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9283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黄岛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6分)

1.(6分)(2017高一上·南部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新诗的宿命。

语言方面与文言相对的白话,形式方面与格律平仄相对的不拘音韵、长短不一的自由体,对旧有的诗歌规范来讲,无疑都是颠覆性的,是对于诗歌基本范型的重构,是对诗歌本身的重新定义和对诗歌边界的拓展,这是极富想象力,同时也是极具挑战性的。

诗歌的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方面的,而更重要的是精神、观念方面的。

近代以来,中国所发生的危机其原因是多重、复杂的,但其中非常根本的一点是文化层面。

新诗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新诗的“新”自然首先体现在其物质材料、其外在形式上,白话诗、自由诗相对于此前的文言诗、格律诗而言的确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极大地解放了诗歌的“生产力”。

胡适在写于1919年的《谈新诗》中,首先强调的是“语言文字文体等方面的大解放”的意义,并指出:

“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新文学的文体是自由的,是不拘格律的。

”“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

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

”就新诗的语言构成来讲,现代汉语更为贴近现实生活,更具时代性,其变化更多,句式结构也更为复杂,更长于表达复杂精细的情感、思想,就此而言,的确是别开生面,冲破了古典诗歌语言较为单一、封闭、僵化的状况,在最为基础的语言层面为新诗之呈现新的面貌打下了基础。

经过一百年的发展,现代汉语作为诗歌语言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其能力、资质已经得到公认,呈现了与古代汉语大为不同的诗意空间。

新诗是与时代同行,不断“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观念、美学取向、艺术技法等层出不穷;与传统诗歌相比,在诸多方面均实现了置换与更替,称之为“新诗”名副其实。

20世纪以来,新文化、新文学、新诗、新中国……短短百年竞有如此多的“新”,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奇观。

这一方面说明“新”有其现实基础、外在需求和内在的激情、冲动;另一方面,说明这里的“新”其发育是不充分的,其发展有挫折、有中止,因而才需要另起炉灶、重新出发。

“新”的并不就是“好”的,关于“新诗”之“新”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诸多有识之士的反思。

(摘编自王士强《新的,现代的,自由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诗在外在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彻底颠覆了传统文言诗、格律诗,是对诗歌基本范型的重构。

B.新诗在语言构成上以白话文为主,不注重音韵等外在形式,打破了旧体诗歌的规范。

C.胡适先生认为旧体诗的外在形式已经成为新诗基本内容表达及精神情感表达的一种枷锁、镣铐。

D.随着新诗的出现,现代汉语凭借自身的资质、能力成为了新诗的主要语言方式,并得到认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新诗的“新”人手,论述了新诗与旧体诗歌在语言、精神观念等方面的不同。

B.文章引用了胡适关于新诗的观点,既表明作者对新诗的认识,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文章论述逻辑严谨,不仅写出了新诗发展的革命性意义,也看到了背后存在的不足。

D.文章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古典诗歌语言的单一、封闭、僵化的状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文化、新诗等的出现,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和外在需求,但其自身依旧需要不断改进,甚至重构。

B.近代以来,正是由于中国社会文化层面的变革,新诗才呈现出了不断发展变化、不断繁荣的景象。

C.现代汉语富有时代性,变化繁多,句式结构也比较复杂,其所创造的诗意空间与古代汉语有较大区别。

D.新诗之所以为“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在思想观念、美学取向等方面均实现了对传统诗歌的置换与更替。

2.(18分)(2016·桂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建筑史家

离开沈阳时,思成已经接受了北京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单位的职位,它是中国建筑研完会,正式名称叫中国营造学社。

它的创始人是梁思成父亲梁启超的同时代人朱启钤。

1915年中华民国总统命令朱启钤作为内政部长修缮北京的皇宫,并恢复城门和一些古老的建筑。

在监督这些工程的过程中,朱启钤同那些一辈子维修这些皇家建筑的工匠们关系密切。

朱启钤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中国建筑方面的知识,等朱启钤到了退休年龄,朱启钤保持了他的兴趣,继续研究它的历史发展。

