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9917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docx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答案整理(全)

2013年6月16日

一、语法分析有哪些基本手续?

语法分析的基本手续:

切分、归并、分类。

1 切分:

由语流切分成片段,切分出的单位有:

篇章、段落、句群、句子、词组、词、语素。

其中句子、词组、词、语素和语法有关。

2 归并:

把具有同一性的词(音、义相同的词)归纳在一起

3 分类:

应是在归并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是词类)

*对于片段:

我知道你不知道他很不喜欢你

→切分:

我|知道|你|不|知道|他|很|不|喜欢|你

→归并(同一性:

语音&语音相同):

他&你,知道&喜欢,不&很

→分类:

他&你(代词),知道&喜欢(代词),不&很(副词)

二、什么叫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有哪几种?

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何?

1、语法单位:

从话语中切分出的语法分析的单位,是音义结合体,研究符号的组合。

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

2、语法单位种类有:

语素、词、词组、句子

1 语素

①功能:

最小的构词单位

②性质:

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2 词

①功能:

造句的基本单位

②性质:

最小的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

*对独立应用的解释:

与别的成分发生临时组合or单说

3 词组:

词和词的组合(不是基本单位)

4 句子:

最小的独立表达的音义结合体

3、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

 

注:

1 

组成关系数量上的变化关系

组成关系(量变):

即上级的语法单位至少要有两个下级的语法单位来构成,是数量上的增加

2 

实现关系性质上的变化关系

实现关系(质变):

没有数量上的增加关系,其长度并没有改变,性质发生了改变(如一个词构成一个句子,叫一个词实现为一个句子)

3、如何切分语素和词?

什么叫剩余语素?

剩余语素是如何切分出来的?

1、如何切分语素和词:

(1)切分语素:

运用对比法切分语素

假定“如果一个成分是语素,那它至少出现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

到不同环境里去找音义相同的成分,若有,则可分出一个语素。

(2)切分词原则:

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的语言成分,独立运用要求:

可以单说;固定组合。

1 完整性

Ø扩展性标准:

(前、中、后都可),能扩展的是词组,不是词

*例外:

不能扩展的也不一定是词(老远)&能扩展的不一定是词组(洗澡)

Ø整体性标准:

火车&汽车(都是词)

2 透明性

Ø意义透明标准:

如果意义不透明,一般看做词;意义透明,则不一定(新产生的词都是透明的)

Ø结构透明标准:

结构(定中、主谓、状中…)不透明,一般是词,词组肯定是透明的

*结构能重新分析,则为词组

Ø功能透明性标准:

功能不透明则不为词

例子:

手疼→很手疼(×),透明的:

头疼→很头疼,不透明的(√)

3 有限性:

词是备用单位,是有限的

特殊情况:

离合词:

可以扩展、不连续。

词的切分的总的原则是看它的凝固性

(3)剩余语素

只能与某一个语素结合的语素,只能在一个环境出现,又叫一用语素。

剩余语素大多为音译词和借词。

如:

菠菜、沙丁鱼、哈巴狗、卡宾枪、苹果

(4)剩余语素切分:

A:

剩余法:

假定“一个语素至少和一个语素结合”,若断定其中一个成为语素,则剩余成分至少为一个语素。

B:

意义推断法:

因为“菠菜1”≠“菜2”,“菜1”≠“菜2”→“菠”≠0,则“菠”有意义,是语素

C:

排除“简称语素”(略缩语素):

例如:

骆驼1,驼2毛,驼1≠驼2=骆驼,则“驼2”是简称语素

四、如何确定语素和词的同一性?

同一性:

意义、语音形式。

一个语素独立运用时成为词。

独立运用包括单说和临时组合。

如:

“白/衣服”,是一种临时组合,其中“白”就成为一个词。

五、汉语有哪几种句法结构?

