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26807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

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单元检测

单元检测卷

(一)

(满分:

150分 时间:

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的三重景观

王一川

从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过去五年来中国大陆电影创作来看,称得上具备现实主义范式内涵的影片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复杂情况。

从被刻画的当代社会现实的平常层面到奇崛层面的逻辑结构去归纳,可看到如下三个层面:

一是回到个体日常生活流,二是个体日常生活困境及其诗意抚慰,三是社会生活奇观的刻画。

从这点上说,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呈现出三重景观。

第一重景观:

日常现实主义电影。

它注重细致描摹个体日常生活流,颇有日常生活原生态还原的效果。

其主要特征有:

生活水平的有限性,个人的平常性,生活困境的求解性。

其主要创作方法或手段在于回退法,就是尽力回退到不加修饰的日常生活事件状况中。

如《破冰》以儿子对父亲的追怀口吻,讲述一位滑冰教练的平常甚至有些潦倒的生活,但这种生活由于他默默地长期坚持和忍受,后来竟然获得了神奇的意义——亲手培养出中国首位冬奥会冠军。

值得重视的成功之处在于,影片把叙述重心放在这位教练的平常状况上:

他如何窝囊而又好胜、无能而又坚持、不顾小家而只顾大家等等。

但最终却诠释了一个道理:

平常中的坚持终究可以通向神奇。

第二重景观:

诗情现实主义电影(也可称为温情现实主义电影)。

它一面注重个体的日常生活困境描摹,同时又注意以诗情镜头去淡化并加以拯救。

这里突出的是生活诗情在困境中的现实性呈现。

从电影手法上讲,带有现实主义元素与浪漫主义元素交融的某种意味。

其主要特征有:

生活空间的流动性,个人生活的困境性及生活困境中的诗情呈现。

《三峡好人》是这方面的佳作。

它通过山西挖煤民工韩三明和护士沈红分别来到三峡寻找前妻和丈夫的过程,描绘了一群普通人充满风险而又不失温馨的日常生活,使影片透露出生活困境中的一缕诗意。

全片以朴实的语言传达底层小人物离开家园的沉重主题。

影片中的飞碟在大白天从空中飞过、一幢废旧建筑突然变成火箭直冲云霄之类的“超现实主义”镜头,给人一种荒诞之感,但透露出一种总体零散中的局部诗意。

第三重景观:

奇观现实主义电影。

它注重透过社会群体生活中的奇观场面去传达对当代社会生活现实的关怀。

它所关注的不再是个体日常生活,而是由个体与个体的相互共在而交织成的较大规模的社会生活网络,是社会群体生活奇观的现实性及其转化。

其突出特征在于:

社会生活空间的特异性及相对封闭性,社会生活场面的戏剧性,社会生活困境的可解性。

这方面的作品有《天下无贼》和《唐山大地震》等。

《唐山大地震》呈现的李元妮一家在唐山大地震中经历的从大喜到大悲的巨变过程,产生了强烈的感动效果与心理冲击力。

特别是再现巨灾爆发的23秒时长的一系列奇观场面,可以带给观众剧烈的视听觉摇撼和心灵震动。

影片叙述的真正重心在于巨震后人类灵魂的反思或自我拷问上,这才是这部奇观电影试图抵达的电影美学极限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个层面的现实主义电影彼此往往相互交叉和渗透,例如,《千钧一发》实际上把日常现实主义电影的平常性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的奇观性相互糅合在一起了,《锡林郭勒·汶川》则相当于把日常现实主义电影、诗情现实主义电影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三层面都交融到一起了。

(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1.下列对于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的三重景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常现实主义电影具有生活水平的有限性等特征,由于其注重对个体日常生活流的细致描摹,收到了将日常生活原生态还原的效果。

B.诗情现实主义电影以诗情镜头将日常生活困境加以淡化,并对处于困境中的个体加以拯救,意在突出生活诗情对困境中个体的抚慰。

C.奇观现实主义电影关注社会群体生活奇观的现实性及其转化,透过社会群体生活中的奇观场面去传达对当代社会生活现实的关怀。

D.具备现实主义范式内涵的电影,近五年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复杂情况,要对其作简单区分很难,它反映了时下中国大陆电影创作的现状。

