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06197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滨州市统计局

(2015年3月6日)

201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276.71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42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145.39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909.90亿元,增长7.2%。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8:

51.3:

38.9调整为9.7:

50.3:

40.0,服务业占比提升1.1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9557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9695美元),增长6.9%。

图12010-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物价水平低位运行。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7%,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7%,消费品价格上涨1.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4%,购进价格下降4.0%。

图22014年各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

 

表1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

价格指数

2014年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101.7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2.7

消费品价格指数

101.3

食品

101.5

烟酒

96.3

衣着

103.6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0.5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0.5

交通和通讯

100.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9

居住

103.6

市场主体繁荣发展。

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5.49万户,注册资本(金)2896.81亿元,分别增长37.0%和24.1%。

其中,内资(非私营)企业4038户,注册资本(金)599.12亿元;外资企业370户,注册资本32.04亿美元;私营企业3.11万户,注册资金1899.48亿元,分别增长36.1%和27.2%;个体工商户11.48万户,资金数额58.98亿元,分别增长39.5%和44.8%;农民专业合作社4690户,出资总额143.79亿元,分别增长31.4%和36.6%。

图32010-2014年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户数发展情况

 

电力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年售电量143.8亿千瓦时,增长20.0%,增速居全省第1位。

推进220千伏海丰、铁雄等42项35千伏及以上项目建设。

完成107项10千伏及以下配农网建设改造任务,新建、改造中低压线路1354公里、配变628台。

完成62条配电线路、286台开关的智能化改造,配网自动化全面覆盖直供区和县区中心区。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72起,死亡53人,分别下降8.9%和5.4%,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23,下降11.5%。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全年实现农业(种植业)增加值135.71亿元,林业增加值4.57亿元,牧业增加值44.76亿元,渔业增加值25.8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0.53亿元,分别增长4.0%、2.3%、1.1%、9.7%和8.5%。

图42010-2014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情况

图42010-2014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情况

 

主要农产品产量实现增长。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65.75万亩,增长2.9%,总产量305.71万吨,增长14.9%。

棉花播种面积148.92万亩,减少11.4%,总产量11.17万吨,增长15.1%,单产75.0公斤/亩,增长29.8%。

蔬菜瓜类面积81.33万亩,减少2.6%,总产量270.72万吨,增长9.5%。

水果总产量112.56万吨,增长30.7%。

表2201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305.7

14.9

棉花

万吨

11.2

15.1

蔬菜瓜类

万吨

270.7

9.5

水果

万吨

112.6

30.7

生猪年末存栏

万头

130.9

0.0

牛年末存栏

万头

55.9

-4.9

羊年末存栏

万只

82.3

-3.5

肉类产量

万吨

45.8

-3.3

#猪牛羊肉

万吨

24.4

-0.7

禽肉

万吨

21.1

-6.5

禽蛋

万吨

23.0

-3.8

奶类

万吨

9.4

-16.5

畜牧业生产基本稳定。

全年肉类总产量45.84万吨,减少3.3%,禽蛋产量22.98万吨,减少3.8%,奶类产量9.42万吨,减少16.5%。

渔业生产稳步增长。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45.15万吨,增长5.0%。

渔业资源修复力度加大,全年近海海域共放流中国对虾等7个品种5.9亿单位,投入专项资金1500余万元。

名特优品种规模不断壮大,南美白对虾产量4.20万吨,梭子蟹产量0.28万吨,海参产量0.26万吨。

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

年末全市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3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60家。

全市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60万亩,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59个,“三品一标”总数达到281个。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年末农机总动力达到613.4万千瓦,增长3.7%。

落实农机购置补贴1.14亿元,补贴农机具5427台(套),3800农户受益。

农机合作社210家,其中达到省“五化”标准的50家。

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8.8%,小麦机收率99%以上,玉米机收率93%。

农田水利会战持续向好。

完成各类水利工程512处,动土石方9065万方,清淤沟渠1965公里,新打维修灌溉机井305眼,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15万亩。

方田建设全部完工,建成市级“四位一体”标准化方田2.5万亩。

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76.94千公顷,新增15.14千公顷。

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71.64千公顷,新增11.86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1304家,新增171家。

