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9735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2.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8页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docx

标志雪铁龙16升16气门发动机拆装图册分析

第一章发动机整体结构

1.1TU5JP4发动机参数

发动机型号

NFU

特性

直列四缸、16气门、顶置双凸轮

缸径X冲程(mm)

78.5x82

排量(

1587

压缩比

10.8

最大功率(KW/r/min)

87/6600

最大扭矩(Nm/r/min)

145/5200

电喷系统

BOSCHME7.4.4

1.2TU5JP4发动机识别

发动机识别代码位于“1”处,包括:

∙发动机代码

∙商业代码

∙生产序号

1.3307整车举升

1.4TU5JP4发动机悬置

发动机采用三点固定方式,如图所示

1.5TU5JP4发动机整体结构

TU5JP4发动机为汽油发动机,由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进排气系统、燃油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等组成。

整体结构如图:

第二节机体组

TU5JP4发动机采用整体式铸铁缸体结构,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气缸盖、气缸衬垫以及油底壳等组成。

如图:

机体组是发动机的支架,是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和发动机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装配机体。

气缸盖用来封闭气缸顶部,并与活塞顶和气缸壁一起形成燃烧室。

另外,气缸盖和机体内的水套和油道以及油底壳又分别是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

2.1气缸体

TU5JP4发动机气缸体为直列四缸整体式缸体结构。

在气缸体侧壁和前后壁的内外表面以及缸间的横隔板上均有加强筋,旨在减小机体质量的同时,保证机体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在气缸体的前后壁和缸间的横隔板上铸有支承曲轴的主轴承座和主轴承座孔以及满足润滑需要的纵、横油道。

气缸体的外壁铸有冷却水套,以增强散热。

名称

标准尺寸(mm)

维修尺寸1(mm)

ØC

78.5

78.9

B

265.23

265.03

2.2气缸盖

TU5JP4发动机缸盖为整体式,由铝合金铸造,铝合金导热性好,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

缸盖上加工有进、排气门座孔,气门导管孔,火花塞安装孔,以及水套、进排气道和燃烧室。

由于TU5JP4为双顶置凸轮轴,在气缸盖上还加工有凸轮轴承座及其润滑油道。

A=21.0mm

B=14.0mm

C=5.85mm

ThecylinderheadTU5JP4isidentifiedbyaservicezonelocatedontheexhaustside(holesno.3andno.8drilled).

TU5JP4气缸盖标识置于缸盖排气歧管侧(缸盖上钻的孔3和孔8)

A2ndidentificationislocatedonthedistributionsideofthecylinderhead(markinginreliefTU5JP4)

第二标识在缸盖变速箱侧(以凸出标识标记).

NOTE:

CylinderheadsgroundtothemaximumvalueareidentifiedbytheletterRengravedontheexhaustside(flywheelend).

注意:

R值标明了气缸盖能够磨切到的最大值

D的标准尺寸mm

135.8

D的最小尺寸(维修尺寸1)mm

135.6

最大平面度误差mm

0.05

注意:

切削气缸盖平面到最大值(维修尺寸1)的气缸盖必须与厚度为维修尺寸1的气缸垫配合使用

2.3气缸盖螺栓

气缸盖螺栓:

X的标准值:

122mm

X的最大值:

122.6mm

气缸盖螺栓拧紧步骤:

1.按左图所示顺序拧紧缸盖螺栓;

2.拧紧力矩2Nm;

3.再拧紧260º角度。

2.4气缸垫

气缸垫是机体顶面与气缸盖底面之间的密封件。

其作用是保持气缸密封不漏气,保持机体流向气缸盖的冷却液和机油不泄漏。

气缸垫承受拧紧气缸盖螺栓时造成的压力,并受到气缸内燃烧气体高温、高压的作用以及机油和冷却液的腐蚀。

1B:

标准尺寸

1C:

维修尺寸

1D:

供应厂商

标准尺寸(1B)

H

维修尺寸1(1C)

H-M

维修尺寸2(1C)

H-M-N

注意:

磨过气缸盖或气缸体后,必须使用厚度为维修尺寸1的气缸垫;磨过气缸盖和气缸体后,必须使用厚度为维修尺寸2的气缸垫。

 

