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3761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docx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

在硝烟弥漫的祖国,在不属于自己的天下,豪气曾经很冲天的卡扎菲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别看生前如何不屈,好像谁也不怕似的,当面对新政权的枪口,卡扎菲或许本能地想到生命是多么美好,遥远的远东中国还有那么多同情他的人,老婆孩子孙子都在哪里?

于是惊恐地哀求:

“不要开枪!

”一切都晚了,在血流满面,神色恍惚之后,萨达姆、拉登们在真主的世界里笑迎他的到来。

不过,笔者王锦思觉得,卡扎菲死去使得这场战争失去了最大的悬念,在埋葬卡扎菲的同时,也埋葬了诸多秘密,也许以后没有谁能够告诉我们。

1969年9月1日,相当于张学良一样大的年龄就成为东北最高领导的时候,年仅28岁的上尉通讯连长卡扎菲发动政变,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一步步与美国相对抗。

遭到几次打击之后,采取非常规手段进行报复,卡扎菲对各类恐怖事件不是“支持”就是“祝贺”,有时甚至宣称“正在帮助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进行训练”。

影响最大的涉嫌利比亚的恐怖行动是1988年12月21日,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机在苏格兰小镇洛克比上空爆炸坠毁,造成机上259人和地面11人丧生,其中包括189名美国人。

这次炸弹袭击被视为九一一袭击事件发生前最严重的恐怖活动。

此次事件亦重挫泛美航空(美国曾经的载旗航空公司),该公司在空难发生的三年之后宣告破产。

后来利比亚承认自己所为,并给与赔偿,但是卡扎菲并没有谈及自己扮演什么角色,具体下达了哪些指令。

显然,这些细节仍然很重要。

人们也会疑问,利比亚制造洛克比空难的动机是什么?

中国人恐怕关心的是,卡扎菲是否在台湾受训,积极反对红色中国的原因难道受此影响?

1960年代,当中国输出革命之际,卡扎菲不来大陆,却在台湾以反共为目的开办的“政战学校远朋班”接受短期军训,有可能得到过蒋介石的接见,让这个非洲青年颇感激动,还会几句你好、谢谢之类的简单中文。

1969年,担任通信兵营指挥官的卡扎菲发动政变,当时台军顾问支持,使政变成功,所以卡扎菲对台湾一直心存感激。

2006年初,卡扎菲长子赛义夫赴台访问,并晋见陈水扁。

同年五月,陈水扁与卡扎菲会面。

目前利比亚仍是台当局在北非唯一有“驻馆”的国家。

卡扎菲是非洲与中国建交国家中唯一一个支持台独势力的领导人。

笔者王锦思和许多中国人最关心的是,卡扎菲政权是否要来中国求购核武器,开价20亿美元。

有的消息如是说。

据说理所当然被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周总理当成笑谈,说出多少钱也不卖,中国不会改变立场。

2004年,卡扎菲在世界禁核问题上屈服,国际原子能机构封存利国核图纸,发现了中文图纸,国际一时揣测万端。

我国发言人称中国是反核扩散的。

据称此事牵扯到了巴基斯坦“核之父”卡迪尔汗,卡扎菲故意难看中国。

云云。

卡扎菲是否有意陷害中国,这也成为难解谜团。

为什么许多中国人同情支持卡扎菲,他却不领情,甚至故意设置障碍,卡扎菲不知如何解答。

中国的国民大都在在利比亚当劳工卖力气。

利比亚的大油田从来没有中企的份,去竞标都是第一轮被淘汰出局。

吸取教训后,老油条的中石油暗度陈仓,通过收购在利比亚有资产的外国公司当包工头。

中石油以为卡扎菲像中国消费者那样好忽悠那,结果再次被识破了的卡扎菲挡在门外。

2006年,中国在北京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峰会,非洲49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来了48个都是总统或者总理,最次也是外长,卡扎菲指派个外交部副部长指责中国来非洲掠夺资源,让东道主中国难堪。