答案 D

解析 对象错误,“反映了时下中国大陆电影创作的现状”应为“反映了近五年来现实主义范式内涵的电影出现的情况”。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大陆电影从逻辑结构去归纳,可看到回到个体日常生活流、描摹个体日常生活困境及诗意抚慰、刻画社会生活奇观的三个层面。

B.日常现实主义电影常常采用回退法来表现个人日常的生活状态,如《破冰》中描述的滑冰教练的平常甚至有些潦倒的生活。

C.诗情现实主义电影注重通过对生活空间发生改变的一些普通人的个人日常生活的现实性呈现,表现出其生活空间流动性的特征。

D.奇观现实主义电影的社会生活空间的特异性及相对封闭性、社会生活场面的戏剧性等特征,在《天下无贼》等影片中都有体现。

答案 A

解析 扩大范围,文中指的是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从逻辑结构可归纳出三个层面,而非“中国大陆电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破冰》的成功在于把叙述重心放在对滑冰教练平常模样的刻画上,诠释了平常中的坚持终究可以通向神奇的道理。

B.《三峡好人》中的一些“超现实主义”镜头,呈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元素的交融,透露出一种总体零散中的局部诗意。

C.《唐山大地震》通过再现大地震爆发的23秒时长的一系列奇观场面,达到了巨震后人类灵魂的反思或自我拷问的电影美学极限。

D.《千钧一发》、《锡林郭勒·汶川》在日常、诗情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这三层面的两个或全部层面交叉渗透,这类电影可以灵活分类。

答案 C

解析 判断不符,《唐山大地震》这部奇观电影试图达到的美学极限并不是通过再现奇观场面实现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吴王将伐齐。

子胥谏曰:

“未可。

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

此人不死,必为国患。

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

愿王释齐先越。

”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

让子胥。

子胥曰:

“王毋喜!

”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

子胥言曰:

“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

”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

“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

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

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

”与逢同共谋,谗之王。

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王乃大怒,曰:

“伍员果欺寡人!

”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

子胥大笑曰:

“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

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

”报使者曰:

“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

”于是吴任嚭政。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

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

而越大破吴,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

“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

”勾践不忍,欲许之。

范蠡曰:

“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

且夫君王早朝晏罢,非为吴邪?

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

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厄乎?

”勾践曰:

“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

”范蠡乃鼓进兵,曰:

“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吴使者泣而去。

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

“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吴王谢曰:

“吾老矣,不能事君王。

”遂自杀。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让子胥。

子胥曰:

“王毋喜!

让:

谦让

B.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

役反:

(从齐国)完差回来

C.请成越王

请成:

请求跟……讲和

D.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君:

统治,治理

答案 A

解析 让:

责备。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D项两个“以”均为连词,“来”“用来”。

A项前“乃”为副词,“于是,就”;后“乃”为判断动词,“是”。

B项前“而”为转折连词,“然而、可是”;后“而”为修饰连词。

C项前“其”为副词,表反诘,“岂、难道”;后“其”为代词,“他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吴国伍员和越国范蠡忠言直谏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A项①句是伍员的忠言直谏,②句是吴王的使者公孙雄向越王求和的话。

C项①句是太宰嚭向吴王进谗言时说的话,②句是范蠡的忠言直谏。

D项①句是伍员失信于吴王以后所说的话,是对吴国前途的一种预测,并非谏言;②句是范蠡对吴国的使者说的话。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伍员谏吴王释齐灭越,吴不听,伐齐取胜后,更不听伍员一句忠言。

B.吴王始终听信太宰嚭的谗言,认定伍员欺君,于是赐属镂剑让他自杀。

C.四年后,越趁吴国力衰微伐吴,大胜,迫使吴王向越国求和以图保命。

D.范蠡谏越王:

等了二十多年上天才将吴赐越,毋忘会稽之耻。

终灭吴。

答案 B

解析 吴王并非自始至终听信太宰嚭的谗言。

太宰嚭等进谗言,“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后来听说伍员“托子于鲍氏”,才大怒。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

(3分)

译文:

 

(2)勾践不忍,欲许之。

(2分)

译文:

 

(3)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

(2分)

译文:

 

答案 

(1)吴王不听,就去讨伐齐国,在艾陵打败齐军,俘虏了齐国的高张和国夏而回。

(2)勾践下不了狠心,想答应他。

(3)我想听您的话,但我实在不忍心如此对待他的使者。

参考译文

吴王要讨伐齐国。

伍子胥劝阻说:

“不行。

我听说勾践吃饭不上两样好菜,能和老百姓同甘共苦。

这个人不死去,一定会成为吴国的祸根。

吴国有了越国,是心腹大患;齐国对于吴国,只是像疥癣一样的小病。

希望大王放弃出兵齐国,先去进攻越国。

”吴王不听,就去讨伐齐国,在艾陵打败齐军,俘虏了齐国的高张和国夏而回。

(吴王)责怪伍子胥。

伍子胥说:

“大王不要太高兴了!

”吴王发怒,伍子胥想要自杀,吴王听到后制止了。

伍子胥说道:

“君王不听我的规劝,三年后,吴国恐怕要成为一片废墟!

”太宰伯嚭听了这话,就多次跟伍子胥争论对付越国的策略,他还趁机(在吴王面前)说伍子胥的坏话:

“伍员表面上忠诚,实际上却是个狠心肠的人,他对自己的父兄都不顾,怎能关心大王呢?

大王以前打算讨伐齐国,伍员极力劝阻,结果有战功,因此反而怨恨大王。

大王如果不防备伍员,伍员一定会作乱。

”后来太宰伯嚭和逢同串通一气,在吴王面前进伍子胥的谗言。

吴王开始不相信,于是派伍子胥出使齐国,(不久)吴王听说伍子胥把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牧教养,才大发怒火说:

“伍员果真欺骗我!

”(待到伍员)完差返回吴国,吴王派人赐给他一把属镂剑来让他自杀。

伍子胥大笑说:

“我助你父亲称霸,又拥立你,你当初想要分半个吴国给我,我没有接受,没过多久,如今你反而听信谗言诛杀我。

唉,唉!

你一个人必定不能独自立国。

”并告诉使者说:

“一定要挖取我的眼珠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上,用来观看越军的入城!

”这时,吴王任用太宰伯嚭执政。

这以后四年,越国再次讨伐吴国。

吴国的士兵和民众疲惫不堪,精锐部队都在和齐、晋的战争中牺牲。

而越国大破吴国,越国于是又把吴王围困在姑苏山上。

吴王派公孙雄裸露肢体,跪地前行,向越王求和说:

“失势无援的臣子夫差冒昧地吐露心里话,以前曾在会稽得罪了您,当年我不敢违背您的命令,能够和您讲和,放您回去。

现在君王高抬贵足来惩罚穷困的臣子,穷困的臣子绝对听从您的命令,想来(您)也会像(我)当年在会稽对您一样饶恕我的罪过吧?

”勾践下不了狠心,想答应他。

范蠡说:

“会稽的事,上天把越国赐给了吴国,而吴国不去拿它。

今天,上天把吴国赐给了越国,越国难道可以违背天意吗?

况且,君王一大早就上朝,很晚才休息,不就是为了吴国吗?

谋划了二十二年的事,一旦要放弃它,可以吗?

况且上天赐予而不接受,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诗经》上说:

‘砍伐一个新的斧柄,它的样子就在手头。

’您忘记会稽的灾难了吗?

”勾践说:

“我想听您的话,但我实在不忍心如此对待他的使者。

”范蠡便击鼓进兵说:

“君王已经把政事委托给管事的我了。

(吴国)使者赶快离开,如果您不这样就将获罪!

”吴国的使者流着泪走了。

勾践怜悯他,就派人对吴王说:

“我把您安置到甬东,统治一百户人家。

”吴王辞谢说:

“我老了,不能服侍君王了!

”于是自杀。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9.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分)

答:

 

答案 三、四两句运用了反衬手法。

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10.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5分)

答:

 

答案 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饱食终日,____________________,难矣哉!

(《论语·阳货》)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雍也》)

(3)仰之弥高,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

(4)千人之诺诺,____________________。

(《史记·商君列传》)

(5)非礼之礼,____________________,大人弗为。

(《孟子·离娄下》)

(6)____________________,乐其业。

(《老子》)

答案 

(1)无所用心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钻之弥坚 (4)不如一士之谔谔 (5)非义之义 (6)安其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汉子精神

李国文

有一次,画家韩美林告诉我,他正要做一件大作品,计划为项羽塑一尊顶天立地的雕像。

我为他这伟大的构思,不由得击节赞赏。

他说地点定在这位英雄愧对故里无颜见江东父老的自刎处。

就这处江边,项羽“令骑者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忽然,项王见重重包围着的汉军中,有一张熟悉的面孔,便指而问:

“若非吾故人乎?