标准厚度

0.66

mm

厚度(维修尺寸1)

0.86

mm

厚度(维修尺寸2)

1.06

mm

2.5气缸盖的拆装

2.5.1气缸盖的分解

先用开口扳手在如图所示的位置A固定凸轮轴后,用扳手拧松凸轮螺栓,然后拆下:

∙排气凸轮轴正时齿轮3

∙进气凸轮轴正时齿轮4

∙正时齿轮室壳1、2

∙节温器

∙火花塞

∙吊耳

注意:

检查气缸盖的平面度

注意:

由外到内,按顺序拧松凸轮轴轴承盖5,使其从接合面脱开几毫米

拆除:

∙凸轮轴轴承盖5

∙凸轮轴油封

∙凸轮轴(用木锤轻轻敲击侧边)

取出液压挺柱6,并作上标记,标明它们各自的位置

 

取出:

∙气门锁块7

∙气门弹簧座8

∙气门弹簧9

∙气门弹簧垫片10

∙气门11(用工具[15]取出16个气门)

2.5.2安装气缸盖

利用工具[5],安装新的气门杆油封

使用工具[15],装配:

∙气门5

∙气门弹簧垫片4

∙气门弹簧3

∙气门弹簧座1

∙气门弹簧琐块2

安装液压挺柱:

∙用机油润滑液压挺柱

∙根据拆卸时标明的位置,分别装入液压挺柱

∙确保液压挺柱在气缸盖中能活动自如

用机油润滑凸轮轴和轴承,按以下方向将凸轮轴安装在气缸盖中:

∙进气侧凸轮轴:

切口“B”位于7点钟位置

∙排气侧凸轮轴:

切口“B”位于8点钟位置

确保定位销6安装到位,在接合面C处均匀地涂上一圈密封胶,然后装上凸轮轴轴承盖。

按图示的顺序拧紧凸轮轴轴承盖螺栓:

∙预紧螺栓,预紧力矩:

2Nm

∙拧紧螺栓,拧紧力矩:

10Nm

利用工具[9]安装凸轮轴油封,然后安装:

∙吊耳(拧紧力矩:

30Nm)

∙火花塞(拧紧力矩:

25Nm)

∙节温器(拧紧力矩:

10Nm)

安装正时齿轮室壳10,拧紧力矩:

8Nm

套上正时齿轮,用开口扳手在如图A所示的位置固定凸轮轴,用80Nm的力矩拧紧正时齿轮螺栓

用工具[2]、[3]定位凸轮轴

第三章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的主要运动机构。

其功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同时将作用于活塞上的力转变为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

TU5JP4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主由活塞组、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

3.1活塞组

3.1.1活塞

活塞的主要功用是承受燃烧气体压力,并将此力通过活塞销传给连杆以推动曲轴旋转。

此外,活塞顶部与气缸盖、气缸壁共同组成燃烧室。

活塞可分为:

顶部、头部和裙部:

活塞顶部:

活塞顶部的形状与燃烧室形状和压缩比大小有关。

TU5JP4活塞顶部采用凹顶,可以改善混合气形成和燃烧,凹坑的大小还可以来调节发动机压缩比。

活塞头部:

由活塞顶至油环槽下端面之间的部分称为活塞头部。

在活塞头部加工有用来安装气环和油环的气环槽和油环槽。

在活塞槽底部还加工有回油孔或横向切槽,油环从气缸壁上刮下来的多余机油,经回油孔流回油底壳。

活塞裙部:

活塞头部以下的部分为活塞裙部。

其作用是为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导向和承受侧压力。

裙部的形状应该保证活塞在气缸内得到良好的导向,气缸与活塞之间在任何工况下都应保持均匀的、适宜的间隙。

间隙过大,活塞敲缸;间隙过小,活塞可能被气缸卡住。

发动机工作时,燃烧气体的压力均匀作用在活塞顶上,而活塞销给予的支反力则作用在活塞裙部的销座处,由此会使活塞裙部产生变形,其裙部直径沿活塞销座轴线方向增大;侧压力的作用也使活塞裙部直径在同一方向上增大;活塞销座附近的金属堆积受热后膨胀量大,也使活塞销座轴线方向的直径增大。

