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2215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绥阳县人民医院——护理工作制度/流程

文件名称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HLZD-ZK-7

编写部门

护理部

审核人

彭永艳

修订时间

2015年12月10日

批准人

李远忠

执行时间

2016年2月1日

修改次数

1

序号

子文件

序号

子文件

ZK-7-1

查对制度

ZK-7-2-5

临床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ZK-7-1-1

护理操作查对制度

ZK-7-3

安全管理制度

ZK-7-1-2

患者(危重)身份识别制度

ZK-7-3-1

护理安全评估制度

ZK-7-1-3

患者(危重)腕带识别标识制度

ZK-7-3-2

住院患者风险评估制度

ZK-7-1-4

患者转运交接身份识别制度与登记制度

ZK-7-3-3

护理安全教育及管理

制度

ZK-7-2

治疗安全制度

ZK-7-3-4

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管理制度

ZK-7-2-1

医嘱执行制度

ZK-7-4

病房接到“危急值”通知登记报告制度

ZK-7-2-2

口头医嘱执行制度

ZK-7-5

安全护理技术操作制度

ZK-7-2-3

安全用药评估制度

ZK-7-6

医用导管标识制度

ZK-7-2-4

观察、了解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

ZK-7-7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目的:

完善护理查对及安全护理工作,预防不安全事件发生

适用范围:

全院各护理单元

文件内容

ZK-7-1-1护理安全查对制度

1.总则

1.1三查:

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1.2八对:

床号、姓名、药名、浓度、用药时间、用药方法及药物有效期。

1.3任何操作都要二人核对。

2.医嘱查对制度

2.1处理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时要有时间和签名,并有手签(电子医嘱)。

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2.2护士处理长期医嘱后须自行和第二人核对;每班交接时责任护士核对医嘱执行情况,护士长每日查对医嘱执行情况,每周组织一次大查对;办公人员每日一次大查对。

2.3抢救患者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须大声复诵一遍,操作前由下达医嘱的医生与执行护士二人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和方法后执行,并将用过的空安瓿暂保留待查,医嘱的下达和执行时间应为实施抢救时的实际时间。

非紧急情况下,不得执行口头医嘱。

3.给药查对制度

3.1三看:

看药物有无混浊变质,看药品的有效期,看安瓿有无裂痕。

3.2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药品之间的配伍,不了解的及时查询,药品名指示不清的不能使用。

3.3发药或注射时要带执行单,核对患者的住院号、姓名、如有疑问,应核准后进行操作。

3.4使用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前应作皮肤试验,各种皮肤试验之前都要询问有无过敏史。

3.5使用“麻醉药、精神类药”时凭专用处方取药,用后保留安瓿送回药剂科。

3.6胰岛素治疗时,必须使用1ml注射器抽药。

4、输血查对制度

4.1取血时,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八对”。

三查:

检查全血外观,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合格等血液质量;检查血液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输血装置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有过滤器,外包装有无破损。

十对:

科室、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

如无误在输血单上签字。

4.2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再次进行“三查十对”。

4.3输血时需与患者或家属共同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床号、血型等,确定与输血单相符,再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4.4输血完毕,再次执行“十对”(病人科室、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血量)。

4.5输血完毕血袋在4小时内送血库冷藏保存,以备查对。

5、手术前查对制度

5.1术前访视应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

5.2病房护士携病历、术前用药护送至手术室,应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根据病历、腕带和患者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和术前用药等,确认无误后记录于“手术病人交接单”并签名。

5.3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按手术室查对制度。

6.手术室查对制度

6.1手术室护士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情况,手术中使用的器械等、手术后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评估并记录。

6.2任何手术都必须采用二人三遍法核对手术器械,关闭腹腔、颅腔前后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必须二人三遍法共同核对纱布、缝针、器械等,确认无误后方可关闭并记录。

6.3手术中的各种标本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巡回护士核对,确认后由专人送检。

7.供应室查对制度

7.1核对各类消毒包器械机物品是否齐全,功能是否良好,正确打包。

7.2每天根据收取科室消毒包数量及种类及时准确返还科室。

7.3每天检查消毒包的外包装是否清洁、干燥、无破损、要有专人核对灭菌指示带是否变色,标识完整。

(待定)