”汉骑司马吕马童一惊,马上也认出了对方,赶紧告诉身边的另一汉军将领王翳:

“此项王也。

”项羽对这两个人说: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

”于是,自刎而死。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胜利者总是有理。

所以,历朝历代的失败者,总是会被胜利者缚在耻辱柱上。

但韩美林说:

我就是要为失败的英雄立像!

中国最有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就为这位失败者写过一首流传千古的强者之歌,题曰《绝句》,只有二十个字,给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好汉,作出了最高的褒誉: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中国最有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是最早为项羽唱赞歌者。

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将项羽的传记,放在前为秦始皇,后为汉高祖的帝王本纪里,在那个动辄得咎的封建社会里,这种有胆有识的勇气,也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良知。

要知道他在写作《史记》时,已经是身陷缧绁的罪人,看来项羽的挺直腰杆的汉子精神,也是使他能够秉笔直书的力量。

李清照也是一位失败者,爱情,婚姻,家庭,事业,无不使这位具有高超才华的女子抱憾终身;司马迁也是一位失败者,受诬,冤狱,蚕室,幽闭,连做人的资格都丧失殆尽,唯有埋首在竹简中著书立说,苦度残年。

所以,这两位文学大师来写项羽这位历史上的大失败者,是再合适不过了。

美林对西楚霸王投注进去这么大的感情,也许和他本人也是一个经常失败的汉子有关。

几十年来,他饱尝或被高压,或被责难,或被修理的种种滋味,所以,他刀砍斧凿下雕刻出来的项王形象,不光是情态上的惟妙惟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贴合,心灵上的呼应。

试想一下,这位头戴盔甲,身披战袍,横刀马上,面江而立的西楚霸王,有数百米高,几乎等于一座山,兀立于滔滔长江之滨,那英雄末路的悲壮感,那虎死不倒架、虽败而不失尊严的英武感,这是怎样一种磅礴的气势啊!

我觉得,汉子精神,在当今中国,尤须张扬。

也许,近年来,读多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媚,而较少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刚健,所以,每当看到美林的雕塑绘画等大作品,马上就会涌上来此人真不愧为一条“汉子”的感喟,而且,他作品中所充满的那种“汉子精神”,也使我受到启发,得到鼓舞,因之激动不已。

翻开中国史,凡盛世,总是政治上产生大作为的时代,也是文化上产生大作品的时代。

乐山大佛,始建于盛唐的开元元年,而洛阳龙门石刻,也是到了盛唐,达到巅峰状态。

因此,我在想,当我们跨入21世纪,国家一天天富强起来,这尊西楚霸王的巨大雕像,在长江之滨矗立起来,这对走过百年耻辱之路的中国人来说,是很有一点象征意味的。

12.文中的“汉子精神”指的是怎样一种精神?

作者为什么认为“汉子精神,在当今中国,尤须张扬”?

(6分)

答:

 

答案 ①是一种站得稳、立得直、不屈不挠、无惧无畏的精神,是一种虎死不倒架、虽败而不失尊严的男子汉大丈夫气概。

②作者认为,当今中国多了些“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媚,少了些“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刚健。

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当今中国要是没有这种汉子精神,怎么能在21世纪雪洗上一个百年里所蒙受的耻辱,重振中华雄风?

13.韩美林为什么偏要为失败的英雄立像?

请说出两点理由。

(6分)

答:

 

答案 ①韩美林本身是一个经常失败的汉子,为失败的英雄立像,是精神上的贴合,心灵上的呼应。

②韩美林通过为失败英雄项羽立像,用项羽的精神和气概鼓舞和启发走过百年耻辱之路的中国人。

14.文中提到李清照和司马迁,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答案 衬托。

用李清照和司马迁两位文学大师受项羽精神的感召,败而不气馁,败而有骨气,从而留下千古绝唱,来衬托项羽挺直腰杆、顶天立地、败而不倒的英雄形象。

15.你认为在中国古代还有哪些人堪称“汉子”?

