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0248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提升中心城区竞争力的巨大引擎。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发挥中心城区比较优势、增强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关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现代服务业是一种现代化、信息化意义上的服务业,本规划界定的现代服务业行业为:

物流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与地质勘察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为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增创城关区现代服务业新优势,特编制《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11—2015)》。

一、“十一五”期间城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城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城关区积极发挥产业政策作用、政府服务、调控市场职能作用,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搭建发展平台,打造、推介和宣传城关区品牌,提升区域知名度。

与此同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紧紧依托城市建设,不断调整完善现代服务业结构,引导现代服务业向功能街区集聚,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空间战略部署相结合,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五年来,城关区服务业迅猛发展,传统服务业不断提升,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下文中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各项指标数据均是基于以上定义,结合城关区统计数据归纳、整理而得)

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和贡献度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城关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一直呈现递增趋势,年均增长率达12.01%以上。

截止2009年末,城关区第三产业总产值为258.0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8.41%;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45.95%,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45.95%,贡献率达44.99%。

现代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租赁、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加值总量最多,分别为33.16亿元、21.31亿元和21.33亿元,在现代服务业中所占比重分别为21.9%、14.1%和14.2%,是全区现代服务业中的主导产业。

从内部结构看,现代服务业各组分增加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幅最大的前三位产业依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金融业。

2.现代服务业业态和结构不断多元化

“十一五”期间,现代服务业领域不断扩展,在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上,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摩尔经营、连锁、专卖、配送、拍卖、远程交易等新的流通形式和经营业态不断涌现。

商品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一批知名企业和知名商家相继进驻我区,商贸业招商引资规模逐年扩大,累计引进资金达143亿元,相继建成了以三森美居博览中心、酒钢宏顺物流中心等为代表的各类大型专业市场14个;建成了以瑞德摩尔万国商厦、张掖路步行商业街等为代表的新型特色商业项目20多个,带动和促进了城关区服务业的整体升级。

同时积极与大企业、大集团甚至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境内外上市公司对接联系,成功引进了以百盛、大润发、新世界、王府井、苏宁、国美、西单等为代表的国际国内知名企业30多家。

截止2009年末,城关区有统一结算的总部企业70多家,区内有大型综合商务楼宇60余栋,入住各类企业单位1880多家,从业人数达到12000多人,成为拉动就业的重要渠道。

目前有各类商业网点4万多个,在近100个各类专业市场中,年成交额30亿元以上的2个,20亿元以上的4个,10亿元以上的18个,7个市场分别进入全国同类市场100强。

城关区现代服务业企业总数为4500多家,约占其总企业数量的78.5%;同期全区现代服务业个体经营户有800多个,约占全区第三产业个体经营户的15.8%。

(二)城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受到的制约

1.思想观念制约

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想认识不统一,仍存在“重工轻商”、“服务业不创造价值”的错误观念。

没有充分认识发展服务业在缓解资源要素和环境瓶颈制约、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增强地方财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发展结构制约

传统服务业占据主导,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现在城关区主要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目前发展较好的一些产业大部分属于传统的商贸流通业,如批发零售、餐饮等,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电子商务对全区服务业的渗透尚处于起步阶段。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新兴的科技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欠发达,出现不均衡发展。

3.体制环境制约

在现代服务业的一些领域,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阻碍其发展的传统体制还没有根本消除。

不少行业存在明显的政策性进入壁垒和垄断现象;相关机构或企业的设立和业务扩展,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一方面,这种垄断性质的市场结构制约了供给能力的扩张,抑制了市场的需求。

另一方面,严格的进入限制使不少现代服务业的经营主体投资渠道单一,竞争能力差,经营效益不佳,服务业市场难以启动,缺乏发展动力。

4.发展空间制约

城关区作为中心城区,面积全市倒数第二,人口全市之首,220km2的土地上承载了百万人口,人口密度已到达每平方公里42344人,人口压力巨大。

另外,产业空间布局系统性规划不够,对辖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系统规划利用不够,功能分区不明确,区域特色不明显,服务业还未形成明显的集聚发展态势,空间资源的集约利用不充分。

5.专业人才制约

现代物流、科技研发、信息技术、电脑软件、电子商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人才稀缺。

部分企业缺乏高端人才,更缺乏管理人才,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民营服务企业以家庭式管理为主,经营管理粗放,基本上靠自有资金、自有技术积累发展。

这种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尽管部分企事业单位积极引进人才,一些高校也调整相应专业培养方向,加大培养力度,但受到东部地区强烈的人才吸引作用,短期内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还远不能适应其快速发展的需要。

人才短缺,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城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十二五”城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机遇

