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2672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71 大小:2.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1页
亲,该文档总共1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1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

(含12个单元专题和2套综合试题)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冲刺复习专题1《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2.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焰火表演

B.霓虹灯表演

C.音乐喷泉

D.气球升空

3.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发光发热   

B.有颜色的变化

C.有其他物质生成

D.有气体、沉淀产生

4.以下是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实验步骤,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步骤二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氮气不助燃、二氧化碳也不助燃

B.步骤三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的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

C.步骤四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

D.步骤二中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替换为带火星的木条

5.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

③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回原处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6.下列行为中,没有违背实验室规则的是()

A.进入实验室就可以随便做实验

B.把实验剩余的药品带出实验室

C.把反应后的药品倒入指定的废液缸

D.实验结束时,未整理仪器就离开实验室

7.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

B.常温下为气态

C.能支持燃烧

D.液氧为淡蓝色

8.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9.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为防止引起火灾而进行的是()

A.用完酒精灯后,要盖紧灯帽

B.使用酒精灯时,要先检查灯芯是否平整

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使用酒精灯时,灯帽拿下后正放在桌面上

10.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  )

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A.①③

B.②

C.①②

D.③

11.下列有关纸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白色

B.难溶于水

C.可燃性

D.易撕碎

12.下列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C.蜡烛火焰被吹灭,说明温度降低了

D.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13.在化学实验中,必须遵守实验规则,下列做法违背实验室规则的是()

A.实验前检查仪器和用品是否齐全

B.取用后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来的试剂瓶中,避免浪费

C.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D.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需征得老师同意后再进行操作

14.把一根火柴梗平插在酒精灯的灯焰内,待约1s后取出来,可以观察到火柴梗最先炭化的部分是在灯焰的()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D.中上部

15.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

当煤气泄露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露,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一氧化碳有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根据阅读回答: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

17.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如下实验:

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这一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放出气体。

此金属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并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过一会儿小球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

请你阅读后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说明反应中是否有能量变化。

(1)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量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15年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

经查阅资料可知:

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与其他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

请回答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三、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

19.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______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的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

21.小明同学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的实验如下:

他用玻璃管向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另一集气瓶充满新鲜的空气,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移到两只集气瓶瓶口处,移开玻璃片,将小木条慢慢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1)人呼出的气体中除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

(2)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科学探究中的过程为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打开瓶塞观察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

2.【答案】A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焰火表演时会发生燃烧,生成新物质,属化学变化;霓虹灯表演是在灯中充入了稀有气体,无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音乐喷泉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气球升空没有产生新物质属物理变化。

3.【答案】C

【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的现象是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有上述现象发生,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就是物理变化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变成淡蓝色的液态氧也是物理变化。

我们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应抓住它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4.【答案】B

【解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中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A.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步骤二: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

呼出的气体的样品中,是为了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多于呼出气体的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三:

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是为了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的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水蒸气遇冷能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步骤四: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其中一块哈气,是为了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呼出气体中均会熄灭,步骤二中不能将燃着的木条替换为带火星的木条,故选项说法错误。

5.【答案】C

【解析】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首先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回原处,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所以答案应选C。

6.【答案】C

【解析】A.实验开始前,认真听老师讲解,检查仪器,药品是否齐全,避免实验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故错误;B.实验过程中,剩余的药品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带出实验室是错误的;C.把反应后的药品倒入老师指定的废液缸,是正确的;D.实验结束时,要整理好仪器再离开实验室,而未整理仪器就离开实验室的做法是违背实验室规则的。

故答案应选C。

7.【答案】C

【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8.【答案】C

【解析】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故选择C。

9.【答案】C

【解析】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为防止引起火灾,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燃烧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

所以答案应选C。

10.【答案】B

【解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

①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③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故只有②说法正确。

11.【答案】C

【解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纸的颜色、溶解性、易撕碎均属于物理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是需要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12.【答案】D

【解析】石蜡能浮于水面,则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故A正确;石蜡能用小刀切割,则说明石蜡的硬度小,故B正确;因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与氧气接触,则蜡烛被吹灭,则说明温度降低了,故C正确;用干冷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滴生成,只能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而不能确定生成二氧化碳,故D错误。

13.【答案】B

【解析】在化学实验中,必须遵守实验规则。

违背实验规则就会出现安全事故,实验前要检查仪器用品,实验后,要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需征得老师同意后再进行操作。