能区分各种句法结构。

1、汉语有五种基本的句法结构:

偏正结构、述补结构、述宾结构、主谓结构和联合结构

2、各结构区分:

(1)语法

类型

成分数

语法关系

组成成分名称及核心(加粗)

形式特点

偏正

2

修饰A

B

修饰语(定语、状语)+中心语

的/地

述补

2

补充A

B

述语+补语

述宾

2

支配A

B

述语+宾语

了/着/过

主谓

2

陈述A

B

主语+谓语

是不是

联合

≥2

并列、选择A+B…

无名称,都是核心

和、并、而、或、还是

(2)意义:

各种句法结构可能的意义联系:

定中偏正结构:

性质、质料、领属、状态、数量、方位

状中偏正结构:

方式、时间、否定、程度、情态、范围

述补结构:

结果、趋向、可能、状态、程度

述宾结构:

受事、结果、施事、与事、工具、材料、方式、处所、目的、事件/内容、后果、同一(表示等同或分类)、其他

主谓结构:

施事、当事、时间、处所、受事(结果)、工具、事件

联合结构:

并列、选择。

六、什么是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什么叫层次分析法?

能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法结构。

1、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词在组合中是线性排列的,但他们在组合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

相邻的两个词不一定发生直接联系,词在组合之间是有层次的发生直接联系的,这种特点就叫做层次性就叫作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2、层次分析法:

按照句法结构本身的层次构造逐层进行分析,并指出每一层次上的直接组成成分,一直分析到词为止。

这种分析手续,一般称之为“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或“层次分析法”

3、层次分析法运用:

①找出每一层次上的直接成分(到词为止)

②标明每一组直接成分的结构关系

七、汉语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如此?

1、划分词类的标准:

(1)总体:

语法功能

(2)基本原则:

同一性、系统性

①同一性

词义并非一点儿作用也没有,他可以确定词的同一性,

有同一性的词应当作为同一单位处理,不具有同一性的词应当作为不同单位处理

②系统性

系统性原则在同一性原则上讨论:

某一项功能对于某一词类来说具有系统性,最好不要将这功能看成兼有别的词类属。

80%的动词可以做主语,若将其看成名词,就失去了划分词类的意义

3、原因:

(1)划分词类的具体依据有:

词义、词的形态、词的语法功能。

词义&形态有以下缺点:

①词义:

不可观察;有些词的词义与词类并非一一对应(战斗、战争)

②词的形态:

汉语没有词的形态

(2)词的语法功能:

即词占据语法位置的能力

①与特定的词组合的能力

②做句法成分的能力

(3)用词的语法功能作为划分标准有优点:

①可观察能力高

②能反映词的语法性质

所以,词的语法功能可用作划分词类的依据,词义具有引导的作用

八、现代汉语中可以分出哪些词类?

各词类有什么特点和特殊用法?

能准确判断词类,并说明理由。

1、词类划分:

(17)

(1)实词:

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状态词、区别词,数词、量词、数量词,指示词、代词

——11类

(2)虚词: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4类

(3)特殊类:

叹词、拟声词——2类

2、各词类特点和特殊用法:

Ø

(一)动词

(1)不~,没~

(2)~了、~着、~过

(3)作谓语

(4)~宾语

(5)~补语

(6)×很~:

基本不受“很”修饰,例外有:

①心理活动;②能愿动词;③此外还有“照顾”以及一些动词性结构

(7)重叠:

ABAB、AA(重叠后的动词有人说表“尝试”或“短时”,但应看作是一种量化,小量)

◆两类特殊动词:

助动词、趋向动词

(1)助动词(能愿动词):

严格说,汉语里没有助动词,汉语中助动词只是意义上的类

①能、能够、可以、可能、会(能力、可能性)

②应、应该、应当、该、得(必要)

③愿、愿意、肯、情愿、敢、要(意愿)

④容易、好、难(其他)

(2)趋向动词:

既有方向,又是抽象的。

趋向动词的方向实际上是指位置移动,这种位置移动是相对的。

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发生的位置移动就叫趋向

①趋向动词有引申的意思和虚化的意思。

如:

打起来(表示开始并持续,虚化)

②趋向动词经常作补语

③大多数的趋向动词是及物动词

Ø

(二)形容词

(1)不~

(2)很(不)~(形容词的最大特点,区别于其他词类的主要标志)

注:

可以用“很不”来判断不能受“很”形容词:

景气、耐烦、像话、好意思、相同…

(3)~了、~过:

“形容词+了/过”,有两种意义

①表变化

②表偏离

(4)×~宾语:

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

但有些形容词在表比较或存现句中可带宾语,如:

高他一头(表示比较);红了一片、苹果只红了几个(存现句)

(5)作补语,~补语

(6)作谓语

①几乎所有形容词都可,但受到限制

②单个作谓语带有对比的意思,带程度副词可以消除对比,也可以用“是……的”消除

(7)作定语:

29%的形容词可直接作定语(不带“的”)如果带“的”,几乎所有形容词都可做定语

(8)作状语

(9)重叠:

20%左右

Ø(三)状态词

(1)作谓语

(2)作补语(与“的”连用,构成组合式的补语)

(3)❉不~、❉很~、❉~宾语、❉~补语

(4)“雪白”类可重叠:

ABAB

(5)~的

Ø(四)名词

(1)数量~

(2)定语~(直接受定语修饰,不带“的”)

(3)直接作定语

(4)做主语、宾语

①不能作主语的:

剧毒、地步

②不能做宾语的:

常言、现年

(5)❉不~,❉很~

(6)×做谓语

①名词一般不作谓语,只在特殊情况下作谓语。

如:

今天星期一;小王双眼皮

②名词作谓语用在判断句中,大都可加“是”(不是省略“是”,是隐含)

(7)×做状语:

名词通常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的条件:

①表方式:

电话采访、武力镇压

②表比喻:

拳头大的苹果、碗口粗的木头

③表处所:

屋里请、原地踏步

④表时间:

明天去

(8)×数词~:

名词通常不能受数词直接修饰

◆名词的附类(特殊名词)

(1)时间词:

(意义上)表示时间位置或时刻,语法功能:

①在~,等到~(与一般名词的区别)

②做主语、宾语

③做状语:

今天、明年、上午、星期三、春节;现在、将来、刚才、过去、原来

(2)处所词:

表示空间位置

①在~,到~

②做主语、宾语:

地上有很多水(主语)

③×做状语:

原地踏步(状语)

类似还有:

当地、基层、前线、远处;故乡、原地、空中、地上、民间

(3)方位词:

表示方向和位置(相对位置,有一个参照)①在~、到~,或“在+实词+~”(构成方位结构,看作定中偏正结构)

②做主语、宾语

③×做状语,如:

里面请

④方位词的特殊用法:

a.转指:

系里不同意(看作转指,指系里领导)

b.方位词多表示空间位置,但也有些方位词可表时间位置,如:

以前、之前、前后、前夕

Ø(五)量词:

意义上表计量单位,又叫单位词

(1)数~

(2)×形容词~(个别量词可受形容词修饰)

(3)重叠(单音节)重叠后表示周遍性任指。

但“一天天”表示渐进过程,老师认为说“量词重叠表示多量”更确切

Ø(六)数词:

从意义上看表示数值和顺序

(1)~量

(2)×~名。

数词直接和名词结合的条件:

①表序数;②数词+普通名词的条件

(3)×主语、宾语。

做主语或宾语的条件:

①运算表达;②转指,如:

一死两伤

Ø(七)数量词

(1)从意义上看,分别相当于数词+名量词、数词+时量词:

如:

大量、一切、所有、多数、一半、半拉、俩、仨、全部、不少;片刻、终身、一生、一辈子、良久、许久、一番、一度

(2)把上述词归为数量词的理由:

①意义上分别相当于数词+名量词、数词+时量词

②是组合式定语,而非粘合式定语?

