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47723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合肥市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修订稿)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服务业既是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领域,又是促进一、二次产业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支撑。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对于进一步加快包河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合肥要建设成“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在全国有影响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力争到2015年,合肥GDP总量突破6000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5%。

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必须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为此,根据包河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安排,编制《包河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特色明显、充满活力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实现包河区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升全省第一城区的服务功能、集聚和辐射作用。

一、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

2.《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皖政〔2009〕118号

3.《关于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皖发改贸服[2010]617号

4.《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合发〔2008〕22号

5.《关于印发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合政〔2010〕28号

6.《中共合肥市包河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二、规划思路

以服务于“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打造“安徽省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思路,制订十二五“包河区促进服务业发展6499行动纲领”(即六大重点领域、四大商圈、九大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和九个优质服务业项目),全面提升包河现代服务业综合竞争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快包河区经济与社会发展。

注意“站在政府的角度,考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服务业发展的要求,推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服务业的布局、规模、业态、建筑风格和配套设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考虑服务业项目的投资回报,实现资本的追求增值属性。

三、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合肥市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承接国内外服务业大调整大转移和建设滨湖新区的机遇,以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构筑现代服务业体系,把包河区建设成“安徽省现代服务业中心”。

四、基本任务

1.在包河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提出包河区现代服务业布局的整体思路,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

2.依托包河区独特的生态环境,构建具有生态文明特征的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布局。

3.明确十二五期间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发展项目。

4.考虑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业项目的投资主体是社会资金,侧重考虑服务业集聚区和服务业项目的可操作性,拟把本次规划编制成“服务业项目的投融资规划”。

五、编制原则

1.突出特色,发挥核心竞争力的原则;

2.保护生态,与环境友好的原则;

3.构筑相互依存、共荣发展的功能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集约利用空间资源,发挥集群集聚效应的原则;

5.重点项目带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原则。

六、发展基础

1.包河区通过深入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培训、道德模范学习、文明交通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全区各项公共文明指数明显上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取得阶段性成果,铸造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文明基础。

2.包河区文化资源富集,区内汇聚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30余所高等学府,拥有安徽省广播电视中心、安徽省图书馆、安徽演艺集团、省黄梅戏剧院、省体育馆等众多重要文体机构及包公祠、包公墓等一批名胜古迹,尤其利于发展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产业。

文化提升商业品味,文化让商业更繁荣。

3.包河区位居合肥东南,辖7街、2镇、1个省级工业园区,区域面积340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70平方公里,常驻人口60万,是合肥市的国土面积第一大区、水域面积第一大区、林木面积第一大区,有雄厚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4.包河区交通条件优越,区内有312国道、合肥骆岗国际机场、合肥高铁站、合肥港综合码头等海陆空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南北高架一号线、BRT快速公交、金寨路高架等立体网络四通八达。

便捷的交通体系将创造更高的商业密度和人口密度,促进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助推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

5.包河区商贸服务业已进入新的发展期,产业结构得到初步优化,基本形成以商业批发零售、房地产为支撑,物流、旅游、娱乐、中介等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建设银行区域性后台服务中心等100多个大项目快速推进;安徽世纪金源大饭店、金源时代购物中心、滨湖城市天地、居然之家等大型商业及配套设施陆续投用;合肥万达广场、东方广场、滨湖世纪城、绿地赢海国际广场、吉瑞泰盛国际生活广场、高速·滨湖时代广场和地矿家园等大型城市综合体总用地面积约2846亩,总建筑面积73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80亿元,进一步增强了包河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七、核心优势

1.区位优势

包河区处于合肥建设现代化滨湖大都市和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核心区域,随着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的建设,包河区将成为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物流的新集聚地和枢纽,为服务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和载体,是建设“安徽省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最合适区域。

2.土地资源优势

包河区国土面积约占合肥城区的五分之二,是合肥市的国土面积第一大区、水域面积第一大区、林木面积第一大区。

不仅滨湖新区有196平方公里的风水宝地有待开发,而且区内二环路内外有80余个城中村(以村民组或居民组为单位,不含十五里河中段片区和高铁站片区),土地总面积约1万2千多亩,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生态环境优势