8.标本采集查对制度

8.1采集标本严格遵医嘱执行

8.2标本送检时,须交接后签字确认方可离开。

ZK-7-1-2患者(危重)身份识别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

1、门/急诊患者识别

(1)急诊观察室和抢救室的患者实施腕带管理,急诊输液时根据输液执行单核对患者信息,由患者自述姓名及至少一项个人资料(年龄、诊断)。

急诊危重患者由急诊护士佩戴腕带,普通急诊患者入院后由病房护士给患者佩戴腕带。

2、住院患者身份识别:

(1)住院患者必须建立床头信息,必须佩带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

信息的载体。

腕带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

(2)医务人员在采血、给药、输液、输血、发放特殊饮食、手术及有创诊疗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

识别方法:

2种以上方式(床号+姓名),形式:

腕带+询问。

(3)腕带原则上佩戴在患者“左手”,字迹清楚,松紧适宜,完整可用,字迹模糊及时更换。

(4)注意腕带佩戴松紧适宜,佩戴部位皮肤完好,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5)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除核对腕带、床头卡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6)对新生儿、儿童、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镇静期间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有家属在床旁的:

腕带+询问,在场家属或知晓者陈述患者的身份(床号+姓名)。

(7)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有创治疗、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

并遵守患者识别措施及交接程序。

(8)有药物过敏的患者在腕带上有标识。

红笔记录患者信息。

(9)定期检查腕带使用情况,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督导并有记录。

3、无名患者的身份识别方法和核对流程

(1)急诊护士接诊身份不明患者后给患者戴上腕带并注明:

姓名(无名氏+大写字母)、性别、年龄(不详)、科室、入院日期等。

(3)如需急诊检查、手术、住院、各类申请单均填“无名氏+大写字母”、性别、年龄(不详)等,并在必要时报告医院行政总值班/医务科。

(4)根据患者随身携带的相关物品、证件及时联系患者家属。

(5)无名患者的身份识别流程:

急诊病人来院→无法确认身份→腕带上写“无名氏+大写字母”→床头卡做好“救助”标识→启动不明身份就诊处置流程。

ZK-7-1-3患者(危重)腕带识别标识制度

1、住院患者必须佩戴“腕带”,“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包括:

科室、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信息;必须经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更新时,需要重新核对。

2、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核对“腕带”信息,应至少同时使用三种(姓名、性别、床号等)方法确认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确认识别无误后方可进行操作。

3、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及其他诊疗活动前,医护人员除应采取以上方法确认患者身份外,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确认患者身份。

4、对重症医学科(ICU、CCU、SICU、RICU等)、新生儿病室、急诊、产房、手术部的患者;对病情危重、意识不清、急救、输血、镇静期间患者;对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身份无法识别患者;对成批救治的伤员(≥2人时);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等患者必须使用“腕带”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载体。

5、急诊科与病房、急诊科与手术部、手术部与病房、重症医学科与其他科室交接患者及产房与病房、产房与新生儿室交接新生儿或患儿时均须及时制作并更换新“腕带”。

6、对新生儿、意识障碍、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已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7、在使用“腕带”时,必须进行核对。

8、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

9、护理部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并有记录。

ZK-7-1-4患者转运交接身份识别制度与登记制度

1.为确保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病人转科交接的顺利进行,保障病人安全,在病人转科交接过程中,需要加强病人身份识别。

2.病人需要转科时,护士办理好转科手续,电话通知转往科室,并对病人情况做简要介绍,接受科室做好迎接病人的准备。

3.检查病人的腕带、生命体征、药物治疗等,整理病历,准备物品,据实填写《转科登记本》。

必要时准备抢救物品,确保病人转运过程的安全。

4.与接收科室进行详细交接,接收科室护士让病人或其家属陈述病人姓名,确认病人身份,并认真查看病人情况,包括病情、皮肤、药物、检查等。

无疑问在《转科登记本》上签字、确认。

5.转科交接时发现的问题由交班科室负责,做好记录;接班后如因交接不清发生问题,由接班科室负责。

治疗护理安全制度

医嘱执行制度+/6、】=耳闻ZZSXDVH\]

