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常识类试题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1222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史常识类试题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史常识类试题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史常识类试题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史常识类试题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史常识类试题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史常识类试题题.doc

《文史常识类试题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史常识类试题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史常识类试题题.doc

文史常识类试题

1.从姓氏的演变看,下列姓氏中较古老的应是

A.赵                                   B.姬              

C.元                                   D.吴 

2.中国与西方在亲属称谓上有很大的不同。

如:

对与父母同辈的称谓,英文只用“uncle”和“aunt”,而中文则用“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等。

这种差异所反映的实质是

A.汉字比英文有更强的表现力             B.英语比汉语的内涵更为丰富

C.西方人更善于协调人际关系             D.中国人较西方人更具家族观念

3.孔子有两个字“牛”的学生,一个是冉耕,字“伯牛”,另一个是司马耕,字“子牛”。

他们俩有趣的名字可以印证的春秋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A.农民可以接受教育                     B.牛耕技术出现

C.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                   D.铁制生产工具出现

4.宋朝曾把与契丹族政权边境临界地区的一些地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

 破虏改为永静等。

根据所学史实判断,这种现象出现的时间是        (   )

 

A.实现统一后                           B.澶渊之盟后       

C.东京保卫战后                         D.宋金和议后

5.古人“始生三月而加名”,“男子二十,冠而字”。

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刘备,名备,字玄德。

一般情况下,名供长辈称呼,用来自称则有谦恭之意。

“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刘备与曹操会面时,他的自称和对曹操的称呼应是    

A.备、操                               B.玄德、操       

C.备、孟德                             D.玄德、孟德

6.“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他从30岁左右开始授徒讲学,开创了儒家学派。

”从这段简介中可知,儒家学派产生于

A.公元前6世纪后期                     B.公元前5世纪后期

C.公元前6世纪前期                     D.公元前4世纪后期 

7.俗话说,历史一条线,地理一张图,历史的时序性是学好历史的基础。

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统一与第二次统一,两者时间相距

A.500年           B.501年        C.809年         D.810年

8.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他根据中国的立法把这正月作为岁首,这一节日应起源于

A.秦始皇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唐玄宗时期                           D.元世祖时期

9.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郭靖、杨康名字来自于历史上的“靖康之变”。

“靖康”是指              

A.河南开封                             B.宋钦宗年号        

C.宋徽宗庙号                           D.宋徽宗谥号

10.“玉鼠去,金牛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

”这是2009年春节的一条祝福短信,其中的“鼠”“牛”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A.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B.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11、右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

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

它的寓意是

A、清政府统治结束            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

C、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        D、南京光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12、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最早发源于黄河流域,古人一直运用它来安排农事。

由此可以说明影响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地理环境    

C、地质特点                            D、生产经验

13.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

它又称“灯节”“上元节”“元夜”“元夕”,早在西汉就在历法里确定为正式的重大节日,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据说源于某种宗教,可能是

A.佛教                               B.道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14.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体现了国家对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视。

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科举制

15.帝王的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法,下列历史名称中不涉及帝王年号的是

A.建安文学        B.开元通宝       C.康乾盛世     D.绍兴和议

16、司马迁在《史记。

历书》中写道:

“至今上即位······而巴(郡)落下闳运算转历”。

文中的“今上”和“历”是指

A.汉高祖、《授时历》                  B.汉文帝、《大衍历》

C.汉武帝、《太初历》                  D.汉光武帝、《十二气历》

17.国家将一些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以更好地尊重传统文化。

下列法定假日中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是

A.中秋           B.端午          C.清明             D.春节

18.华人在海外往往被称为“汉人”、“唐人”,他们的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

英语称中国为“CHINA”,音即“秦”,意为“瓷器”。

这些主要说明了

A.华侨保留了中国古代传统             B.华侨生活区域的相对集中

C.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D.中华文明在世界影响深远

19.在中国纪年法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如2009年是乙丑年,对应的生肖是“牛”。

请问“辛亥革命’’这一年对应的生肖应是

A.猴              B.羊             C.猪              D.马

20.2009年春节期间,一条有趣的祝福短信十分流行:

“佳节来临,恭祝家庭顺治,生活康熙,人民雍正,学业乾隆,成绩嘉庆,前途道光,财富咸丰,德才同治,心情光绪!

”根据相关的基本文史常识判断:

康熙、雍正、乾隆等称号应属

A.国号             B.年号             C.谥号            D.庙号

21.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田登做州官,自讳其名,州中皆谓“灯”为“火”。

上元节放灯,州吏贴出榜文云:

“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这一现象反映了

①百姓对地方官员的尊重                ②古代中国是等级社会

③古代中国实行郡县制                  ④儒家的名分观念和礼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2.“朝秦暮楚”是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的真实写照,与这一时期有才能的人得以重用有关的背景因素不包括         

A.政局动荡不安,战争频繁             B.平等思想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C.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D.重视人才成为统治者的普遍政治倾向

23.(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

“在德不在鼎。

”庄子:

“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引自司马迁《史记》这一段文字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诸侯争霸                            B.问鼎中原     

C.分封衰败                            D.天子遭难

24.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在古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

