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085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docx

单选题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资料

2015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题库

一)单选题:

1、()主要是指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由二者共同作用所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或)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破坏损失的现象或过程。

(A)灾害(B)灾难(C)灾祸(D)A和B都是

2、所谓()就是将法律法规制约的对象抽象化,是泛指一般的社会群体或个人,而不是特定的社会群体或个人,是对所有的社会群体或个人都适用的法律法规。

(A)延续性(B)概括性(C)强制性(D)稳定性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是发挥领导作用,组织实施力量调配的。

(A)指挥系统(B)科学系统(C)人力资源系统(D)社会群体系统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作要实行科学管理,就必须制定和实施应急工作需要的()和制度。

(A)法规(B)法律(C)法制(D)发证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它会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会对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危害。

(A)社会灾难(B)自然灾害(C)世界性灾难(D)自然变化现象

6、要使全社会共同参与战斗,主要是靠()及时发布各种决定、计划、措施以及法规法令,动员社会各个方面都能在这场战斗中行动起来,发挥各自的作用。

(A)各级政府(B)国务院办公室(C)医学权威机构(D)医疗卫生专家

7、()是为社会大众的健康提供各种卫生服务的公共事业,它是由国家公共财政支付的卫生事业。

(A)社区卫生(B)公共卫生(C)社会卫生(D)个人卫生

8、()覆盖了卫生系统的各个领域,是保证社会卫生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的基本前提之一。

(A)卫生防治(B)安全防范(C)就地救治(D)卫生监督

9、()是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各项工作,必须由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成立应急指挥部,对应急处理工作实行统一指挥。

(A)分级负责(B)措施果断(C)加强合作(D)统一领导

10、()是最好的危机管理。

(A)防患于未然(B)未卜先知(C)紧急预警(D)紧急处理

11、突然暴发的传染病一般都是急性传染病,对这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就必须坚持()。

(A)完全封闭(B)就地救治(C)就地处理(D)隔绝治疗

12、紧急状态更多的是指()的关键临界点,这种提法从国家和法律的角度来看待突发事件,更多地偏重于性质严重到可以威胁政府统治权力的事件。

(A)灾难(B)突发事件(C)灾害(D)紧急状态

14、()是应急处理做好各种应急工作的需要。

P129

(A)科学管理(B)按照科学办事(C)加强合作(D)依靠科学

15、所有的组织都是由组织内部成员与()的交互行为所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A)内部环境(B)外部环境(C)内外部环境(D)以上都不正确16、()经常被管理者疏忽,甚至完全忽略,成为危机管理过程中最不受重视的一环。

(A)隔离危机(B)识别危机(C)避免危机(D)管理危机

17、将危机事件划分为不同的(),从而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这是各国危机管理的共同经验。

(A)状态(B)程度(C)情况(D)级别

18、()是指短期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件。

(A)突发卫生事件(B)突发事件(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D)以上都不正确

19、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就是对监测系统所获得的信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预测方法和技术,进行科学的预测,在评估现有疫情的基础上,对疫情的发展趋势进行推测和判断。

(A)预警(B)预测(C)判断(D)分析

20、()是从人的高级精神需要出发,调动人们积极性的一种激励方法。

(A)物质利益(B)荣誉激励法(C)物质奖励法(D)精神激励法

21、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的能力,是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重要职能和任务,是当前亟需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

(A)突发公共安全事件(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突发卫生事件(D)突发事件

22、()的关键工作,是监测系统或信息监测处理系统是否能够认识和辨别出危机潜伏期的各种症状。

(A)危机预警及准备(B)识别危机(C)隔离危机(D)危机管理23、传染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非传染性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都是()的主要措施。

(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预防为主

25、国家对卫生事业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国家的法律、法规,政府的方针、政策,从()上指导卫生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A)客观(B)宏观(C)微观(D)主观

26、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中,()也发挥着主导作用,这是应急处理必须由政府统一领导的理论依据。

(A)国家政权(B)国家法律(C)市场经济(D)市场机制

27、()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也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方针。

p110

(A)常备不懈(B)预防为主(C)遵循科学(D)循序发展

2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是对一个复杂系统的管理,这个系统的神经中枢是()。

P139

(A)硬件系统(B)预警系统(C)应急处理系统(D)指挥系统

29、应急法律法规只有符合客观事物的(),才能保持其稳定性。

(A)基本特性(B)科学规律(C)发展规律(D)发展变化

30、心理支持系统的建设,其功能最佳的应首推()的建设和运行

(A)指挥系统(B)应急系统(C)社会(D)网络

1、通过科学监测迅速、准确地做出(C),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充分准备,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也是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基础。

p72

A、重大疫情动态检测系统

B、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的处理分析

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报告

D、对公共卫生事件科学预测

2、卡普兰提出的危机情境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A)p219

A、在缺乏成功的应对机制下不舒服感增强

B、紧张产生感到不舒服

C、问题既不能被解决也不能被避免出现巨大失衡

D、紧张情绪转化为内部刺激

3、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D),是对防治传染病有关问题的规定是原则性的,是防治传染病有关方针、政策、措施的高度概括。

p94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条例》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4、下列不属于激励方法的是(D)p154