‘1.执行医嘱必须双人核对,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2.医生开出电子医嘱,主班护士或值班护士应及时接收、核对无误后执行,并分类准确打印出执行单。

3.各类医嘱执行单与医嘱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方可执行。

4.执行医嘱时,应在床边查看病人腕带和床头信息,确认病人信息无误方可执行。

5.临时医嘱应及时通知责任护士根据病情执行,确保抢救治疗及时、准确落实。

6.医嘱执行后应在各类医嘱执行单上签名并记录执行时间。

7.凡需下一班执行的各项医嘱,要认真交接执行单,必要时在交班本上注明。

8.护士遵医嘱对病人进行治疗和给药等,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时或手术中除外,在执行口头医嘱时,认真聆听,并做好记录,复述医嘱内容2遍,得到医生确认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医嘱。

9.严禁执行电话医嘱。

10.护士要准确执行医嘱,不得随意修改医嘱。

11.护士发现医嘱有疑问时,应及时向医生反馈,核实后方可执行;当医生拒绝核实有疑问的医嘱时,有责任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护士长报告,协调核实后方可执行。

附医嘱执行流程

ZK-7-2-2口头医嘱执行制度

1.一般情况下不得执行口头医嘱。

2.在下列情况下可执行口头医嘱:

发生危及患者生命的紧急情况。

3.认真聆听:

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护士应认真聆听口头医嘱的内容。

4.大声复述:

护士执行时必须清晰大声复述2遍药物名称、剂量、用药途径,执行护士与医生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5.准确记录:

护士现场准确记录口头医嘱的时间、药物名称、剂量、用药途径及各项紧急处置内容,保留抢救用品如空安瓿、液体瓶等。

6.补开医嘱:

抢救结束后医护双方进行确认核查,医生依据抢救用药记录及保留的空安瓿等及时补开医嘱,6小时内完成,医嘱的下达和执行时间应为实施抢救时的实际时间。

附:

口头医嘱执行流程

ZK-7-2-3安全用药评估制度

1.用药前评估:

执行护士评估自己是否使用过该药物,对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是否掌握。

2.患者评估:

了解患者对药物是否过敏,患者应用此药时应该特别注意的事项,如应用安定应评估患者的意识、呼吸等。

3.药物评估:

包括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用药顺序、用药时间、用药浓度、速度的调节及注意事项等。

4.用药后评估:

评估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处理。

ZK-7-2-4观察、了解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

1.熟练掌握常用药物作用,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对易发生过敏的药物和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孕产妇、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密切观察。

2.应用微量泵或特殊用药时应密切观察。

如甘露醇、钙剂、呋塞米、西地兰、化疗药物等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现问题时停止用药,必须逐级报告护士长、护理部和药剂科,确保用药安全。

3.定时巡视病房。

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整输液滴速,观察有无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

使其了解药物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正确用药。

5.发现给药错误时按应急预案处理。

6.护士长要随时检查患者药物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7.加强药物与治疗反应的观察。

经常巡视病房,了解和观察患者的用药和治疗反应,除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外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使用特殊药物、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孕产妇、心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要增加巡视次数并加强沟通,注重了解患者感受,一旦发生药物与治疗反应当班护士应做到:

7.1立即停止药物的使用;

7.2立即报告护士长,同时报告值班医生;

7.3根据医嘱进行处理,情况严重者应配合医生,立即抢救;

7.4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

7.5及时记录护士记录单,做好抢救观察记录;

7.6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将撤下的输液器形成密闭状态,并用无菌治疗巾包裹,标明时间,冷藏备检。

8.加强重点药物观察。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药物剂量和浓度。

ZK-7-2-5临床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1.输血治疗前,值班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从电脑上打印标本条码,正确准备试管,并将试管条码粘贴在试管。

3.护士根据医嘱,完善输血全套、血型、交叉配血等各项化验检查。

4.凡申请输注红细胞、全血者,护士必须持贴好条码的试管,床边核对患者的腕带,清醒患者请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无误后才能采血,准确采集血量标本。

