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03647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安徽省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2019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分唐宋,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

“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

面对唐诗,宋人一方面想尽力摆脱唐人影响,构建起新的诗歌模式;另一方面,又在被动甚至主动接受唐诗影响,在唐诗中寻找创作源泉和灵感,甚至寻找诗歌革新的依据或动力。

宋诗发展的每一重要阶段,基本都有唐人的影子。

“晚唐体”是宋诗发展过程中,最能体现宋人这种心态的诗歌流派,同时也是“江西诗派”之外,宋代成就和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因此,“晚唐体”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晚唐体”是宋代诗坛的独特存在,盛行于宋初与南宋中晚期,在诗坛的历史使命前后不同。

“晚唐体”诗人多为隐士、僧侣或具有强烈隐逸倾向的中下层士人,在现实社会中属于边缘化群体。

学术界一般认为,“晚唐体”诗歌宗奉贾岛、姚合。

宋初“晚唐体”的盛行是历史惯性,是晚唐五代风气在宋代的自然延续,“晚唐体”诗人“九僧”与寇准、钱惟演等当时诗坛、政坛的重要人物和士大夫阶层都有诗歌酬唱活动。

南宋“晚唐体”是在“江西派”与理学诗统治诗坛,而“江西派”陷于“杂博者堆对仗,空疏者窘材料,出奇者费搜索,缚律者少变化”困境之时,在叶适支持下,由“永嘉四灵”的倡导和实践而逐步为诗坛所接受,尤其在“江湖诗人”中产生较大影响。

其历史使命是革新“宋诗”,救治诗坛弊病。

因此,南宋人对“晚唐体”的态度因其诗学立场而有所不同。

可见,“晚唐体”既是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宋诗”形成、发展的基础与变革推手,研究“晚唐体”实际就是研究整个宋代诗歌发展史。

从诗歌风格类型看,“晚唐体”属于清瘦型诗歌,与之相对的是富贵型诗歌,深入研究“晚唐体”,能为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开辟新思路。

从现有材料看,富贵型诗歌早在先秦即已出现,《诗经》中的很多篇章,其意象、辞藻皆带富贵气。

而清瘦型诗歌大致是从六朝以来隐逸之士全面介入诗歌创作开始逐步生成,如陶渊明《有会而作》《咏贫士》诸作,无论意境还是语辞,皆有清淡寒蹙之意。

在唐代,尤其是中晚唐开始初步形成清瘦与富贵两类诗歌对立互补的格局。

清瘦之诗从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开始,一路经大历十才子,到姚贾及李洞、杜荀鹤、喻凫、许浑、许棠、郑巢、周贺、周朴等中晚唐宗贾诗人,格局越来越逼仄,景物越来越细碎,意象营造和风格追求越来越走向清淡和寒瘦,甚至枯寂。

富贵之诗从李白开始,经李贺、韩愈、李商隐、杜牧、韩偓等一路向前,虽路径不同,但或辞藻丰赡,或意境瑰丽,总体带有较为明显的富丽之气。

进入宋代,“西昆体”承商隐衣钵,“江西诗派”“脱胎换骨”之法亦使诗歌辞藻丰赡,而显学问之富丽,“晚唐体”则意境和语辞皆清冷寒瘦,“吟边莫问红尘事,只住茅茨亦自清”(薛嵎《闲居言怀》),“稍觉道心胜,渐至诗脾清”(罗与之《玉梁道中杂咏》),“斜阳照孤影,诗骨瘦崚嶒”(戴复古《山中少憩》)。

可见作为清瘦型诗歌的代表,“晚唐体”本身也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漫长的发展脉络,而且在唐宋两代基本与富贵型诗歌各占诗坛半壁江山,前赴后继,互相补充。

(摘编自王胜明《晚唐体”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人严羽认为,宋诗崇尚讲理,但有不注重营造意境之美的毛病,唐诗正好与之相反。