包河区拥有包河公园、十五里河景观带、南淝河及美丽的巢湖,景色宜人,既生态宜居,又适于建设具有特点的高档商务中心区,发展高端服务业,打造“安徽省现代服务业中心”。

八、发展目标

1.“十一五”期间包河区高举全省“第一城区”大旗,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顺利完成规划的主要奋斗目标。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37.2亿元提高到365亿元,年均增长21.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4978美元提高到6710美元;固定资产投资由86.6亿元提高到575亿元,年均增长46%;财政收入由6.7亿元提高到21.9亿元,年均增长2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7.65亿元提高到135亿元,年均增长18.5%;三次产业比例由1.7:

43.4:

54.9调整为0.7:

39.2:

60.1。

包河区正由区域性经济中心步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中心叠加的新高地,快速向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迈进。

2.规划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1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市比重由15.6%提高到18%以上;区级财政收入力争突破6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3:

34.7:

6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引进内外资总量5项指标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

九、空间布局

1.把滨湖新区打造成区域金融商务、行政办公、会展旅游、文化体育、研发创意和商业居住中心。

在滨湖核心区,形成全省经济政治文化新中心、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业集聚区和全省商务休闲中心。

在十五里河高铁站片区,突出交通转换、商业商务、居住功能,培育新业态,形成新亮点,展示合肥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标志性门户形象。

在包河工业区,重抓转型升级、功能再造,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客车生产科研基地和全省重要的临港物流基地。

在南部生态区,深度开发生态调节、科技示范、旅游休闲、观光体验等多重功能,打造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生态文明的示范窗口。

2.把老城区打造成国内知名的商业服务中心和特色商业街区。

突出商业、居住功能,围绕芜湖路、南二环路打造“两大商圈”;在马鞍山路沿线区域,结合地铁出入站口建设,优化现有楼字商业商务功能,打造商务服务业集聚区;在徽州大道沿线区域,优化世纪云顶、富广大厦等楼字资源,提升沿线园林绿化品位,打造以商务功能为主导、景观功能为特色的发展街区;在巢湖路沿线区域,以水、绿为魂,发展休闲经济,打造包河“秦淮”、合肥“外滩”。

通过完善设施,改善环境,提高老城区品质,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品牌商业街区。

3.把淝河片区打造成城市副中心。

争取市里统一规划、统一拆迁,整体推进淝河片区开发改造,着力构筑以现代高端商业、高档生态人居为主导功能,楼字经济与滨水经济互动互促的产业新高地、城区新空间。

近临南淝河区域,以合肥新港建设等项目为牵动,加快岸线资源开发,发展滨水地产、亲水娱乐,建设南淝河黄金产业带和城市休闲港湾。

在葛大店区域,引进大企业建设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形成区域性新地标。

以战略储备的思维,统筹片区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处理好近期开发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十、服务业发展行动纲领

包河区是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和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和最前沿,十二五期间,包河区将凭借滨湖快速发展之势,把“六大重点领域(产业)、四大商圈、九大集聚区、九个重点项目”做为“包河区促进服务业发展行动纲领”(简称6499行动纲领),推动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便利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

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幅增加财政收入,建设更加文明繁荣的安徽“第一城区”。

(一)重点发展六大领域

1.金融商务业。

围绕合肥打造“全国重要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目标,加强金融发展硬件设施和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着力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机构总部、区域性总部入驻发展,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设法人机构、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中心、场外交易中心。

2.现代商贸服务业。

加快连锁经营、特许经营、购物中心、旗舰店、网络购物等新型业态发展,逐步确立新型业态的主体地位。

引进行业标杆企业,新建一批城市综合体,带动商贸服务业提档升级。

积极推进商业特色街区改造与建设,完善综合服务配套功能,培育1—2个在国内有较大知名度的特色品牌。

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构建面向城乡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

3.休闲文化会展业。

培育发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合肥博物馆等会展功能,大力发展各类综合性、专业性、家私性展会,壮大会展经济,培育2—3个国内外知名会展品牌。

加强与辖区大单位的深度合作,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业。

以包公文化之旅、滨湖新区都市之旅、巢湖水上之旅、大圩乡村之旅为重点,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业。

进一步开发演艺、餐饮、旅游、文体资源,积极发展都市娱乐业。

4.现代物流业。

结合合肥新港岸线资源开发,以增强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撑和配套能力为重点,淘汰升级现有的货运码头、沙石站场,优先发展钢材等依靠水运的物流产业和临港加工业,重点建设合肥新港物流园区。

结合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提升、减少南二环沿线专业市场。

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

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支持物流企业通过重组转型、整合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