一个偶然的机会朱启钤在江苏省南京宋代手稿图书馆看到一部珍贵的手稿《营造法式》,并把它印行了。

书的作者李诫是宋代的朝廷命官,负责监管政府建筑物的建造和修复。

梁启超把《营造法式》寄给梁思成,思成非常珍视他父亲寄给他的这本书。

他和朱启钤一样,经常同工匠们商量,这些工匠具有按照官家指示锯削木材和建造房子的传统手艺,他们“向他解释了一切”。

发现李诫的书促使朱启钤建立中国营造学社。

他聚集了一批老式的学者,从用文言文写成的古书中搜寻关于中国建筑的文献。

这些学者没有一个具有中国建筑学的任何知识。

朱启钤自己也明白,木匠们的行话必须“破译”。

通常这些木匠都是不识字的,他们的建筑方法都是用师傅向徒弟口授的办法传下来的,而且还被当成行业的秘密。

显然朱启钤的研究所需要内行的领导。

关键是要有一位具有中国典籍知识的现代建筑师。

朱启钤是粱启超的同时代人,知道梁思成刚从国外学习建筑回来。

朱启钤在1930年找他谈了话,建议他参加营造学社,当研究部主任。

1931年思成接受朱启钤的建议。

他自己对于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热情以及他对自己准备好接受这一任务的信心消除了可能残存的任何怀疑。

他从一开始就明白,他提出别人忽略了的问题是在开创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中国建筑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如何才能发现它们?

在克雷的课程中,他知道了西方建筑的发展阶段。

在绘图中他被要求掌握它们,而在年复一年地伏案绘图之后,他同徽因一起到全欧洲的蜜月旅行使他们两人都学会了一眼就能辨识他们学过的代表不同时期的建筑物。

从思成开始他作为建筑史学家的新事业时起,他就决心要寻找和发现中国建筑的“文法”。

通观中国历史,他认识到木框架是中国建筑的基本形式。

长城和许多城墙中间填泥、面上贴砖是例外,用砖或石砌成的筒状拱顶的坟墓也是如此。

但是那些较少的用比较耐久的材料盖成独立式的纪念性建筑,比如宝塔,一般都是木框架建筑的直接模仿。

思成急切地想了解中国木框架建筑的建造原则以及过去三千年来这种建筑方法的演变过程。

1932年3月出版的营造学社《汇刊》,登了思成的第一篇文章,专为搜集现有的关于唐代寺庙和房屋的文献资料。

文章一开始他就写到希望发现一座存留下来的唐代建造的木框架建筑物。

他的文章标志着他已确定了朝着这个目标的行动路线。

他很可能不会成功,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千年,而木头是一种易损的材料。

即使有宽广的、外伸的瓦顶作保护,木头的柱子和桁架也很容易遭受虫蛀、腐蚀和火灾。

可能人类是最大的敌人。

因为有人对佛教的宗教迫害会周期性地消灭僧侣,摧毁人们在那里顶礼膜拜的巨大建筑物。

这种文献研究工作是有用的最初步骤,但它并来解开关于文本损毁的《营造法式》的奥秘。

思成每天到故宫去上班,很快就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实际好办法。

就像李诫本人一样,思成也向在故宫中干活的工匠寻求帮助。

为了更好地利用他们的营造知识,他熟读了1734年印行的清代建筑手册《工程做法则例》。

尽管他认定它和较早的宋代手册不是一个档次,但它对他研究当时仍在北京占统治地位的清代皇家建筑帮助很大。

他幸运地找到了两位一辈子从事维修故宫的清代建筑的老木匠。

他和他们一起仔细查找木构件之间的复杂关系。

这可不仅仅是工匠们“指出和解释具体的例子”的问题,因为他不仅需要知道每一个构件的名称,而且还得知道它们的位置以及每一构件在整体建筑中的作用。

就在这里,在故宫房子里,开始向就近检查和准确测量所要求的攀登。

(摘编自费慰梅《梁思成和林徽因》)