鉴于上述情况,为了使活塞在正常工作温度下与气缸相适应,在制造时应将活塞加工成裙部断面以活塞销轴线方向为短轴的椭圆。

 

名称

标准尺寸(mm)

维修尺寸1(mm)

C

50

50

ØD

78.468

78.868

ØE

(1)

70.9

71.3

ØE

(2)(3)

70.5

70.9

 注意:

维修时,活塞和活塞销是成对配套供应的,不可互换。

3.1.2活塞环

活塞环分气环和油环两种。

气环的主要功用是密封和传热。

保证活塞与气缸壁间的密封,防止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和高温燃气漏入曲轴箱,并将活塞顶部接受的热传给气缸壁,避免活塞过热。

如果密封不良,不但发动机起动困难,功率下降,燃油和机油的消耗增加,机油老化变质,而且还由于活塞环外圆面与气缸壁贴合不严密,活塞顶部接受的热传不出去而导致活塞及活塞环温度过高,甚至烧坏。

油环的主要功用是刮除飞溅到气缸上的多余机油,并在气缸壁上涂布一层均匀的油膜。

既能防止机油窜入燃烧室被烧掉,又能实现对活塞、活塞环和气缸壁的润滑。

气环和油环在断面处有颜色标记:

∙1条褐线:

用于标准活塞

∙2条褐线:

用于维修活塞

密封环在断面处也有颜色标记:

∙1条紫红线:

用于标准活塞

∙2条紫红线:

用于维修活塞

ØF:

外径

ØG:

内径

H:

开口间隙 

活塞环

间隙H(mm)+0.2

标准尺寸(mm)ØF

标准尺寸(mm)ØG

维修尺寸(mm)ØF

维修尺寸(mm)ØG

气环1

0.2

78.5

72.3

78.9

72.7

密封环2

0.25

78.5

72

78.9

72.4

油环3

0.25

78.5

71.8

78.9

72.2

 

3.2连杆组

连杆组包括连杆、连杆螺栓和连杆轴承盖等零件。

连杆组的功用是将活塞承受的力传给曲轴,并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连杆小头与活塞销连接,同活塞一起作往复运动;连杆大头与曲柄销连接,同曲轴一起作旋转运动,因此在发动机工作时连杆作复杂的平面运动。

连杆组主要受压缩、拉伸和弯曲等交变负荷。

最大压负荷出现在作功行程上止点附近,最大拉伸载荷出现在进气行程上止点附近。

3.3发动机曲轴

曲轴的功用是把活塞、连杆传来的气体力转变为转矩,用以驱动汽车的传动系统和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以及其它辅助装置。

TU5JP4发动机曲轴材料为球墨铸铁,采用全支承方式,轴向定位在第二主轴颈。

尺寸

标准尺寸

维修尺寸1

维修尺寸2

维修尺寸3

ØA

-

-

B

ØC

-

-

ØD

-

-

 

3.4活塞连杆组的拆装

3.4.1工具

3.4.2分解活塞连杆组

利用工具[2]、[3]、[4]从活塞中拆出活塞销。

注意:

拆出的活塞销必须更换新的,不能重复使用

3.4.3安装活塞连杆组

∙把活塞销1套在工具[3]上

∙用手轻轻把工具[4]拧到位,但不要拧的太紧

∙把工具[1]安装在工具[2]上

∙打开夹子A

∙拧松B

注意:

把活塞放在工具[2]上,有标记C的一面必须朝上。

活塞上的标示箭头DT朝上:

把连杆放入活塞,连杆轴承键槽I如图所示。

活塞上的标示箭头DT朝下:

放入连杆后,连杆轴承键槽I相对于活塞销在右侧

注意:

活塞连杆组装入发动机后,连杆轴承定位键槽I位于进气歧管侧。

连杆轴承上带有一个润滑油孔K:

∙活塞连杆组装入发动机后,润滑油孔K位于进气歧管一侧

∙润滑油孔K与连杆轴承键槽位I于同一侧

把活塞定位在工具[2]上

插上插销D

拧紧螺栓B,接触到活塞即可

拧紧螺母E

拔出D

锁死活塞

调整F的位置和高度,使:

∙F位于活塞连杆轴承的正下方

∙游隙J:

0.1mm

锁死螺母G

取出活塞连杆

3.4.4活塞连杆的加热

把连杆放在电热炉上

在每个连杆的小头放上一小块锡

加热直至锡快熔化(约250º)

注意:

装配前,用机油润滑活塞销

清除连杆小头上的残渣

注意:

动作要迅速

将活塞销装入活塞、连杆

用同样的方法装配其他的活塞连杆

3.5曲轴轴瓦选配

3.5.1标识

A区:

∙5个字符编码,用于轴瓦选配

∙第一个字母对应第一道主轴颈(飞轮侧)

∙箭头表示排序方向

B区:

∙条形码,仅在制造厂使用

D区:

∙发动机类型

3.5.2轴瓦的选配

A类:

蓝色标记

B类:

黑色标记

C类:

绿色标记

曲轴轴承盖半轴瓦选配例子:

如果曲轴标识上的第一个字母是S,并且气缸体标识上的第一字母是E,那么第一号曲轴轴承盖上的半轴瓦应该为A类(蓝色)

气缸体:

在气缸体上的曲轴轴承半轴瓦一定是B类(颜色:

黑色)

3.5.3轴瓦

C处的颜色标明了轴瓦的类型

1:

曲轴止推垫片,用于防止曲轴的轴向窜动

第2和第4片轴瓦上带有油槽

原始尺寸E

(mm)

半轴瓦

气缸体侧

轴承盖

轴承盖

轴承盖

颜色标记

黑色

蓝色

黑色

绿色

类型

B

A

B

C

厚度

1.858mm

1.844mm

1.858mm

1.869mm

G:

2.40mm

注意:

半轴瓦必须安装到位

第1、3、5轴承:

平轴瓦

第2、4轴承:

带油槽轴瓦

维修尺寸(*):

(mm)

半轴瓦

气缸体侧

轴承盖

轴承盖

轴承盖

颜色标记

黑色

蓝色

黑色

绿色

类型

Y(*)

Z(*)

Y(*)

X(*)

厚度

2.008mm

1.994mm

2.008mm

2.019mm

(*)-在轴瓦背面贴有字母R

 

止推垫片

维修尺寸1(mm)

维修尺寸2(mm)

维修尺寸3(mm)

G

2.50

2.55

2.60

 注意:

维修用的半轴瓦贴有“R”标记

原来配备A类轴瓦的换为Z类轴瓦,同理:

B类轴瓦换为Y类轴瓦

C类轴瓦换为X类轴瓦

连杆轴瓦

标准尺寸(mm)

维修尺寸1(mm)

F

 

第四章配气机构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都采用气门式配气机构。

其功用是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循环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缸的进、排气门,使混合气进入气缸,废气从气缸排出。

进入气缸内的混合气数量(进气量)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很大。

进气量越多,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和转矩越大。

因此,配气机构首先要保证进气充分,进气量尽可能的多;同时,废气要排除干净,因为气缸内残留的废气越多,进气量将会越少。

其次,配气机构的运动件应该具备有较小的质量和较大的刚度,以使配气机构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

TU5JP4发动机配气机构采用16气阀,双顶置凸轮轴结构,气门由凸轮轴通过液压挺柱驱动。

其基本组成:

气门组:

气门、气门弹簧、气门锁块、气门座、气门导管及油封等;

气门传动组件:

液压挺柱、进气凸轮轴、排气凸轮轴、进气正时齿轮(标记“A”)、排气正时齿轮(标记“E”)、正时皮带及自动张紧装置。

4.1配气相位

由于活塞的每一行程经历的时间很短,往往会使发动机进气不足或排气不净,从而是发动机功率下降。

所以,为了使进气充分、排气彻底,现代发动机都采取了延长进、排气时间的方法,既气门的开启与关闭的时刻并不正好是曲拐处在上止点和下止点的位置,而是分别提早和延迟了一定的曲轴转角,以改善进、排气状况,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

进气门早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进气门已经开大,使进气行程开始时新鲜气体能顺利充入气缸;