5.高端中介服务业。

以高档商务楼宇为平台,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律师事务所、会计审计事务所、专业咨询策划公司、广告企业、商会组织等新兴中介服务机构。

鼓励就业中介、创业咨询及培训等人力资本中介服务;推进代理、转让、登记、鉴定等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评估、信用管理、市场调查、产权交易、证券期货中介、教育文化中介等高端商务服务,构建知识和资本密集型服务高地。

6.房地产业。

以住宅房地产为基础、商业房地产为重点、城市综合体为引领,优化发展房地产业。

大力发展商业地产,围绕滨湖新区、高铁站、地铁一号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层综合商务楼宇开发,形成强劲的楼宇经济,力争到2015年,全区建成15个大型城市综合体,商务楼宇面积超过800万平方米。

精品建设住宅地产,完善功能配套和人居环境,打造高品质社区。

(二)拓展、优化四大商圈

1.芜湖路商圈

芜湖路商圈辐射区域北至包河、雨花塘,南至九华山路,西至金寨路,东至巢湖路。

本规划期内充分发挥大连万达城市广场、东方广场的带动作用,以发展生活服务业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商业中心圈的购物、休闲、娱乐功能,提高经营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合理调整功能布局和业态结构;提升文化氛围,实施品牌战略,结合旧城改造、重点街巷楼宇项目自我开发、“沿街旧楼宇更新”和小地块“定项开发”,让芜湖路商圈发展成为集现代购物、旅游、休闲、餐饮、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商业核心区。

2.南二环商圈

南二环商圈以凌大塘和葛大店为中心,辐射区域北至太湖路,南至祁门路,西至宿松路,东至南淝河路。

本规划期内,一方面注重提升和优化南二环路北侧区域现状商业服务业的规模、数量与经营水平,增加服务业新业态、新产业;另一方面以南二环路与徽州大道交汇处为核心,形成以吉瑞泰盛国际生活广场、李小郢城中村改造项目、葛大店城市综合体项目、皖宝家具地块改造、江淮厂地块开发、宿松路与南二环路交汇处项目及南二环路沿线的专业市场等形成合肥市新兴的商业、专业市场集群;再一方面围绕包河工业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3.高铁站商圈

高铁站商圈辐射区域北至祁门路,南至花园路,西至宿松路,东至北京路。

合肥高铁站位于徽州大道、庐州大道、美和路和312国道之间的区域,规划占地1892亩,规划站内最大集聚客流将在8000人至1万人之间。

高铁站建成后,主要承接沪汉蓉(宁西)方向高速始发终到客车、高速普速通过客车以及部分蚌埠、阜阳方向始发终到高速、城际客车,合肥将形成合肥高铁站、合肥火车站、合肥火车西站为客运系统和以合肥北站为货运系统的大格局,不仅具有全国铁路枢纽的作用,而且也是合肥市集成有高铁高铁、城市轨道、公交线路、城际高速公路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合肥市新的客流、信息流、物流的集散地。

受高铁效应的影响,城市生活的各种要素将显现在高铁功能区域并相互依存和促进,形成一个功能复合的城市生活综合体,陆续汇集居住、办公、商业、休闲和娱乐等城市功能,逐步形成合肥市的南城交通枢纽新商圈。

高铁站商圈将以高铁站为核心的形成放射性多环商业布局,即旅客快捷服务圈-住宅圈-配套商业服务业区。

高铁站商圈定位是合肥南城交通枢纽商业服务业中心区,结合十五里河片区改造,发展房地产业、大型超市、专卖店、专业店(市场)、餐饮、中型百货店、商务楼宇及其他服务设施。

4.滨湖区商圈

滨湖区商圈辐射区域北至锦绣大道,南至深圳路,西至玉龙路,东至北京路。

滨湖新区沿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而建,核心功能为行政办公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和综合居住等。

滨湖区商圈位于滨湖新区建成区的世纪金源城市综合体、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周围,目前已集聚了滨湖世纪城、滨湖假日、滨湖中心医院、国际博览中心、要素大市场、国际创新展示馆、中国建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上海浦发银行等客服中心和制卡中心等项目及合肥一中、四十六中、师范附小等中小学校进驻,已形成了合肥市的新商圈。

本规划期拟在滨湖新区建设规划的基础上,依托建成区的大型商业服务业项目的带动作用和滨湖区建设的吸引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金融业、生活服务业企业入驻,建成合肥市新兴商业商务中心。