【相关链接】①他们不仅调查名刹古寺,同时还有意识地到山沟荒野里去发掘那些不见经传的民间遗迹。

为此,梁思成、林徽因曾专程到晋汾一带调查,途经8县,还两次到北京四郊访古寻迹。

﹣﹣梁思成简介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文献上记载很多,但不经过实地调查,即使读破万卷书,仍只能得隐约之印象及美丽之辞藻而终不得建筑物的真正印象。

﹣﹣梁思成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梁思成回国后接受了朱启钤的邀请,去中国营造学社担任研究部主任,他对于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热情消除了可能残存的任何怀疑。

B.朱启钤曾以内政部长的身份负责修缮故宫皇宫、恢复城门和一些古建筑,从工匠们那里学到了建筑知识,写成《营造法式》,并印行。

C.梁思成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自己提出的被别人忽视的关于中国建筑经历哪些阶段、如何才能发现它们的问题将开创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D.梁思成通过研究中国历史,发现木框架结构是中国建筑的基本形式,长城和一些城墙也不例外,所以,他急切地想了解中国木框架建筑。

E.梁思成找到了两位从事维修故宫的清代建筑的老木匠,并和他们一起研究木构件之间的复杂关系,他需要知道木构件的位置和作用。

(2)

朱启钤请梁思成主持中国营造学社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概括。

(3)

梁思成想了解中国木框架建筑的建造原则以及演变过程的难点在哪里?

结合材料简要作答。

(4)

梁思成认为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应采取怎样的做法?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3.(12分)(2018高一下·宁夏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天的怀念

林中洋

①清晨上班的路上,车子堵在了桥头。

桥下,易北河水在刚刚升起的朝阳下缓缓流过,河滩上,天空中,无数的大雁起起落落。

过去,我每看见大雁,就会想起千山万水之外的故乡;现在,我会想起已经在天国里的母亲,大雁在天上飞,应该离她更近一些。

②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却迟迟动不了笔,原因好像很复杂其实却又很简单,因为母亲,是每个人曾经的全部天空,在这个天空里,有绚丽的彩霞,也有密布的乌云;有雷鸣电闪,也有雨后的长虹,我不知道从何说起。

③母亲很晚生我,所以,我从来没见过她十分年轻时候的样子,但是中年之后的她,仍旧有着白皙细腻的皮肤,头发烫得一丝不苟。

在那些物质并不富裕的岁月里,母亲虽然衣着朴素却从不失讲究,裤子总是熨得笔挺,后来我知道,她从小女孩的年纪就喜欢黑色的衣服,黑色,对她而言是选择,不是将就。

④我的外公是亨得利钟表眼镜行的经理,家境殷实,所以我的母亲从小不必为生计或是家务操心,但是她却有一双巧手,她会织各种花色的毛衣。

每年初秋,母亲都会把我们去年已经穿小了的毛衣拆掉,混上新的毛线重新织就。

她曾经用我的旧牛仔裤给我的吉他做了一个套子,记得当年所有见过这个套子的人都顽固地认为这么精致的东西只可能是买的。

母亲是南方人,虽然在北方长大,却保留了南方人的口味,做菜总是要放一点糖,过年的时候,母亲都会早早买好了糯米、黑芝麻和猪油,用一只小石磨把糯米合着水细细地磨成浆,她做的宁波汤圆,晶莹剔透如珠玉,里面的馅子隐约可见,一口咬下去,香甜酥糯,满口留香。

这个味道对我来说,就是母亲的味道。

⑤我小的时候非常怕黑,厉害的时候即使开着灯睡觉也不踏实,于是我就会跑到父母的房间去,要求睡到他们俩中间,母亲张开手臂,我的脸一枕到她柔软的臂膀上,就会毫无悬念地立刻睡着。

随着我渐渐长大,只要半夜站在父母床前,父亲就会叹口气然后抱起枕头睡到我的小床上去。

我那时还经常生病,有次问母亲我会不会就要死了,她哈哈大笑,说你放心,要是你得了什么治不了的病,我肯定比你先死!