A、目标激励法B、荣誉激励法C、物质激励法D、能力激励法

5、北京市SARS年龄别病死率最高的是(D)

A、0-14岁B、20-29岁C、50-59岁D、70-79岁

6、下列问题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的是(D)P116-118

A、卫生防疫机构经费短缺B、结核鼠疫等老传染病似乎复燃

C、非传染性慢性病危害持续上升D、气候变化越来越异常

7、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B)p45

A、手足口病B、病毒性肝炎C、血吸虫病D、流行性感冒

8、社会心理的特点是(C)P226

①理性②非理性③民族性④时代性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9、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分级中属于(D)p11

A、I级B、II级C、III级D、IV级

10、食物中毒标本的送检与保存中错误的是(B)。

A、为避免样本变质和样本中微生物增殖或死亡,送检时间越快越好

B、血液标本低温冷冻保存

C、包装完整,密封良好,标识清晰

D、运送培养基中运送并保持于合适温度,最好在采样后4小时内冷藏送检

11、在激励中,要尽量采用表扬的方法、树立榜样的方法,只有在非采取惩罚不可的时候,才采用惩罚的手段,这体现了激励的(A)p153

A、奖惩原则B、公平合理原则C、利益一致原则D、时效原则

12、预防医学是指以人群(A)为主要研究对象。

p41

A、健康B、疾病C、生活环境D、疾病控制

13、公共卫生的外部性体现在(B)p43

A、公共卫生会造成外伤B、伤寒具有传染性

C、公共卫生的的管理在户外D、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各种疾病

14、下列法律法规在1989年9月1日起施行的是(B)p94

A、《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B、《传染病防治法》

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15、控制重大传染疾病的主要措施不包括是(D)p127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做好宣传工作

16、有关突发事件信息网络直报系统,说法错误的是(A)

A、于2006年1月1日开始启用

B、网络直报工作机制是由中央直接至地方。

C、有利于疫情信息的及时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提高了疫情的透明度

D、可以动态监测信息反馈

1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是(B)p47

①突然发生②对社会生活造成严重危害③重大性④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8、2006年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病源是(B)。

A、快餐B、“福寿螺”C、猪肉D、毒鼠强

19、按照食品卫生安全法的要求,发生中毒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医院,除了采取紧急措施以外,应当立即(C)。

A、告知病人家属B、通知上级医生

C、向所在地的监管部门报告D、直接向政府报告

20、SARS发病的高峰期是(D)

A、3月1日~3月31日B、4月1日~4月15日

C、4月16日~5月5日D、5月5日~5月18日

21、安徽泗县甲肝疫苗接种事件留给我们的经验与教训不包括(B)?

A、建立媒体应对机制,提高应对能力

B、政府干预的时机、切入点、具体措施要留有后手。

C、建立完善预防接种不良事件调查诊断处理工作指南。

D、及时救助,迅速向家长通报相关信息,解说疾病原因,起到了较好的安抚作用。

22、为了战胜SARS,中央政府及时做出决定,2003年5月9日,制定了(D)p95

A、《传染病防治法》B、《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3、下列选项不属于公共卫生事件的是(D)p46

A、传染病暴发B、自然灾害

C、核辐射及有毒化学物质大面积泄露D、某人犯心脏病

24、下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说法正确的是(A)

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本法规定登记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汇总分析突发事件隐患和预警信息,可不向毗邻相关地区人民政府通告

C、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不能封锁有关场所、道路,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

D、各级人民政府都可以对参加应急救援工作中变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25、以下属于感染性腹泻的是(A)。

A、肠炎B、霍乱C、痢疾D、伤寒

26、食物中毒采样,无剩余食品时,应采集餐厅(A)留样食品。

A、48小时B、36小时C、24小时D、12小时

27、食物中毒血液样本采样应该(B)。

A、无菌穿刺取静脉血3—5mL移入无菌试管中送检

B、无菌穿刺取静脉血2—3mL移入无菌试管中送检

C、无菌穿刺取动脉血3—5mL移入无菌试管中送检

D、无菌穿刺取动脉血2—3mL移入无菌试管中送检

28、下列选项不属于建立评估体系基本原则的是(C)p177

A、科学性原则B、时效性原则C、及时性原则D、可操作性原则

29、用橙色来表示的是(B)级公共危机事件p11

A、1B、2C、3D、4

30、食源性疾病中最多见的是(C)。

A、食源性寄生虫病B、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C、食物中毒D、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31、确定中毒餐次和中毒食物时应特别注意(B)。