1.宏观政策环境更加有利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和省委、市委关于贯彻《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出台,省委“中心带动、两翼起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1355”总体发展思路的深入实施,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核心四中心七城区”,即要把城关建设成全市乃至全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建成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这些政策的出台既为城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机遇。

2.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

城关区现代服务业不仅在规模上逐年攀升,在质量上也有了长足进步,服务设施尤其是大型服务设施档次有了飞跃发展。

以东部市场为代表的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实施提升改造,以兰新瑞德摩尔为代表的一些现代化综合性商业广场建成启动,以张掖路步行街为代表的城市特色商业街区投入运营,以阳光五星级大酒店为代表的高档酒店建成,以体育广场为代表的群众文娱活动公共场所开放使用,以天庆嘉园为代表的商业社区建成,以五泉菜市场为代表的标准化室内菜市场建成等等,这些具有现代化标准的服务业设施的建成,为城关区的现代服务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市场优势明显

兰州作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甘肃省物流产业空间布局以兰州市为甘肃省区域物流枢纽核心,形成了“一核、四区、多中心”的空间布局模式。

由此可见兰州市已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与交易中心,城关区作为其中心城区,其辐射面达西部5个省区,近300万平方公里和2亿人口。

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改善,对食品、衣着及家庭设备等支出的比重继续下降,对教育、文化、旅游、医疗保健以及住行条件等需求日益增加,发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费比例不断上升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消费潜力;同时,“兰白经济圈”的建立及周边城市的提质提速和快速发展,为城关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4.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民生的更加关注,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烈要求,将为服务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在城关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战略中,已经确定了逐步实现由工业经济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都市经济,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大力提升第三产业,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同时,随着国际服务业的加速转移和国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国外服务业转移构架由发达国家向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由东部沿海向内地转移,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相结合,通过先进业态直接提升、嫁接提升,整合现有资源改造提升、转型提升,为城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二、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发展思路

城关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思路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办《若干意见》和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市委“再造兰州”战略,按照全市“1355”总体部署、全区“123456”发展目标及“率先科学发展、建设首善之区”的总体目标,构建商业形态完善,商务功能完备,服务方便快捷,管理科学有序,具有现代水准的集购物、娱乐、观光、休闲各项功能于一体的西北地区区域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以重点行业为主攻方向,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实施内外开放带动战略、产业集群推动战略,努力提升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发展能级、行业集聚度。

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文化创意产业、房地产业、旅游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信息与软件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十大产业”,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辐射强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把城关区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集聚区、文化旅游区、现代物流中心、高端服务和便民服务共同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强区。

(二)基本原则

1.优先发展、重点突破

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遵循优先发展的原则,把现代服务业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在政策、规划、资金、土地等方面重点支持,优先发展符合城关实际的特色优势产业。

同时,运用差异化政策推进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发展,突出先导重点,在全面推动服务业各个产业规模,提升档次的同时,选择少数几个基础好,需求大,联动效应明显的重点行业和领域作为突破口,重点支持,带动服务业其他产业的全面发展。

最终构建主业突出、关联互动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2.组团发展、项目带动

依托“一区两线三组团”,通过产业基地和高端服务聚集区的建设,充分利用各方有效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实现由点到面,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和企业规模效应,促进服务业的产业化、社会化、集聚化发展。

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包装策划和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精心策划,组织实施好一批重点项目,以重点项目为带动,培育现代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3.扩大开放、三力驱动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放宽市场准入,规范经济秩序,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形成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

同时,坚持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和市场基础力“三力驱动”,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优先发展、组团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切入,依托“一区两线三组团”,全面推进十大产业发展,不断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产业形态特色化、空间布局集约化、服务领域区域化方向发展。

力争通过5—10年时间,将城关区打造成为兰白都市经济圈的带动核心,全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和西北地区有强劲辐射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区,为建设经济繁荣、文化活跃、教育优化、城市文明、社会和谐、环境宜居的首善之区奋斗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2.阶段目标

结合城关区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际、发展环境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将发展目标设定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年—2012年):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高于全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水平,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5%,占GDP的比重达到41%,占到全市现代服务业总量的50%。

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60%,占GDP的比重达到44%,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争取翻两番,占到全市现代服务业总量的52%。

基本形成西部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发展格局,使现代服务业真正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第三阶段(2016年—2020年):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65%,占GDP的比重达到54%,占到全市现代服务业总量的56%,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辐射强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服务业结构显著优化,就业容量显著增加,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三、“十二五”城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及重点产业

(一)“十二五”城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

1.提升中央商务区聚集辐射功能

以现有商圈为核心,特色街为依托,由点到线,最终实现中心区在功能上的补充和完善、空间上的拓展与延伸,重点建设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连锁经营、特色专卖、金融保险、中介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和核心区。

