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1042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docx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docx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全优发展17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教新课标附解析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2017-2018学年二年级上学期

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判断题

1.每句口诀都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

2.分针从12到5,走了5分钟。

()

3.从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会看到不同的样子。

()

4.每两个人进行一场乒乓球比赛,3人一共要比6场。

()

5.书上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

()

二、单选题

1.一辆大客车限乘68人,二

(1)班有32人,二

(2)班有35人,两个班(  )合一辆车。

A. 可以                                       B. 不可以                                       C. 不确定

2.4个6相加,列式错误的是(  )。

A. 6+6+6+6                                      B. 4+6                                      C. 6×4

3.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  )。

A. 有关                                       B. 无关                                       C. 不能确定

4.长度单位是(  )。

A. 个、十、百                            B. 个位、十位、百位                            C. 米、厘米

5.冬冬有50元钱,买玩具用去26元,还剩(  )元钱。

A. 36                                            B. 34                                            C. 24

三、填空题

1.用3、6、7能组成________个不同的两位数,用2、0、5可以组成________个不同的两位数。

2.5+5+5+5=________,写成乘法算式是________ ,这个乘法算式读作________。

3.两个乘数都是7,积是________。

7个8比26多________,45比52少________。

4.在尺子上,从刻度“0”到“4”是________厘米,从刻度“2”到“7”是________厘米。

5.在横线上填上“>”“<”“=”。

40厘米________1米     1时________ 60分     3×4________3+4

6.用口诀“七八五十六”计算的算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7.1米-30厘米=________厘米     1时15分=________分  52厘米+48厘米=________米

8.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节课40________          小明身高130________           一棵大树高8________ 

9.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一位数相差________。

10.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6×________<41        ________×9<70       37>________×7

11.直接计算。

4×9=________

7×3=________

25-8=________

9×9-50=________

32-0=________

80-4=________

55+32=________

8×5+40=________

50-30=________

6×3=________

60-18=________

4+5×6=________

36+37=________

65-18=________

8×9=________

90-(32+18)=________

四、计算题

列竖式计算。

37+58=    83-29=    90-46=     54+26=        27+63-45=       75-46+31=       64-(17+39)=

五、解答题

1.看图列式计算。

 

(1)

□○□=□

(2)

□○□=□

2.连一连,分别看到的是哪一面?

六、作图题

1.画一条比7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2.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并写出各部分的名称,再画一个直角。

七、应用题

1.1套《童话故事》共有8本,每本7元,小亮买一套需要多少钱?

2.跳绳比赛,小兰一分钟跳了81个,小华比小兰少跳27个,小华一分钟跳多少个?

3.二

(1)班有33人参加学校运动会,二

(2)班参加的人数比二

(一)班多4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4.小明7天看完一本书,前6天每天看8页,第7天看了9天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5.学校买来75本图书,分给低年级25本,中年级38本,其余的分给高年级,高年级分得多少本图书?

32.一捆电线长100米,二(3)班先用去20米,又用去28米,二(4)班需要40米,剩下的电线够不够?

答案解析部分

一、判断题

1.【答案】错误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

例如“二二得四”,只能写出2×2=4,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错误【分析】通常情况下,每句乘法口诀都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特殊的乘法口诀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2.【答案】错误

【考点】钟面时间

【解析】【解答】解:

分针从12到5,走了25分钟,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错误【分析】分针从12到5共走了5大格,每个大格是5分钟,共走了25分钟,由此判断即可.

3.【答案】正确

【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解析】【解答】解:

根据物体的特征可知,从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正确【分析】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物体,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要根据物体的特征判断看到的形状.

4.【答案】错误

【考点】简单的排列、组合

【解析】【解答】解:

每两个人进行一场乒乓球比赛,3人一共要比3场,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错误【分析】①②一场,①③一场,②③一场,3人只需要比赛3场即可.

5.【答案】错误

【考点】角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

书上的直角与黑板上的直角大小相等,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错误【分析】直角都是90°的角,无论是哪里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二、单选题

1.【答案】A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析】【解答】解:

32+35=67(人),68>67,可以合租一辆车.

故答案为:

A

【分析】把两班的人数相加,然后与大客车限乘的人数比较后即可判断能否合租一辆车.

2.【答案】B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

A、6+6+6+6表示4个6相加,列式正确;

B、4+6表示4和6相加,列式错误;

C、6×4表示4个6相加,列式正确.

故答案为:

B【分析】求4个6相加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一定要注意“4个6相加”与“4和6相加”的区别.

3.【答案】B

【考点】角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

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故答案为:

B【分析】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答案】C

【考点】长度及长度的常用单位

【解析】【解答】解: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等.

故答案为:

C【分析】个、十、百是计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是数位顺序,只有米、厘米是长度单位.

5.【答案】C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析】【解答】解:

50-26=24(元)

故答案为:

C【分析】用冬冬原有的钱数减去买玩具用去的钱数即可求出还剩的钱数.

三、填空题

1.【答案】6;4

【考点】简单的排列、组合

【解析】【解答】解:

用3、6、7组成的两位数:

36、37、63、73、67、76共6个;用2、0、5组成的两位数:

20、25、52、50共4个.

故答案为:

6;4

【分析】第一组:

哪个数字都可以作为十位数字,列举出所有数字即可判断;第二组:

0不能作为十位数字,列举出能组成的数字即可.