B.“晚唐体”诗清寒,盛行于宋代,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使命,宋人对它的态度并不同。

C.“江西诗派”在宋代成就和影响最大,南宋曾陷入困境,“脱胎换骨”法使辞藻丰赡。

D.和清瘦型诗相比,富贵型诗出现得较早,成就也较大,整体带有富贵气,更受诗人喜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历史使命和风格类型两个维度论述了“晚唐体”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B.文章引用大量的诗论和诗例,用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展示“晚唐体”的风貌。

C.文章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模式,条理清晰地展示了自己的论证思路。

D.第四段交代“晚唐体”深入研究的意义后梳理了清瘦型诗和富贵型诗的大致脉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宋诗发展的每一重要阶段,基本都有唐人的影子,但是,在面对唐诗时,宋人的态度实际上是矛盾的。

B.“晚唐体”的研究之所以有很大价值和意义,就是因为它是宋代“江西诗派”之外成就和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C.南宋“晚唐体”虽然承担革新宋诗,救治诗坛弊病的历史使命,但“江西诗派”对它应该是持反对的态度。

D.清瘦诗的格局日益逼仄,景物日益细碎,意象营造和风格追求日益清淡和寒瘦,甚至枯寂,成就可能越来越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何其巩与北平私立中国大学

戚荣达

何其巩早年就读于桐城中学,毕业后进入江淮大学。

1919年任安徽省学生联合会会长,带领学生参加“五四运动”而被校方除名,独自来到北京,加入冯玉祥所在的陆军第十六混成旅,成为冯的亲信。

北伐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设立北平特别市。

经冯玉祥推荐,何其巩得以担任首任北平市市长。

其上任后对北平市政建设有许多开创性贡献。

早前在仕途上春风得意的何其巩几经宦海沉浮,而后受到当时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由政界转向教育界。

1936年9月,中国大学爆发了驱逐总务长祁大鹏的学潮。

何其巩极力支持学生,得到了其他董事以及学校教师的认可,深孚众望的他于1936年10月被推举为中国大学的代理校长。

正当何其巩凭借着其由政界积累的广泛人脉力图发展中大时,日寇却发动卢沟桥事变。

北平高校除了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部分教会学校凭着外国背景坚持留下继续办学外,大都纷纷内迁。

中共的建议是何其巩决定继续办学的主要原因。

中国大学是一所私立学校,抗战爆发后,教育部的补助随即中断,加上物价不断上涨,先前预留的经费早已捉襟见肘。

有人建议,不妨暂时接受日伪一些经济援助,解决燃眉之急。

何其巩认为“如果接受了日伪的金钱,日伪必然派人来校进行控制,这无异于引狼入室”,所以拒绝了这种饮鸩止渴的建议。

在何其巩及师生的努力下,中大得以有些许资金赖以维持。

因在沦陷区办学,何其巩在舆论方面也颇受压力。

日伪教育总署想要接管中国大学,将其改造成为文化侵略的战略基地。

他用“我们是中国人的中国大学”的口号以及“为教育而教育”的办学方针与之周旋,利用社会声势迫使日伪目的未能得逞。

曰伪临时政府中的汉奸汤尔和早年与何其巩相识,有意拉何其巩入伙,充当教育总长伪职,被何严词拒绝。

何其巩还将自己的爱国言行付诸实践,曾帮助张自忠将军成功逃离北平,为抗战保存了一位优秀将领;还利用一些秘密渠道将一批批爱国青年送往大后方,充实了抗战力量。

中大与燕大、辅大建立了统一战线,在接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成立了“北方救国会”,并且在成立当天即发表了《驳〈日本近卫首相声明〉的声明》。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强行封闭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等英美教会学校,致使大部分教师失业,学生失学。

中大积极帮助这些师生解决难题,不仅收容了大批失业学生,而且还得以聘请了大量名师,增强了中大的师资力量。

 

