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系统开车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1236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系统开车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污水处理系统开车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污水处理系统开车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污水处理系统开车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系统开车方案.doc

《污水处理系统开车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系统开车方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污水处理系统开车方案.doc

污水处理系统开车方案

一、目的

公司10万吨/年酒精生产项目建设工程已接近收尾阶段,按计划在12月份进行投产。

污水处理系统也配合酒精生产同步开车投产,为了保证一次开车成功,确保酒精生产不因污水处理系统而受影响,特制定以下开车方案,对污水处理系统开车的准备工作、培养菌种的技术要求做一规范。

二、前期准备工作

1、设备

⑴各设备按工程设计验收合格,确保无缺漏和安装不合格的设备;

⑵对设备管道进行吹除、试压确保无堵塞和泄漏,设备、管道内无杂物;

⑶对各转动设备、仪器、仪表进行调试,确保正常工作,阀门调试灵活;

⑷分析仪器到位,且确保正常使用。

2、人员

操作人员到位,并掌握污水处理工艺,熟悉设备操作及维护技术,具备安全知识和意识,安全措施到位。

3、水、电、汽供应正常。

4、其他物资:

⑴一次厌氧菌种:

需要其他正在运行的酒糟废水处理场产生的一次厌氧活性污泥600m3以上(或者发酵液800m3以上),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要求菌种保持新鲜性,在运输过程中菌种温度不能下降太多,不能大范围的接触空气,不能在发酵罐外停留时间过长,防止因降温、接触氧气而造成厌氧菌的休眠甚至死亡,影响菌种的数量和质量,延长培养时间,延误生产。

⑵石灰(Ca(OH)2):

需要石灰500kg。

要求无砂石,可溶,防止砂石块损坏往复泵和堵塞管道,石灰用来中和原糟液中的酸,将原糟液PH值提高到4.5左右。

⑶好氧菌种:

取同类正在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好氧活性污泥100~200m3,投入曝气池接种进行扩大培养,要求最好是酒糟废水处理场所产生好氧活性污泥,若此种污泥不易取,也可用生活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好氧活性污泥,所取好氧活性污泥必须保持新鲜性,保持DO在1.0mg/l以上,在运输过程中好氧活性污泥温度不能变化太大,要求确保好氧菌的活性(好氧活性污泥在厌氧系统启动正常后使用)。

三、开车

1、一次厌氧系统启动

⑴、开车准备:

清除一次厌氧罐内集水和杂物,打开罐顶沼气放空阀,关闭沼气出口阀,检查确保各设备、管道、阀门一切正常。

⑵、接种:

将厌氧污泥打到1#、2#一次厌氧罐,要求平均分配。

⑶、扩大培养:

在原糟液中投加一定量石灰,将PH值调节到5.5—6.5,再加水30%,温度调节到52~55℃,每罐进料6~8m3/次,每天进4次(6小时进1次),连续进料2~3天。

然后调节糟液温度到55~58℃,PH≥5.5,进料量为8~10m3/次,每天进料4次,进料之后回流10分钟。

在此期间分析发酵液的COD、总碱、挥发酸,若COD≤8000mg/l,总碱≥3200mg/l,则可适当的增加进料量(20%左右)。

进料3~4天之后,若发酵液各项分析结果符合工艺指标要求,则可将进料量增加到12~15m3/次,进料温度控制在60℃左右,PH≥5.5,仍按每天4次进料,若罐温低于工艺指标要求,进料时可加水30%左右。

以此方法持续进料3~4天后,若发酵液各项分析结果符合工艺指标要求,再把进料量增加到20m3/次(80m3/d),分析沼气CH4含量,若CH4%≥55%,则可关闭罐顶放空阀,沼气入网(注意与二次厌氧沼气管隔离)。

以此进料3~4天后,若工艺正常,则进料量可增加到30m3/次(120m3/d),在此期间加强分析,只要工艺正常,可按20~25m3/d的增加量加大进料量,直到罐满开始溢流(大约需要8~9天时间)。

此时,只要发酵液总碱≥3200mg/l,可继续增加进料量(20m3/d),直到进料量达到400m3/罐·d左右。

当1#、2#罐开始溢流后,合格的溢流液进3#罐,两天后3#罐开始进料,进料量30m3/次(120m3/d),开始回流,并继续接受1#、2#罐的溢流液,同时按80m3/d的速度加大进料量,直到罐满开始溢流,如工艺正常,可继续加大进料量到400m3/d。