在滨湖区商圈的滨湖区域将突出生态特色,引导开发建设“商务花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滨湖休憩商务区”以及大型商业、居住、办公及文化娱乐楼宇,配套建设高端服务设施,吸引和引进一批有影响有竞争力的企业总部和地区性总部以及投资管理、营销结算中心和研发中心等企业入驻,建设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服务设施先进的总部型、生态型、文化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三)重点建设九大服务业集聚区

按照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区域形态,是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在一定区域内合理有效地集中相关专业服务配套设施,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完善、交通组织科学、生态环境协调、建筑形态新颖、具有服务产业集聚功能的区域。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抓手和载体,是增强城区服务业竞争力,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十二五期间包河区将把开发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举措,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特性,重点打造九大服务业集聚区。

1.南淝河右岸滨河休闲娱乐风光带(集聚区)

南淝河是合肥的“母亲河”,源于江淮分水岭大潜山余脉长岗南麓,东南流向,经合肥市区于施口注入巢湖,全长70千米,其中包河区境内孝肃桥至当涂路桥区段长约3.6千米。

十二五期间将充分利用南淝河自然地形、地貌、植被、人文景观,营造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旅游景观多样的南淝河右岸滨河休闲娱乐风光带,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旅游事业发展,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便捷的休闲、健身、观光、游憩场所,为城市营造一个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绿色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庐州历史文化古城的形象。

南淝河右岸滨河休闲娱乐风光带集聚区建设实行政府主导与市场为主,河道整治、绿化、岸边园林花园、亲水步道、沿街建筑物装饰、历史文化景物的开发以市区政府为主导,盈利性性项目由政府在资金投入、土地规费、拆迁补偿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支持措施、扶持政策,以强有力的举措,确保南淝河右岸滨河休闲娱乐风光带项目达到古韵浓郁、文化繁荣、旅游兴旺的目的。

南淝河右岸滨河休闲娱乐风光带拟沿巢湖南路由中国名茶街、中国(合肥)“馋”街和庐州文化风情街三大特色商业街组成。

(1)中国名茶街规划建于巢湖路的孝肃桥至水厂桥区段。

目前此区段道路的西侧除有巢湖路茶叶市场外,沿街有正韵庄、亚洲等11家茶铺。

中国名茶街以弘扬中国茶文化为主题,集名茶研发、品鉴、展示、销售、休闲为一体,设置茶文化展览馆、仿古老茶楼、茶艺演艺馆、茶叶电子交易市场、茶文化交流中心、茶叶生产与经营企业总部大楼等,打造成集“鉴赏、品茶、餐饮、娱乐、茶艺、休闲、旅游”为一体的茶文化特色商业街。

中国名茶街拟由政府统一组织区域内的旧街巷改造和沿街楼宇更新工程,统一规划设计,按徽派建筑风格装修,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拟引进中国名茶和安徽名茶以及相关服务业企业入驻。

(2)中国(合肥)“馋”街

中国(合肥)“馋”街规划建于巢湖南路的水厂桥至铜陵南路区段,拟依路的南侧按仿古江淮民居建筑物风格改造沿街门面房(宋斗城路桥-铜陵南路桥区间为新建)。

中国(合肥)“馋”街引入台湾小吃、餐饮和特色食品(或中华特色餐饮),打造安徽第一家时尚、风情的餐饮夜市街,形成餐饮食品业集聚区,引导餐饮业走产业化、现代化发展道路。

“馋”街以“创意商业”和“商业风景区”的理念,结合南淝河天然景观,通过景观灯光、情景雕塑、字号标牌、店面外形来调节和美化街景空间,并配合游船、灯饰、座椅、景观雕塑小品等,打造合肥别具特色的沿河就餐、休闲、游览观光带,建设成以餐饮业为主体,辅之以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集文化、餐饮、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具有“不夜街”特点和大众化餐饮消费功能的饮食文化特色街。

(3)庐州文化风情街

庐州文化风情街自铜陵南路至巢湖南路支路,拟结合河段的实际状况,把道路交通、公交交通、步行交通、水上交通及码头有机的结合组织起来,加强水体与周边的绿地、服务性设施之间的联系,设置水边亲水步道、平台、桥头、滨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给市民和游人提供充足的、多方位的观景场所,产生人景交融的滨水景观,让市民最大限度地接近水面。

