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1584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7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6页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docx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现象不仅人有,动物也有。

人的心理比动物的心理更加复杂,两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科学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拥有的零散经验,它是人类社会长期实践(包括实验)所获得的知识的结晶,其最大的特点是有自己研究的独立对象、范围与体系,能发现客观规律,从而成为人们改造世界的定向工具。

心理学当然也是如此。

二、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有内容与形式两个侧面:

心理内容指的是来源于现实度为每个人所意识到的各种映象本身,而心理形式是指映象存在的方式及其组织、结构。

心理学在考察人的心理现象时虽然也常涉及到一些内容,甚至有时也不得不去分析一些内容,但主要是从发生与发展的角度研究心理活动的形式(包括其机制,过程等)及其规律。

为什么心理学不专门研究心理内容而着重研究心理形式呢?

这是因为:

第一,心理内容是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的映象。

第二,心理内容千变万化,情随事迁,因人而异,它带有相当大的情境性与主观性。

第三,科学研究的重要特点是分析与概括。

心理学暂时撇开浩繁的心理内容而就其构成的心理形式展开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分析与概括。

三、心理学的内容与基本结构

心理学通常从两个方面去研究人的心理:

一是共同的心理过程,即个体意识形成及其活动表现的一般过程;

二是个性差异,即人与人之间在意识倾向和稳定的心理特性上的个别差异。

任何学科的体系都不是绝对的和固定不变的,它将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与人们言听计从对象的深化而发展。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一、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一)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心理学中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解决,而它的最根本的理论任务是通过对自己对象的研究,不断深入地提示心理、意识与外部世界及脑的关系及其起源的奥秘,从而以最新的科学成就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起到论证与充实的作用。

(二)心理学的应用任务

它要求心理学通过对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揭示,去解决各个实践领域中凡是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关联的问题。

二、心理学分支的发展及其意义

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分支学科的不断出现与成熟,它们都在完成上述两项任务中作出各自的贡献。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或总学科。

它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并归纳心理学在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阐明心理现象中各种最基本的事实与最一般的问题,探索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

发展心理学主要包括动物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两门学科。

前者是研究动物在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事实及其规律的学科。

后者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成年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各年龄阶段心理特点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人及群体在相互交往中出现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产生、变化规律的学科。

由于许多实践领域要求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探讨与解决各自的具体问题,近一个世纪来,相继出现了不少应用心理学,如医学心理学、咨询与临床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运动心理学、艺术心理学、军事心理学、法制心理学等等。

三、心理学与教育的密切关系

如果说心理学是教育的理论依据之一,那么教育也是促进心理学发展的一种主要的动力来源。

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

(一)要提高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必须了解心理学。

(二)结合教育实际开展研究,有助于心理学的发展。

(三)心理学与当代教学改革

教改势在必行,提出教改方案必须有心理学的依据,而心理学本身也会在教改试验的问题研究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第三节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但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予以揭示而凭空臆测加以歪曲,是一个切科学都就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分析与综合的原则

把复杂事件分解为简单的组成部分和把各部分联合成为统一的整体。

(三)教育性原则

结合教育实际研究心理学;从教育实践中发现所要研究的心理问题;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要应用于教育实践。

二、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1、实验室实验:

它是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内借助于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的心理实验。

2、自然实验:

这是在日常活动的情境中所进行的心理实验。

3、问卷调查及相关法:

是将所要了解的内容)如兴趣、态度、归因倾向、思维方式、创造力水平、价值观等等)及其表现归结为若干有代表性的,要求被试回答的问题或项目单,然后依据取得的样本进行评分或评级,以测知被试的心理状态或特性。

第二章 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

第一节 心理的实质

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

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人的心理则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一、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一)反映是物质的普遍特性

反映是指一种物体在与其它物体相互作用时能留下外部影响的痕迹并对它作出回答的功能。

(二)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肯定心理是反映,包括两个含义:

第一,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第二,心理是以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反映机能与产物。

二、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主要由无数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组成。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颁布分布全身的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连接感受器官与中枢的传入神经,和连接中枢与效应器官的传出神经)两大部分。

(二)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1、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也叫做生来的反射或种族反射。