故A、C、D的做法均符合实验室规则;实验中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

故答案应选B。

14.【答案】A

【解析】酒精灯的灯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外焰温度最高。

把一根火柴梗平插在酒精灯的灯焰内,待约1s后取出来,可以观察到火柴梗最先炭化的部分是在灯焰的外焰。

所以答案应选A。

15.【答案】C

【解析】】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没有进行预热。

所以答案应选C。

16.【答案】

(1)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2)毒性可燃性

【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7.【答案】

(1)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小;

(2)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气体,放出热量;(3)反应中放出热量

【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是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小;金属钠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放出气体,并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说明金属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是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气体,放出热量;

18.【答案】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易挥发(写出两条即可)

【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该材料描述过氧乙酸的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易挥发等均属于物理性质。

19.【答案】

(1)光合

(2)左移石灰水变浑浊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

【解析】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可使瓶内的植物因接触不到阳光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以免对实验产生干扰。

(2)由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

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左移。

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使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20.【答案】A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B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

D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

【解析】A可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以进行对比实验。

B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以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会观察到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所以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会观察到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

D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时,由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较多,所以玻璃片会出现水雾,而另一片上不出现。

21.【答案】

(1)氮气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时应注意明确实验设计的内容。

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又不参与呼吸作用,因此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较多的氮气;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冲刺复习专题2《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做法不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是()

A.露天焚烧秸秆

B.用煤作燃料

C.汽车排放尾气

D.用氢气作燃料

2.化学上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不锈钢

B.干冰

C.碘酒

D.石灰石

3.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A.1:

5

B.5:

1

C.4:

5

D.4:

1

4.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5.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可以看作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酱油

C.橙汁

D.奶茶

6.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低钠盐;奶粉

B.大理石;鸡蛋壳

C.矿泉水;生理盐水

D.氧气;二氧化碳

7.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制成各种电光源

B.食品防腐

C.医疗冷冻麻醉

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

8.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9.生活中离不开水,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

B.蒸馏水

C.蓝墨水

D.矿泉水

10.“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降低碳的排放。

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B.讲究卫生,尽量多用一次性餐具

C.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D.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11.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12.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A.红磷

B.硫磺

C.木炭

D.蜡烛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1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雪碧饮料

C.洁净的空气

D.生理盐水

15.下列变化中与空气的成分无关的是()

A.敞口放置的石灰水表面出现白膜

B.敞口放置的氨水变少

C.酥脆的饼干变软

D.白磷的自燃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小明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小明又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提示:

白磷和红磷的燃烧现象相同),其优点是(只需写1点)。

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处(填“1”、“2”、“3”或“4”),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可能原因是(写出2条)。

(3)从课本镁条燃烧实验小明得到启发,于是他用镁代替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实验完毕,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远大于总容积的1/5。

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可能原因是。

17.如图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该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实验时要不断的缓慢的交替推动两注射器内的活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后,如果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8.现有下列物质:

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氦气④氢气⑤氮气,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可代替氢气作为探空气球的气体是__________;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_______-;可以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可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的保护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用煤作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硫,造成酸雨;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会污染空气;氢气燃烧生成的是水,无污染。

故选D。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理解。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混合物;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属纯净物;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属混合物;石灰石的主成分的碳酸钙,属混合物。

故答案应选B。

3.【答案】D

【解析】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

1.所以答案应选D。

4.【答案】B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共占1%。

因此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所以答案应选B。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理解。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蒸馏水中只有水一种物质,所以属于纯净物;酱油、橙汁、奶茶中含有的物质都不止一种,所以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应选A。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理解。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氧气、二氧化碳分别都只含有一种物质,所以属于纯净物;而低钠盐、奶粉、大理石、鸡蛋壳、矿泉水、生理盐水含有的物质都不止一种,所以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应选D。

7.【答案】A

【解析】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且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液态氮气汽化会带走大量的热,氮肥中含有氮元素,所以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医疗冷冻麻醉、制化肥的原料。

但氮气不会像稀有气体那样通电后会呈现不同颜色,所以不能制成电光源。

所以答案应选A。

8.【答案】B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答案应选B。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理解。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蒸馏水中只有水一种物质,所以属于纯净物;而自来水、蓝墨水、矿泉水含有的物质都不止一种,所以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应选B。

10.【答案】B

【解析】使用一次性餐具会导致森林减少,不符合低碳生活。

故选B。

11.【答案】B

【解析】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所以答案应选B。

12.【答案】B

【解析】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要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不生成新的气体。

而硫磺、木炭、蜡烛均有气体生成。

故答案应选A。

13.【答案】A

【解析】在通常情况下,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故A正确;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78%,氧气21%,则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