不能仅仅局

限于物质方面,精神需要的满足、精神生活的充实也是幸福的重要方面。

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损害社会整体和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18、如何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21

不要拘泥于个人利益的得失。

不要满足于一时的得。

不要惧怕一时的失。

19、荣辱的具体内涵:

23

荣辱是一对基本道德范畴,“荣”即荣誉,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褒扬与赞许,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肯定性心理体验;

“辱”即耻辱,是指社会对个人不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贬斥与谴责,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否定性心理体验。

20、什么是荣辱观?

23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

21、反对错误的人生观:

24

反对拜金主义。

(拜金主义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思想观念)

反对享乐主义。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第二章

1、理想的内涵:

29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

29

理想具有超越性。

理想具有实践性。

理想具有时代性。

3、信念的内涵:

30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4、信念的特征:

30

信念具有执着性。

信念具有多样性。

5、理想信念的作用:

31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6、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33

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7、如何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39

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8、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关系41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规定和指引。

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9、青年与国家的关系:

42

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就没有青年的前途。

10、青年怎样立志?

42

立志当高远。

(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

立志做大事。

立志须躬行。

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人民的幸福,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尽其才、奋其志。

11、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是要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忠诚实践者。

第三章

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哪里?

46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亦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还表现为对理想人格的推崇。

2、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什么是民族精神?

4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

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4、民族精神有哪些?

48

伟大创造精神。

伟大奋斗精神。

伟大团结精神。

伟大梦想精神。

5、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53

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6、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55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

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7、爱国主义内容包括:

55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8、新时代爱国主义基本要求:

57

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9、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内涵:

57

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10、什么是爱国者?

61

只有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始终做到爱国的深厚情感、理性认识和实际行动相一致,

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11、如何做忠诚的爱国者?

61

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促进民族团结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12、如何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61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

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13、如何促进民族团结?

64

深化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民族事务的法律法规,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

体”的发展历史,坚定“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认清“藏独”和“噩独”等各种分裂主义势力的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坚持原则、明辨是非。

14、如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65

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增强哪个国防意识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15、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67

勇于创新创造的民族禀赋成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究其深层精神根源,就在于中华民族创新创造这一宝贵的精神传统和民族禀赋。

16、改革创新的时代意义:

68

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

17、如何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70

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

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18、如何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71

夯实创新基础

培养创新思维

投身创新实践

第四章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是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

7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

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

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2、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76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78

中华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8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生动展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生机活力。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8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智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其先进性,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念。

其人民性体现在它所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的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引导着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还源于他的真实性。

6、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84

大学生要扣好人生的扣子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第五章

1、什么是道德?

89

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的起源90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3、道德的本质:

91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4、道德的功能;93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职业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

范个人品德的养成,引导并促进入们崇德向善。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

效与能力。

(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

用的力量。

道德的调节功能主要是不断调节社会整体和个人的关系,调节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使个人、社会与他人的

关系逐步完善和谐。

5、道德的作用:

94

道德的作用是指道德的认识、规范、调节、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

果。

6、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94

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影响;

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7、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95

道德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道德的发展和进步也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8、中国优秀道德:

96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96

中国革命道德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9、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97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10、如何做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99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

(一种是复古论,另一种是虚无论,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割断了道德的历史与发展的关系,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道德的进步)

11、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

优秀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12、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102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理想信念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宗旨精神)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利益观)

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社会新风和新型人际关系)

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修身自律)

13、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作用)104

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14、为什么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107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15、为什么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109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16、社会公德:

111

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7、公共生活与生活秩序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更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18、公共生活的特征:

112

活动范围广泛性

活动内容开放性

交往对象复杂性

19、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

的起码的道德要求。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从本质上说,网络交往仍然是人与人的现实交往,网络生活也是人的真实生活。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20、职业道德116

(一)职业生活与劳动理念

正确的劳动观念是维系人们职业活动和职业生活的思想观念保障。

(二)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

和行为准则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21、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做好充实的择业准备

培养创业的勇气能力

22、如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120

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

23、注重家庭、家教、家风121

24、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122

家庭美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

系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25、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124

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

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

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26、个人品格德125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大学生要自觉践行爱国奉献、明礼守法、厚德仁爱、正直善良、勤劳勇敢等个人品德要求,不断提升个人的道

德修养和境界。

道德修养作为人类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指个体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准则及要求内化为内在

的道德品质,以促进入格的自我陶治、自我培育和自我完善的实践过程。

27个人品德的作用:

126

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28、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127

学思并重。

省察克治。

慎独自律。

知行合一。

积善成德。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求任何物质回报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

会进步的服务。

29、参与志愿服务的作用:

132

帮助了他人、服务了社会,推动了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把为社会和他人的服务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和光荣的职责,从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30、社会风尚:

133

良好的社会风尚使人们在社会道德实践中逐渐形成起来的。

大学生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和引领者,促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第六章

1、法律的含义:

138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国家是立法者和执行者)

法律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社会意识形态)

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除了法律

治阶级的意志还体现在国家政策、统治阶级的道德、最高统治者的言论等形式中。

 

 

综上所述,可以将法律定义为: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

规范体系。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40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

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142

法律制定。

法律执行。

法律适用。

法律遵守。

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地位、重要性)144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在全面依法治国

中具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

5、宪法的形成和发展145

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全国人大分别对我国宪法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

正。

2018年1月,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根据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建议

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

案》。

6、我国宪法的地位147

宪法至上地位主要体现在其特有的作用、效力和内容等方面。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作用)实践证明,我国现行宪法

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

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好宪法。

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效力)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

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内容)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领

导核心、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道路、奋斗目标。

我国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

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中心工作、基本原则、

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

 

7、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49

党的领导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人民主权原则。

(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