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9038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docx

《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docx

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

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

第一节布置原则

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具体的施工平面布置原则为:

1、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布置紧凑,便于管理,尽量节约施工用地;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临时建设投资;

2、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3、临设的布置,应便于施工管理及工人生产和生活;

4、在平面交通上,要尽量避免土建、安装及生产单位相互干扰;

5、符合施工现场安全、消防、市容及环保要求。

第二节总体布局

5.2.1排水系统

沿施工道路边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截面尺寸为300mm×300mm,每隔30m左右设一个沉淀池,沉淀池尺寸为800mm×800mm×800mm,排水沟要有3‰泛水,排水沟上设置铸铁盖板,排水口通向市政管道中。

5.2.2给水系统

将建设单位提供的给水管沿建筑物四周布置,水管埋入地下不小于200mm,其他支线采用φ32镀锌水管,且在水管中间每30米布置阀门,作为今后修理水管使用,以免影响生产。

在各幢房屋中设置2只φ50消火栓,作为消防之用。

为防止发生突发事件影响施工进度,保证施工用水,拟修建两个临时水池蓄水备用。

5.2.3供电系统

用100mm2电缆线从建设单位提供的变电房接出接至总配电箱,然后由总电缆线接出电箱。

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拟准备一台柴油发电机备用。

5.2.4基础施工阶段总平面布置

详附图5.1

5.2.5结构施工阶段总平面布置

详附图5.2

5.2.6装饰施工阶段总平面布置

详附图5.3

第三节施工临时用电

5.3.1现场施工用电计算

1、用电负荷

本工程用电高峰期将出现于上部结构施工期内,施工用电主要是钢筋、模板体系及材料的垂直运输和施工、生活照明等,用电高峰期内用电机具设备详见《施工机械配备表》。

根据此表,本工程用电负荷可计算如下:

P=1.05×(K1∑P1/COSφ+K2∑P2+K3∑P3)

其中:

∑P1为电动机总功率

∑P2为电焊设备总容量

∑P3照明总功率

K1=0.6K2=0.6K3=0.8COSφ=0.75

∑P1=309KW

∑P2=145KW

∑P3=30KW

P=1.05∑(0.6×309/0.75+0.6×145+0.8×30)=376.11KW

由计算可知,甲方需提供大于400KVA的电源才能满足施工要求。

2、临时用电线路系统根据各种用电设备在施工现场的布置情况,采用树干式与发射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

地平面电缆敷设于电缆沟内,过道路时电缆外套钢管保护;干线电缆穿于管内,每一楼层设线盒。

干线电缆选用截面积为95mm2的BXF型铜芯橡皮绝缘电缆;照明线路室内采用三蕊橡皮绝缘电缆,室外采用截面积大于10mm2BXF型铜芯橡皮绝缘电缆。

5.3.2安全用电

本工程施工现场用电中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施工现场用电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并使施工现场供用设施的设备施工、运行及维护做到安全可靠。

1、分级变电所、配电所的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靠近电源,便于线路的引入和引出;

b.保证不受洪水冲浸,不积水,地面排水坡度不小于0.5%;

c.避开易燃易爆危险地段和有激烈振动的场所。

2、架空配电线路和埋设电缆线路:

a.架空线杆易采用钢筋砼杆或木杆,木杆的材质需坚实;

b.架空线不得有倾斜,下沉及杆基积水现象;

c.架空线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2.5M;

d.埋设电缆线路的沟槽采用砖砌,深度0.2—0.7M,沟底铺砂100厚;

e.在同一挡距内,一根导线的接头不得多于1个,同一条线路在同一根内接头不应超过2个;

f.进入变电所,配电所的电缆沟或电缆管,在电缆敷设完成后应将管口堵塞。

3、接地保护

a.大型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采取可靠的接地保护;

b.电器设备的工作零线保护接地线必须分开,保护零线上严禁设开关或切断器;

c.用电设备接线采用并联接地方式,严禁串联接地或接入零线;

d.接地线采用焊接、压接、螺栓连接或其他可靠方法连接,严禁缠绕。

4、配电箱和开关箱

a.配电箱和开关箱应安装牢固;

b.地面上所设的配电箱和开关箱,位置需高出地面,附近不可堆杂物,上部做好挡雨棚;

c.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线口和出线口设于侧面或底面,电源引出线设防水弯头;

5、熔断器和插座

a.熔断器和插座规格应满足被保护的线路所需的要求,严禁使用不合格熔断器,严禁使用铜丝代替熔丝;

b.熔体熔断后,必须查找原因,经检查无误后方可更换,装好后方可送电,插销和插座必须配套使用;

c.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电动工具长期停用或新领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以前应进行检查是否有漏电情况发生;

d.使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当采用插座连接时,插座插头应无损伤、无裂纹、且绝缘良好;

e.使用的移动式电动工个,人员因故离开现场暂停工作或突然停电时,应拉开电源;

f.使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应加装高灵敏性漏电保护装置;

g.使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其电缆线应按电器规格和使用环境要求选用,电缆避开热源,不得在地上拖拉。

