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0979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docx

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

明确目标讲究策略挖掘潜力寻求突破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一)从考查的知识范围看,试卷很好地考查了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六大能力。

(二)从分值的分布看,阅读部分占70分,语言文字运用占20分,写作占60分。

(三从试卷结构看,使用了宁夏高考语文试题模式,符合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要求。

(四)从试题内容上看,比较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注重人性和人生价值。

比如现代文阅读是探究“热词”,文中出现了很多网络上流行的词语;文学类和实用类阅读作品突出了人性美和对人性的认识;作文则突出怎样来实现人的价值。

(五)从题型设置上看,阅读部分依旧是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典诗歌鉴赏和文学类和实用类选做题,考查形式沿用以往的客观选择和笔答两种方式。

1、现代文阅读依旧以单纯的三道客观选择为考查方式,分值未变,且以对照信息为主,在宁夏模式中它被放在试卷的头阵,要求考生迅速进入答题状态,静心去读、去对照。

2、人物传记仍是文言文考查的热点,文章采用的手法符合中国传记文学特征,以讲述事件为主,鲜有对人物的评价,而评价放在选择题中,学生只需根据语境和自己的理解将各类事件对号入座。

注重对实词和特殊句式的考查,体现在选择题和翻译中,准确的判断离不开学生对语境义的把握和语法分析能力。

3、诗歌部分考查学生鉴赏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复杂情感的能力,特别涉及到对诗歌专业知识的了解,比如“诗歌的三、四句”指的是哪一部分,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那些。

4、名句默写部分设置三道小题,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均为必答。

从初高中篇目的分配来看,初中有一题,高中有两题,难度相对比较大,容易出现丢字、落字、写错字现象。

5、选做题前者是小说阅读《我的第一只鹅》,后者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胡大白——安安静静做大事》,均由一道双向选择题和三道笔答题组成。

由于小说类阅读难度稍大些,只有个别的学生选做,选择的区分度不强。

6、文字应用部分三道选择题考查成语运用、辨析病句和语句衔接能力,笔答部分包括仿写题和填写虚词。

作文依然考查材料作文。

(六)从试题的难易程度上看,整体难度不大,现代文阅读和作文难度稍大一些。

(七)对试题的一点看法。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第一题B和D说的都不是很严谨,很容易选错。

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出现的选择问,应该可以从一个方面进行探究,但参考答案要求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谈。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成绩总体概况:

理科参考人数1264,总平均101.14,及格人数1103,及格率87%,最高分133,最低分23。

按照百分折合,80分段37人,70分段460人,60分段606人,50分段139人,40分段18人,40分以下4人。

文科参考人数347,总平均97.54,及格人数273,及格率79%,最高分124,最低分38,按照百分折合,80分段8人,70分段27人,60分段158人,50分段56人,40分段12人,40分以下6人。

(二)学生试题分析:

现代文阅读得分率44.7%,第1、2题失分严重,得分率仅为23.03%和36%。

学生对“热词”产生的原因理解不到位,对“被传播”把握不准确。

学生对照信息能力和分析信息能力不强。

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满分9分,学生平均得分5.98得分率为66.4%。

第4题中文言实词的含义掌握地不准确,特别是“属”和“喻”的含义。

第5题有一部学生没有理解“才干卓异”应该侧重指“政治方面的才能”。

翻译语句题满分10分,学生整体答的比较好,平均得分6.75。

失分原因在于没能将踩分点落实或者落实不准确,没有把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句调整为正常句式,省略成分也没有补充出来,以及句子语意不通顺。