我听了就平静下来,好像只要有母亲防着,我连死都不必怕了。

⑥母亲是物理老师,她的学校离家很远,每天都早出晚归,晚上还经常要批改作业或考卷。

那时候只有周日是休息日,这一天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洗衣服和打扫卫生的时间,所以退休之前,母亲的脾气有时会很暴躁。

到了我的青春叛逆期,我和母亲之间会时不常地硝烟弥漫,激烈的时候,我宁愿物理考不及格也不去找母亲答疑,最后干脆进了文科班,彻底不用再学物理。

那个时候,我总觉得母亲不理解我,不在乎我,后来想想,我自己那时也真够混账的。

⑦我很年轻就去国离家,每次在机场离别的时候,母亲都等到她以为我看不见了时才偷偷转身暗自哭泣,我远远地看见她擦眼泪的样子,都会肝肠寸断,其实,我何尝不是这么爱你呢!

妈妈!

只是我说不出来!

现在我说出来了,却是在你永远也听不见的时候。

⑧秋天,是思念的季节。

母亲也是在一个深秋的中午离开了我们,每看到雁群从头顶掠过,我都会想,为什么有些大雁往南飞,有些却向北飞,它们到底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不管怎样,如果你们遇见我的母亲,请给我带个信儿,告诉她我想念她,天堂里如果很冷,请告诉她不要害怕,因为,我会把她放在心里最温暖的角落。

(选自《散文》2017年第1期)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起笔写自己清晨上班路上堵车,从而有时间看天空中大雁的起起落落,并由此想起已经去世的母亲,意在突出自己工作很忙。

B.作者其实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但迟迟不能动笔的主要原因是母亲在他的生命中曾经是“全部天空”,不知道从何说起。

C.文章虽然没有写到母亲具体详细的生活片段,但全文通过全景式概括性的叙述,交代了母亲艰辛的一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高度赞美。

D.文章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化地刻画了母亲这一形象,在平易朴实的语言之中,蕴含着对母亲深深的爱戴与思念。

(2)请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特征。

(3)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4.(11分)(2016高三上·龙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赵师旦字潜叔,枢密副使稹之从子。

美容仪,身长六尺。

少年颇涉书史,尤刻意刑名之学。

用稹荫,试将作监主簿,累迁宁海军节度推官。

知江山县,断治出己,吏不能得民一钱,弃物道上,人无敢取。

以荐者改大理寺丞、知彭城县,迁太子右赞善大夫,移知康州。

侬智高破邕州,顺流东下,师旦使人觇贼,还报曰:

“诸州守皆弃城走矣!

”师旦叱曰:

“汝亦欲吾走矣。

”乃大索,得谍者三人,斩以徇。

而贼已薄城下,师旦止有兵三百,开门迎战,杀数十人。

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曰:

“明日贼必大至,吾知不敌,然不可以去,尔留,死无益也。

”遂与监押马贵部士卒固守州城。

召贵食,贵不能食,师旦独饱如平时;至夜,贵卧不安席,师旦即卧内大鼾。

迟明,贼攻城愈急,左右请少避,师旦曰:

“战死与戮死何如?

”众皆曰:

“愿为国家死。

”至城破无一人逃者。

矢尽,与贵俱还,据堂而坐。

智高麾兵鼓噪争入,胁师旦,师旦大骂曰:

“饿獠,朝廷负若何事,乃敢反邪!

天子发一校兵,汝无遗类矣。

”智高怒,并贵害之。

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师旦遇害时,年四十二。

柩过江山,江山之人迎师旦丧,哭祭于路,络绎数百里不绝。

同时有王从政者,以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与侬智高战于太平场,被执,骂贼不已,至以沸汤沃之,终不屈而死。

赠信州刺史,录其孙二人。

(节选自《宋史•忠义一》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B.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C.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D.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子指同曾祖父不共父的平辈兄弟——从祖兄弟、从父兄弟——的孩子,称为从子。

这里指的赵师旦是赵稹的侄儿。

B.荫是恩荫之意。

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这里指赵师旦因赵稹的恩荫而得以任官。

C.大理寺是古代负责审判复核案件的官署名。

因地方官员的司法权力过大,可自行勾决死刑犯人,造成不少冤假错案。

为了使刑狱汇总,始置大理寺,作为复审机关。

D.赠本义是把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

后来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也叫赠,文中就是此义。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师旦年少之时,尤其钻研刑名方面的学问,并因叔父赵稹的恩荫,试任将作监主簿,多次升迁为宁海军节度推官。