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80家,过100亿元的企业11家。

工业生产总体平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38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实现增长。

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0.2%,制造业增长9.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6%。

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企业产销率达108.20%,较年初增长3.75个百分点。

表3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总计

9.6

#轻工业

7.5

重工业

11.0

#制造业

9.5

#国有企业

22.0

集体企业

-48.8

股份制企业

17.8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48.7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9.8

#国有控股企业

-7.5

#非公有制企业

4.0

#私营企业

20.8

#大中型工业企业

9.1

表4201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烧碱

万吨

91.2

36.3

饲料

万吨

203.7

3.2

万吨

137.5

-2.9

亿米

20.5

-6.4

服装

万件

2457.3

-18.2

家具

万件

754.4

42.4

水泥

万吨

402.8

0.02

钢材

万吨

614.2

32.2

铝材

万吨

527.3

26.6

原油加工量

万吨

336.8

3.8

汽油

万吨

146.3

1.2

发电量

亿千瓦时

202.3

3.5

石油沥青

万吨

178.5

14.7

焦炭

万吨

461.1

25.1

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减弱。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63.18亿元,增长3.1%;实现利润262.97亿元,下降10.8%;利税427.80亿元,下降7.7%。

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4.95%,比上年扩大2.5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

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22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91.67亿元,增长8.2%。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72.06万平方米,增长6.1%;房屋竣工面积548.95万平方米,增长2.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48.86亿元,增长15.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28.31亿元,下降28.4%,第二产业完成1116.78亿元,增长23.2%,第三产业完成603.77亿元,增长5.7%。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84.88亿元,增长18.0%,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3.4%。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70.61亿元,增长8.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1.2%。

民间投资1525.48亿元,增长10.6%,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87.2%。

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2.07亿元,下降11.8%;其中,住宅投资90.59亿元,下降12.1%。

商品房销售面积323.74万平方米,下降10.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82.40万平方米,下降13.7%。

商品房销售额107.17亿元,增长1.5%,其中住宅销售额93.63亿元,下降1.4%。

保障性安居工程稳步推进。

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8416套,开工率107.2%。

连同结转项目基本建成9167套,完成率为152.8%。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增势平稳。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8.51亿元,增长12.2%。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05.10亿元,增长1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33.41亿元,增长12.6%;商品零售额651.60亿元,增长12.3%,餐饮收入86.91亿元,增长11.9%;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商品零售额263.71亿元,增长3.3%,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474.80亿元,增长17.9%。

传统商品增长稳定,热点商品增势良好。

从限额以上单位零售数据看,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吃、穿类零售额增长稳定。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3%,日用品类增长1.1%,家具类零售额增长2.5%,化妆品类零售增长2.7%。

汽车、石油及制品类、通讯器材类等热点商品增势较好,分别增长11.3%、5.6%和4.8%。

六、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保持增长。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2.20亿美元,下降13.3%。

其中,出口额37.88亿美元,增长6.9%;进口额34.32亿美元,下降28.2%。

全市工业制品出口35.88亿美元,增长7.3%,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增势较好,机电产品出口3.22亿美元,增长12.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9亿美元,增长6.4%。

对外经济合作取得新进展。

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0个,合同利用外资5.53亿美元,增长76.1%,增速居全省第3位。

实际到账外资3.83亿美元,增长25.8%。

核准境外投资项目11个,中方境外投资协议总额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实际对外投资1.13亿美元,同比增长567%。

全市核准备案境外企业达43家,境外企业资产总额9.26亿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运输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年末公路通车总里程15963.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9公里,二级以上公路2224公里。

营运性汽车4.60万辆,其中客车0.09万辆,货车4.51万辆。

港口吞吐量达到1423万吨,增长28.0%。

济滨东高速完成投资15.95亿元,滨州港二期工程按期推进。

新、改建农村公路7258公里,危桥33座861延米。

全市城际公交开通工作全部完成,城际公交线路通车里程达442公里,日发班次500个。

民用汽车发展加快。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60.48万辆,其中本年新注册8.96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54.88万辆,其中本年新注册8.79万辆;私人轿车保有量34.58万辆,其中本年新注册6.02万辆。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