请举两例加以说明。

(7分)

答:

 

答案 比如“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激于义而死焉”“谈笑以死”的五位平民义士等。

说明略。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对他仰之弥高。

B.历观战史,水战用火攻,是颠扑不破的不二法门。

C.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D.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可能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事件有关。

答案 D

解析 蔚然成风:

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用此词形容人们购买轿车的热情不妥,应用“不断高涨”“有增无减”等。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

A.屈原遭受奸佞小人陷害,不愿苟活投江而死;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要“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

B.部分学校领导担心,高考的残酷竞争才是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山东省禁止中小学对学生考试成绩排名和双休日上课并非标本兼治的良方。

C.他回到山东老家,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岖的山道,那熟悉的乡音,那山东人所特有的幽默和爽朗的笑声。

D.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答案 A

解析 B项将“担心”改为“认为”,“部分学校领导”也有歧义。

C项“看到”与后面的“乡音”和“笑声”不搭配。

D项句式杂糅,应去掉“应该”或“较为安全”。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

①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

②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

③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

④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

⑤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

⑥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

A.①②④⑤⑥③B.①⑥②⑤③④

C.⑥②⑤①④③D.⑥⑤③①④②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⑥句紧承“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一句,并引起⑤句,③句是对⑤句的评价,①句另起一层,④句紧承①句,②句中“这时”照应④句。

19.以“马克思”作为首句的开头,将下面的长句改成由四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

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5分)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如椽巨笔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天才。

马克思 

答案 (马克思)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天才,他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了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他善于用如椽巨笔把天赋演绎到极致。

解析 本题考查长句变短句的能力。

首先通读句子,理出主干和枝叶(修饰成分),找出主干句,变复杂的修饰成分为枝叶句,然后连贯起来。

20.仿写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6分)

生活的艺术就是平衡的艺术,要装进一杯新泉,你就必须倒掉已有的陈水;要获得一枝玫瑰,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多一份独有的体验,__________________。

换一个角度来看,虽然倒掉了一杯陈水,但你拥有了一杯清泉;虽然__________________,但你获得了玫瑰;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你多了一份独有的体验。

答案 (示例)你就必须放弃到手的蔷薇 你就必须多一份心灵的创伤 放弃了蔷薇 遭受了心灵的创伤

五、写作(60分)

21.生活中有许多不恰当甚至错误的言论,请抓住其中的一则,写一篇驳论文,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道题目的立意范围比较宽广。

首先要确定你要批驳的对象,比如“偷卷是小事一件”“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雷锋是傻子”“老实人吃亏”等等。

然后考虑这些言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

弄清楚这些后,还要选好批驳的“突破口”,抓住敌论错误的根本所在去批驳。

常见的批驳方法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归谬法等。

可以批驳对方的论据,也可以批驳对方的论证;可以单是反驳,也可以立论和驳论相结合。

一般的写作思路是:

摆敌论——驳敌论。

批驳的过程可采用并列展开的横式结构,也可以采用逐层深入的纵式结构。

参考例文

评“老实人吃亏”

“老实人吃亏”,乍听起来会觉得很不公平,令人气愤,但要仔细想一想呢?

首先,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老实人?

如果老实人是指那些只知道吃嘴边的大饼的人,那么,“老实人吃亏”那是活该!

但如果老实人是指那些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人,那么,吃亏与否还须理论一番。

其次,“亏”与“不亏”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且不说“失马得福”与“得马得祸”的偶然与必然,只说“亏”与“不亏”在不同的人眼里就有不同的标准。

“聪明人”以缺斤短两为亏,从而斤斤计较;老实人以对不住良心有损人格为亏,从而落落大方。

所以,同一件事,亏与不亏,不同的人自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这正像水可以装在葫芦里面,也可以装在葫芦外面一样,只不过是思维的角度不同罢了。

所以说,每个人的行事都体现着各自的观点,各自衡量事物的标准,旁人大可不必打抱不平而“义愤填膺”。

再次,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有人吃亏是必然的。

然而,真正吃亏的是谁?

是“老实人”,还是“聪明人”?

我认为,亏还有真亏与不亏之分。

认为不赚便宜是亏,其实是不亏;认为没有同流合污,从而没有占到便宜、捞到油水是亏,其实也是不亏;而那些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