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9270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docx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要点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一、演示实验

1、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加入水中,你将发现高锰酸钾固体不见了,得到紫红色的液体。

2、将紫色固体碘加入酒精中,你发现碘消失,得到暗黄(橙色或棕色)的液体。

通过实验可以知道高锰酸钾能溶解在水里,碘能溶解在酒精里。

二、溶质、溶剂和溶液含义

①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②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

③溶解后所得的物质叫溶液。

1、溶液的组成:

包括溶质和溶剂。

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注意:

溶质质量是指溶解了的那部分溶质质量,没有溶解到溶液中的,不计入溶液质量之内。

2、溶液的特征: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均一是指溶液内部各处组成性质相同。

(2)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

(3)混合物:

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3、如何判断溶质和溶剂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溶质是固体、气体,溶剂是液体。

(2)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情况下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但有水时,不论水的多少,水是溶剂。

4、对某一溶液来说,溶质可以是一种或是多种,而溶剂只有一种。

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而溶剂一般是液体(如:

水、酒精、汽油、丙酮等)。

5、溶液的命名:

如食盐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可称为:

“食盐的水溶液”

或“食盐溶液”——象这种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是指水为溶剂。

三、浊液

1、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又叫悬浊液。

如:

血液、黄河泥水等。

2、乳浊液:

液体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又叫乳状液。

如:

牛奶、肥皂水等。

浊液的特点:

不均一、不稳定

四、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和联系

名称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形成过程

固、液、气溶解在液体中

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

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

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长期放置

均一

不均一,下沉

不均一,上浮

【经典例题】

1.对于在一定温度下密封放置的一瓶食盐水,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该瓶食盐水是溶液,其中溶质是食盐

B.该瓶食盐水是混合物

C.该瓶食盐水瓶底附近的密度大于瓶口附近的密度

D.该瓶食盐水时间放置长了,会有食盐析出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B.汽水C.食盐水D.白酒

3.有如下实验操作:

①将蔗糖放入水中,搅拌;②将植物油放入汽油中,搅拌;③将面粉放入水中,搅拌;④将食用油放入水中,搅拌。

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操作①②得到的是溶液B.操作③得到的足悬浊液

C.操作④得到的是乳浊液D.操作②④得到的是乳浊液

4.下列不属于溶液的是()。

A.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B.洗衣用的肥皂水

C.摔伤后涂擦在伤口处的碘酒D.家庭里用来调味的白醋

【学业水平测试】

1.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芝麻油C.味精D.蔗糖

2.组成溶液的溶质()。

A.只能是气体B.只能是液体

C.只能是固体D.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3.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空气B.碘酒C.冰水D.牛奶

4.一杯食盐溶液,实验测得其上部密度为ag/cm3,下部密度为bg/cm3,则a与b的关系是()

A.a

C.a>bD.无法确走

5.溶液区别于悬浊液、乳浊液的根本之处是()

A.溶液无色透明B.溶液稳定、均一

C.溶液可能有颜色D.溶液没有气味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酒精溶于水,酒精是溶质

B.河水可以养鱼,说明河水中溶解有氧气

C.少量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的稀溶液,常作消毒杀菌剂

D.碘不能溶于酒精中,碘与酒精不能形成溶液

7.日常生活中,时刻离不开溶液,腌咸蛋用的盐水是氯化钠溶液,其中溶质是,溶剂是;汽水是二氧化碳气体、蔗糖、香精的水溶液,其中溶质是,溶剂是____;药用2%的碘酒溶液,其中溶质是,溶剂是;家用米醋的溶质主要是,溶剂是。

8.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测试】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均一的、稳定的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无色透明液体’

C.食盐水是溶液,糖水也是溶液,两者混合在一起不是溶液

D.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感觉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喝到的糖水中含糖越来越少

2.下到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葡萄糖注射液B.生理盐水C.消毒酒精D.碘酒

3.现有一组物质:

海水、盐酸、酒精溶液。

下列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A.冰水B.泥水C.汽水D.牛奶

4.能证明澄清透明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的实验是()。

A.取一滴矿泉水在显微镜下观察B.通入直流电

C.仔细品尝矿泉水的味道D.取1~2滴矿泉水在玻璃片上蒸发

5.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事实:

①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②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③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以上事实表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三个因素有关。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一、实验讨论

在烧杯中加入大约20ml的水,用酒精灯加热至约70°C,往烧杯中加入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每次加一匙,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结果看到,到一定时间时,硫酸铜晶体不能再继续溶解。

从实验可知: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溶解物质的能力是有限的。

即有一个溶解最大量。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涵义: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注意:

在描述饱和、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强调:

①一定温度;②一定量溶剂;③某种溶质。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对绝大多数固体物质而言,一般有以下关系:

①加溶质②蒸发溶剂③降温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①加溶剂②升温

少数如熟石灰【Ca(OH)2】,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是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因此若把熟石灰溶液由不饱和转化为饱和,应①加溶质②蒸发溶剂③升温,若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应①加溶剂②降温。