为了应对汾陷区日伪的奴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中国大学大力开展弘扬民族气节教育。

何其巩在扩充中国大学图书馆时,在馆内正厅的墙壁上亲自书写“读古今中外之书志其大者,以国家民族之任勉我学人”楹,用以劝勉在校学生不忘责任,奋发学习。

他还亲自选定《中国大学国文教本》选文百篇,将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选为最后一篇,希望学生通过精读著名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来培养崇高的民族气节。

穷途末路的日本人在1944年4月5日傍晚通过罗织“涉嫌营救抗日人士”等罪名,公然冲进何其巩家中将其逮捕,关押在东城煤渣胡同日本宪兵队监狱。

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其巩面对日本人的审讯毫不畏惧,以沉默和绝食来与他们抗争。

日本人最后在4月12日将何其巩释放,但是并没有放弃对何的监视。

就这样,,身处沦陷区的中国大学在何其巩校长的带领下,与日伪敌对势力周旋,力克万难坚持独立办学直至抗战胜利。

 

1947年,何其巩辞去中国大学校长一职,1955年在京辞世,享年56岁。

(节选自《文史春秋》,2017年第5期,有改动)

相关链接

当时吴(佩孚)宅处在日特严密监视之下,何其巩几经周折,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与吴见了面。

一番恳谈之后,吴表示,坚决不为日寇利用,坚决不做背叛祖国的罪人。

(节选自陈俐《独斗霜雪韧如菊》)

何其巩在上任之初,在市政府市政会议第一次常会上就做出一项决议:

“财政公开,造成廉洁政府。

”在何其巩任内,北平市政府及其附属机构没有贪污腐化的案例。

(节选自杰文档案《民国时期历届北平市长完全档案》)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交代了何其巩早年就读学校及参加“五四运动”的经历,他投身革命后,受到了冯玉祥的赏识。

B.抗战爆发后,教育部对中国大学的补助中断,在何其巩及师生的努力下,中国大学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C.何其巩以教育救国,利用扩充中国大学图书馆和选定《中国大学国文教本》的机会,劝勉学生不忘责任,弘扬民族气节。

D.面对日本人的逮捕和审讯,何其巩保持气节,并以沉默和绝食来与他们抗争,日本人不得不将其释放。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抗战爆发后,何其巩为抗战保存优秀将领、劝吴佩孚精忠许国和充实抗战力量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B.何其巩在担任首任北平市市长期间,北平市政府廉洁从政,他对北平市政建设有许多开创性贡献。

C.由于受到当时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何其巩有意从政界转向教育界,后被推举为中国大学的代理校长。

D.卢沟桥事变后,北平高校大都纷纷内迁,在中共的建议下何其巩凭着外国背景决定留下继续办学。

6.何其巩任北平市市长伊始,即组织评定菊花为北平市市花,有人也因此评价何其巩“人如菊花”,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5.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新来的邻居

杨卓成

新来的邻居见面时总是腼腆地笑笑。

一天傍晚,业委会通知业主开会。

我去的时候,业主们议论纷纷,原来是有住户在行道树旁的一块空地上种了菜。

一些住户说这是破坏环境的做法,要马上铲除,还要对种菜人罚款……一番热闹过后,业主们渐渐散了。

见业主们散去,我的新邻居快步从值班室走了出来,拉住我的手说:

不知道空地不能种菜,只觉得荒着怪可惜的。

种些菜蔬,也是绿化,还供得上几户人家吃点时鲜菜。

大家不准种,就算了。

他说着,抽出几个塑料袋,拔了些葱蒜、白菜往袋中一装,硬塞到我手中。

我看到远处有几个聚成一堆的业主,正指指点点地望着我。

我连忙将装好的蔬菜全放到地上,赶紧逃进了楼道。

远远地,我看到他呆呆地立在斜阳下,身后的影子扯得老长。

而清理完蔬菜的地,看上去像一块很无奈的伤疤。

一天,一个业主凑上来,将手做成个喇叭状,压低声音,对我说:

知道吗?