诗歌鉴赏考查诗歌的修辞手法和复杂情感,学生解答情况很不理想。

第8题学生不能落实好常规知识点,三、四句错误地理解为诗歌的三、四联,学生没有区别“句”与“联”的关系。

此题问的是修辞手法,而有些学生答的是其他艺术手法,存在知识点模糊的情况。

同时还缺少对诗句的具体分析,修辞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来。

第9题学生没有关注“复杂”两字,情感解读的比较单一,同时忽略了背景介绍和诗歌内容本身。

名句默写6分值的题,平均分只有3.58。

学生在背诵方面并不扎实,能填充上的少,能写上的又因为错字而得不到分。

选做题部分,绝大多数都选择做实用类文本阅读,笔答部分

(2)(3)(4)的平均分分别为3.35、3.25、4.83。

笔答第一题学生没有把内容和结构的作用详细解释出来,忽视了“不仅仅是”。

第二题学生只答性格特点,没有结合文本详细分析,概括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差,条理不够清晰。

探究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脱离文本,在阐述时,用语少,内容单薄,层次性不强。

病句题失分严重,学生在辨析病句方面的能力看似有些退化,有待加强。

仿写题,平均分4.83。

学生审题不清,没有把握例句中隐含的前后照应的关系,选择的主体内容不正确。

虚词填写题主要的问题是学生不知道虚词都包括哪些词,特别容易把虚词和副词混淆在一起,对关联词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好。

作文平均分43.7。

问题有以下几点:

1、面对多则材料,学生没能准确理解每则材料的含义立意不准确,没有谈“启示和联想”,而是就鞋子谈鞋子。

2、缺少典型事例,空谈一些道理,内容比较空洞

3、没有突出中心观点,没在文章的结尾处点明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

4、文章深度不够,缺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5、开头和结尾不精彩,文章缺少亮点。

6、字数不够,存在错别字现象,卷面不整洁。

三、对今后教学的改进意见:

(一)树立六观:

系统观、基础观、学生观、效益观、质量观、信息观;

要引导学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把相关知识系统化;关注学生的基础,特别是背诵和文言字词的积累,充分利用好晨读、辅导和一些零散的时间,使学生记忆时化整为零,既少了负担有加强了记忆的效果。

把学生意识贯穿复习的中心——复习目标要有学生意识;选择资料要有学生意识;课堂教学要有学生意识;训练要有学生意识;讲评要有学生意识;以“有效”为中心环节备考。

教师经常问问:

1、这堂课学生能提高多少?

2、这道题学生能从中悟出多少?

(二)语文题干中的常用术语学生一定要熟记熟用

高考试题题干是解题的“线索”,它给考生指示答题方向、范围、要求等。

读懂题干,才能从容抓分。

纵观几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题干中隐含着一些相似的“常用术语”。

总结起来有以下一些:

修辞手法:

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感悟:

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有何作用:

回答文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

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作者或作品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同学们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的赋分点所在,将其理解清楚,可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三)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是半壁江山,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成绩的好坏。

作文训练可以分三线进行,即以文体为线,以题型为线,以能力为线。

复习过程中,注重材料的积累,建立材料库,加强储备,以有备无患;注重加强思维训练,提高科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每个学生都要有作文材料库,积累鲜活论据;

方法:

仿句练习、片断练习、仿思维练习是较有效方法;特别是新材料作文更要抓紧抓实。

如:

细细与考生讲清——新材料作文特点;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旧材料作文诸多方面的区别;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新材料作文审题的方法;新材料作文写法要点。

让学生练实练好。

今年的高考作文猜想:

主题上

“一种回归”:

传统文化的回归。

“二个点”:

社会焦点、社会热点

“三个观”: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四个关注”:

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

(四)高效利用课堂、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剩下的时间学生用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得到最大的收获。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发挥团队优势,合理利用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

广泛地收集资料,高效地精选习题,合理的分工安排,使每节课内容充实,收效显著。

勤批勤改作业,掌握学生答题的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使讲解更有实效性。

课后适当地抽查学生的背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针对不同班型不同学生的特点布置相应的作业,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总之,一句话

成功在课堂,潜力在学生,优势在群体,关键在落实。

 

2011年东北三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

海林市高级中学姜伟

一、试卷分析

1.1试卷结构:

2011年东北三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分析,客观题(选择题)占总分数的40%,主观题(解选题)占总分数的60%。

1.2内容比例:

内容

立几

解析

三角

数列

概率与统计

函数与导数

向量

4-14-44-5

其它

分数

22

22

17

10

12

32

5

10

20

比例

14.67

14.67

11.33

6.67

8.0

21.33

3.33

6.67

13.33

1.3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所占分数比例占总分数比例为:

20%,中等题所占分数比例为60.67%,,难题所占比例为19.33%。

1.4预测我校的平均分为:

75分。

实际得分:

75.47分

5海林高中2011年东北三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学生成绩分布情况:

班级

总分

人数

pj

p90

p80

p70

p60

p50

p40

p30

p0

及格数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3.6

4155

64

64.92

0

0

1

5

19

13

15

11

6

0.09

119

23

3.7

3861

64

60.33

0

1

1

6

10

15

14

17

8

0.13

126

15

3.8

4498

62

72.55

0

0

3

8

17

19

12

3

11

0.18

117

39

3.9

4016

63

63.75

0

0

2

6

15

14

11

15

8

0.13

109

15

3.10

4864

68

71.53

0

0

1

11

20

17

15

4

12

0.18

115

35

3.11

3995

61

65.49

0

1

1

3

13

23

12

8

5

0.08

128

20

3.12

4034

62

65.06

0

0

0

5

18

16

14

9

5

0.08

104

23

3.13

4452

64

69.56

0

0

4

9

14

17

9

11

13

0.2

119

23

3.14

4378

68

64.38

0

0

2

5

17

17

15

12

7

0.1

110

22

3.15

3974

62

64.1

0

0

0

5

17

14

16

10

5

0.08

100

10

3.16

4167

61

68.31

0

0

4

3

19

15

11

9

7

0.11

108

25

3.17

4070

64

63.59

0

0

0

3

16

21

14

10

3

0.05

98

28

3.18

3734

60

62.23

0

0

1

2

12

17

16

12

3

0.05

109

22

3.19

5536

55

100.

1

7

16

16

11

2

1

1

40

0.73

135

39

3.20

5449

55

99.07

0

8

13

19

10

5

0

0

40

0.73

130

66

3.21

5519

56

98.55

0

7

13

21

12

2

1

0

41

0.73

131

56

3.22

5032

50

100.6

1

5

16

18

7

3

0

0

40

0.8

136

64

3.23

4827

47

102.7

1

5

16

16

8

1

0

0

38

0.81

137

71

3.24

4348

43

101.1

0

6

16

12

4

4

1

0

34

0.79

126

48

3.25

5281

65

81.25

0

0

9

12

23

11

6

4

21

0.32

119

29

3.26

4976

67

74.27

0

0

2

15

21

13

11

5

17

0.25

107

18

合计

95166

1261

75.47

3

40

121

200

303

259

194

141

364

0.29

137

10

二、试题总体特点:

2011年东北三省高三第一次模拟数学试题从整体上看,符合高考要求,有改革意思,更加强了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在材料选择方面,反映了时代特点,试题量与去年高考试题比难度略高,试题注意了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加大了开放性问题的考查,计算量大题目新颖别致,比较有“档次”不仅考出了素质、考出了能力,学生还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要具有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试题的计算量较大,虽然入口较大,平平淡淡考功底,“难、中、易”比例不合适,题目的排布比较合理,由于是第一次综合性测试学生不适应。

但从整体试卷看区分度还可以,让多数人能够入手,但得高分不易。

我认为:

试卷符合高中数学教学水平,贯彻了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三、存在的问题:

3.1学生方面:

(1)部分学生对双基掌握不牢,计算量较大,计算不够准确,造成失分,解题速度也受到影响,遗忘现象也较严重。

(2)多数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不高,多数人停留在模仿、仿效,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意识较差。

(3)部分学生应试技巧欠缺,由于试题分布对每个学生来说不都是从易到难,而是起伏排列,造成不少学生心理承受力不强造成失分。

3.2教学方面:

(1)2011年高三阶段复习采用三段式复习,第一段采取:

全面双基复习,第二段采取:

专题复习。

第三段采取:

模拟复习。

(2)选择材料方面:

第一轮复习以《三维设计》为重点,穿插一些教师自选的一些题目,第二轮:

教师自选题目进行专题复习,第三轮复习:

以模拟试卷为主,穿插教师自选题目查找前面复习中的遗漏。

(3)选用方法及着眼点:

课堂上第一轮着重着眼于;全面基础,覆盖面要全,以中等偏下的学生为核心,巩固双基,再现基础知识,以基础知识复习为主,提高学生的基本技巧。

第二轮着重着眼于,速度,解题技巧,综合运用能力为主,“点拨”式教穿插前面复习中反馈出的不足,进一步调整一轮复习中的薄弱处,进一步强化。

第三轮复习:

以模拟试卷为主,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

4、导:

应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困生”“尖子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过重的心理压力,个别生应进行学法指导。

四、反思2011年前一段的教学及对二轮,三轮教学的启示

2011年东北三省高三第一次模拟数学试题答题情况看,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恰当的构筑知识网络,并在各个阶段逐步扩充和完善。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应不时时机的给学生一个新的情境,使其研究解题的方面和策略,特别要注重题目排列不同须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提高不必要的失分。

高考题中难易题目分布不是对每个学生都是从易到难,答题方式会影响学生心理,造成失分较多,通过专题训练完全可以克服,以克服学生的怯场心理。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自立、冷静、缜密的心理品质。

解析几何综合运用问题,特别要注重计算水平。

特别是平面向量问题的应用、转换,有待今后的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不重点”的知识不应有遗漏。

向量就其题目本身应属中档难度,但对我校来说都是难题,也要有其对的加大这些方面的专题讲解,习题的教学既要讲通法,又要讲特技,解析几何应以通法为主,应适时恰当的类比、归纳等合情推理的思想方法。

但仍不能放松对客观题的要求,立体几何含参数不能放松,应做一定量的训练。

解析几何问题应处理好中档问题的处理,计算能力的训练,三角题目应注重向量,斜三角形,三角函数的联系,新增内容考察有所增加,函数仍是数学测试中的重头戏,应强化知识网络的构建。

应试教育中高考是“指挥棒”,素质教育中高考仍是“指挥棒”。

今年高考改变以往的出题的三个有利,变化为二个有利。

在教学中应当转变教育理论,大胆尝试,多角度变化的课堂运作,给学生以新奇,有助于学生质疑,探究力的培养。

2011年3月9日

一模质量分析

高三外语组

一模考试的英语平均成绩(学年)81.08,在六校成绩中各段平均分都略占优势,但优势并不明显,试题整体上有一定难度。

听力,完型,阅读的难度较大,这三类题型需要进行分析的地方,有陷阱的地方多,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很难拿分.

暴露出的问题:

学生的听力水平还有待提高。

一模后每周周二和周四第九节课,全学年进行英语听力的整体练习,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要求各班英语教师深入班级给学生一定的策略指导。

完型,阅读能力提高的空间很大,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加大力度,解决基础知识的夯实问题,解决解题的策略问题,需要适量练习,有针对性地练习,关注学生问题的解决程度,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

针对一模中出现的问题,二轮复习分17个部分处理英语知识,能力方面的习题,查漏补缺,夯实基础,作好平时的选题工作,与学生沟通好,不断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行为,高效地解决复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2011年东北三省第一次联合考试

理综(物理)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

本次考试必考客观题约48分,实验题15分,计算题32分。

而选考题为15分

2内容比例:

力学部分:

50.2%

电学部分:

35.9%

3-3:

14%

3-414%

3-514%

实验部分:

14%

3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所占分数比例:

27.3%

中档题所占分数比例:

54.4%

难题所占分数比例:

18.3%

针对我校学生的情况:

难易比为:

容易题:

10.0%

中等题:

74.2%

难题:

15.8%

二、试题的总体特点:

本次考试,试题与高考试题量相当,比去年联考试题难度大,和去年高考试题相差不多。

试题不偏不怪,试题注重双基的考查和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素质能力。

试题梯度基本合理,选择题较为简单,实验题考查出了学生的知识漏洞,大题22是力学机械能试题,虽然难度不大,但由于几何关系问题一大部分同学第一问没有做对,失分不少。

23题前两问难度适中,第三问难度很大,我校同学没有一个满分。

总的看来这次考试试卷符合高考命题原则,注意到了区分作用和选拔作用。

三、存在问题:

学生方面:

1基础知识不牢。

2理解问题能力差。

3分析问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

4计算能力差,解题不够规范,应得分处不得分。

5仪器使用(例如游标卡尺读数)、实验设计能力都存在问题。

6由于我较第一轮刚刚结束,所以学生综合能力差,尤其是理科综合能力差。

教师教学方面:

1在复习中基本概念挖掘不深。

2对学生实际情况掌握不够准确,反馈不及时。

3实验方面由于仪器问题,学生动手机会少。

4由于第一轮复习刚结束,综合题做的少。

四、今后教学打算:

这次联考正好是我校第一轮复习刚刚结束,所以这也正是对我们教学的一次检验。

所以我校物理备课组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第二轮的复习过程中,在专题讲解提高的基础上,同时要加强知识网络的建立。

在专题讲解提高的基础上,同时要注意学生的知识漏洞。

所以我们选题上采用了即有专题复习的内容,也有板块的内容,同时还有科内的综合问题。

注重学的知识的漏洞,加强知识的串线。

对尖子生采用注重基础同时还要加大难度,速度。

普班学生注重基础知识、中等档次题的选用。

本次考试通过问题分析发现我校大部分同学最后一题连看题的时间都没有。

反映了我校大部分学生解题太慢,所以在下轮复习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定时做题。

同时还要做相应的综合训练,使学生逐步适应理综考试。

另外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尖子生加大指导力度,培养他们思维的逻辑性,流畅性。

培养他们解题严密性,完整性。

五、今年高考的展望

2011年高考试题估计与以前特别是10年试题相不会有很大的改变,理综和物理部分难度不会增加太大。

另在物理这科中,园周运动,动量,机械能,场中的粒子运动,还是热点。

实验以设计为主。

新的科技领域,与生活生产相关的信息题可能也会出现。

2011一模化学试题分析:

一:

试题分析:

1、立足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学生要考出好的成绩,必须具备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试题中能力的考查以知识为载体,通过灵活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实现。

只有平时教学中打下厚实的基础,培养了灵活的方法才能考出高分。

  ①选择题命题:

以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

强调学科内概念、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基础、实验等知识点的综合,命题中传统题型将与创新题型相结合,强调联系实际进行考查。

  ②无机题命题:

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

强调学科内综合,命题时结合概念、理论、实验、计算等内容进行综合设计和设问;答题时强调化学用语的正确表达,如元素符号、物质名称、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

  ③有机题命题:

以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的综合能力为主。

有机合成是重点考查的内容,命题时适当给出新的信息,以考查学生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问时,考查有机分子式的推断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结构简式的书写以及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等。

命题时以框图的形式呈现,信息和问题交织在一起,环环相扣,解决时需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④实验题命题:

以考查综合实验能力为主。

要求具有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能正确的描述实验现象、能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实验评价。

同时对实验中的问题能进行分析讨论。

教材中基本安验的拓展提升将是命题的核心内容。

   2、试题综合程度大,思维容量大,突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

   试题将学科内知识从多角度综合,加大了知识的覆盖面,加大了试题的思维容量,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试题容量大,设问内容层层深入、步步提高,试题的设计均以能力立意,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试题进行题型创新的尝试,将不同题型进行整合,灵活程度加大,陌生程度加大,综合性提高,能真实的考查学生的学习水平。

如26题是铝及化合物性质的整合,看似简单,但在短时间内并不好完成,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教师分析:

26题分析:

(王立波老师)

本题是一道无机推断题,题中所给的信息少,一部分学生不够熟悉铝热反应,对典型的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不能熟练应用,尤其题中加了不同试剂这个要求后,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改变物质上,所以最终判断溶液酸碱性时出现问题;另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