③数量词同数量结构一样具有转指功能

④俩、仨是由数量词组成的

Ø(八)区别词(又可叫属性词或非谓语形容词)

(1)从意义上看,表示事物的属性,作定语时,对事物进行分类

(2)区别词是成双成对的,语法功能有:

①做定语

②~的:

形成的“的”字结构作定语、主语、宾语

③×做主语、宾语:

在对举中,作主语,如:

急性好治,慢性不好治

④不做其他成分

Ø(九)指示词

(1)只有指示作用,与代词不同,代词是具有指代作用的词。

如:

这、那、每、某、另、其他、上、头

(2)除“这、那”外,其他都只作定语——“这、那”还可作主语、宾语

(3)把指示词单独划为一类的原因

①代词就是具有指代作用的词,而“每、某、另”等只有指示作用,与代词不同

②单独归纳指示词,才可容纳“唯一、任何”这些词

Ø(十)副词

(1)语法上说只能作状语

(2)副词作状语通常放在主谓之间,但也有放在主语前

◆副词的例外:

(1)有些程度副词可作补语。

如:

好得很、好极了

(2)作定语:

最底层、最前线、最中间、最/高峰

Ø(十一)代词:

代词不是语法功能上的类,而是根据语义功能划分出来的,有“临时指代”的作用

(1)代词的语法功能不统一:

代词的语法功能和它所代替的成分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同

词类性质

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疑问代词

名词

他、你、我

这、那

谁、什么

处所词

这里、那儿

哪里、哪儿

数词

几、多少

动词、形容词

怎么样、怎样、怎么

副词

这么、那么、怎样、那样

(2)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①任指(任意指称,类似于全称)

a.他什么都会;谁也不认识(周遍性任指,无条件)

b.谁愿意去谁去(倚变性任指,有条件)

c.谁也不认识谁(相对性/对待性任指,有条件,两两相对)

②泛指(不定指):

a.你吃点什么?

b.好像谁在那儿坐着

③虚指(结构整体表否定意思):

看什么,快走!

b.好什么!

Ø(十二)介词

(1)也叫前置词,用于介绍出与动作和事物有关的对象

(2)介词是虚词里面最实的,从来源看,是从某一类实词(动词)虚化而来的

(3)介词的语法功能:

介词+实词性成分,构成介宾结构

(4)介词结构的功能

①做状语:

把书/翻开、被他/打了、用毛笔/写字(状中)

②做补语:

来/自北方(述补结构)

③加“的”作定语

Ø(十三)连词

(1)起连接作用,不做句法成分

(2)“和、与、同、跟”都兼有连词和介词的用法,注意区分

Ø(十四)语气词

(1)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或主观评价

(2)语气词出现在句末或句中,总是放在一个停顿的前面

Ø(十五)助词

(1)虚词里面的剩余类

(2)助词是一种标记性的成分或功能性成分,包括:

①结构助词(的)

②动态助词(体助词“了、着、过”)

③比况助词(似的、一般)

④数助词(分之、第、点、多)

⑤其他(连、者、所、等、等等、与否)

Ø(十六)拟声词

(1)又叫象声词,是专门用来模拟声音的

(2)功能

①做定语

②做状语

③做谓、补语:

主要是四字格的,如“叽叽喳喳”

④做独立成分

⑤临时用作动词,如:

“哞”了一声

Ø(十七)叹词

(1)又叫感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应

(2)功能是作独立成分,没有组合能力,只能重复,这是区别于其他词最主要的特点

(3)感叹词语音上的特点:

①语音形式不固定;②零声母或h声母;③特殊读音:

哼(hng);叹词没有声调,只是语调变化

九、什么叫词类的层级性?

现代汉语词类系统有哪些层级?

各层级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1、词类的层级性:

词类具有相对性,每一大类中的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因此可以在大类里面再按组合的特性分成各级小类,这就构成了词类的层级性

2、现代汉语词类系统的层级:

独用词

叹词

实词

饰词

区别词、副词、数词、指示词、数量词

核词

体词:

名词、量词

谓词:

动词、形容词、状态词

虚词

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

3、划分标准

(1)独用词和组合词:

看是否有组合能力

叹词没有组合能力,只能重复

(2)实词和虚词:

能否充当句法成分

实词可充当句法成分,虚词只起辅助作用

(3)实词又可分为体词、谓词和饰词三类

1 体词能作主语、宾语,一般不能作谓语

2 谓词能作谓语

3 饰词只能作定语、状语、补语(或表语)

十、什么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音同形词的区别是什么?