进气门晚关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进气行程终了时气缸内压力仍低于大气压所形成的压力差和气流惯性继续进气;

排气门早开的目的,是利用作功行程接近终了时对活塞作功无多大意义的缸内余压进行排气,使大部分废气迅速排出,以减小活塞上行时的强制排气阻力。

同时,废气的迅速排出,还可以防止发动机过热;

排气晚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利用排气行程终了时燃烧室的废气压力仍高于大气压力,使废气在压力差和气流惯性的作用下继续排气,可以使废气排放得更干净。

由于进气门在排气上止点之前已经开启,而排气门又在排气上止点之后才关闭,这就出现了在同一时间内,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气门重叠。

气门重叠所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气门重叠角。

由于混合气流和废气气流都有自己的流动惯性,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流动方向。

因此,只要气门重叠角选择适当,就有利于换气而不会造成废气倒流入进气管和混合气体随同废气排出的可能。

TU5JP4发动机配气相位:

进气门开启提前角:

-5º

进气门关闭滞后角:

37º

排气门开启提前角:

37º

排气门关闭滞后角:

-5º

 

4.2气门

尺寸

进气门

排气门

ØA(mm)

ØB(mm)

C(mm)

α

90°

90°

4.3液压挺柱

对于机械式气门传动组件,为了避免热膨胀而造成气门关闭不严,必须采用预留气门间隙的方法来解决,但由于气门间隙的存在,发动机工作时,由于冲击而发出响声。

采用液压挺柱,能消除气门间隙的存在,避免发动机运行时的气门噪声,同时也能避免由于气门热膨胀而产生的关闭不严。

气门液压挺柱结构示意如图:

其组成包括:

挺柱体、柱塞、柱塞油缸、单向阀等。

其中柱塞与柱塞油缸是一对精密组件,两者相互研配而成,柱塞油缸外圆与挺体隔板的导向孔也需进行研磨。

柱塞中装有单向阀,单向阀的弹簧使气门挺柱上端面与凸轮轴保持紧密接触。

当凸轮轴转过基圆后,挺柱体带动柱塞向下移动,“B”腔内液体形成密封高压,由于液体不可压缩,故可类似刚体带动气门下移,气门正常开启。

当气门受热膨胀伸张,使得“B”腔压力过高,少量油液通过柱塞与柱塞油缸之间间隙外泄,保证气门能与座圈良好密合。

当气门开始关闭或冷却收缩时,弹簧伸张,柱塞“8”上移,“B”腔压力降低,形成真空区,机油从“A”腔进入“B”腔,弥补间隙变化。

在发动机刚起动时,

液压停杆结构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磨损后会因泻油过多、补油不足而出现气门间隙,无法调整与维修,只能更换。

更换新挺柱后,“B”腔还未得到机油的补充,在凸轮轴与液压挺柱还有间隙,因此有轻微噪声,这是正常现象。

当“B”腔得到机油补充后(起动后运转一会儿),噪声会自动消除。

4.4正时安装及调整

4.4.1专用工具

4.4.2正时皮带拆卸

∙使用工具[2],定位飞轮,使发动机第一缸处在上止点;

∙使用工具[3]和[4],定位发动机凸轮轴;

∙松掉张紧轮螺栓7,用六角扳手扳动六角螺栓A,顺时针转动张紧轮,使示意线3到达如图所示B的位置,以使正时皮带彻底放松;

∙拿掉正时皮带。

注意:

不能让张紧轮转动一圈

4.4.3安装正时皮带

检查张紧轮5和导向轮6,确保它们能转动自如

正时皮带在相应的第1、第52和第72齿的背面位置有标记分别对准曲轴、正时齿轮上的标记

安装正时皮带,确保正时皮带上的标记C与曲轴正时齿轮上的凹槽F对应

利用工具[5]将正时皮带装在曲轴皮带轮上

3-1-EXCESSVOLTAGE:

用六角扳手扳动六角螺母A,使张紧轮逆时针旋转,让示意线3到达位置M,使正时皮带充分张紧

拧紧张紧轮螺栓23(拧紧力矩:

22Nm)

取出固定正时齿轮和飞轮的工具

安发动机正常的运转方向转动发动机四周

3-2-NORMALTENSION:

用工具锁住曲轴

松掉螺栓7

利用内六角A,顺时针转动张紧轮,让定位孔3到达如图所示的位置N(正常位置)

注意:

为了正确设置正时,标记24不能低于最低点

拧紧张紧轮螺栓(拧紧力矩:

22Nm)

从曲轴上取走工具

按发动机的正常运转方向转动发动机两周

检查张紧轮的位置:

误差不要超过±2mm,否则,重新安装过程

再次检测曲轴和凸轮轴的位置,如果结果不正确,重新安装过程

从发动机上取走工具

 

第五章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温度适当的洁净机油输送到全部传动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

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循环在润滑系统中的机油有如下的功用:

1.润滑机油在运动零件的所有摩擦表面之间形成连续的油膜,以减小零件之间的摩擦;

2.冷却机油在循环过程中流过零件工作表面,可以降低零件的温度;

3.清洗机油可以带走摩擦表面产生的金属粹末及冲洗掉沉积在气缸、活塞、活塞环及其它零件上的积炭;

4.密封附着在气缸壁、活塞及活塞环上的油膜,可起到密封防漏的作用;

防锈机油有防止零件发生锈蚀的作用。

由于发动机传动件的工作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对负荷及相对运动速度不同的传动件采用不同的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压力润滑是以一定的压力把机油供入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承等负荷较大的摩擦表面的润滑;

2.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溅泼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该方式主要用来润滑负荷较轻的气缸壁面和配气机构的凸轮、挺柱、气门杆等零件的工作表面;

3.润滑脂润滑通过润滑脂嘴定期加注润滑脂来润滑零件的工作表面,如水泵及发动机轴承等。

TU5JP4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集滤器等组成,此外润滑系统还包括机油压力表、机油表和机油管道等。

5.1TU5JP4发动机油管路

当发动机工作时,机油从油底壳经集滤器被油泵送入机油滤清器。

如果油压太高,则机油经机油泵上的安全阀返回机油泵入口。

全部机油经滤清器之后进入发动机主油道。

滤清器盖上设有旁通阀,当滤清器堵塞时,机油不经过滤清器由旁通阀直接进入主油道。

机油经主油道进入五条分油道,分别润滑五个主轴承。

然后,机油经曲轴上的斜油道,从主轴承流向连杆轴承润滑连杆轴颈。

主油道中的部分机油经第六条分油道供入中间轴的后轴承。

中间轴的前轴承由机油滤清器出油口的一条油道供润滑油。

主油道的另一条分油道直通凸轮轴轴承润滑油道,此油道也有五个分油道,分别向五个凸轮轴轴承供油。

在凸轮轴轴承润滑油道的后端,也就是整个压力润滑油路的终端装有最低机油压力报警开关。

当发动机起动后,机油压力较低,最低油压报警开关触点闭合,油压指示灯亮。

当机油压力超过(1.5M)Pa时,最低油压报警开关触点断开,指示灯熄灭。

另外,在机油滤清器上也装有机油压力开关,当发动机转速超过(4000)r/min时,机油压力若低于(4000)kPa,这时开关触点闭合,报警等闪亮,同时蜂鸣响报警。

5.2检测机油压力

1:

机油测量表1503-AZ;

2:

发动机油压测量软管1503-B;

3:

发动机油压测量接头1503-C。

∙检查机油油位;

∙举升车辆,拆下发动机下护板;

∙拆下机油压力开关(机油压力传感);

∙接上压力表和接头

∙起动发动机

∙读取机油压力

发动机转速(r/min)

机油压力(Ba)

1000

1.5

2000

3.0

4000

4.0

∙拆掉机油压力表、接头及软管

∙安装带有新密封圈的机油压力开关(机油压力传感)(拧紧力矩:

30N.m)

注意:

检查油位后,发动机温度达到80º后检查油压。

5.3机油滤清器的更换

1:

滤清器保护盖

2:

舌槽

3:

密封圈

4:

机油滤芯

注意:

汽油不要溅入三元催化器中。

拆除滤清器:

∙取下机油滤清器

∙按如图箭头A所示的方向取出滤芯

∙取下密封圈3

∙读取机油压力

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