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2490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0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期末复习.docx

三年级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教学设计

音与字1

词 语9

句 子16

古诗文积累25

阅 读35

习 作46

口语交际与习作50

音与字

教学目标

1.复习教材中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2.重点复习读音易读错的字,能给读音易错的字注音。

3.能区别读音和字形相近的字。

4.复习教材中的多音字,学习根据意思确定读音。

5.复习汉字的书写笔顺。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牢固地掌握易错易混的拼音和汉字。

难点:

学会灵活运用方法,巧妙辨析。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

查找教材中易读错的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

一学期来,我们在本册语文书上学了很多生字,为了帮大家更好地复习,老师特将本册书的生字进行了分类和整理。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本册书中的生字读音。

二、分类讲授

(一)读音易错的生字。

1.课件出示读音易错的生字(加点字)。

例如:

双桨 石径 乳汁 山岭 掠过 不忍 嘱咐 仍有 混天绫 随即 侵略 奴仆 剧场 袭来 扒开 跟踪 肥沃 彼此 扶老携幼 疼痛

师:

请同桌互相读读这些生字,看看哪个字容易读错,是什么原因读错的,我们给它们分分类。

2.师生共同整理。

(1)易读错(加点字):

双桨 石径 乳汁 山岭 不忍 嘱咐 仍有 混天绫

随即奴仆 袭来 扒开 跟踪 肥沃 彼此 疼痛

(2)易写错(加点字):

掠过 侵略 剧场 扶老携幼

3.以小组为单位对易读错的生字进行校订,组内互相考评。

4.解析:

此处易读错的音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1)平翘舌音,学生容易混淆,需加强读记,如“跟踪”。

(2)读音受以前熟字的影响,如“双桨”的“桨”,受“将”的影响,可能会读第一声或第四声。

(3)前后鼻音不分,这是最普遍的错误,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熟字,加深印象,如“石径”的“径”与“经”联系,有同样的声旁,因此都是读后鼻音。

(4)生活中的习惯,如“仍有”的“仍”,很多人读第一声,这样给学生留下了错误的印象,需要多读来加深记忆。

(5)变调,两个上声相连,第一个要变调为阳平,如“彼此”。

容易写错的读音有以下两种:

(1)“ü”只有遇到“j、q、x”才省去两点。

(2)韵母容易写错,如“携”的韵母为ie,不要写成ei。

5.学生整理教材中出现的具有以上情况的汉字的读音,交流订正经验,互考,记忆。

6.完成练习题一、二。

(二)多音字。

1.出示课件。

生字表中的常见多音字有如下几个:

假 泊 转 华 干 几 磨 脏 钻 壳 调 重 挑 

2.让学生根据多音字的不同读音组词。

 

3.典型例题。

为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①jiǎ  ②jià

暑假(  ) 假装(  ) 狐假虎威(  ) 假日(  )

(2)①diào  ②tiáo

调动(  ) 曲调(  ) 调节(  ) 调理(  )

4.解析:

多音字是学生字音认读中的一个难点,需要指导学生将字音定准,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在了解字的意思的基础上确定读音。

如“假”,读第三声时,意思有:

①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

②借用。

而读第四声时,表示的是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

要让学生关注字义,这样多音字的读音才会掌握得更牢固。

5.完成练习题三、四。

三、作业设计

继续整理本册书重点易错、易混的生字的读音。

教学反思

本堂课主要复习了本册书易错的生字字音及多音字的字音,从课堂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大部分字的读音掌握得较牢固,少数生字的字音有回生现象,这是由于学生当时是靠短时记忆识记的,时间一长,容易遗忘,需要多读巩固。

多音字一项,学生虽能区分,但只是靠经验来区分,有的只是凭机械记忆,还需要指导学生勤查字典,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区分多音字的读音,这样有意义地识记才是长久而有效的。

第一课时对应练习

一、为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仿佛(fú fò)神秘(mì bì)

霜叶(shuānɡ shānɡ)每逢(fénɡ fén)

陋习(lòu nòu)纯净(chén chún)

二、给下列带点字注音。

(   )(   )(   )(   )(   )(   )

碰撞   裂开夜幕初垂 若有所悟沐浴俊俏

 

三、多音字组词。

 觉

便

 长

四、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蒲公英的种(zhǒnɡ)子被银花朵朵的湖泊(bò)迷惑了。

B.狡猾的敌人最终还是向我军缴械投降(jiànɡ)了。

C.爷爷到磨(mò)坊去把麦子磨(mò)成了面粉。

D.他无比兴(xīnɡ)奋地叫道:

“我今天真高兴(xìnɡ)啊!