邮政业务总量3.33亿元,增长18.4%,电信业务收入17.82亿元,增长2.1%。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5.17万户,下降24.5%;移动电话用户389.34万户,下降3.6%。

互联网用户数达到54.83万户,增长6.4%。

旅游业较快发展。

年内接待国内游客1255.58万人次,增长12.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2.60亿元,增长15.1%。

接待入境游客4.38万人次,下降0.3%;实现入境旅游(外汇)收入1288.81万美元,增长1.7%。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财政收支结构优化。

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90.47亿元,增长4.8%。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7.15亿元,增长10.0%,其中税收收入142.23亿元,增长10.9%,占财政收入比重为76.0%,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9.78亿元,增长7.2%,教育、文体传媒、社保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164.45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61.0%;城乡居民医疗、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各级财政分别投入10.1亿元、3.9亿元和1亿元,财政保障民生事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存贷款稳步增加。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105.95亿元,比年初增加179.10亿元,增长9.3%。

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077.73亿元,比年初增加31.63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70.11亿元,比年初增加134.34亿元。

本外币贷款余额1869.70亿元,比年初增加177.71亿元,增长10.5%。

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30.61亿元,比年初增加109.4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79.78亿元,比年初增加45.58亿元。

资本市场发展稳步推进。

全市9家证券营业部股民累计开户12.4万户,实现股票交易总值892亿元。

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5家,“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3家,累计募集资金377.8亿元,其中境外上市融资293.1亿元,列全省首位。

全年5家上市公司利用证券市场实现再融资102.1亿元。

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

年末共有全国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38家,其中财险公司22家、寿险公司16家。

全年保费收入53.34亿元,增长4.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82亿元,增长12.0%,人身险保费收入31.52亿元,增长0.25%。

全年共赔款与给付19.50亿元,增长14.4%,其中财产险支付赔款11.66亿元,人身险赔款与给付7.84亿元。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品种增加到9种。

九、科学技术

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05.36亿元,增长11.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5.9%,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70家。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获省科学技术奖8项,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3项。

签订技术合同294项,增长6.5%,成交金额3.01亿元,增长9.3%。

1人入选国家科技部2014年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新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院士工作站5家。

新批准组建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6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家、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心4家、创新型企业11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6家。

独立科研机构11家,其中,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7家,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1家,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2家,研究与试验发展(R&D)单位1家。

独立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8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50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2643.8万元。

知识产权工作迈上新台阶。

全年共申请专利343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91件,增长21.2%;授权专利239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56件,增长25.5%;申请PCT国际专利22件。

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累计达3.06亿元。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成效显著。

全市7个产品获“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1个单位获“山东省服务名牌”称号,企业取得产品认证证书334张。

通过资质认定实验室79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其中国家检测中心1家。

全年制定修定国家标准2项。

全市共有法定授权和专项授权计量检定机构13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20599台件。

监督抽查产品数目336个。

气象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在全市所有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建设了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实现了冬季固态降水的自动观测。

全市晴雨(雪)预报准确率90.7%,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86.3%,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84.5%。

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规范化人影作业点68家,组织增雨作业123站次,防雹作业31站次。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教育惠民工程取得可喜进展,放心食堂工程解决16万中小学生在校就餐问题,经验全省推广。

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有力助推教育均衡发展,滨城(含开发区、高新区)、博兴、邹平3县区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拨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奖助学金及助学贷款5.5亿元,资助贫困学生6万余人。

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础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

1所学校获得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称号,2所学校通过省级评估验收,3所学校列入省级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建设。

滨州市综合性公共实训中心投入使用。

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成效明显,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滨州职业学院海洋学院挂牌成立。

表52014年各类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数(所)

毕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学生数(人)

数量

增减

人数

增长(%)

人数

增长(%)

人数

增长(%)

普通高等学校

3

持平

12015

-11.7

15125

4.9

49447

6.1

成人本专科

4351

-21.8

7852

37.0

19213

24.5

中等职业学校

16

-2

17438

21.7

16729

-27.2

52974

-10.7

普通中学

166

5

62033

-1.6

62466

-7.7

196684

-0.7

小学

387

-15

39440

-9.0

38339

3.9

244379

-0.3

特殊教育学校

8

持平

75

-15.7

40

-33.3

499

-6.0

幼儿园

548

16

33848

5.0

44406

4.2

94398

3.4

各类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拥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8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35.7万册。