A、发病时间B、首例和典型病例C、病例数D、发病地点

3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认和分级的主责部门是(C)

A、卫生行政部门B、各级各类医疗机构C、疾控系统D、卫生监督机构

33、下列工作属于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工作是(D)

A、控制发病病人B、保持水和食物的清洁

C、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D、隔离传染病密切接触者

34、食物中毒生物标本的采样时机正确是(D)。

A、咽喉涂抹应为发病第过3日B、根据患者年龄决定采集数量

C、粪便(肛拭子)慢性腹泻期及药后D、呕吐物、洗胃液取新鲜即时的

35、2004年大头娃娃事件发生于(A)。

A、阜阳B、北京C、广东D、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

36、总结与SARS抗争的经验,借鉴国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报告制度的长处,应建立起(A)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报告系统B、完善的医疗救治体系

C、应急救治队伍D、医疗救治机构

37、食源性疾病的病原体可概括为(D)。

A、细菌性、病毒性和放射性B、生物性、化学性和放射性

C、生物性、病毒性和放射性D、细菌性、化学性和放射性

38、(A)是世界上SARS流行最严重的城市?

A、北京B、上海C、天津D、广州

39、对被封存的食品、食品用工具和用具及有关生产经营场所,应当在封存之日起(C)内完成检验或卫生学评价工作。

A、五日B、十日C、十五日D、三十日

40、在我国,根据危机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可分为四级,分别用四种颜色表示,其中红色代表(A)p11

A、特别严重B、严重C、较重D、一般

41、下列选项不属于建立工作评估体系意义的是(B、)p174

A、推进工作的落实B、减少工作的失误率

C、推进工作的总结和改进D、激励单位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2、在病例数的统计数据中属于驼峰的为(A)。

A、传染病B、水污染C、食物中毒D、连续污染

44、心里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是(D)

A、生存安全B、归属和爱C、尊重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45、应急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其基础和保证是什么?

B

A、社会参与B、统一指挥C、合法科学D、协调一致

46、食物中毒炊具标本采样时错误的是(C)。

A、锅、盆、桶、刀、菜板灭菌棉拭子沾盐水后反复涂擦,置于灭菌容器

B、抹布可剪下一块置于灭菌容器

C、如菜板已洗过,则无需再采样

D、食堂环境涂抹

47、以下选项不属于“危机后遗症”内容的是(D)

A、事后的社会心理B、事后的社会结构

C、事后的组织机制D、事后的处理方式

4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若以事件的成因和性质分类,下列哪项不属于该分类?

(A)

A、已经发生事件B、重大传染病疫情

C、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D、重大职业中毒

49、确定中毒餐次和中毒食物时需要调查病人发病前(D)每餐的食谱与进食情况。

A、24~48hB、4~8hC、8~12hD、12~24h

50、如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未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信息会造成(D)

A、疫情范围迅速扩大B、大面积工厂停工

C、政权颠覆D、引起公众的疑虑和恐慌

51、下列工作能反映有关部门措施果断的是(B)

A、疫情应急响应制度

B、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采取隔离措施

C、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家合作研究

D、紧跟政府的领导

52、下列哪种颜色不是我国危机事件预警级别所用的(D)p11

A、红色B、橙色C、黄色D、绿色

5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有关事件信息的发布必须做到及时,坚决改变以往控制信息、迟迟不敢披露的错误做法,这体现了信息发布的(B)p84

A、准确性B、及时性C、全面性D、权威性

54、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属于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和权力的是(C)

A、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B、制定全国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C、对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D、提供必要资金

55、以下措施不能够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是(C)

A、对病人进行抢救、隔离治疗

B、加强粪便管理,清除垃圾、污物

C、拒绝、阻碍或不配合现场调查、资料收集、采集检验以及监督检查

D、加强自来水和其他饮用水的管理,保护引用水源

5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中,I级是指(A)p11

A、特别重大事件B、重大事件C、较大事件D、一般事件

57、食物中毒采样注意事项错误的是(A)

A、采样量受常规采样数量限制

B、应做详细记录,体现样本全部信息

C、根据不同样本性状,检验项目要求,合理保存和运送样品

D、样品采集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58、标志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走向法制化的重要一步是指(B)p54?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C、《关于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列入法定管理传染病的通知》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59、下列选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制管理特点的是(B)p188

A、强制性B、自愿性C、规范性D、概括性

60、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列选项不属于科学的态度的是(C)p181

A、尊重事实,反对主观B、尊重理性,反对偏激

C、根据事实,加以遐想D、尊重规律,反对臆想

61、(B)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首要原则?

