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2781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

《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安全管理清单.docx

质量安全管理清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

序号

管理制度名称

文本编号

1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

JHP/QSM01

2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JHP/QSM02

3

出场检验记录管理制度

JHP/QSM03

4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JHP/QSM04

5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JHP/QSM05

6

不安全食品召回管理制度

JHP/QSM06

7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管理制度

JHP/QSM07

8

其他制度

JHP/QSM08

1。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本经营单位按照法

定条件、要求从事食品经营活动,销售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凡进入本经营单位的食品都应当实行进货检查验收,审验供货方的经营资格(包括:

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验明食品合格证明和食品标识,索取相关票证。

应当检验检疫的,还应当向供货方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者由供货方签字或者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第三条

 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内容包括:

(一)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

(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认证认可标志;(三)商标、性能、用途、生产批号、产品标准号、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及其标准方式;(四)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的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五)限期使用商品的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鲜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六)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商品损坏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的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语。

第四条

 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农产品及其他食品,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上市销售。

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或市场设立的检测点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

第五条

经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

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六条

 按照食品广告指引购进食品时,要注意查验是否有虚假和

误导宣传的内容。

第七条

 做好食品进货查验工作,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工作,如实记

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保证食品进货查验记录真实,应统一保管,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接受行政执法部门的检查.

第八条

 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食品,应拒绝进货。

发现有假冒伪劣食品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为确保在生产加工环节过程中,杜绝因操作不慎造成损失及违反作业指导书等问题的发生,制定本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1、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车间、质检员、仓库管理员认真执行本规定.

2、车间认真按生产加工计划,及时安排组织生产,有下列情况造成损失的由当事人自负.

 3、生产加工的成品应严格执行葡萄酒原酒食品标准规定。

 4、辅助材料按消毒规定进行操作。

 5、仓库保管员必须按下达的生产加工通知单内容,准确无误的落实发放原料、辅料、添加剂。

错发、误发辅助材料的按公司有关规定处理。

 6、仓库保管员在工作中应积极配合车间生产,保证各种辅助材料数量的供给,因工作不慎、错发、擅自脱岗影响车间正常生产的按厂内有关规定处理。

7、对葡萄酒原酒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生产作业按规定方法和程序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8、生产过程分为一般工序和关键工序。

本厂葡萄酒生产的关键工序有:

原料验收、配料(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压榨,发酵(卫生控制等),除关键工序以外的生产工序为一般工序。

关键工序应重点控制。

 9、关键工序在工艺流程图,各环节应认真操作并对工艺操作作记录。

 10、生产结束后,各工序认真填写岗位工作记录,生产科长审核后,上报质检员进行出厂检验。

 11、各工序操作人员应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未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的按相应管理制度处理。

12、生产车间环境卫生班前、班后各清扫一遍,班后清理卫生完毕开启杀菌灯,时间不低于2小时,确保生产车间的卫生

3。

出场检验记录管理制度

1.最终产品的检验是全面考核产品质量是否满足客户的重要手段。

必须严格按产品标准、检验要求进行检验。

2。

检验员对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

3。

与最终产品相关的检验未完成或未通过时,不能进行产品的最终检验.

4。

如有合同要求时,应与用户和第三方一起对产品进行检验.

检验过程中发现的质量总是必须得到解决后才能发货。

5。

当某些检验和试验项目本公司不能进行时,由质检部委托有资格的单位进行检验。

6.最终检验项目完成后,由品控部检验技术人员或质量检验员判定最终产品是否合格,如产品判定为合格,填写“产品放行单"等出库手续.如判定为不合格,按《不合格控制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

7.每一次检验,质量检验员都应做好检验和试验记录,记录应及时、完整、清晰,并能准确地反映出最终产品实际质量状况。

8。

质量检验员应得到质量负责人的授权,并在授权的检验范围内实施质量检验工作。

4.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以及食品的安全,特制定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保证落实质量安全企业主体责任。

适用于公司内对质量安全有关的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

2、职责

2。

1质量负责人:

负责食品安全自查工作的协调、管理工作,批准食品安全自查方案和自查报告。

向公司管理层报告食品安全自查结果。

2.2自查组长:

提出自查小组名单,全面负责食品安全自查实施活动,食品安全自查审核方案和食品安全自查报告。

2.3质保部:

负责起草食品安全自查方案,组建食品安全自查小组,按照食品安全自查计划实施自查,起草自查报告.对不合格项目的整改、实施效果进行确认.