6、电焊机

a.电焊机应接区域按标高层集中布置;

b.室外电焊机应设置在干燥场所,并设遮棚;

c.电焊机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d.电焊机的裸露导电部件和转动部分应装安全护罩;

e.电焊把钳绝缘必须良好;

f.电焊机二次引出线长度不宜大于30M;

g.电焊机应设置二次降压保护装置。

7、照明

a.室内照明线路除橡皮套软电缆外,均应分开固定于绝缘体上,穿墙线应设绝缘套管;

b.照明线路不得接触潮湿地面,不得接近热源和直接挂于金属构件上;

c.照明开关应控制相线,当采用螺口灯头时,相线应接在中心触头;

d.照明灯具于易燃物之间,应按规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间距不够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e.生活区照明采用36V低压安全电压。

第四节施工临时用水

5.4.1施工临时用水计算

本工程现场用水分为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三部分。

1、施工用水量q1:

以高峰期为最大日施工用水量,计算公式为:

q1=K1∑N1K2/8×3600

式中: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5

K2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Q1以4台200L砂浆搅拌机8小时内的生产量(每台以25M3计)、4个民工班8小时内的砌筑量(每班以20M3砖砌体计)、混凝土养护8小时内用水(自然养护,以150M3计)。

N1每立方米砂浆搅拌耗水量取500L/M3计,每立方米砖砌体耗水量以200L/M3计,每立方米混凝土养护耗水量以300L/M3。

q1=1.15×(4×25×500+4×20×200+150×300)×1.5/8×3600=6.64L/s

2、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

式中: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5

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2.0

q2以1台对焊机每天工作8小时,2个木工房一个台班计。

q2=1.15×(300×1+20×2)×1.5/8×3600=0.02L

3、生活用水q3:

现场高峰人数以250人计算,每人每天用水20L计算:

q3=Q3N3K4/8×3600=250×20×1.5/8×3600

=0.26L/S

4、消防用水量q4:

根据规定,现场面积在25公顷以内者同时发生火警1次,消防用水定额按10~15L/S考虑,根据现场总占地面积,q4按10L/S考虑。

5、现场总用水量:

根据规定,当q1+q2+q3>q4时,采用q1+q2+q3的原则,现场总用水量为:

q=q4=10L/S

6、供水管径,按下面公式计算:

D=√4q/1000πV=√4×10/1000×3.14×1.6=0.08m

计算结果,甲方提供管径大于Ф80供水管才能满足施工需要。

5.4.2施工用水布置

根据提供的总体平面图,结合设计规范要求,用水总管自源头沿路布置,水管埋入地下200mm。

分两路进行供水,一路到临建用房内,用Ф32分流方供水;一路到施工场地,各供水水管在每层留一只Ф25阀门,作为混凝土养护及消防之用。

加在管段中间设置4只Ф50消火栓,洗车用水设在大门处,同时卫生、搅拌等部位,做总管分流,分流管采用Ф32管径。

第五节施工现场平面管理

5.5.1管理原则

1、要进行经常性的管理和必要的调整工作;

2、凡涉及改变总图的各项活动,各单位事先提出申请,经总平面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得实施;

3、由施工单位根据进程不断调整、补充、修改总平面图。

在施工准备阶段、主体工程阶段、安装阶段、装修阶段等有相应的总平面图规划,并根据施工进度进行修整,以反映施工动态,满足不同时间的需要;

4、要制订总平面图条例,建立和健全场容、场貌管理责任制。

5.5.2经常性管理工作

1、检查施工总平面规划的贯彻情况,督促按总图规定兴建各项临时设施,堆放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及生产设备;

2、审批各单位需用场地的申请,根据时间和要求,合理调整场地;

3、做好土方的平衡调配工作,审批各单位取弃土方的地点、数量和运输路线;

4、确定大型临时设施的位置、坐标,并核实复查;

5、签署建(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工程开工申请的审批意见;

6、审批各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对清除障碍物、挖掘道路、断绝交通、断水断电、用火放炮等的申请报告;

7、对大宗材料、设备和车辆等进场时间作妥善安排,避免拥护,堵塞交通;

8、审批超大型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运行路线;

9、检查现场排水系统,管理和检查排水泵站;

10、掌握现场动态,定期召开总平面图管理检查会。

5.5.3场容基本要求

1、场地要整齐、清洁;

2、现场防火、安全要有保证;

3、要注意现场卫生、防止污染;

4、对原材料、临时设施及成品予以保护;

5、所有施工道路及材料堆放场地,全部用砼地坪硬化,并设置高1200的隔离栏杆,隔离栏杆应绘成黄、黑安全警告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