兼类词与划类原则有什么关系?

1、兼类词:

(1)广义的兼类词语狭义的兼类词

①广义兼类词:

从词汇入手(词汇词:

意义有联系的不用义项归为一类)

②狭义兼类词:

从语法入手(语法词:

通过同一性处理后所得到的概括词,本课所讨论的)

(2)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词类的特性,而在词汇意义上联系紧密,这样的词就叫做兼类词

(3)兼类词可分为异义兼类词和同义兼类词

①异义兼类词:

学科学很科学

②同义兼类词:

共同利益共同繁荣

2、兼类词与同音同形词的区别:

(1)兼类词意义上有联系(联系可是直接或间接的),且是同源的;

同音同形词来源不同,意义上没有联系

3、兼类词与划分词类的原则的关系:

(1)同义兼类词:

根据同一性原则,判断是否为同一个概括词而划分出来的

(2)异义兼类词:

在符合系统性原则的前提下,把同一个概括词处理成兼类

十一、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是如何区分的?

区分:

根据句子结构把句子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

1、主谓句:

包含主谓结构或中心语为主谓结构的状中结构的句子

2、非主谓句:

由主谓结构以外的词或词组形成的句子(可以补出主语的是主谓句)

十二、汉语句子的功能语气分类有哪些?

(1)陈述句:

报导事件

(2)疑问句:

提出问题

(3)祈使句:

提出要求

(4)感叹句:

抒发感情

(5)呼应句:

呼唤应答

十三、什么是语法关系?

什么是语义关系?

1、语法关系:

通常所说的主谓、述宾、述补、偏正等结构关系

2、语义关系:

隐藏在句法结构后面由该词语的语义范畴所建立起来的关系。

如:

施事、受事、与事关系。

3(补充):

与谓词性成分有关的主要语义角色有:

施事、受事、与事、结果、工具、处所等。

十四、汉语的主谓结构有什么特点?

(1)主语有定(有定即确定)的倾向:

无定成分一般不做主语

(2)主语和谓语联系较松

①主谓之间有较大停顿,经常有语气词

②主语经常省略

(3)做主语的成分不限于名词性成分

(4)主语倾向于周延的解读,宾语倾向于不周延的解读

例:

我吃了苹果(没吃完)苹果我吃了(吃光了)

十五、主谓谓语句有哪些类型?

1、主谓谓语句:

是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全句的主语是大主语,谓语中的主语称作小主语

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的关系有:

施事、受事、领属

2、主谓谓语句的类型

(1)大小主语有领属关系:

这种食物含水量高

(2)大小主语有主体与客体/旁体的关系:

1 客体/旁体——主体:

这本书我看过、什么他都知道(更普遍)

2 主体——客体/旁体:

他什么都不懂、我报纸看完了

(3)数量对应关系:

苹果/三块钱一斤

(4)大主语是小主语的行为关涉对象:

这件事/我不怪你

(5)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指某一方面:

他象棋下得不错、他办事很认真

另外,有多层主谓谓语句:

我们这里/西瓜//最大的///一个////有五十斤

十六、体词谓语句有哪几种类型?

(1)结构分类

①名词作谓语:

明天中秋

②定中结构(由名词作中心语的偏正结构)作谓语:

我浙江人

③数量词作谓语:

这人三十多岁

④“的”字结构作谓语:

他昨天来的

(2)语义分类

①说明时间、天气:

今天星期四

②说明身份、特征:

小王红头发

③说明数量:

这条鱼三斤

④说明活动安排:

上午现代汉语

⑤表存在:

门前一条小河

十七、什么叫受事主语句?

汉语的受事主语句有什么特点?

1、受事主语句:

在汉语中,主语是受事的句子称作受事主语句(被动句)

2、受事主语句特点:

(1)不一定有形式标记

①常用的表示被动的标记有“被、给、叫、让”等

②汉语特点在于缺乏形式标记,因而主动句和被动句往往无形式差别,用被动标记的被动句很少,用“被”时往往带有不如意色彩

③在两个论元都是人时没有这方面的特点,这是因为两个论元生命度同等,必须加“被”,因而没有不如以色彩

(2)主语所指的事物总是确定的,或是泛指的

(3)谓语往往是复杂的,即谓语不能是单个动词(动词的前后多半有别的成分,对话除外)

(4)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且动词所支配的宾语一般不再出现

(5)表示时间以及否定的副词、能愿动词要放在“被”字前面

18、什么叫虚指宾语、数量宾语、双宾语、真宾语、准宾语?