你家对面新搬来的邻居,是个捡破烂的。

他的地摊就摆在西城的一个地摊交易区……

他那神秘中带着几分轻蔑的神情,让我在对他反感的同时,也对邻居的地摊充满了好奇。

几天过后,我竟然漫无目的地到了城郊的地摊区,在一个简陋的地摊上,真见到了我的那邻居正在翻弄古董。

邻居见到我,依然是那副腼腆的笑容。

他说:

你也喜欢古玩?

谈不上喜欢。

凑个热闹而已。

根据经验,我断定,他地摊上的东西多数是赝品。

但他见到我的热情,那腼腆的笑,让我对他还是有说不清的好感。

从古玩市场的兴建扯到赝品,又聊到古玩的历史文化价值。

竟然越聊越投缘,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突然,他脸红红地从怀中掏出个东西悄悄递给我。

我双手接过他包了五六层绒布的东西。

那是一件精致的蛇缠猛虎扣饰,猛虎舒展跳跃,缠蛇委婉缠绵,整个扣饰做工精细,栩栩如生。

厚实的包浆下,透露出一种摄人心魄的气韵。

我将东西捧在手里,仔细地翻转,把玩,用放大镜在强光下仔细地推敲。

我有点爱不释手,紧紧地将东西抓在手中。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五位数的价格成交。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都枕着那件宝贝入眠。

在这种热烈而持久的喜悦中,我心情特别好。

然而一天下午,门外传来怯生生的敲门声。

我打开门,新来的邻居站在门口,依然是腼腆地笑着。

他想说点什么,却只是动了动唇,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邀请他进屋来坐,他望了望屋里,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进来了。

他不愿落座,直挺挺地站着,犹豫了一会,终于鼓起勇气说要赎回刚让给我的那个青铜扣饰。

按照行规,他愿意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价百分之三十收回。

事情来得太突然,我呆在那里。

他已将一个信封放到桌上,除了本金,他还加了百分之三十的现金。

我心里虽然一百个不愿意,但在此时,我也只能绷着脸,将那个蛇虎铜扣拿出,小心地放到了桌上。

他嘴里反反复复地说着对不住了,对不住了,小心地拿起铜扣,逃跑似地出了我的家门。

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书、做事总是毫不兴趣。

百无聊赖,我打开了电视机,一段悠美的旋律缓缓而至:

你说我像云/捉摸不定/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伴着悠美的旋律,播音员播报了这样一条新闻:

一位收破烂废旧物品的外地人员,当得知自己收到的古玩蛇虎铜扣,正是国家重要文物时,慨然捐献给当地博物馆……这枚早年出土,失传多年的蛇虎铜扣,对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哦,这个捐宝人不就是对面新来的邻居吗?

我心里一阵激动,一把抓起抽屉中那装钱的信封,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邻居门前,擂鼓般地敲起门来。

敲了一阵,我才突然想起,收回铜扣的第三天,新来的邻居便搬走了。

我心头一热,愧赧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

新来的邻居,你又到了哪里?

(选自“中国作家网”)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业主动主向“我”揭开了新邻居的身份,反映了城市中有些人对底层民众的轻蔑,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在交流中,新邻居知道“我”对古玩是行家里手,因此不敢用赝品来搪塞“我”,而是拿蛇虎扣饰与“我”交易。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主人公,文中多次描写新来的邻居腼腆的笑,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新邻居的形象特点。

D.新邻居赎回蛇虎扣饰,深感歉疚,反复说对不住“我”,表情上极不自然,并按照行规,加价百分之三十。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新邻居”的形象特征。

(6分)

9.小说以“我”“给新邻居退钱”并流下了“愧赧的泪水”结束全文,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第五琦,字禹珪,京兆长安人。