B.敌贼已经逼近邕州城下,赵师旦仅仅有士兵三百人,打开城门迎战敌贼,歼灭敌贼几十个人。

C.等到邕州被侬智高率兵攻破,城中守兵没有一个人逃走。

守兵弹尽箭竭,赵师旦与监押马贵一起回到府衙,据厅堂而坐。

D.赵师旦与侬智高作战被抓住,责骂贼敌不已,最终不屈而死,被朝廷追赠为信州刺史,朝廷录用了他的两个孙子为官吏。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

②迟明,贼攻城愈急,左右请少避,师旦曰:

“战死与戮死何如?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5.(10分)(2017高一下·辽源月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①

(宋)司马光

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

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人待楼航济巨川。

萧相②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

【注】①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作者自宋神宗熙宁四年至元丰八年,退居洛阳,本诗即作于此段时期。

君贶,司马光的朋友,二人多寄赠唱和之作。

潞公,即北宋宰相文彦博,潞国公是其封号。

东庄,文彦博洛阳宅第。

②丕构:

大厦。

③名相萧何辅佐汉高祖,曾被视为左右手,殊荣加身,然而终遭猜忌,于是他“置田宅必居穷处”。

(1)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描述。

(2)

诗歌第三联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抒发情感?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默写(共1题;共6分)

6.(6分)(2015高二上·南开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深沟和山丘间畅游的场景。

②《滕王阁序》中,王勃于滕王阁上俯瞰时,看到了许多富贵人家,还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一派繁荣富庶的景象。

③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里的话,重点描述大鹏对风的依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共3题;共7分)

7.(3分)(2017·舒城模拟)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两项是()

A.2016年新学期教代会上,教师代表结合学校实际,抛砖引玉,畅所欲言,为新一学年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B.在西方美英法系国家,著名法官其实就是法理功底深厚的学者,法官的判决书往往洋洋洒洒,一篇精彩的判决书甚至堪称出色的法学著作。

C.中国封闭式小区的形成原因,从历史文化、审批政策,到市场运作等方面不一而足,人们的思维模式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方式,越是封闭的小区越安全。

D.这个钟鸣鼎食、米珠薪桂之家的围墙虽然很高、很厚,但这丝毫掩盖不了这个大家庭内部的种种矛盾。

E.中国政府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使中国智能制造正迎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机不可失,刻不容缓。

8.(2分)(2017·滨州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山东滨州铝产业集群通过煤电铝一体化、上下游一体化、全球一体化的产业布局,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铝业生产基地。

B.山东省将建立高层定期协商机制和城市群工作推进机制,破除行政壁垒,统筹协调山东半岛城市群协同发展重大问题。

C.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网站消息表示,我国从人感染病例中发现H7N9病毒变异株,该病毒突变为对禽高致病性病毒。

D.为了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和投资者,突尼斯外交部宣布了对持中国护照入境的游客实施免签,中国游客可在突尼斯境内停留90天。

9.(2分)(2017高二下·桂林开学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①________不要依赖译文。

②________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

其实,③________肯动脑筋,④________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⑤________,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

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⑥________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A.最好   当然   一旦   而且    /     就    

B.尽量   因为    /     进而   所以   仍    

C./      这     如果   而且   那么   也    

D.一定   也     如果   并且   因此    /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10分)

10.(5分)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

材料:

①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

②系我国红学界后起之

秀,③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

④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

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要求:

①内容适当。

②表达得体。

③符合口语特点。

④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

11.(5分)(2016高三上·银川月考)下面是我校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2.(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杨绛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鲁迅

要求: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6分)

1-1、

1-2、

1-3、

2-1、

2-2、

2-3、

2-4、

3-1、

3-2、

3-3、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4-1、

4-2、

4-3、

4-4、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5-1、

5-2、

四、默写(共1题;共6分)

6-1、

五、选择题(共3题;共7分)

7-1、

8-1、

9-1、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10分)

10-1、

11-1、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