2.4自查小组成员:

按照食品安全自查计划及时实施自查,提交自查报告。

2.5受检部门:

在职责范围内,协助自查,负责本部门不合格项目的整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3、要求

草食品安全自查的策划自查频次:

每年不少于1次且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质保部每年初起草食品安全自查方案,在每个年度内所进行的安全自查,并覆盖所有的相关部门。

5.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目的:

为保证我司的食品生产安全,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国家有关法律,对食品从业人员实施统一的健康管理,为规范操作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适用范围:

适合公司所属的各生产,及各部门与食品有接触活动的相关人员的健康管理。

管理规定:

一、健康管理的范围和要求

健康体检的范围: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参加健康检查的食品从业人员具体范围包括:

生产、食品的分公司和生产包装容器等相关产品的生产车间的一线生产人员、质检人员、设备维修人员、原辅材料和成品仓库保管人员、食堂工作人员,仓库保管人员,后勤科各地基食堂工作人员,质检科从事检验的工作人员,质检科、设备科从事技术服务需要进入分公司生产车间的工作人员等.

食品从业的健康要求: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健康管理的组织办法

1、管理职责:

厂办负责联系开发区卫生防疫站负责各生产车间及相关部门的健康体检和健康证的办理、年检等工作.在体检过程中,如果发现弄虚作假导致不符合健康要求的人员进入直接解除食品饮料的岗位,将追究部门、生产车间正职领导的责任。

2、入厂体检:

凡公司每年新招的上述范围内的食品从业人员,均须经过入厂体检。

如果有员工调往需直接接触食品的岗位,也应立即办理健康证方可上岗。

由厂办指定开发区卫生防疫站为定点单位,进行入厂体检,并开展健康知识培训。

检查范围包括痢疾、伤寒、病毒型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肺结核、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等等。

3、根据体检结果上岗:

上述人员如果检查合格,健康知识考试合格,办理健康证,方可入厂从事食品方面的工作。

如果检查出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分公司办公室应通知所属部门,并申报分公司质检科,由所属部门安排其他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岗位,或者不予安排入厂。

4、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分公司办公室负责保管员工健康证,并建立员工健康档案,记录员工个人信息、从事的岗位、健康证办理的年限、最近一次体检时间、到期日期等信息,具体见附表《员工健康证信息台帐》。

5、健康证的年检:

健康证有效期为一年,分公司办公室负责员工健康证的年检,保证健康证合格有效。

通常在员工健康证到期前,分公司办公室联系当地疾控中心的授权指定单位,统一组织健康年检.

6、年检结果的处理: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食品饮料生产的工作。

如直接解除食品饮料生产的员工在任职过程中患有法律规定的传染性疾病,公司将有权将其调离岗位,安排至不直接接触食品饮料生产的岗位,员工必须服从岗位安排。

分公司办公室将健康证年检情况及时通知所属部门,如查出不合格人员应上报总经理。

健康证年检不合格的人员,如果属于暂时性的,管理者应安排休息,待身体恢复复检合格后才能继续上岗;如果是难以治愈的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管理者应安排其他适合的岗位,决不可继续留在原岗位。

分公司办公室应将健康证年检不合格的情况和相应人员安排情况详细记录在《员工健康证信息台帐》中。

7、监督检查:

质检科对每年的健康证年审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重点检查是否从事直接接触食品岗位的人员都纳入了健康证的管理,健康证年检不合格的人员,是否进行了妥善的安排.如果发现不合格的情况,应立即指出并责令做出正确处理,并对违规的部门或生产车间进行考核扣罚。

三、员工其他卫生管理规定

个人卫生要求: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衣着应外观整洁,做到常剪指甲、常理头发、经常洗澡等,经常保持个人卫生。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在进行操作接触食品前或便后以及接触污染物以后必须将手洗净,方可从事操作或接触食物。

食堂中出售直接入口食品时,除将手洗净,还必须使用工具售货。

 6.不安全食品召回管理制度

一、目的

 使进入流通领域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及时、

快速、完全的召回,避免或减少不安全食品的危害,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进入流通领域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

三、职责

 1、总经理负责产品召回的启动及审批。

 2、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产品召回的总体策划与监督。

 3、质量科负责食品安全危害的评估;仓库负责召回的具体实施;其他相关部门协助实施。

四、食品安全危害的调查和评估

 1、需要召回的不安全食品包括:

(1)已经诱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死亡的食品;

(2)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3)含有对特定人群可能引发健康危害的成份而在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上未予以标识,标识不全、不明。

(4)一般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如外包装不合格、外观不合格、感官质量不合格等。

 2、召回,是指公司对确认的已进入流通领域的不安全食品,通过换货、退货、补充或修正消费说明等方式,及时消除或减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动。

3、当获知公司产品可能存在安全危害或接到当地质监部门的食品安全危害调查书面通知时,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食品安全危害调查和食品安全危害评估,如有必要可委托国家认可的产品检验机构,实施相关的技术检测.食品安全危害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A、该食品引发的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或引发上述危害的可能性;B、不安全食品对主要消费人群的危害影响;C、危害的严重和紧急程度;D、危害发生的短期和长期后果。

4、食品安全危害调查和评估结果应汇报总经理,确认属于不安全食品的,应实施召回。

五、食品召回的实施

 1、食品召回由总经理启动,由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实施。

 2、根据评估结果确认需要实施召回时,经总经理宣布实施召回后,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查找原料仓库、车间、成品仓库、运输过程等各种环节的相关记录,确定受影响的产品数量、批号和去向

3、确定受影响产品的范围后,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应立即通知生产部门停止生产,有关销售者停止销售,通知消费者停止消费。

4、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根据危害产生的原因,确定召回方式,由总经理批准后,通知仓库、销售公司实施召回。

召回方式有:

对已经诱发或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死亡的食品,公司应将受影响产品全部收回。

 

5、销售公司根据产品召回原因、受影响产品批次填写《产品召回通知单》,用书面或邮件形式通知各相关方在规定日期内实施召回.

 6、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对食品召回的实施进行监督与跟踪.

 7、当公司启动食品召回后,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向当地质监部门报告.

 六、食品回收后的评估与处置

 1、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根据各相关方反馈回来的反馈单,确认所需召回的产品是否全部处于隔离状态。

 2、如未全部收回需召回产品,则根据危害风险程度通过媒介如报告、布告、新闻等形式通知消费者,详细说明危害类型,迅速收回产品,并明确召回数量。

 3、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应对已进行隔离的产品组织再次评估,根据危害等级、运输成本和货物价值等确定处置方案。

(1)对于一般不合格产品,如外观质量不合格、感官质量、理化指标不合格采取补救措施.

(2)对已经诱发或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死亡的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3)含有对特定人群可能引发健康危害的成份而在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上未予以标识,或标识不全、不明的,通过加贴说明、发布告示等方式进行补救

 4、处置方案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开具《召回/隔离产品处理通知单》,下达至各相关方,由各相关方对召回/隔离的产品进行处理。

 5、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对召回产品的处置进行监督与跟踪。

 6、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对不安全食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及预防方案,有关部门进行整改,防止此类问题的再发生。

 7、对召回食品的后处理应当有详细的记录, 并向当地质监部门报告。

7。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管理制度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危害,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处置管理制度。

一、基本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公司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公司各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分析、预测,要把好生产加工源头。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公司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公司各部门按各自职能负责应急处理各项工作.

(三)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公司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要立即作出反应,迅速制定及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四)依靠科学、加强协作。

要依靠科学妥善处理食品安全事故,公司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要协调好公司各部门各司其责、通力协作,必要的时候要及时寻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疾控中心、医疗单位等部门的协助。

二、组织管理

(一)向社会公示,欢迎广大消费者和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媒体进行社会监督。

(二)企业自觉接受质监、卫生、工商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抽检),做到积极配合,实事求是,决不弄虚作假欺骗检查,对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认真整改。

(三)公司成立公司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

1、负责检查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依照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组织生产,合法经营,做到企业诚信、自律,不违法、不违规、不制假、不售假。

2、负责教育企业全体员工,树立”以人为本,顾客第一,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诚信第一”的企业文化理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按照标准生产。

3、负责监督检查企业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持续运行.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做到环环扣紧,层层把关,凡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不准出厂,不准流入市场.