卡扎菲所作所为,真对不起同情他的几千万中国人,简直是忘恩负义。

据悉,卡扎菲是在苏尔特的一处水泥洞附近被抓获的,他身上的金枪则被执政当局武装人员缴获。

行踪被发现后的卡扎菲高喊“别开枪,别开枪”,结果,许多人向他开火。

执政当局武装的一名士兵说,他在现场目睹了卡扎菲被9毫米子弹击中下半身的过程。

卡扎菲被俘仍然不能幸免,况且被乱枪击中,命根子被废,看来因为民愤极大。

不过他的死并非没有贡献,世界各地残余的独裁者这几天肯定觳觫不已,基于此,应该说卡扎菲虽独裁,但是因为身死,却为世界民主进程给以极大推进。

利比亚反对派为何要排斥中国

王锦思

中国一直把卡扎菲的对立面叫“反对派”,卡扎菲则将其称为“老鼠”和外国“代理人”。

这显然是一个带有道德和感情评判的名字,就像把和城管对抗的人叫刁民还是良民都大有玄机。

其实人家“反对派”有个很不错的名字——“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

反对派的武装,本来叫“利比亚国民解放军”,前身为利比亚人民军。

以前咱们不叫,就说明不看好这股政治势力。

不错,抗击西方轰炸在中国是个赢得欢迎的态度,但是现在的中国,将不得不追随西方承认反对派,也必须和反对派这股政治势力打交道,因为他们掌握了利比亚的政权。

国际政治纷繁复杂,和哪个国家搞好关系,就决定了自己利益的多少。

50年代中国和苏联关系好,得到援助不少,但是学习苏联那套东西给中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同样,在利比亚内战初期,站在反对派一面还是卡扎菲一面也是个冒险的买卖。

以结果来看,最初支持反对派就如同买上了一支原始股,押宝押对了,掌声雷动;押错了,自己被迫硬着头皮周旋。

中国从最初谴责反对派内战北约轰炸,到现在支持反对派,态度明显变化,也是为了利益考虑。

看走眼的中国错过了一支“原始股”,或许将吞下一枚苦果。

利比亚的原油储藏量达464亿桶,居世界第9位,非洲首位。

据商务部透露,利比亚约3%的石油出口流向中国。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版》报道,利比亚反对派控制的石油公司发言人本周表示,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曾对利比亚反对派采取敌对立场的国家,今后在从利比亚获得新的石油合同方面将会有麻烦,难以获得新的勘探特许权。

不仅如此,反对派还说要论功行赏,哪个国家支持大,就给那个国家利益多。

显然,中国可能被排斥在利比亚重建好机会之外。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25日说,反对派今后将根据其他国家在利比亚冲突中对反对派的支持和贡献施以“回报”,相应得到奖励。

“我们承诺照顾那些帮助过我们的国家,尤其是在利比亚发展建设方面。

”阿卜杜勒—贾利勒说,“我们将根据它们给我们的支持回报它们。

”据《纽约时报》分析,西方国家尤其是北约国家,通过为利比亚反对派提供帮助,换取了在利比亚石油开采优先权。

能源业界传言,作为第一个承认全国过渡委员会的国家,法国将因在援助反对派方面扮演早期和决定性角色而在“后卡扎菲时代”获得能源合同“奖励”。

卡塔尔是第一个承认全国过渡委员会的阿拉伯国家,卡塔尔石油企业有望首次进入利比亚。

利比亚反对派也说确保中国此前在利比亚的经济利益,遵守现有的合同,比如石油公司各种投资,劳务输出等机会,这证明反对派也算讲究。

但是未来的利比亚将会疏远甚至排斥中国的积极参与,起码反对派目前的态度如此。

如果利比亚反对派兑现了这些许诺,那么意味着黄金时机已经错过,中国眼看着别人挣钱发财,可能失去利比亚重建良机。

如果利比亚反对派只是说着玩,最后按市场规则办事,中国还有获取红利的机会。

同时也表明,西方国家袭击卡扎菲并不全然为了经济利益而来。

起码现在伊拉克重建和石油产业,中国的机会就多于美国等西方国家。

看来根据局势变化,调整政治立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卡扎菲为何总对中国制造矛盾

王锦思

最近,美国北约袭击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现在每天惶惶不可终日,朝不保夕,饱尝世间冷暖。

笔者王锦思注意到,卡扎菲,和遥远的中国,并非毫无瓜葛,曾经多次制造矛盾,气恼中国人民。

1969年,当中国人民高喊毛主席语录“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当“副统帅”林彪“阴谋篡党夺权”,谋害伟大领袖毛主席之际,在遥远的非洲大陆,比林彪小28岁还带拐弯的28岁利比亚青年军官卡扎菲发动军事政变成功,推翻伊德里斯王朝,成为利比亚的最高领导人至今。