报纸出版量1774万份、杂志出版量2.4万册。

现有市级广播电台1家,市级电视台1家,县级广播电视台7家。

广播电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村村通100%,户户通70%。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顺利完成达标任务。

县区两馆和9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国家二级、三级以上标准,完成89个农村文化大院和118家农家书屋的提升任务。

重点发展25个文化产业项目,完成投资8.04亿元。

专业艺术创作屡创佳绩。

获省级以上表彰奖项53项,其中现代渔鼓戏《冬枣树下》与歌曲《你的梦我的梦》、《幸福那是必须的》荣获省“精品工程奖”,吕剧《兰桂飘香》获省重点扶持项目。

文化惠民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开展各门类的群众文化活动261场,为基层群众免费送戏活动3326场,免费放映电影5.94万场。

档案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现有国家综合档案馆8个,其中国家一级档案馆1个、国家二级档案馆5个、国家三级档案馆1个。

各级综合档案馆共有建国前开放档案15787卷,建国后开放档案53348卷(件)。

开放档案案卷级目录5.77万条,文件级目录28.90万条,完成馆藏档案数字化44831卷(件)。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发展。

全市各类卫生机构2708个(包括村卫生室1562处),其中医院104个,卫生院7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0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

卫生技术人员2.36万人,其中医院1.51万人,卫生院0.39万人;执业(助理)医师0.84万人,注册护士0.94万人。

全市共有床位1.97万张,其中医院1.48万张,卫生院0.37万张。

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2人,万人拥有床位数51张。

新农合参合人数为298.22万人,累计支出参合农民医药费12.07亿元,新农合受益率达到412.4%。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

共获得世界冠军4项,获得全国比赛金牌13枚、银牌4枚、铜牌6枚,获得全省比赛金牌124枚、银牌72.5枚、铜牌108.5枚。

全年销售体育彩票3.37亿元。

着力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投入1300余万元,1267个行政村建成健身广场,配备健身器材。

全民健身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中国黄河三角洲滨州市第十二届体育节。

全年共组织各类全民健身比赛、活动近1000项次,参与人群达20余万人。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

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8.2亿元,其中市城区完成11.2亿元。

新增道路面积78.71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41公顷,供热面积238万平方米,排水管道169.7公里,用水普及率和用气普及率均达到100%,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市城区市本级道路保洁面积917.7万平方米,主路面机械化清扫率100%,洒水率86%。

城区东至渤海五路、西至渤海十八路、南至南外环、北至北外环范围内的路灯及亮化设施共计2.28万盏套,线路总长度达到335.5公里,其中道路照明2.02万盏,亮化设施0.26万套,全年好灯率、亮灯率均达到98%以上。

积极推进总量减排。

全年共完成减排项目115个。

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大气环境四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全面下降,其中PM2.584微克/立方米,下降19微克/立方米,改善18%;蓝天白云天数176天,增加53天,增幅为43%。

PM2.5和蓝天白云天数分列全省第8位和第9位。

全市8条河流9个考核断面水质持续改善,COD均值33.45毫克/升,氨氮1.60毫克/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生态建设成绩显著。

博兴县、邹平县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0个乡镇获得省级以上生态乡镇命名,其中国家级生态乡镇23个。

环境安全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已覆盖104家市控以上重点污染源、15个空气自动站、18家城镇污水处理厂、16个河流出入境断面及饮用水源地。

严格环境执法,对35家企业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总额达304.45万元,取缔“土小”企业375家。

十二、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平稳增长。

年末户籍总人口386.6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21万,死亡人口2.25万,男女性别比例为102:

100。

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70元,增长8.8%,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2.3%,经营净收入增长16.9%,财产性收入增长11.7%,转移性收入增长13.7%;人均消费性支出18583元,增长8.0%,交通和通信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较快增长,分别为13.9%和13.2%。

图52010-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91元,增长11.7%,其中财产性纯收入增长17.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701元,增长10.8%,其中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增长15.8%,衣着消费支出增长12.5%,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增长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