2.【答案】20;5×4=20;五乘四等于二十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

5+5+5+5=20,根据乘法的意义写成乘法算式是5×4=20,这个乘法算式读作:

五乘四等于二十

故答案为:

20;5×4=20;五乘四等于二十【分析】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由此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再读出这个算式即可.

3.【答案】49;30;7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

两个乘数都是7,积是7×7=49;

7个8比26多:

7×8-26=30;

45比52少:

52-45=7

故答案为:

49;30;7【分析】根据乘法口诀直接计算乘数都是7的乘积;用乘法求出7个8是多少,用减法求出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4.【答案】4;5

【考点】长度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解:

4-0=4,所以从刻度“0”到“4”是4厘米;7-2=5,所以用刻度“2”到“7”是5厘米.

故答案为:

4;5【分析】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即可判断出测量的长度.

5.【答案】<;=;>

【考点】整数大小的比较,长度的单位换算

【解析】【解答】解:

1米=100厘米,所以40厘米<100厘米;

1时=60分;

3×4=12,3+4=7,所以3×4>3+4.

故答案为:

<;=;>

【分析】1米=100厘米,1时=60分,单位不同的先换算单位再比较大小,含有算式的要先计算再比较大小.

6.【答案】7×8=56;56÷7=8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

用口诀“七八五十六”计算的算式是7×8=56,56÷7=8

故答案为:

7×8=56;56÷7=8

【分析】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的积,也可以计算两道除法算式的商.

7.【答案】70;75;1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析】【解答】解:

1米=100厘米,所以1米-30厘米=70厘米;

1时=60分,所以1时15分=75分;

52厘米+48厘米=100厘米=1米

故答案为:

70;75;1【分析】1米=100厘米,1时=60分,把单位换算后再用加减法计算即可.

8.【答案】分钟;厘米;米

【考点】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解析】【解答】解:

根据实际情况可知,一节课40分钟,小明身高130厘米,一棵大树高8米.

故答案为:

分钟;厘米;米【分析】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等,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单位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9.【答案】90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析】【解答】解:

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一位数相差:

99-9=90

故答案为:

90【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一位数是9,用减法求出两个数的差即可.

10.【答案】6;7;5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

6×6=36,6×7=42,所以6×6<41;

7×9=63,8×9=72,所以7×9<70;

7×5=35,7×6=42,所以37>5×7.

故答案为:

6;7;5

【分析】根据乘法的计算方法试算,从乘积小于两位数的乘法中找出横线上能填的最大的数即可.

11.【答案】36;21;17;31;32;76;87;80;20;18;42;34;73;47;72;40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

4×9=36    7×3=21       25-8=17      9×9-50=31    32-0=32     80-4=76     55+32=87     8×5+40=80

50-30=20   6×3=18    60-18=42    4+5×6=34     36+37=73    65-18=47    8×9=72     90-(32+18)=40

故答案为:

36;21;17;31;32;76;87;80;20;18;42;34;73;47;72;40

【分析】计算乘法时直接根据乘法口诀写出得数,计算加法时要注意进位,计算减法时要注意退位,计算混合运算时要先判断运算顺序.

四、计算题

【答案】解:

37+58=95   83-29=54   90-46=44    54+26=80       27+63-45=45      75-46+31=60      64-(17+39)=8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析】【分析】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或减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想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五、解答题

1.【答案】

(1)解:

12-7=5(个)

(2)解:

5×8=40(米)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析】【分析】

(1)圆的个数比三角的个数多7个,因此用圆的个数减去比三角多的7个即可求出三角的个数;

(2)两面旗之间的间隔是5米,共有8个间隔,用乘法求出总长度即可.

2.【答案】解:

如图:

【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解析】【分析】侧面看到上下两个正方形,前面看到下层3个正方形,上层中间一个正方形,上面看到一排3个正方形.

六、作图题

1.【答案】解:

如图:

【考点】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

【解析】【分析】比7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是5厘米,由此用直尺画出一条5厘米的线段即可,注意点上端点,标上线段的长度.

2【答案】解:

如图:

【考点】角的画法

【解析】【分析】比直角大的角可以是钝角,组成角的两条射线叫做边,两边的交点叫做顶点;再用三角板的直角边画出一个直角即可.

七、应用题

1.【答案】解:

7×8=56(元)

答:

小亮买一套需要56元.

【考点】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

【解析】【分析】用每本的钱数乘一套共有的本数,根据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买一套需要的钱数即可.

2.【答案】解:

81-27=54(个)

答:

小华一分钟跳54个.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析】【分析】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因此用小兰每分钟跳的个数减去27即可求出小华一分钟跳的个数.

3.【答案】解:

33+4+33

=37+33

=70(人)

答:

两个班一共有70人.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析】【分析】用1班的人数加上4即可求出2班的人数,然后把两班参加的人数相加即可求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4.【答案】解:

8×6+9

=48+9

=57(页)

答:

这本书一共有57页.

【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用前6天每天看的页数乘6求出前6天共看的页数,再加上第7天看的页数就是这本书的总页数.

5.【答案】解:

75-25-38

=50-38

=12(本)

答:

高年级分得12本.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析】【分析】用图书总数分别减去分给两个年级的本数即可求出分给高年级的本数.

32.【答案】解:

100-20-28

=80-28

=52(米)

52>40

答:

剩下的电线够.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析】【分析】用电线的总长度减去二(3)班两次用去的长度求出剩下的长度,然后与40米比较即可判断够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