参考答案

一、fú mì shuānɡ fénɡ lòuchún

二、zhuànɡ liè chuí ruò yù jùn

三、

 

 

 

四、D

第二课时

一、课堂导入

识字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任务,多识字,我们才可以更好地阅读与写作。

有的汉字字形相近,有的汉字有多种意思。

这节课,我们就针对汉字来进行复习。

二、典型知识点

(一)易错字。

1.看拼音写汉字。

ránshāo qīnɡtīnɡ qīnlüèhuānɡliánɡyuánrùnlínshí

(   )(   )(   )(   )(   )(   )

2.学生独立完成。

3.解析:

“燃”写时容易写成上下结构,把火字旁的字写成四点底;“倾”中间不要写成“匕”;“略”左边容易写成“口”,而右边“各”的下面易写成“田”;“荒”中间的“亡”上容易加一点;“润”右边的“闰”中也容易多加一点;“临”右边的下部容易多加一竖。

此题答案是:

燃烧、倾听、侵略、荒凉、圆润、临时。

4.强调这些易错的字,要求学生多写几遍。

5.完成练习题一。

(二)易混字——形近字。

1.课件出示形近字组词。

  

  

  

2.学生完成练习。

3.解析:

此习题重点要教会学生如何根据字形来辨析,如“扫”和“妇”,提手旁是跟动作有关的,“扫地”“打扫”都与动作有关;而女字旁的字一般都与女子有关,如“妇女”“夫妇”等。

关键是让学生根据字形来判断字义,这样辨析起来就容易多了。

4.拓展练习:

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曼____(   )    谷____(   )

也____(   )    干____(   )

5.学生完成练习。

6.解析:

此题意在让学生加强对字形的辨析,先加上偏旁,再说说加上的偏旁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再分别组词。

7.完成练习题二。

(三)易混字——同音字。

1.选择合适的字填到括号里。

欲 浴 遇 玉 育 域

(  )见    美(  )    教(  )

沐(  )    区(  )    (  )望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3.解析:

此题是学生最容易做错的,应该引导学生先理解字义,然后根据给出的词语选择填哪个字,再想一想组成的词语是什么意思,从而判断自己选得对不对。

例如:

“遇见”本来是指在路上相见,与走有关,所以应选走之旁的“遇”。

答案:

遇、玉、育、浴、域、欲。

4.完成练习题三。

(四)一字多义。

1.给加点字选择适当的意思填到括号里。

通:

A.没有堵塞,可以穿过。

 B.通顺。

 C.整个;全部。

(1)他通宵未眠。

(  )

(2)这篇文章写得不通。

(  )

(3)山洞快要打通了。

(  )

打:

A.举;提。

 B.做某种游戏。

 C.殴打;攻打。

(4)好孩子不应该打人。

(  )

(5)他打着伞去上学。

(  )

(6)我们经常去打篮球。

(  )

开:

A.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

 B.发动或操纵。

 C.展开;分离。

 D.举行。

(7)今天学校开运动会。

(  )

(8)桃树开花了。

(  )

(9)他学会了开车。

(  )

(10)请开门。

(  )

2.解析:

做此类题目,先要充分了解题目中列举的字的几个义项,然后充分读句子,根据句子的意思来确定选择的义项,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遇到难以确定义项的题目,可以先选定没有歧义的答案,再用排除法来确定。

最后,将选择的义项带入句子中去读,去思考,看语义是否通顺,表达是否准确。

此题的答案分别是:

(1)C 

(2)B (3)A (4)C (5)A (6)B (7)D (8)C (9)B (10)A

3.完成练习题四。

(五)汉字笔顺。

1.填空。

(1)“涛”共有(  )画,第七笔是(  )。

(2)“降”共有(  )画,第七笔是(  )。

(3)“表”共有(  )画,第三笔是(  )。

(4)“免”共有(  )画,第六笔是(  )。

2.解析:

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笔画顺序的掌握,重点强调:

(1)“涛”是10画,不要错算成11画,不要把第七笔撇错分成竖、撇两笔;

(2)“降”是8画,不要错算成9画,不要把第七笔竖折错分成竖、横两笔;(3)“表”是8画,不要错算成7画,与“涛”进行比较,这里的竖与撇是分开写的,同类的字还有:

麦;(4)“免”是7画,不要错算成8画,不要把第六笔撇错分成竖、撇两笔。

3.完成练习题五。

(六)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汉字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利用这些知识,再去复习本册书上的其他汉字,并有针对性地做些练习,争取更多更好地掌握学过的汉字。

三、作业设计

小游戏:

选择一个字音,尽可能多地写出读这个音的汉字,看谁写得多,最好还能组个词,明天带到班级来交流。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复习,学生对生字的书写和字形的辨析表现较好,大多数同学能牢固掌握。

而对同音字的辨析能力还不够,原因是学生词汇量缺乏,对词语的意思不能充分把握,从而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需要引导学生加强词语的积累。

出现错误最多的是辨析字义,原因是不能很好地结合句子的语境来确定字义,尤其对容易出现歧义的题目,更加容易混淆,这需要加强练习,并从中不断积累选择字义的经验和方法。

在汉字笔顺方面,很多学生只是大体上将汉字写正确,在关键笔画上写错的较多,另外笔顺也不正确,需要平时加强写字教学,特别是利用“书空”来加强笔顺教学。

第二课时对应练习

一、看拼音写汉字。

huánrào  jīliè   jiànɡlín

(   ) (   ) (    )

zhǔfù  mánbùjiǎnɡlǐ

(   ) (      )

qíɡuài  jiànyì  jiǎnɡshù

(   ) (   ) (   )

 

二、辨字组词。

  

  

三、选字填空。

意 异 亿 忆

回(  ) 诗(  ) (  )乡

(  )万 (  )思

圆 园 员

花(  ) 团(  ) (  )圈

公(  ) 公务(  )

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异:

A.有分别;不相同。

 B.奇异;特别。

 C.惊奇;奇怪。

 D.另外的;别的。

(1)老师宣布明天春游,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起来:

“耶!

太好了!

”(  )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

(3)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  )

(4)看到盐水里的鸡蛋慢慢地浮起来,我惊异地喊道:

“真奇怪!

”(  )

2.美:

A.美丽;好看。

 B.使美丽。

 C.令人满意的;好。

 D.得意。

(1)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  )

(2)这部小说有一个美满的结局!

(  )

(3)老师夸他几句,他就美得了不得。

(  )

五、填空。

1.“轻”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这个字的第四笔是(  )。

2.“悄”第三笔是(  )。

3.“重”共有(  )画,其中第七笔是(  )。

参考答案

一、环绕 激烈 降临 嘱咐 蛮不讲理 奇怪 建议 讲述

二、

 

 

 

三、忆 意 异 亿 意 园 圆 圆 园 员

四、1.

(1)A 

(2)D (3)B (4)C 2.

(1)A 

(2)C (3)D

五、1.车 5 提 2.竖 3.9 竖

词 语

教学目标

1.复习教材中要求掌握的词语,能正确书写。

2.复习词语的意思,能熟练掌握常用的解词方法。

3.复习本册教材中的成语,强化成语积累。

4.进行近义词和反义词的练习,提高词语的辨析能力。

5.进行综合的词语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书写要求掌握的词语,熟练掌握解词方法。

难点:

学会灵活地运用词语。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

复习本册书要求掌握的词语。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对拼音和汉字进行了分类复习,你们掌握得都很好。

这节课,我们开始进行词语的复习,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认真学习,并能熟练掌握。

二、分类讲授

(一)易错的词语。

1.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远跳(  ) 喜迅(  ) 激列(  ) 肯切(  )

形态个异(  ) 连棉起伏(  ) 峰拥而至(  )

2.学生独立完成。

3.解析:

此题中出现的均是学生容易写错的词,要让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正确书写词语。

如“远眺”一词,意思是远看,所以“眺”是目字旁。

此题答案为:

将“跳”改成“眺”,将“迅”改成“讯”,将“列”改成“烈”,将“肯”改成“恳”,将“个”改成“各”,将“棉”改成“绵”,将“峰”改成“蜂”。

4.学生互相默写易错的词语,交流订正经验,互考,记忆。

5.完成练习题一。

(二)理解词语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语。

(1)游客们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

(2)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3)小猪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

2.同桌合作完成。

3.解析:

此题意在复习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1)题中的“倾听”,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先查字典理解“倾”的意思:

用尽(力量),推出词语的意思是用心地听;第

(2)题中的“喜讯”,可以用先分解再组合的方法,“喜”表示喜悦,“讯”是消息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喜悦的消息;第(3)题中的“迫不及待”可以用联系句子或生活实际理解的方法,想象小猪得到麦子后的表现,引导学生“迫不及待”是说小猪非常着急,一刻也不能等了。

4.完成练习题二。

(三)成语。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叶落归(  ) 美不(  )收 群龙无(  ) 报仇(  )恨

(  )阳似火 意味(  )长 忍辱(  )重 (  )名中外

2.学生完成练习。

3.解析:

此题应让学生在理解成语的语境的基础上完成,切不可机械地死记硬背。

如“叶落归根”是说落叶回归树根,而“根”就是指树根,所以这里应填“根”,而不是“跟”。

其他词语也可采用此种方法。

此题的答案依次为:

根、胜、首、雪、骄、深、负、驰。

4.拓展练习。

按要求写词语,看谁写得多。

(1)含有数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AC式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大自然景物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越王勾践有关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形容大街上人多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完成练习题三、四。

三、教师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易错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方法以及本册书中的成语,希望同学们课后利用课上复习的知识继续复习词语。

四、作业设计

1.对教材中自己容易写错的词语进行整理,有针对性地复习。

2.将本学期学过的成语进行分类整理,与同桌互背。

教学反思

本堂课主要复习了易错的词语、解词的常用方法以及本册书中的成语,旨在巩固词语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词语的兴趣,发现词语中也有许多学问。

课堂中,学生对准确书写词语掌握较牢固,但基本上都是靠死记硬背记下来的。

而对于理解词语的方法,还不能熟练掌握,需要加强练习。

另外,学生虽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成语,但要求根据提示写成语时,好多同学还不能迅速提取,出现了短时遗忘的现象,还需要在读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成语分类整理,继续强化成语积累。

第一课时对应练习

一、圈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

百尺干头(  ) 兴高彩烈(  )

天个一方(  ) 胡做非为(  )

万般无耐(  ) 生经百战(  )

二、把句子中画线部分换成词语。

1.我们平时一定要认真学习,不然就会什么收获也没有。

(    )

2.淘金者像一群蜜蜂一样拥挤着而来,希望能找到金子。

(    )

3.我们乘坐的飞机飞行在一眼看不到边的蓝天上。

(    )

4.我们的轮船在没有风,没有浪,非常平静的大海上行驶。

(    )

5.拉萨的天空是青蓝色的,像用水冲过一样,让人神往。

(    )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

(  )风细雨 举世(  )名

人(  )如潮 一(  )风顺

(  )相开放 亲密(  )(  )

心旷(  )怡 兴高(  )烈

不由(  )说 (  )头苦干

汗如(  )(  ) 约法(  )(  )

四、照样子,写词语。

含有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山人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有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干”改成“竿”;“彩”改成“采”;“个”改成“各”;“做”改成“作”;“耐”改成“奈”;“生”改成“身”。

二、1.一无所获 2.蜂拥而至 3.一望无际 4.风平浪静 5.一碧如洗

三、和 闻 流 帆 竞 无间 神采 分 埋 雨下 三章

四、七嘴八舌 五颜六色 一心一意 自言自语 九牛一毛 鸡犬不宁

第二课时

一、课堂导入

词语中,最常见的还是近义词、反义词以及词语的辨析运用,这些主要是考查我们对词语的理解和词汇量是否丰富。

本节课我们就针对以上内容作具体复习。

二、教师讲授

(一)近义词练习。

1.同学们,汉语的词汇特别丰富,有些词意思特别相近,运用时我们可以换词,有时可以达到不一样的表达效果。

在做近义词练习时,我们首先要弄清给出词语的意思,再选择近义词。

2.课件出示近义词练习。

凉爽——   赞美——   神秘——   抵抗——

舒服——   奇怪——   洪亮——五颜六色——

3.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4.解析:

近义词练习是词语练习中常见的题型。

我们需要了解词语的意思,再去考虑合适的近义词,如“凉爽”是清凉、爽快的意思,根据这个意思,我们可以确定近义词为“凉快”或“清凉”等;我们还可以把词语放在语境中理解,然后选择近义词,如“洪亮”是形容一个人发出的声音非常响亮,我们可以选择“响亮”作为近义词;还需注意,近义词应该做到字数相当,如“五颜六色”的近义词应该同样是四字词语。

本题参考答案是:

凉快、赞扬、神奇、抗击、舒适、奇特、响亮、五光十色(答案不唯一)。

5.完成练习题一。

(二)反义词练习。

1.课件出示反义词练习。

聚集——    出现——    机灵——

维护——    镇定——    松软——

痛苦——    生机勃勃——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3.解析:

反义词是在近义词基础上的一个提升,首先要了解给出词语的意思,其次要有丰富的词汇量。

在做这项练习时,常常需要把词语放到一定的语境中,也就是用给出的词语造句,然后选择相应的反义词。

如:

聚集——小组讨论时,同学们聚集在一起。

那么,讨论结束了,同学们就该散开了。

所以,“聚集”的反义词是“散开”或“分散”。

有的词语,由于有不同的意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选择反义词,如“痛苦”,可以是身体上的痛苦,其反义词是“舒服”;也可以是生活上的痛苦,其反义词是“幸福”。

总之,把词语放在语境中来理解,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同近义词选择一样,反义词选择也讲究字数相当,如“生机勃勃”的反义词是“死气沉沉”。

本题参考答案是:

分散、消失、迟钝、破坏、慌张、坚硬、舒服、死气沉沉(答案不唯一)。

4.完成练习题二。

(三)辨析词语。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丰盛   丰富

(1)这顿晚餐太(  )了。

(2)(  )的节目,使我们忘记了疲劳。

改正   改进

(3)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有了明显的(  )。

(4)我们要发扬优点,(  )缺点,做一名好学生。

要求   请求

(5)老师(  )我们在下课之前把作业做好。

(6)由于我的功课还没有完成,所以我没有答应他一块儿玩的(  )。

2.小组同学先讨论词语的意思及区别,再完成练习。

3.解析:

此项练习重在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词语运用能力。

先要区分给出词语的意思,然后联系句子的意思,进行填空。

如“丰盛”和“丰富”都含有“多”的意思,但它们之间在运用时有明显区别:

“丰盛”是指食物数量及种类多,而“丰富”是指内容、形式多,所以,“晚餐”应该用“丰盛”来形容,而“节目”应该用“丰富”来形容。

此题的答案依次为:

丰盛、丰富、改进、改正、要求、请求。

4.完成练习题三。

(四)词语搭配——量词的运用。

1.课件出示。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小河 一(  )波纹 一(  )明珠 一(  )镜子

一(  )风一(  )画一(  )布一(  )土地

一(  )飞机一(  )铁钉一(  )苦胆一(  )种子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3.解析:

此项练习,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准确运用量词。

应该让学生先填一填,然后再读一读,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来判断所填的量词是否合适。

同时运用不同的量词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如:

可以是一串明珠,也可以是一颗明珠;可以是一张画,也可以是一幅画。

本题答案是:

条、圈、颗、面、阵、幅、匹、块、架、枚、粒、颗。

4.完成练习题四。

三、作业设计

在本册课本上挑选几个词语,然后分别写出它们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教学反思

在本堂课的复习中,学生对于辨析词语填空和运用量词掌握较好,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感。

近义词练习掌握得也不错,但反义词练习就体现出较大的问题。

这是由于意思相近的词语常常有相似的词语要素,容易从学生的词汇储存中提取。

而意思相反的词,光看给出的词来选择相应的反义词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借助一定的语言情境才能顺利完成。

所以关键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的方法,为词语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从而能顺利完成反义词练习。

同时,还要进一步扩大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和语言经验,这样学生对词语的掌握会更好。

第二课时对应练习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持久——    注视——思念——    犹如——

装扮——    愿意——损坏——    承受——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骄傲——    扫兴——无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