4、判断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的方法:

在一定温度下,该溶液中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而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则这种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

三、浓溶液和稀溶液

1、涵义:

人们常把溶解较多溶质的溶液称为浓溶液。

把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称为稀溶液。

2、与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①不同溶质的浓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不是饱和溶液。

即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②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③同种溶液在温度一定时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

四、溶解性

1、含义: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大小叫溶解性。

溶解性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影响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因素:

内因:

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外因:

温度等

五、物质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解度

1、溶解度的涵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溶解度的意义:

溶解度数值越大,就表明在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就越强。

如:

20°C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就表示:

在20°C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食盐36克。

3、正确理解溶解度四要素:

(1)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

(2)标准:

在100克溶剂里

(3)状态:

达到饱和状态(4)单位:

以克为单位

4、溶解性等级的划分:

(1)溶解性等级划分的依据:

室温20°C时的溶解度

(2)等级的划分:

溶解性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

>10克

1-10克

0.01-1克

<0.01克

举例

食盐、硝酸钾

氯酸钾

氢氧化钙

碳酸钙

习惯上把“难溶”物质称为“不溶”,但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

六、探究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提出问题: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以硝酸钾为例)

2、建立假说:

温度是影响硝酸钾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等)

3、设计实验:

(1)在室温20°C时配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2)给饱和溶液加热后,再加入硝酸钾,可见现象:

硝酸钾又溶解了。

然后继续加,直到硝酸钾再次不能继续溶解为止。

(3)将上述饱和溶液重新冷却到室温,现象:

有较多的硝酸钾固体析出。

4、得出结论: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是影响硝酸钾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总之,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

内因:

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外因:

温度

七、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以硝酸钾【KNO3】为例)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90

100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溶解度曲线:

(曲线图见课本P35)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曲线上任何一点,表示的都是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是恰好饱和溶液;而在曲线以上的各点面,表示的都是有溶质和溶液共存的过饱和溶液;曲线以下的各点面,表示的都是不饱和溶液。

(2)表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3)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4)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5)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6)曲线图中两曲线相交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情况:

(1)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氯化铵等。

 

(2)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食盐。

 (3)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1)T2摄氏度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是:

丙、乙、甲。

(2)B点代表的含义是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T1时的甲饱和溶液升温到T2,甲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5、溶解度曲线题举例:

B

T1

T2

八、根据溶解度的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溶质的质量S溶质的质量S

==

溶剂的质量100克溶液的质量100克+S

也可以用字母表示:

m质/m剂=S/100克

或m质/m液=S/(100克+S)

注意:

(1)用此计算公式必须是饱和溶液;

(2)公式中等号左右比例必须一一对应;

九、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

2、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如10%的食盐溶液,表示“10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含有10份质量的食盐。

3、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m质

m质

m质+m剂

m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

(1)溶质的质量分数只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2)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3)公式的变换形式:

m质=m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十、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固体溶解度的比较:

(1)固体的溶解度是在一定的温度下,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

它有单位,单位是克。

大小主要由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外界温度等条件有关,与溶质、溶剂的多少无关,溶液一定要饱和。

(2)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在整个溶液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无单位,大小由溶质、溶剂的多少决定,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无关,与外界温度等条件无关,溶液不一定饱和。

2、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P%)与溶解度(S)的关系:

S

100克+S

P%=×100%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文字表达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十一、有关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1、溶液稀释就是往浓溶液中加入溶剂或加入低浓度的较稀溶液变成稀溶液的过程。

2、溶液稀释问题的特点是:

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即:

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由于液体称量比较麻烦,而用量筒量取体积比较方便,所以计算时有时会涉及到溶液的体积,这时要通过密度来进行换算。

(ρ=m/V)

4、由于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所以两种不同液体混合溶解时,一般来说体积不能简单相加,因为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两种液体体积之和。

十二、有关溶液的浓缩问题的计算:

溶液的浓缩问题思考方法可以与稀释问题一样来考虑。

溶液增浓的方法一般可以:

加入溶质、蒸发溶剂、加入较高浓度的浓溶液。

(1)加入溶质增浓的计算:

原溶质质量+加入的溶质质量

原溶液质量+加入的溶质质量

增浓后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2)两种浓度的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小浓度,小于大浓度的质量分数的值。

溶液甲的溶质质量+溶液乙的溶质质量

溶液甲的质量+溶液乙的质量

混合后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十三、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

(以配制50克10%的氯化钠溶液为例)

实验步骤如下(主要是前3步):

(1)计算:

按配制要求计算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量。

所需的氯化钠质量:

50克×10%=5克

所需溶剂水的质量:

50克-5克=45克,水的体积:

V=m/ρ=45克/1克.cm-3=45ml

(2)称量(或量取):

用天平称取氯化钠5克,用量筒量取45ml的水。

(3)溶解:

将溶质和溶剂混合,搅拌至溶质全部溶解。

(4)转移:

将配制好的溶液移到指定容器内,贴上标签。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食盐,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B.所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有过剩溶质存在于其中的溶液,一定是这种物质在该温度时的饱和溶液

D.20℃时100g水里溶解了30gKNO3,所以KNO3的溶解度是30g

2.打开汽水瓶塞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

A.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B.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C.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D.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3.60℃时,50g水中溶解10.48gM恰好达到饱和,则M属于()

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无法确定

4.现有a、b两种物质在t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2℃,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

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

5.2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0gX,4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Y,则X、Y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A.X<YB.X>YC.X=YD.无法比较

6.25℃时,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200g和100g,然后分别都蒸发掉10g水,再冷却到25℃。

现烧杯中析出m1gKNO3晶体,乙烧杯中析出m2gKNO3晶体。

则m1与m2的大小关系是()

A.m1=m2B.m1>m2C.m1<m2D.m1=2m2

7.“20℃时KClO3的溶解度为7.4g”,它表示()

A.20℃时100gKClO3饱和溶液中含KClO37.4g

B.20℃时,KClO3在水中溶解7.4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C.100g水最多溶解7.4gKClO3

D.20℃时,100g水溶解7.4gKClO3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8.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20℃时将20g食盐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饱和食盐溶液的质量为()

A.70gB.69gC.68gD.67g

B类题

1.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都应是()

A.均一、稳定的B.久置不会分层C.澄清、透明的D.混合物

2.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密闭久置后,溶质()

A.浮于液面B.浮于中间层C.不会分离出来D.会沉于底部

3.从一瓶食盐溶液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定它的密度为c克/厘米3,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定它的密度值()

A.大于cB.等于cC.小于cD.无法确定

4.下列关于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只能有一种物质作溶质的混合物

B.溶质和溶剂开始混合时是混合物,溶质全部溶解后就变为澄清、透明的纯净物了

C.溶液都是无色、均一、稳定、透明的混合物

D.溶液是一种物质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5.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某盐溶液,需向100克水中所加盐的质量是()

A.20克B.25克C.10克D.40克

6.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必不可少的一组玻璃仪器是()

A.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B.烧杯、玻璃棒、药匙C.烧杯、玻璃棒、量筒D.玻璃棒、药匙、量筒

7.溶液质量均为100克,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5%与30%的两种溶液相混,混合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

A.小于15%B.大于30%C.等于30%D.介于15%—30%之间

8.20毫升水倒入10毫升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搅拌均匀,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正确的是()

A.

B.

×100%C.

×100%D.

×100%

9.若要将一杯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一定能实现的是()

A、增加溶剂B、降低温度C、增加溶质D、倒出部分溶液

10.室温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10.5g,该物质属于()

A、难溶物质B、微溶物质C、可溶物质D、易溶物质

C类题

5.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某盐溶液,需向100克水中所加盐的质量是()

A.20克B.25克C.10克D.40克

6.溶液质量均为100克,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0%与20%的两种溶液相混,混合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

A.小于10%B.大于20%C.等于20%D.介于10%—20%之间

7.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

现将1000g生理盐水给病人输液,进入病人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A、0.9gB、9gC、90gD、900g

8.有m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将溶质质量分数增达到20%,可采取的方法是()

A、蒸发掉溶剂质量的一半B、蒸发掉m/2g溶剂。

C、加入m/2g硝酸钾固体D、加入m/8g硝酸钾固体

9.关于100g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g水中溶有5gNaClB、5gNaCl溶于95g水中

C、溶液中氯化钠于水的质量比为1:

20D、溶液中氯化钠于水的质量比为:

1:

19。

10.在10%的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溶质:

溶剂=1:

10B、溶质:

溶液=1:

10C、溶剂:

溶液==9:

11D、溶质:

溶液==1:

11

11.0.05克某物质在20℃时溶于10克水中恰好饱和,这种物质属于()

A.难溶物质B.微溶物质C.可溶物质D.易溶物质

12.某温度下,a克溶质溶解在a克水中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A.100克B.a克C.2a克D.50克

13.要使100克10%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

A.再加入10克食盐B.蒸发掉50克水C.蒸发掉45克水D.再加入100克10%食盐水

14.可以证明烧杯中的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掉1克水,有少量固体析出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

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D.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

15.

(1)10克食盐溶解于90克水中,它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20克食盐溶解于80克水中,它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100克水溶解20克食盐,它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对不对,为什么?

   (4)20%的食盐溶液100克,倒去50克食盐水后,剩下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变成10%,对不对,为什么?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习题

1、右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B.t2℃时X的溶解度等于Y的溶解度

C.t3℃时X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t1℃时Y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饱和溶液

8、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3℃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tl℃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C.t3℃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

D.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时有晶体析出

4、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根据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2)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3)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g,80℃时40ga物质溶于50g水

中所形成的溶液是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10、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请根据右图回答:

(1)t2℃时,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2)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3、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填序号)。

(2)t2℃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要从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物质的晶体,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这是因为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