5.凡申请输注血小板、冰冻血浆或冷沉淀凝血因子者,一般情况下无需交叉配血。

6.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进行血型检查或交叉配血时,必须一人一次分别采集血标本,尽量避免一次采集两名或以上患者的血标本。

7.护士采集标本并核对后,由护工将血标本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核对并签名。

8.血型确定后,将填写完整的输血申请单交输血科。

血液备好后,科室护士到输血科领取血液,使用专用密闭式血液储存箱转运。

9.领血时,认真做好“三查八对”,核对相关信息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运送。

10.输血前、输血时、输血后,均应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11.输血时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注意听取病人主诉,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13.若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执行输血反应紧急预案与流程,并按照输血反应报告制度上报输血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

14.输血完毕,将血型及交叉配血报告单存入病历。

将血袋放入黄色垃圾袋中,由护工或护士及时送输血科冷藏保存。

15.做好输血相关的护理记录,包括输血时间、种类、量、血型以及有无输血反应等

ZK-7-3安全管理制度

ZK-7-3-1护理评估管理制度

1.所有住院病人都需要进行护理评估,包括住院患者首次护理评估、生命体征估、病情评估、各种护理风险评估(包括跌倒/坠床、压疮等)、健康教育需求评佶、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疼痛评佶、心理评佶等。

2.病人入院后,护士应在4小时内完成首次评估,填写《患者入院评估单》。

3.责任护士每天对所包干的病人进行护理需求评估,提供适宜的护理服务。

4.按照护理级别要求的频率进行巡视及评估,观察病情,有病情变化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5.对住院高危病人必须及时进行相关风险评估,包括压疮、跌倒/坠床、走失、自杀等风险,执行《住院病人风险评估制度》。

6.患者出院时,应对患者出院护理需求进行评估,并给予药物、自我护理、复诊等方面的指导。

7.患者出院后,按照《出院病人护理随访制度》对病人的康复情况进行随访评估,给予病情观察、康复、药物、复诊、自我护理等方面的指导,并提供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ZK-7-3-2住院病人风险评估制度

1.为保证住院病人安全,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对住院高危病人必须及时进行相关风险评估,包括压疮、跌倒、坠床、走失、自杀等风险。

2.病人入院时,进行首次风险评估,准确地填写《住院病人护理评估单》。

3.住院期间,对于压疮、跌倒/坠床等高危人群,使用相应的风险评估单进行动态评估并记录。

4.根据病人危险程度,给予相应的风险告知、挂床头警示标识、交接班等处理,并落实防范措施。

5.护士长应加强对风险病人的管理,对于各种高危风险的病人,及时按要求上报护理部备案。

6.一旦发生压疮、跌倒/坠床等,应于相应的应急预案处理,并按不了不了事件上报护理部。

7.科室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护士长绩效考核。

8.护士长定期组织科室护士认真进行病人风险分析与讨论,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改进工作,保证护理安全。

9.护理部定期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ZK-7-3-3护理安全教育及管理制度

1.各级护士每年必须接受护理安全相关内容的教育与培训,从思想上重视护理安全;新护士入院教育内容必须包括护理安全教育,其他人员每年接受1-2次院内培训或科内相关内容的教育培训。

2.护士长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对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必须遵守相关的准入制度,并在科室内护士中进行广泛培训后方可实施。

3.护理管理人员应深入了解临床一线的工作状况,及时发现,消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隐患;对违反护理工作要求、操作规程的现象及行为,要及时进行教育及纠正,情节严重从重处理。

4.护理部及时对护理工作环境及护理用具深入考察论证,从患者角度出发,为不断完善环境建设,更新管理用具指出建议,为护患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治疗修养环境。

ZK-7-3-4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管理制度

1.重点科室护理管理制度

1.1重点科室包括:

ICU、急诊科、血透中心、手术室、新生儿、产房、供应室。

1.2根据重点科室规范管理的相关要求,分别制定各重点科室的护理质量管理及考核标准。

1.3护理部根据管理要求及标准,每季度进行一次专项督导检查。

2.重点环节管理制度

2.1重点环节包括以下内容:

2.1.1患者交接、患者信息的正确标识、药品管理、围手术期、患者管道管理、压疮预防、跌倒/坠床、有创护理操作、医护衔接。

2.1.2重点时段:

晚班、夜班、连班、节假日、工作繁忙时。

2.1.3重点患者:

疑难危重患者、新入院患者、手术患者、老年患者、接受特殊治疗和检查的患者、有自杀倾向的患者。

2.1.4重点人员:

新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近期遭遇生活事件的护士等。

2.2落实组织管理:

护士长应组织相关人员加强重点时段的交接班管理和人员管理,根据病区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安排人力,对重点时段的工作、人员、工作衔接要有弹性排班的要求,并在排班中体现。

2.3落实制度:

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制度,护理操作规范。

2.4落实措施:

科室针对重点环节,结合本病区的工作特点,提出并落实具体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保证科室的护理安全。

2.5落实人力:

根据护士的能力和经验,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患者的护理工作,及时检查和评价护理效果加强对重点患者的交接,查对和病情观察,并体现在护理记录中。

2.6控制重点人员:

工作责任有明确具体要求,并安排专人管理。

2.7公布发生紧急情况下的应急电话:

住院患者需急诊插管电话手术室(8040),需气管切开电话ICU(8055),需静脉置管电话ICU(8055),需要消毒无菌包电话供应室(8063),晚上特殊情况电话总值班(短号660661),护士长夜值班电话(短号660662)。

ZK-7-4病房接到“危急值”通知登记报告制度

1.凡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心功能室等科室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应及时复核一次,同时电话报告临床科室;如两次复查结果相同,且确认仪器设备正常,标本采集、运送无误,方可将报告送到临床科室。

2.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接到有关“危急值”报告的电话,并按要求复述一遍结果后,认真记录报告时间、检查结果、报告者姓名、接受者姓名。

3.护士在接获“危急值”电话时,除按要求记录外,还应立即将检查结果报告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同时记录汇报时间、医生姓名。

4.医生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根据该病人的病情,结合“危急值”的报告结果,对该病人的病情做进一步了解,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对进一步的抢救治疗措施(如用药、手术、会诊、转诊或转院等)做出决定,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处理时间(记录到时与分)。

若为住院医生,应有向上级医生报告的内容、上级医生查房情况记录。

5.护士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紧急处理,加强巡视和病情观察,有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并做好记录。

ZK-7-5安全护理技术操作制度

1.杨执行查对制度。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3.认真执行护患沟通和风险告知制度。

ZK-7-6医用导管标识制度

1.凡来院就诊患者(包括住院或门诊),一旦置管均应贴上统一的医用管道标识,准确分类,正确粘贴位置。

2.根据管道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标识。

ZK-7-7患者安全转运规范

1.转运前

1.1病情评估:

对病情进行正确的评估是整个流程安全的基础。

1.2解释:

告知病人、通知家属、联系转往科室或相关检查科室。

1.3备齐用物:

转运工具、病历、X片、CT片等,根据病情备急救药品器械等物品。

1.4妥善处理动静脉管路。

1.5妥善固定引流装置,搬运病人到轮椅或平车前后均需要重点保护。

1.6导管安全原则:

确保通畅、妥善固定、标记在位、防止感染。

2.转运中

2.1注意保暖

2.2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征(始终站在患者头侧)。

2.3保证生命支持设备工作稳定。

2.4转运过程中病人头部始终处于高位。

2.5保证各种管路固定可靠。

2.6防止病人发生意外损伤。

2.7做好心理准备。

3.转运后交接

3.1确认病人身份:

腕带、病历、病人本人或家属。

3.2确保病人安全转移至病床上。

3.3评估生命体征。

3.4交接病人存在的关键问题。

3.5交接各种管道:

静脉置管(外周静脉、深静脉)、其他管道(胃管、尿管、引流管等)。

3.6皮肤情况:

伤口、压疮。

3.7用药情况:

药物过敏史、抗生素的使用等。

3.8物品:

X片、CT片、病历等。

3.9口头交接+书面交接:

床头交接完毕后,需双方护士共同填写转科交接记录单,确认无误后签全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