以兰州市中央商务区项目建设为契机、以城市综合体建设为重点、以旧城区改造为支撑,重点改造提升东方红广场、南关什字和西关什字三大商圈,加快实施武都路中央商圈、红楼时代广场和静宁路山字石、邓家花园综合开发、大连万达商业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

打造中央商务和城市建筑集群,重点建设一批高档写字楼、商业楼、中高档住宅、大型购物中心、高端会务度假酒店及其裙楼。

力争在“十二五”期内新增12处具有兰州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新增7个体现发展前沿水平的城市综合体,新增5-7家集聚现代服务新业态的五星级酒店,形成以东方红广场为中心的区域标志性建筑群,构建现代商业、文化、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为主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最终形成未来“再造兰州”发展战略的新兰州中心。

2.打造南北两线旅游休闲经济带

依托“两山一河”和“西部夏都”自然资源优势,制定两山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

以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二期开发、伏龙坪整体开发建设、民族风情园建设和兰山索道改造等为重点,大力开发建设大兰山旅游风景区,形成南线经济带。

以黄河风情线、中山铁桥、金城关、白塔山公园等为重点,打造大白塔旅游风景区。

大力挖掘发展黄河文化和马家窑文化,重点实施徐家湾兰州民俗文化风情园、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九州生态园等“三园”建设项目,形成北线经济带。

最终以南北两线经济带为主要载体,将都市旅游与文化、娱乐、购物、休闲结合起来,加快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积极提升旅游服务功能。

3.着力构建“三大产业组团”

一是东部组团,以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兰州大学科技城、科技一条街、航天五一〇所等科研单位为载体,重点发展IT网络、电子信息、软件研发、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业态。

培育发展以专业技术为主的服务外包,培育专业性强、知识密集型的现代科技服务集群。

以东部综合批发市场群、兰新瑞德摩尔为依托,重点发展商品集散和零售批发业态;以兰州宏顺物流中心等为龙头,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

二是雁滩组团。

以万达商业广场、大润发超市、湿地公园等为依托,做好雁滩现有的建材批发、汽车销售、粮油蔬菜批发的出城入园,重点发展商业综合体、大型卖场、休闲广场、时尚地产等业态。

三是河北组团。

以城北新区开发建设和青白石土地整体开发为依托,重点发展现代制造、生态经济、特色生态旅游等业态;以甘肃国际会展中心等依托,重点发展会展经济等新型服务业;以九州开发区为依托,重点发展高新科技、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业态;以庙滩子整体改造、徐家湾旧城改造开发为依托,重点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新能源等业态。

专栏3.1城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

中央商务区改造提升项目:

陇西路中央商务区、甘肃国际金融中心、皋兰路地下步行街、兰州红楼时代广场、武都路中心商务区改造提升、东方红广场整体改造、石化旧城改造、中科大厦、中海国际大厦;

南北经济带项目:

白塔山、五泉山改造、徐家湾民俗风情园、九州恒大生态园、青白石整体开发、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伏龙坪整体改造、兰山小镇;

三大组团项目:

甘肃省国际会展中心及配套区、兰州东部永新国际商贸城、万达商业广场、酒钢结算中心、益通希尔顿摩尔广场、甘肃财富中心、庙滩子整体改造、张苏滩市场提升改造。

(二)“十二五”城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产业

1.商贸服务业

现代商贸是目前城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十二五”期间,城关区要继续巩固和强化现代商贸业既有优势,进一步拉开发展框架,优化现代商贸业空间布局,加快各种商贸集聚区块建设,提升对外辐射能力,到“十二五”末,全区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9年的19.86%提高到25%。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6亿元,年均增长15%,全区商业服务网点达到1.5万个,年均增长7%;从业人数达到4.5万人,年均增长8%;

积极引进、新建、改造和整合一批专业市场,为发展商贸流通搭建坚实平台。

完善中心市区商业网点规划,以规划引导多种形式的商业网点建设。

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仓储超市、电子商务、代理配送等新型业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上购物、期货交易等现代商贸服务业。

初步建成商业服务网,加快发展各类专业市场网站、行业性网站,为广大企业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统筹规划各类商业服务网点布局,鼓励商务服务连锁经营,向社区和农村延伸,大力发展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便利超市和农资超市,积极培育发展农产品配送中心,构建新型农产品流通渠道。

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制定出台商业特色街扶持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张掖路步行街、农民巷风味美食街、永昌路中段品牌服饰街、麦积山酒吧街、陇西路咖啡街、大众巷特色小吃街等特色商业街,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牌餐饮,鼓励老字号餐饮店实施连锁经营,做大做精“兰州小吃”。

加快张苏滩蔬菜批发市场等一批大型批发市场的外迁和改造工程,实现市场建设空间集中、规模集群和集约发展。

2.现代物流业

充分利用城关区区位优势和交通网络优势,抓住兰州建设国家现代物流示范城市机遇,继续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力争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三大物流园区,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10家,现代物流业的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从2009年的14.34%增加到20%,大力拓展和完善物流服务功能,将城关区打造为西北区域性物流中心。