4、负责监督检查企业严格遵守国家食品标签标准和广告法规,不做任何夸大、虚假的企业产品宣传,自觉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正、健康的市场经营秩序。

5、负责产品安全质量自查。

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

6、负责制定和实施企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突发事件的危害,竭力杜绝各种乳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社会和企业的稳定与生命财产安全。

7、负责对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工作,研究制定相关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指挥和协调公司有关部门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等工作。

(四)企业产品投诉热线接到产品质量投诉,如有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立即向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安全领导小组接到食品质量突发事件报告后,应按照以下分类采取相应措施:

1、单起食品质量突发事件投诉、人数在1-2人,安全领导小组立即派相关人员到现场调查事故情况、分析事故确切原因.

2、单起食品质量突发事件投诉,人数在3人以上或两起及以上食品质量突发事件投诉,安全领导小组立即派相关人员到现场调查事故情况、分析事故确切原因,并及时寻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疾控中心、医疗单位的协助.

以上食品质量突发事件如经分析、排查,如确为公司产品引发的,应立即通知同批产品的相关客户并组织同批产品的紧急召回等,同时要联系好医疗单位作好对已食用本批产品的、可能发病的顾客的相关医疗措施.并且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书面报告,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协助解决.

3、出现下列情况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安全领导小组应在第一时间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书面报告,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领导采取事故应急措施,同时公司调动一切可用力量进行应急处理。

(1)一次出现由于食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发病人数在50人以上;

(2)发生群体性食用食品发病事故,并有人员死亡的;

(3)引发发病的食品扩散未得到控制,死亡人数在继续增加的;

(4)其它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故

(五)事故报告

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发展、处理进程等,每一起食品安全事故都必须有初次报告、进展报告和总结报告,以便于公司在相关方面改进及借鉴、总结。

1、初次报告内容:

发生事故的单位、地址;受害者的发病时间、发病人数、临床症状及体症;医疗单位、地址,抢救医疗的基本情况;事故现场采取的措施和调查处理的工作进度;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需相关部门协助事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事故的报送单位、签发人和联系电话及报送时间。

初次报告应在知悉事故后立即报告。

2、进展报告的内容:

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理进程、事故原因等,在进展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3、总结报告:

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发生和处理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理建议。

总结报告应在事故处理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上报。

三、应急保障

(一)

人员保障

1、安全领导小组可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组织公司有关部门人员参加事故应急的各方面工作。

2、安全领导小组应在日常加强应急处理相关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和组织应急事故处理的演练。

(二)物资保障

后勤部应及时提供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所需的一切设施、设备和物资.

(三)信息保障

在事故处理期间,安全领导小组及相关人员应确保24小时信息通讯畅通。

四、其它事项

1、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未能履行职责的,要对主要负责人及其他直接责任人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由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宣布解除应急程序.

8.其他制度

设备清洗消毒制度;

一,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生产所用设备、容器的清洗和消毒制度,规范车间生产线各工段班后的清洗作业,使清洗按一定要求、程序以保证生产所用设备和容器卫生达到标准,从而确保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达标。

二,适用范围

 生产所用设备和容器。

三,职责

 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设备及容器的清洗消毒.

四,要求

1.在整个消毒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确保反应釜、精馏塔和管道消毒达标,不得残留消毒液,不得造成二次洗涤,影响产品质量。

2。

建立《设备清洗消毒记录》,对设备的清洗消毒进行记录。

五.消毒方法

 1.所有设备、容器清洗应按照一洗、二冲、三消毒、四保洁的顺序进行操作,禁止使用不洁净的未经消毒的设备.

2。

清洗时对设备先用适量的清洁剂进行清洗,再用清水重复冲洗,清洗完后再进行消毒.

3.使用药物进行消毒时,消毒液的浓度,消毒的时间必须严格按照消毒液的说明进行:

如果使用含氯消毒剂,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250mg/L。

4。

大的生产设备,应首先经过清洗再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小的生产设备应全部浸泡在液体中,浸泡时间5分钟以上。

 5。

使用紫外线杀菌消毒,杀菌时间为30-40分钟。

 6。

使用消毒剂,必须注意可用于食品消毒字样,并注意失效期,不得使用失效的消毒剂.

 7。

经消毒的生产设备应在清洁的场所存放,不得与其他杂物混放,防止重复污染,车间场所应当每天清洗、消毒保持清洁。

 8。

经过清洗消毒后的生产设备,感官要保持光洁干净,不得沾染肉眼可见物。

 9。

各班次班前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和润滑,下班前对设备进行外表清洗,除去设备外部残留物,对各部件进行擦拭和注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