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2151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docx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docx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7

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所示的景观图为(  )

A.基岩海岸B.生物海岸

C.淤泥质海岸D.砂质海岸

解析:

选A。

基岩海岸的主要特点从平面上看,岸线曲折且曲率大,岬角(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与海湾相间分布;岬角向海突出,海湾深入陆地。

海湾奇形怪状,数量多,但通常狭小。

一般岬角处以侵蚀为主,海湾内以堆积为主。

由于波浪和海流的作用,岬角处侵蚀下来的物质和海底坡上的物质被带到海湾内来堆积。

基岩海岸的主要特点从下向上看,由于陆地的山地、丘陵被海侵入,岸边山峦起伏,奇峰林立,怪石峥嵘,海水直逼崖壁。

下列关于海岸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海岸带是指从海岸线向海洋延伸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B.各国海岸带的宽度均为12海里

C.海岸带不包括陆地和滩涂

D.海岸带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解析:

选D。

广义的海岸带是指海岸线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这个宽度,各国规定是不一样的。

海岸带包括部分陆地、滩涂、湿地、河口、海湾、岛屿及大片海域。

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有关海岸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

B.海岸线位置固定不变

C.海岸的发育过程主要受海浪和潮汐的影响

D.海岸带的范围由低潮水位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

解析:

选A。

海岸线位置受潮汐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海岸的发育过程主要受海浪、潮汐、洋流、流水以及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海岸带的范围由潮间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

有关红树林海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砂质海岸

B.分布在迎风浪的海滩

C.红树林海岸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D.红树林能够适应低温、高盐的环境

解析:

选C。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海岸低洼地带,红树林能够适应高温、高盐的环境。

关于珊瑚礁海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珊瑚礁海岸是以珊瑚虫为主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生物海岸

B.珊瑚礁有环礁、堡礁两种形式

C.珊瑚礁都位于水面以下

D.珊瑚礁海岸常分布于温带、热带地区

解析:

选A。

珊瑚礁海岸通常有岸礁、环礁、堡礁三种形式。

岸礁露出水面,环礁一般不露出水面,而堡礁则时隐时现,退潮时露出水面。

读四幅海域图,回答6~8题。

6.适宜发展滩涂养殖的海岸类型是(  )

A.①B.②

C.③D.④

7.图④中的海岸线有很多优良的海滨浴场,这些海滨浴场的地貌类型主要有(  )

①海蚀柱②沙堤

③沙坝④沙丘

⑤幽深的峡湾⑥海蚀崖

⑦红树植物群落

A.①②③B.①④⑦

C.④⑤⑥⑦D.②③④

8.若图①所示类型的海岸分布在热带海域的海岸带,往往会发育成________海岸(  )

A.基岩B.砂质

C.珊瑚礁D.生物

答案:

6.A 7.D 8.D

读下图,完成9~10题。

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

六大板块示意图

关于海底扩张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底扩张的依据之一是海岭岩石年龄较新,且在中脊两侧呈对称分布

B.海岭是大洋地壳消亡处

C.海沟是大洋地壳生长处

D.上升的地幔物质在海沟开裂处冷凝形成新地壳层,并不断向两侧推移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圈被不同的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即板块

B.板块漂浮在硅铝层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C.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肯定形成山脉

D.六大板块均由陆壳和洋壳两部分组成

答案:

9.A 10.A

读海底地形图,完成11~16题。

图中序号表示洋盆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②处海底地形最大的特点是(  )

A.海洋生物繁盛

B.深度变化大,坡度陡

C.地壳活动相对稳定

D.群峰对峙

图中序号所示的海域海洋生物繁盛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其附近海域最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图中序号所示的海底地形往往与岛弧相伴产生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图中没有展示出的海底地形是(  )

A.大陆架B.大陆坡

C.海沟D.洋中脊

解析:

该组题以海底地形示意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海底地形的分布及特点。

第11题,根据距海远近和海底地形特征可知,①为大陆架,②为大陆坡,③为海沟,④为洋盆。

第12题,大陆坡为海底坡度突然增大的相对陡峭的斜坡。

第13题,大陆架因光照充足、营养物质丰富而海洋生物繁盛。

第14题,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海沟为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是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第15题,岛弧往往与海沟相伴产生。

第16题,海底主要地形有洋盆、海沟、岛弧、大陆架、洋中脊、大陆坡,图中没有展示出的是洋中脊。

答案:

11.D 12.B 13.A 14.C 15.C 16.D

读某海岸地形素描图,完成17~18题。

17.该海岸类型是(  )

A.基岩海岸B.砂质海岸

C.淤泥质海岸D.珊瑚礁海岸

18.下列对海岸的开发方式,适合该类海岸的是(  )