庐州文化风情街沿河设置沿河楼阁、滨河步道、园林、画舫、游船、艺术雕塑、合肥历史名人塑像及生平介绍石碑、庐州古戏台、背景音乐等组成,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集观光、游乐、休闲、历史文化修养为一体的庐州版“清明上河图”。

选址区域:

南淝河右岸滨河休闲娱乐风光带西起巢湖路孝肃桥,沿巢湖路、巢湖南路、巢湖南支路途径水厂桥、宋斗城路桥-铜陵南路桥-当涂路桥之间,以巢湖路和巢湖南路为主街,涵盖南一环路、周谷堆路、铜陵南路、巢湖南路支路等街区,总长3.6千米。

其中中国名茶街长约1100米,中国合肥“馋”街长约1000米,庐州文化风情街长约1500米。

拟建规模:

中国名茶街各类茶叶、茶具及配套经营点不少于50处;中国(合肥)“馋”街各类饮食文化休闲类经营点不少于50处;庐州文化风情街各类文化旅游类经营点不少于50处。

2.合肥新港物流园区

合肥新港系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也是规划中的全国十大经济区内河航运网中心之一,并被列为长江水系首批开发的重点港口。

合肥新港占地面积423.8亩,经南淝河路与市区相连,距市区二环路2公里,距巢湖施口20公里。

港口新港码头岸线长2000余米,建有4个500吨级、一个1000吨级的作业泊位和生产生活辅助配套设施,设计年吞吐能力85万吨。

合肥新港物流园区地处全国交通规划的枢纽位置,312国道、合安高速、市区一环、二环等高等级道路相互交织,具有便捷的立体交通优势,人流、物流、信息流通畅,铁路、公路、航空、通讯基础设施完备。

本规划期内拟重点发展3PL、4PL物流,实现安徽产业带与皖江城市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沿线产业带的产业对接。

合肥新港物流园区功能设置主要有物流服务(交易)中心、仓储中心、生产加工中心、配送与零担货运服务中心、运输中心、电子商务信息中心、物联网研发中心、物流总部大厦、后勤服务中心、辅助设施区等,并配套餐饮、娱乐、健身、洗浴、茶楼、影院、咖啡厅、公寓等为一体的全方位、保姆式后勤服务。

选址区域:

东至南淝河,西至南淝河路,南至312国道,北至南淝河区域。

拟建规模:

规划用地总面积约7.7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不低于100万平方米。

3.五里庙现代专业市场群(集聚区)

专业市场集聚区是以大型专业市场为主体,相关服务产业相配套,在一定地理区域内集聚而成的市场集群。

专业市场集聚区促使各类大型市场集聚,实现空间集约、资源共享、公共服务设施互通,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带动相关商贸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仓储业、文化娱乐业等产业的配套发展,促进劳动力的更好更多就业,实现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

五里庙区域是合肥市新老城区过渡带,交通便捷,附近有淝河路、南二环路、合肥新港、312国,适于发展专业市场和商贸物流业,目前已有五里庙装饰世界、安徽五金机电商贸城、台湾汽摩配市场、安徽华中汽配城物流基地、国强钢材市场等项目。

十二五期间拟结合城中村改造和现状市场、业态的优化调整,面向省会经济圈的消费需求,通过合理布局,在优化现有专业市场的基础上,引入节能环保产品市场、厨房酒店用品市场、塑料用品市场、皮草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以及融合工程机械及其它机械的交易、展示、售后维修及配件的销售、仓储、租赁多种功能为一体国际机械城等大型专业市场和配套生活服务设施,在五里庙区域建设合肥市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包河区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推进包河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选址区域:

万岗路、梁园路、码头路、黄平路与南淝河区域。

拟建规模:

总覆盖面积约4平方公里,大型专业市场不少于20家,商业服务业类项目建筑面积不低于800万平方米。

4.马鞍山路商务服务集聚区

马鞍山路自长江东大街至南二环路区段现有合肥市交警支队大楼、和地国际广场、和地蓝湾大厦、创智广场、绿地海顿广场、绿地赢海国际大厦、安徽省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世纪阳光大厦、富成大厦、东环广场、皖能大厦、能源大厦、万达广场(在建)和省科技厅大楼等商务与办公楼宇,而且规划有城市轨道交通5个车站。

现状马鞍山路的商务与办公楼宇较多,但由于多为业主单位或开发商自行建设,缺乏统一的业态设置规划和服务功能规划,现有建筑物的规模、建筑风格、配套设施不能满足发展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