少以吏干进,颇能言强国富民术。

天宝中,事韦坚。

坚败,不得调。

久之,为须江丞,太守贺兰进明才之。

安禄山反,进明徙北海,奏琦为录事参军事。

时贼已陷河间、信都,进明未战,玄宗怒,遣使封刀趣之,曰:

“不亟进兵,即斩首。

”进明惧,不知所出。

琦劝厚以财募勇士,出贼不意。

如其计,复收所陷郡。

肃宗驻彭原,进明遣琦奏事,既谒见,即陈:

“今之急在兵,兵强弱在赋,赋所出以江淮为渊。

若假臣一职,请悉东南宝赀,飞饷函、洛,惟陛下命。

”帝悦,拜监察御史、勾当江淮租庸使。

迁司虞员外郎、河南等五道支度使。

迁司金郎中,兼侍御史、诸道盐铁铸钱使。

盐铁名使,自琦始。

进度支郎中,兼御史中丞。

当军兴,随事趣办,人不益赋而用以饶,于是迁户部侍郎、判度支,河南等道支度、转运、租庸、盐铁、铸钱、司农、太府出纳、山南东西、江西、淮南馆驿等使。

乾元二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初,琦请铸乾元重宝钱,以一代十。

既当国,又铸重规,一代五十。

会物价腾踊,饿馑相望,议者以为非是,诏贬忠州长史。

会有告琦纳金者遣御史驰按琦辞曰位宰相可自持金邪若付受有状请归罪有司御史不晓以为具服狱上之遂长流夷州。

宝应初,起为朗州刺史,有异政,拜太子宾客。

吐蕃盗京师,郭子仪表为粮料使,兼御史大夫、关内元帅副使。

改京兆尹。

俄加判度支、铸钱、盐铁、转运、常平等使。

累封扶风郡公。

复以户部侍郎兼京兆尹。

坐与鱼朝恩善,贬括州刺史。

徙饶、湖二州。

复为太子宾客、东都留守。

德宗素闻其才,将复用,召之。

会卒,年七十一,赠太子少保。

                       (《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有告琦/纳金者遣御史驰按/琦辞曰/位宰相/可自持金邪/若付受有状/请归罪有司/御史不晓/以为具服狱/上之/遂长流夷州

B.会有告琦纳金者/遣御史驰按/琦辞曰/位宰相/可自持金邪/若付受有状/请归罪/有司御史不晓/以为具服/狱上之/遂长流夷州

C.会有告琦/纳金者遣御史驰按/琦辞曰/位宰相/可自持金邪/若付受有状/请归罪有司/御史不晓/以为具服狱/上之/遂长流夷州

D.会有告琦纳金者/遣御史驰按/琦辞曰/位宰相/可自持金邪/若付受有状/请归罪有司/御史不晓/以为具服/狱上之/遂长流夷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史中丞,是唐代最高监察部门御史台的长官,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B.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唐代时曾有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和亲。

C.户部,是中国古代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职能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民政部、财政部。

D.太子,是古代皇帝依法定程序确认的皇位继承人,依其居所亦可称之为“东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五琦才能突出,有勇有谋。

他曾在安禄山叛乱期间为太守贺兰进明出谋划策,成功收复失地。

B.第五琦勇于担当,擅长应变。

他对管理财政颇有见地,主动向皇帝请命;管理盐铁,成效显著。

C.第五琦改革货币,受人攻击。

有人把物价上涨、百姓饥馑的问题归责于他,致使他被朝廷贬官。

D.第五琦深得重用,政绩斐然。

他先后在唐代三位皇帝在位期间任职,三位皇帝都对他委以重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假臣一职,请悉东南宝赀,飞饷函、洛,惟陛下命。

(2)当军兴,随事趣办,人不益赋而用以饶,于是迁户部侍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4-15题。