1、虚指宾语

宾语的字面意思和实际意思不同,没有实指对象:

什么&“他说他的,我看我的”格式&“他”充任&脏话:

喝他个三天三夜

2、数量宾语

由数量词或词组充任的宾语:

动量宾语、时量宾语、程度宾语

3、双宾语

(1)定义:

同受一个动词支配而相互之间没有联合关系的两个宾语

(2)通常前一个表示人,后一个表示事物或话语

(3)前一个叫“近宾语”,后一个叫“远宾语”

4、真宾语:

一般的实质性宾语,特点是宾语在语义上指称实在的对象,动宾搭配自由

5、准宾语:

包括虚指宾语、数量宾语(由时量词或动量词组成)、特殊宾语(工具、方式、原因、比较、主体、后果、受损、得到)。

特点是宾语不指称实在对象,动宾搭配不自由。

十九、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是如何区分的?

什么叫体宾动词,什么叫谓宾动词?

1、区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否带真宾语

(1)及物动词可以带真宾语

(2)不及物动词不带真宾语,可以带准宾语

2、体宾动词:

只能带体词性宾语、不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

3、谓宾动词:

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有的谓宾动词也能带体词性宾语

二十、现代汉语的中的补语分哪些类型?

各有什么结构和语义上的特点?

(一)补语分类:

(1)结果补语

(2)趋向补语

(3)可能补语

(4)状态补语

(5)偏离补语

(6)程度补语

(7)介词结构充任补语

(二)结构特点:

(得;不;补语、述语成分、宾语)

1、结果补语:

洗/干净

(1)都是粘合式补语:

不带“得”,可以插“得/不”变为可能补语:

染红——染得红,听懂——听不懂

(2)否定形式:

不/没有+述语+补语:

没洗干净/不洗干净

(3)作补语成分:

①限于形容词、动词,并以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为主。

由于结果补语限于单词,所以不能扩展为词组:

洗干净——X洗很干净

②状态词不能做结果补语:

X洗雪白、X通红

③只能为简单成分,不能是复杂成分(词组)

(4)作述语成分:

动词为主,形容词次之

(5)有的可以带宾语:

染红了大地、吃完了饭

(6)述语和补语间不能插入体助词:

了、着、过和宾语(针对古汉)

2、趋向补语:

走/出去

(1)都是粘合式补语:

不带“得”,可以插“得/不”变为可能补语:

走进去——走得进去

(2)否定形式:

不/没有+述语+补语:

没/不走出去

(3)作补语成分:

限于单个的趋向动词

(4)作述语成分:

动词为主,形容词次之

(5)有的可带宾语:

走进教室

(6)述补间可插入体助词“了”和宾语:

走了进来、扔了一片石头进来

补语若由合成趋向动词充任,可以把它拆开,加入宾语:

走进一个人来、拿起一本书来

3、可能补语:

吃得完

(1)述能式的肯定式:

述语+得+补语(得为助词)

(2)述能式的否定式:

述语+不+补语(不为副词)

(3)作补语成分:

限于单个动词、形容词,否定式则:

单个动词+不(只能是简单形式)

(4)作述语成分:

动词为主,形容词次之

(5)有的可带宾语:

学不会骑马

4、状态补语

(1)述语和补语间有“得”:

高兴得跳了起来

(2)述状式的否定式:

否定词+述状式:

不/没跑得喘气、不/没洗得很干净(少见)

(3)作补语成分:

可以是单个动词、形容词、状态词;多数是谓词性词组。

(4)作述语成分:

动词为主,形容词次之

(5)不能带宾语

5、偏离补语:

买贵了

(1)不带“得”、总有“了”。

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