A.西周             B.秦朝            C.汉代           D.唐代

25、历史上,金属工具可以成为地位和身份的代表。

成语中就有“问鼎中原”、“一言九鼎”的说法。

“鼎”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可以追溯到:

A、原始社会后期                       B、商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26.“感身之戮辱,传畸人于春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这是鲁迅先生对我国古代一部重要史学著作的赞叹。

这部史书在叙述历史时是采用

A.以人物为中心展开                   B.以事件之始末记述        

C.以时序为主线写作                  D.以地域之联系综述

27.作者自述以“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为著作主旨,立志为统治者提供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史书是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28.“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从引文的体裁特征判断,它们出自

A.楚辞体《离骚》                     B.纪传体《史记》

C.编年体《资治通鉴》                 D.叙事体《通鉴纪事本末》

29、明朝科举考试规定只能在四书五经中命题。

五经是

A.《诗》、《书》、《礼》、《论语》、《春秋》

B.《春秋》、《易》、《论语》、《书》、《诗》

C.《易》、《诗》、《书》、《孟子》、《礼》

D.《诗》、《书》、《礼》、《易》、《春秋》

30.《宋史·袁枢传》记载:

“枢常喜育司马光《资治通鉴》,若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

“区别其事而贯通之”的编写体例与古希腊的《历史》非常接近,这种体例也可以表述为

A.纪传体                             B.编年体

C.国别体                             D.叙述体   

31.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曾经热播,使纪晓岚(即纪昀)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纪晓岚在我国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是

A.著述了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B.编撰了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C.主持编篡了一部庞大的类书         D.主持编篡了一部最大的丛书

32、珍爱生命,救死扶伤是中医传统美德。

以下从书名中就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黄帝内经》                       B.《千金方》 

C.《唐本草》                         D.《本草纲目》

3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中,“风骚”一词源自

A.《九章》、《离骚》                   B.《楚词》、《九章》 

C.《诗经》、《离骚》                   D.《诗经》、《楚词》

34、2009年2月26日是我国农历己丑年(牛年)春节,下列甲骨文中哪个是“猪”字

   

A             B             C             D

35、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被称为“轩辕氏”,从汉字的象形特征上看,这实际上是赞扬他

A.对农业的贡献                      B.对道德的贡献 

C.对中医的贡献                      D.对交通的贡献

36.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为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

“红色”一般用来表示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狠残暴                          D.铁面无私

37.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节、义”。

中国古代文化现象中有一奇特现象——魏王曹操在传说和文学作品中逐渐变成丑角(见左图:

戏剧中的曹操脸谱),而关羽在民间逐渐由人而变成神和圣,这种历史演变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物评价的影响。

影响人们评价曹、关二人的因素分别是

A.忠、孝                           B.孝、义     

C.节、义                           D.忠、义

38.北京2008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它最集中体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特色是   

A.设计者的独具创新                 B.象形文字与书法魅力

C.反映了甲骨文特点                 D.中国拼音文字的创新

39、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以研究者意志为转移。

历史认识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术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发生变化。

而对于客观历史认识的发展必须首先遵循的治学精神是

A.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B.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C.理论引领、服务现实                D.创思维新、以论带史

40.“封禅”最早出现于《管子·封禅篇》:

“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

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

”后来,中国封建王朝也有些皇帝到泰山封禅。

“封禅”是指

A.中国古代帝王的册封活动            B.中国古代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

C.封禅一定要在泰山进行中            D.中国古代皇帝为祭祀祖先而举行的仪式 

41、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中所写的习俗发生在

A.元旦                           B.端午节

C.春节                           D.中秋节

42、二战前,希特勒有意散布苏联国防部副部长的叛变谣言,苏联以300万卢布买下了这份情报,只用几十分钟“审判”就宣布副部长死刑,12小时内八名苏军高级将领被处决,希特勒兵不血刃,达到以谣言杀人的目的。

希特勒这一谋略体现了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是

A、“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B、“不战而屈人之兵”

C、“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D、“兵贵神速以制敌”

43、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表述的是

A.中国的文字可追溯到商朝         B.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

C.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       D.中国历史证明,国家合则利,分则弊

44、历史离不开史料的支撑,客观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

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下列最容易受到作者主观因素影响的是

A.发生的地点                     B.事件的经过  

C.事件的结果                     D.事件的影响

45.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者,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必有责焉耳矣”。

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

A.1127年的靖康之耻         B.1644年的甲申之难 

C.1856年的天京变乱         D.1935年的华北事变

4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你认为它的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哪一种字体

A.行书          B.隶书           C.篆书          D.草书

47.明清时期,所谓“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其中“新安”、“山右”分别指现在的

A.浙江、山东     B.广东、山东    C.安徽、山西        D.浙江、山西

48.《论语》有曰:

“礼为用,和为贵。

”奥运会开幕式的“和”

文化表现,体现了我们泱泱大国的气度。

“和”字在最初造字

时的含义指的是

A.下棋出现平局                   B.战事休止    

C.人际关系和谐                    D.音律和谐

49、奶奶不断唠叨:

“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

”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

50.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

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

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以民为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