A.建港口B.建海滨浴场

C.晒盐D.养殖

解析:

第17题,图中海岸线曲折,多海蚀地貌,属于基岩海岸。

第18题,海滨浴场应建在砂质海岸;晒盐应在坡度缓、不渗水的淤泥质海岸;养殖应在营养物质丰富的淤泥质海岸。

答案:

17.A 18.A

读图,完成19~20题。

关于两天文台的正确叙述有(  )

①均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②两地沿海地区终年温和湿润 ③两地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④两地沿海均有寒流经过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图中两处阴影区域为大渔场,其成因为(  )

①甲渔场因有寒暖流交汇 ②乙渔场因有上升补偿流

③都为浅海大陆架 ④都有大河汇入,带来丰富饵料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欧洲南方天文台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威尔逊山天文台气候炎热干旱;甲为纽芬兰渔场,乙为秘鲁渔场。

答案:

19.B 20.A

读下图,回答21~23题。

21.表示潮间带的序号是(  )

A.①B.②

C.③D.④

22.岛屿离序号________表示的地形最近(  )

A.①B.②

C.③D.④

23.海洋生物繁盛的区域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根据距离海平面的距离可知,序号①~④依次是潮间带、大陆架、大陆坡、潮上带。

第21题,潮间带位于高潮水位线和低潮水位线之间。

第22题,岛弧位于大陆坡的前缘。

第23题,大陆架因有大量由河流携带来的营养物质,又因水浅,光照充足,海洋生物繁盛。

答案:

21.A 22.C 23.B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

读图,回答24~25题。

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是(  )

A.加剧农田土壤盐渍化

B.滩涂面积增多

C.淹没部分农田

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图示港口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

A.港口淤积,需定期清淤

B.滩涂平坦广阔

C.港口风大

D.该处大陆架较窄

答案:

24.A 25.A

二、综合题(共50分)

下图为某海域等深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图示海域为________海,甲处海底地形为________,乙处海底地形为________。

(3分)

(2)该海域特有的生物海岸有________、________。

在海岸带开发利用中易产生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请从交通位置和资源的角度,简述该海域对A国的重要意义。

(7分)

解析:

本题考查海岸带及其开发、海底地形等知识。

从经纬度可判断出此海域是南海。

根据等深线可判断出甲、乙的海底地形名称。

该区纬度低,多发育成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

南海海域资源丰富,位置重要,对我国政治、经济战略意义重大。

答案:

(1)南 大陆架 大陆坡

(2)红树林海岸 珊瑚礁海岸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3)联系东南亚、南亚、非洲、欧洲等地区的重要海上通道;重要的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基地;重要的海上油气资源基地。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写出板块名称。

(3分)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下列地点中,不属于印度洋板块的是(双选)(  )(2分)

A.澳大利亚大陆B.阿拉伯半岛

C.中南半岛D.马来群岛

(3)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块,________板块周围边缘成为世界最大的火山、地震带。

(1分)

(4)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现象的成因。

(6分)

喜马拉雅山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海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岛地热资源丰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能反映南美洲西海岸山脉形成的是下图所示的哪幅图(  )(2分)

答案:

(1)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2)CD (3)太平洋

(4)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形成的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 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5)D

下图示意台湾岛及周边海域地形分布,据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2分)

(1)图中红树林海岸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成因是什么?

(4分)

(2)简述红树林海岸的开发和利用。

(4分)

(3)台湾岛东侧大陆架________(宽、窄),其原因是什么?

(4分)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红树林海岸的分布、成因、开发和利用及海底地形。

台湾岛东侧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答案:

(1)台湾岛西南沿海 西南沿海多为淤泥质海岸,且纬度较低,水温较高。

(2)发展旅游观光;为鸟类及潮间带动物提供栖息地;抗风削浪,保护海岸,防灾减灾;保护湿地。

(3)窄 紧邻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处。

读北部湾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分)

(1)图中甲处海岸的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海岸和__________海岸。

这类海岸常见的开发利用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分)

(2)据图分析甲地区风暴潮频发和危害程度较大的自然原因。

(3分)

(3)国务院将北部湾开发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简述其战略意义。

(3分)

解析:

甲处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其海岸类型多淤泥质海岸和红树林海岸,且此处容易受台风影响,相关自然灾害影响也较大。

该处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很好。

答案:

(1)淤泥质 红树林 滩涂农业 水产养殖 生态旅游(任答两点)

(2)夏半年多受台风影响,位于台风西行路径上。

海岸相对封闭;沿海平原,地势低平;入海河水顶托。

(3)①加强北部湾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区域发展;②加快我国东南沿海及西南地区的开发,为大西南地区建设便捷的出海通道;③发挥其海上交通枢纽的作用,加强我国与中南半岛及东南亚各国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