围绕城郊物流带建设,加快空港物流园区等物流中心的建设,加快物流资源整合速度,规范整顿物流市场,制定物流标准,发展三大物流园区,以酒钢宏顺物流、东岗物流中心、货运中心为龙头,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第三方物流企业,使之成为物流产业链,

以市域物流为基础、区域物流为重点、国际物流为导向,构建为现代制造业、商贸流通业、会展旅游业、现代农业发展和城市生活消费服务的物流网络,形成辐射全省及周边经济区域,承接东西、贯穿南北的开放型现代物流体系。

在优化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大力倡导绿色物流及培育第三方物流和区域物流。

加快建设城市物流配送项目,发展面向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市场化配送,进而促进流通的现代化,扩大居民消费。

鼓励专业运输企业开展城市配送,提高城市配送的专业化水平,解决各类超市连锁配送、城市快递配送,完善升级城市物流配送网络。

专栏3.2现代物流业发展重点:

三大物流园区

生活资料物流区:

以东岗东路为轴,西起五里铺东至东升饭店,东部综合批发市场、瑞德摩尔为核心,主要发展服饰、小商品、文化用品、家用电器批发业务。

生产资料物流区:

以酒钢宏顺物流、货运中心等物流企业为龙头,以东岗东路为轴,西起东升饭店东至东岗立交桥,重点发展汽配、汽车、摩托车、钢材物流业。

雁滩生活资料物流园区:

以建设红星美凯龙连锁家居为契机,围绕服务各类批发市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3.金融服务业

以建设甘肃金融业核心区为目标,着力构建具有较强融资和国际结算能力,集银行、证劵、保险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型、网络化的区域性金融体系。

未来五年,力争引进一批国内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

构建1至2栋金融、证券为主要功能特色的总部集聚服务楼宇,力争到“十二五”末,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提高到5.5%左右,努力把城关区建设成西北区域性金融中心。

支持兰州银行拓展经营规模和业务创新,推动IPO工作。

完善各类金融市场要素体系,进一步增加省内外分支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引导和支持光大银行、民生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信用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城关入住布点,鼓励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延伸服务内容,对具有较大规模的民营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拓展投融资渠道。

大力发展商业保险业,鼓励新险种的引进开发,不断扩大商业保险覆盖面。

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小额信贷业务,满足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4.文化创意产业

充分利用现有科研人才优势和文化氛围,以动漫设计和研发设计为重点,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和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形成文化传媒创意、研发设计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四大创意产业发展体系,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以“金城文化创意园区”为核心,四大创意产业集群为组成部分的城关区文化创意产业。

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计比重6%,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强化开放理念、市场理念和创新理念,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文化的传承和积淀作用,加快产业化进程,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依托城隍庙、古玩字画城、金城关,着力建设古玩艺术文化辐射基地;依托读者集团、敦煌研究院、甘肃画院,着力建设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培育特色文化产业群,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依托创意国际商贸城,建设动漫创意产业园区。

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软件设计等创意产业,培育和发展创意产业链,引进创意企业总部,重点发展现代传媒、文化创意、文化展示、文化旅游等产业,提高创意产业规模和水平。

利用城关现有和潜在的文化资源,适时举办大型文艺活动,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提升规模、档次和水平。

按照人口和服务半径,合理配置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立适应居民多样化文化生活需求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一批具有城关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专栏3.3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项目

借助《读者》和《丝绸花雨》等精品的影响力,加快建设飞天文化产业大厦、创意国际商贸城、金城文化创意园区、动漫创意产业园区。

5.信息与软件服务业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未来成长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领域之一,是经济转型的需要突破的重点方向。

”十二五”期间要以软件产业和服务外包为重点,拓展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信息内容服务业,构筑国内软件和设计外包重要产业基地。

力争在“十二五”末软件产业总收入实现达到30亿元,占全市软件产业总量的80%。

依托兰大科技园区、中科院科研优势,以及科技街的氛围,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大力进行软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IT产业、网络技术服务、产品信息和网络技术培训,着力打造20万平方米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功能区。

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推动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进一步完善“数字城关”系统,促进社会服务信息化。

大力推进服务外包,积极承接国内外服务外包业务的转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加快探索与国际国内大型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同开发国内外中介服务市场。

重点发展软件外包、动漫创意外包、工业设计外包、人力资源外包、呼叫中心等服务外包领域。

鼓励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提供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以及物流、金融、医疗、法律、教育等领域所从事的供应链、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服务等业务流程外包服务。

大力引进承接能力强的品牌性服务外包企业和培育一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