在1#、2#罐刚开始接种时,若总进料量小于糟液产生量,糟液有剩余,则可把多余的糟液打入4#罐暂存,等1#、2#、3#罐进料量大于实际糟液产生量的时候,可再把4#罐内的糟液逐渐均匀的进到1#、2#、3#罐,等4#罐中生料剩余300m3左右的时候,用1#、2#、3#罐的溢流液接种4#罐(1#、2#、3#罐的全部溢流液)开始启动。

接种一天后开始进料,进料量50m3/次(200m3/d),进料温度控制在60℃左右,PH≥5.5,并打回流。

此时1#、2#、3#罐进料按实际糟液量确定。

等到4#罐各项工艺正常后,一次厌氧所有操作恢复操作规程所定。

到此一次厌氧系统启动完成。

注:

在一次厌氧接种培养过程中若菌种增长较快,可适当增加进料量,缩短培养时间。

2、二次厌氧系统(UASB)启动

⑴、开车准备:

将二次厌氧罐内集水和杂物清除干净,打开罐顶沼气放空阀,关闭沼气出口阀,检查确保各设备、管道、阀门一切正常。

⑵、驯化培养:

二次厌氧启动直接用一次厌氧溢流液进行驯化培养:

一次厌氧启动成功之后,合格的一次厌氧溢流液进二次厌氧,两罐同时进料。

初始进料温度为45℃,待二次厌氧罐满开始溢流之后,进料温度由45℃逐渐下降到35℃,温度下降幅度控制在0.5~1.0℃之内。

其他个各项工艺指标依照《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指标》。

二次厌氧菌种驯化培养时间大概需要一个月。

在二次厌氧启动过程中,要加强一次厌氧溢流液的分析,若超工艺,则不能进二次厌氧,为缩短二次厌氧的启动时间,必须保证二次厌氧进料符合工艺要求。

3、好氧曝气处理系统启动

⑴、开车准备:

清除曝气池内集水和杂务,检查确保曝气机及其他设备和管道一切正常,水电供应到位。

⑵、接种培养:

等到二次厌氧出水合格之后,开始接种好氧污泥。

如果二次厌氧出水除COD超标外,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则可加水稀释之后进行好氧污泥接种。

好氧系统启动可先启动一套系统,等启动成功之后再用活性污泥启动另一套系统。

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先将符合工艺的二次厌氧出水进曝气池至1/2容积(如COD>3000mg/l,则需加水稀释至COD<3000mg/l),开曝气机曝气,将DO控制在1mg/l左右(吹除H2S和杀死厌氧菌),1~2天后把新鲜的好氧污泥接种到曝气池(若活性污泥不能一次运到,可分批接种),继续曝气,此时DO要控制在1.5~2.0mg/l两天后把DO控制在3.0~4.0mg/l,继续曝气2~3天后开始进料(进料量40~50m3/d,COD<3000mg/l,PH:

6.5~8,温度:

25~35℃)若曝气池出水口处上清液COD<1500mg/l,则可适当加大进料量,但进料悬浮物含量不能太高,最好控制在800mg/l以下。

为了加快好氧菌的繁殖,可在进料时加入一定量的粪便稀释液,用于补充N、P等营养物质和微生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当曝气池出现絮状污泥时(大约需要一周左右时间),逐渐增加进料量,并适当的排出一部分上清液,并根据出水COD情况控制进料量,只要出水COD在1500mg/l以下且活性污泥呈絮状,30min沉降比在30%~40%之间,可加大进料量,直到进料量达到400m3/d时,表明好氧污泥达到最佳状态,该系统启动成功。

此时可用剩余好氧污泥启动另一系统。

具体操作:

将池中原有污水排至剩余1/3,曝气控制DO在1.0mg/l左右,1天后把已启动曝气池出水全部进入该池,加大曝气量DO控制在1.5~2.5之间,1~2天后开始逐步进新料。

依照前例继续培养直至成功。

4、其他系统(压泥、沉淀池)启动直接按照操作规程所述程序投料运行即可。

四、注意事项:

1、在本方案中没有注明的操作项目依照《污水处理系统操作规程》。

2、在本方案中没有注明的工艺指标依照《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指标》。

3、在开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工艺指标可能有临时性的调整,届时据实而定。

4、在整个开车过程中,需要及时准确的掌握生产工艺数据,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艺,因此需要分析人员配合,加强对各个工艺指标的分析,为开车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