A、协调一致B、预防为主C、合法科学D、统一指挥

62、北京市SARS临床诊断病例职业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B)

A、干部职员B、工人C、医务人员D、学生

63、下列选项属于自然灾害类危机事件的是(A)

A、尘暴B、核辐射C、恐怖爆炸D、食盐抢购

64、下列不属于食物中毒的是(D)

A、误食毒蘑菇B、购买饭店过期食品

C、引用水库污染水D、过量饮食引起腹泻

65、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职责不包括(D)

A、承担责任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

B、对突发事件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助

C、现场流调和实验室检测

D、开展科研与国际交流

66、制定方针政策属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职责?

A

A、卫生行政部门B、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C、疾控系统D、卫生监督机构

67、下列做法不会加大传染病传播范围的是(C)

A、病人或疑似病人故意传播传染病,造成他人感染

B、拒绝执行疾病预防机构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

C、主动接受治疗,实施隔离

D、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不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68、激励通常包括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和形成动力等一系列的作用机制,下列选项不属于激励的作用的是(C)

A、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B、增强人们之间的凝聚力

C、促使人们形成更高的人生观D、提升人的价值观

69、当餐次多、可疑中毒食物品种繁杂、确定中毒餐次和中毒食物有困难时,须经(B)处理。

A、现场调查B、实验室C、统计学D、专家

70、下列不属于危机善后处理的是(A)

A、建立社会信息反馈网络B、灾区的恢复重建

C、受灾人员的救助D、诊断“危机后遗症”

71、下列不是我国公共卫生建设存在的缺陷是(C)p53

A、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力差

B、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性、严重性认识不足

C、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过少

D、农村卫生工作相当薄弱

72、下列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科技攻关组职能的是(B)p69

A、指定对流动人员进行检验防治方案

B、指导地方开展防治疫病科研工作

C、制定农村疫病防治院预案

D、负责中央派出的疫病防治工作督导组的组织与联络工作

73、HIV的发病,是新发传染病哪种致病因素的典型实例?

A

A、人口/行为的改变B、环境改变、土地使用

C、微生物的适应/改变D、国际旅游和贸易

74、法定报告传染病包括(C)种?

A、37B、38C、39D、40

75、世界上SARS流行最严重的国家是(C)?

A、日本B、韩国C、中国D、澳大利亚

76、流行曲线中,Y轴为代表(B)。

A、时间B、病例数C、症状严重性D、体温

77、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决定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具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内容和行为倾向,亦即具有不同的社会心理,这就是社会行为的(A)p226

A、时代性B、民族性C、非理性D、科学性

7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的主责部门是(A)p84?

A、卫生行政部门B、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C、疾控系统D、卫生监督机构

2、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最基本的(D),而这一基本人权的实现就要求有良好的健康状况。

(A)权利(B)义务(C)责任(D)人权

3、(A)是社会心理形成的前提条件。

(A)社会认知(B)生活认知(C)个人认知(D)以上都是

8、(B)是政府工作的目标之一,在具体防治工作时,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实施,它是一项社会任务,而不能仅仅看做是卫生部门的事。

(A)抗击疾病灾害(B)防治传染病(C)行政执法(D)政策制定

12、所谓(C)就是对某一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卫生机构和卫生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使用。

(A)统一领导(B)分级负责(C)属地化管理(D)加强合作

13、所谓(D)是指运用法律规范和类似法律规范的行为规则,对社会事务和人们行为进行管理。

(A)依法治国(B)政策执行(C)法律监督(D)法制管理

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信息发布,必须由权威机构发布,保证信息的(C)。

(A)准确性(B)及时性(C)权威性(D)重要性

19、公共卫生建设是一项(A)工程。

(A)社会系统(B)长远建设(C)利国利民(D)星火计划

20、(D),涉及群众利益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公开透明,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表现,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十分必要的举措。

(A)政务公开(B)经济公开(C)信息公开(D)A和B都是

21、危机管理主要任务是对整个事件处理过程进行调查评估并从事件中获益,其关键在于(C)。

(A)危机解决能力(B)危机学习能力(C)善后学习能力(D)善后能力

22、(B)是全过程、全方位地来描述那些突发的有可能产生较大破坏损失的事件。

(A)灾难(B)危机(C)危险(D)危害

24、(C)是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物质保证。

(A)建立疫情监控系统(B)建立应急处理系统

(C)储备充足的物资、资金(D)组建专家人才库

2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A)能力的强和弱,体现了一个城市或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文明程度。

(A)应急管理(B)危机处理(C)应急预警(D)处理善后

30、(A)的方针是防治疾病最人道、最主动的方针。

(A)预防为主(B)应急预警(C)医护救治(D)医疗救

11、开展三级预防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