青玉案

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

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回头谩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择取了典型意象,点明了时令和环境,更为这幅秋山行旅图增添了一抹哀婉悲伤的色彩。

B.“路转陡”三句包孕着微妙的心理变化,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异曲同工。

C.“凄凉”一句点明了题旨,同时也承上启下,领起对独宿孤馆、乡思盈怀的惆怅之情的抒写。

D.“凤楼远”两句从家中妻子着笔,既点明了“乡心”的具体内涵,又是对上一句的回应铺染。

15.“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几句历来受人称道,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自由是庄子的核心追求之一,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只有“       ,      ”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千岩万转路不定”写自己迷失在“仙界”中,《蜀道难》中他用与之相似的句子“         ,         ”来表现蜀道山势迂回,让人迷惑的特点。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过“         ,         ”两句,描写了深受触动的琵琶女再次演奏时,曲子更为悲恻动人,以至听者无不唏嘘的场景。

第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藏独分子滥杀无辜,罪不容诛,热爱和平、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人士和一切正义的力量决不会向他们妥协。

②他在抗战开始后不久,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公开作了日寇的走狗,真是辱没了他的祖先。

③她在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一批院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拿不定主意。

④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她备受感动和鼓舞。

⑤遗憾的是,因临时有事我未能去汉江码头送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对陶先生的失约,一直耿耿于怀。

  

⑥北大有一只猫经常蹲在教室的窗户上听课,师生发现后,便让它登堂入室,这只猫成为最特殊的学生。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学科的草创时期,史料的搜集和整理显得尤为重要,也格外困难,这就长期要求研究者坚持,并且能去粗取精。

B.在具体的材料辨析过程中,他总是本着由考订而史述、由史述而论断仔细研究,以小见大,从现象看本质,写了饮誉世界的论著。

C.杜甫被人称为诗圣,他始终以悲悯的情怀,注视、关心、反映祖国和人民命运,和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是相反而又相成的。

D.桐城派的义法是应封建社会的政治需要而产生的,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步解体,打破桐城派义法的枷锁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将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概括成一个长单句,下列各项中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①华为是目前国内智能手机的领导者,在5G技术研发上更是领先一步。

②随着2019年5G元年的到来,各大手机品牌相继宣布5G手机的发布时间。

③华为在MWC2019大会上抢先发布了全球第一台5G折叠手机——华为MateX。

④作为全新概念的折叠手机,华为MateX引来不少关注。

⑤据消息人士透露,华为MateX在国内的发售时间将定于今年6月份。

A.国内智能手机领导者、5G技术研发领先者华为全球抢先发布的全新概念5G折叠手机华为MateX将于2019年6月份在国内发售。

B.作为国内智能手机领导者、5G技术研发领先者,华为抢先发布了全新概念5G折叠手机华为MateX,它将于2019年6月份在国内发售。

C.随着5G元年的到来,国内智能手机领导者、5G技术研发领先者华为于2019年6月份抢先发布并预售了全新概念5G折叠手机华为MateX。

D.国内智能手机领导者华为全球抢先发布的将于2019年6月份在国内发布的全新概念5G折叠手机华为MateX的诞生标志着5G元年的到来。

20.下面是中国邮政发行的“全民阅读”特种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10字。

(6分)

21.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按照要求在下面横线处补写相关信息。

(5分)

一则有关萤火虫与蜗牛的资料上说,萤火虫是肉食小甲虫,而它的食物就是蜗牛。

原来,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颚,弯拢来就成为一把钩子,钩子上有一条沟槽,那东西细小得像头发,很尖利。

萤火虫先用颚在精明的蜗牛的肉体上轻轻地敲敲。

而蜗牛根本未把弱小的萤火虫放在眼里。

它不知道,萤火虫的这种敲打就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

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敲它几下,注射另外一种液体,使蜗牛的肉变成流质,然后用管状的嘴喝下肚去。

从上面的材料中可以推论出萤火虫取得胜利的直接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