它是由固定的刺激才能引起的、刻板的反射,也称作本能。

它是靠低级中枢由种系发展而形成并趵遗留下来的固定神经联系(直通的联系)来实现的。

2、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也叫做获得的反射或个体反射。

它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后天学习而产生的反射。

它是由高级中枢(大脑皮质)在后天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来实现的。

(三)大脑皮质的功能与心理

生理心理学的许多研究表明,大脑皮质是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器官。

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其上覆盖着六层由大量神经元组成的皮质。

皮质按其功能可以相对地分为各种感觉区,运动区以及起联络作用的联合区。

三、人的心理(意识)的能动性

人的心理往往被称作意识。

其实,人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虽有心理,却还谈不上有意识,意识是个人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现象。

意识不同于一般的心理之处在于它有如下特点:

第一,意识是借助于整个认知过程特别是抽象思维,在人脑中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较完整的图景、经验与知识的总和。

第二,意识是一种能对自身及其心理活动进行审察的功能。

人不仅从别人的言行表现和对自己的反应中产生“镜子自我”,而且也会凭借一定的语词来认识、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活动。

人对自己头脑中产生的认知的认知,叫元认知。

人运用无声言语去标示、回顾或确认自己内部的心理活动状态和对“我”的认识,也叫作自我意识。

第三,意识也是以情感、态度的方式体现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带倾向性的内心状态。

第四,意识是使人的行动具有目的性(意图)并促其实现的内部调节与控制力量。

人的这种确立目的、制定计划、调节行动以支配环境的能力,也叫做意志力。

总之,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现实系统化了的、自觉的、伴随着体验且有能动性的反映形式。

所谓人具有自觉能动性,其全部奥秘都在于人有意识。

第二节 个体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规律与年龄特点: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到衰老的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从狭义上说,心理发展只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心理变化,换句话说,它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是个体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这个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反映活动从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

第二,反映活动从被动的、不随意的向主动的、随意的方向发展;

第三,认知机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

第四,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情感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心理发展具有以下一些基本规律:

首先,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的数量不断积累和在些基础上出现质变的过程。

其次,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再次,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

最后,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三)年龄阶段与心理年龄特征:

年龄阶段:

现在,一般都以人在一段时间内具有较多共同的心理年龄特点和主导活动为依据,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下面几个主要时期:

①乳儿期:

0-1岁②婴儿期:

1-3岁③幼儿期:

3-6、7岁④童年期:

6、7-11、12岁

⑤少年期:

11、12-14、15岁⑥青年期:

14、15-25岁左右⑦成年期:

25-65岁

⑧老年期:

65岁以后。

由于上述各阶段与人的年龄联系,因而被称之为年龄阶段。

心理年龄特征:

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

二、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决定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一)遗传因素的作用

(二)环境的作用

(三)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论的基本思想如下:

第一,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某一因素的作用大小、性质依赖于另一因素。

第二,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遗传可以影响环境,环境可以影响遗传;遗传中有环境、环境中有遗传。

第三,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不是始终不变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性质的心理机能上是有所不同的。

三、成熟与学习对准备的影响:

(一)成熟与学习的关系

成熟一般指不依靠后天经验、自然发展起来的身体和行为方面的变化。

学习指那些由个体经验和训练所引起的行为变化。

成熟和学习相互依存。

(二)学习的最佳时期

学习最佳时期指学习某项内容最有效的时期,成熟与学习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在学习最佳时期的研究中也得以证实。

(三)准备的内容与了解的方法

准备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育和教学的起点。

根据对学校中各科学习的分析,可以把学生的准备概括成生理机能、智力、情趣、社会性、学习策略、知识基础这样六个方面:

生理机能的发展:

主要指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它是在其他方面准备的基础。

智力的发展:

指感知、记忆、想像、思维和言语能力的发展。

情趣的发展:

指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具有稳定的情绪和兴趣,是否对学习抱有积极的态度。

社会性的发展:

主要指社会交往需要的水平和技能。

学习策略的发展:

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途径。

与新学习内容有关联的知识与技能:

(略)

四、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第一、教育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必须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既有能力并且提出略高一些的要求,从而促进他们心理的不断发展。

第二、教育虽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制约着学生的心理发展,但其作用并非是万能的、惟一的和无条件的。

第三、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不是一种机械的、简单的、直接的“授予”过程,而是通过学生的积极活动实现的。

第四,儿童心理发展过程虽然有共同性、但是在发展速度、水平、各种心理机能的优势表现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个别差异。

教育要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就需要考虑学生的个别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的要求要适合他们不同的发展水平和能力。

第三节关于学习的基本看法

一、学习的概念:

通俗地讲,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因而也可以简洁地把学习定义为“行为的变化”。

二、人类学习的特点:

人类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人类学飞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言语中介来完成的。

人类学习结果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的社会历史经验。

三、学生学习的特点

首先,学生学习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其次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第三、学生学习以掌握系统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

第四、学生学习是在班组集体这种特有的社会群体条件下进行的,在这种条件下的交往与合作既属于学习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以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

四、学习的分类:

中国心理学家潘菽他从我国学校教育的实际出发将学习分为四种类型:

1、知识的学习,包括学习知识时的感知和理解。

2、技能和熟练的学习,主要指运动的、动作的技能和熟练。

3、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4、道德的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从学习所形成的能力的角度将学习分成了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运动技能五种类型。

五、学习的过程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不同理论对此的看法不一。

(一)行为派的看法:

桑代克、斯金纳

(二)认知派的看法:

苛勒、布鲁纳

(三)社会认知论的看法:

班杜拉。

第三章动机与学习

第一节动机的概述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有机体的行为和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动机是推动有机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动力。

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上分析,动机具有下列特征和作用:

1、启动性2、方向性3、强度4、持久性

(二)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

按照学习动机的不同特性,可以分成下列几种主要类别:

1、远景性动与近景性动机

2、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3、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

4、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二、动机与目的、效果的关系

(一)动机与目的的关系

目的是行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动是驱使等待达到结果的内存动因,这是动机实现过程中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具体表现在:

1、动机与目的的紧密相随,在任何活动中都不存在无动机的目的,也不存在无目的的动机。

2、动机与目的虽然具有区别,但是两者可以互相交替和转化,在一定场合下动机可以成为行动的目的,特定的目的也可以成为行为的动机。

3、动机与目的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

动机和目的之间并不都是一一相对应的,通常一个动机不限于一个目的,而一个目的也可以受多个动机所支配。

(二)动机与效果的关系

动机和效果在一般情况下是统一的,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动机可以促进行为效果,行为效果可以增强动机作用。

然而,二者也并不总是一致的。

这表明学习动对学习效果的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许多中介因素实现的。

三、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工作的积极性越高,潜能的发挥越好,取得的效率也越佳。

与此相反,动机的强度越低,效率也越差。

因此,工作的效率是随着动机的增强而提高的。

但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同的性质会有所改变。

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达到最佳水平。

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效率最佳。

第二节动机过程的驱力模式

一、驱力说

需要、内驱力、目标和诱因是构成动机过程的基本因素。

(一)需要

1、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个体感到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而产生不平衡,并力求达到满足的内心状态也是个体内部和外部现实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

2、需要的种类:

按照需要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

(1)物质需要

(2)精神需要

(二)内驱力

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三)目标和诱因

目标是行为追求的终点,特写的目标又构成诱因。

如果说需要是支配有机体行为的内部原因,那么诱因是能够满足需要的外界条件或刺激物。

诱因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是复杂的事件和情境。

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诱因具有激发和朝向目标的作用,在动机过程中是引诱行为达到目标的手段。

二、需要层次说:

马斯洛

由下而上排列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求知与理解、审美和自我实现,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求知与理解、审美和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要。

第三节动机过程的认知模式

一、成就动机

(一)成就动机概述

高成就动机者的行为具有下列特征:

1、对中等难度的任务富有挑战性,并全力以赴地获取成功;

2、所要达到的目标非常明确,并抱有成功的期望

3、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

4、选择工作伙伴以高能力为条件,而不是以交往的亲疏关系为前提。

(二)成就动机的结构

1、追求成功2、回避失败3、成就动机的合成4、模式的进一步解释5、成就动机的训练

(1)家庭教育对儿童早期成就需要发展的影响。

(2)改变成就动机的训练

二、动机归因的动力模式

(一)归因论的基本原理

1、“寻求”理解的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因。

2、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知觉是解释行为的基本原理

(二)动机归因模式的结构

1、行为结果的原因2、原因的特性或维度

3、原因归因的后果

(1)原因归因与成功期望

(2)原因归因与情感反应。

A、情感反应与原因源维度B、情感反应与稳定性维度C、情感反应与控制性维度

(三)动机归因方式的教育训练

归因训练的步骤包括下列方面:

1、选择对象2、干预实施3、效果测量

第四节学习动机的激发与鉴别

一、学习动机的激发

激发学习动机一般采取下列有效的方式和措施:

(一)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积极思维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四)适当地组织竞赛活动

(五)教师对学生表扬与批评的教育的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鉴别与测定

(一)鉴别学习动机的经验分析方法

(二)鉴别学习动机的测查方法

第二编 认识过程与教学

第四章 注 意

第一节 注意的概念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在注意时,不仅心理活动指向于一定的对象,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可以用心理努力的程度来表示,这可以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共同集中于一定的对象;二是同一种心理活动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对象,而且维持着这种指向,使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

因此,无论是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或是同一种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都是一个人的注意状态。

注意的对象既可以是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也可以是我们自己的行动、观念或内心状态。

在同一时间内,人只能注意少数的对象,而不能注意所有的对象。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与认识过程难以分开的、有时与意志相关联的一种意识活动状态,其基本特征是:

指向状态和集中状态。

注意是人类信息加工的一个重要成分。

二、注意的生理机制(略)

三、注意的理论:

(一)过滤器模型:

英心理学家布洛德本特

(二)衰减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

(三)中枢能量理论:

卡尼曼

第二节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预先有一定的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一、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

(一)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3、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4、刺激物的新异性

(二)人的内部状态:

1、需要和兴趣2、情绪状态3、知识经验

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有,而且动物也有,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最初产生的是无意注意,尔后才产生有意注意。

二、怎样保持有意注意

(一)消除与完成活动任务无关的干扰

(二)加深对任务的理解,不断组织自己的活动

(三)利用间接兴趣、特别是稳定的间接兴趣的作用

(四)发展自我控制能力

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活动中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第三节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受下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知觉对象的特点

其一般规律是,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大;反之,则注意的范围就小。

(二)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二、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保持度)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上。

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关。

与注意稳定性的相反特征是注意的分散。

是注意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或活动。

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

其最重要的条件是,在同时进行着的两种活动中有一种活动必须是非常熟练或相当熟练的。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一个人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是根本不同的。

前者是根据任务的需要主动地、有目的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后者是在需要注意稳定的时候,不随意地改变了注意的对象。

注意转移的速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是原来注意的专注度。

原来注意越专注,注意的转移就越困难、越缓慢;反之,注意的转移就比较迅速。

另一方面是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新的注意对象愈符合于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越迅速;反之,注意的转移就越缓慢。

第四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堂上学生注意力涣散的主要表现

由于教学上的原因造成注意力涣散的主要表现有:

1、厌烦

2、情绪急剧波动

3、反抗或淡漠

4、寻求注意和承认

二、课堂上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力

(一)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1、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是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主要途径。

2、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方法促使他们注意听讲:

⑴给予信号⑵邻近控制⑶提出问题⑷特殊安排⑸提出批评

(三)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

第五章 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同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它们都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但感觉和知觉又是不同的心理过程。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即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显然,没有感觉就不可能有知觉。

可是,知觉比感觉复杂得多,不能把知觉归结为各种感觉的机械总和。

因为在知觉中除了包含感觉之外,还包含有其它的心理成分:

记忆、思维和言语活动等。

知觉属于高于感觉的感性认识阶段。

二、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略)

三、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一)感觉的种类

根据感觉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特点,可以把各种感觉区分为两大类:

1、外部感觉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

包括: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

2、内部感觉

内部感觉接受体内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包括:

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等。

(二)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中哪种感觉信息起主导作用,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等。

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区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根据知觉映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还可以把知觉区分为正确的知觉和错觉等。

1、物体知觉:

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2、社会知觉:

包括对个人的知觉和人际知觉。

3、自我知觉:

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

自我知觉是青少年个性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正是在自我知觉的调节下,人才能形成完整统一的个性。

正确认知自我,不仅可完善个性,而且对于开发潜能、协调人际关系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青少年时期的自我知觉困扰

自我知觉的困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第一、自我菲薄。

第二、妄自尊大;第三、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