1960年代,当中国输出革命之际,卡扎菲不来大陆,却在台湾以反共为目的开办的“政战学校远朋班”接受短期军训,有可能得到过蒋介石的接见,让这个非洲青年颇感激动,还会几句你好、谢谢之类的简单中文。

1969年,担任通信兵营指挥官的卡扎菲发动政变,当时台军顾问、通讯专家俞湘镀少校和叶秉中上尉,据传在他命令下,关闭了全军通讯系统,使政变成功,所以卡扎菲对台湾一直心存感激。

2006年初,卡扎菲长子赛义夫赴台访问,并晋见陈水扁。

同年五月,陈水扁与卡扎菲会面。

目前利比亚仍是台当局在北非唯一有“驻馆”的国家。

卡扎菲是非洲与中国建交国家中唯一一个支持台独势力的领导人。

卡扎菲上台后,要来中国求购核武器,开价20亿美元。

小毛孩子不知天高地厚、开什么国际玩笑,理所当然被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周总理当成笑谈,说出多少钱也不卖,中国不会改变立场。

2004年,卡扎菲在世界禁核问题上屈服,国际原子能机构封存利国核图纸,发现了中文图纸,国际一时揣测万端。

我国发言人称中国是反核扩散的。

据称此事牵扯到了巴基斯坦“核之父”卡迪尔汗,卡扎菲故意难看中国。

云云。

卡扎菲一直很有理想,要统一阿拉伯,梦想统一非洲。

但是细胳膊细腿先天不足,注定难有大作为,不仅是笔者王锦思,许多人也看得出来。

70年代,乌干达暴君阿明与坦桑尼亚冲突,中国在坦桑尼亚有军官教导队,也就是军事顾问,以中国的59坦克、歼6歼7大举反攻,兵临乌干达首都。

卡扎菲御驾亲征协助乌干达,结果再次被中国教官带领的坦桑尼亚军打败,卡扎菲差点死在战场上。

世界第二的中国的国民大都在在利比亚当劳工卖力气。

利比亚的大油田从来没有中企的份,去竞标都是第一轮被淘汰出局。

吸取教训后,老油条的中石油暗度陈仓,通过收购在利比亚有资产的外国公司当包工头。

中石油以为卡扎菲像中国消费者那样好忽悠那,结果再次被识破了的卡扎菲挡在门外。

2006年,中国在北京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峰会,非洲49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来了48个都是总统或者总理,最次也是外长,卡扎菲指派个外交部副部长指责中国来非洲掠夺资源,让东道主中国难堪,下不了台,简直是岂有此理!

这次安理会表决,中国不支持使用武力,也不反对禁飞区,这种态度不卑不亢,谁都不得罪。

号称非洲之主的卡扎菲再尊贵的身价也得东躲西藏。

是最终成为胜利的古巴卡斯特罗,还是成为家破人亡的伊拉克萨达姆,几个月内就有分晓。

笔者王锦思希望无辜的百姓少点遭殃。

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利比亚反对派武装在8月23日占领了卡扎菲的权力中心阿齐齐亚兵营。

卡扎菲的行踪仍然不明,不过24日还发表讲话,称撤离阿齐齐亚兵营是战术性动作,在对抗“侵略”斗争中,他要么胜利要么战死。

笔者王锦思揣测,山穷水尽的卡扎菲能翻盘胜利吗?

能战死吗?

就像五天前世界上和卡扎菲等人还认为的黎波里还将继续坚守很长时间,却突然被占领一样,谁也无法确认他的命运究竟如何,他的最后命运可能像哪些人?

像朱允炆,可能性10%:

明惠帝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在靖难之变后下落不明。

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

以卡扎菲的性格而言,他不想这么悄无声息、窝窝囊囊的消失。

他要是像了,他所谓的战斗到底就是个彻彻底底的谎言。

像亚历山大一世,卡扎菲性格被国内外认为两人相似度90%,反败为胜相似可能性2%:

亚历山大一世,是19世纪初叶欧洲各国君主反革命神圣同盟的霸主沙皇,自幼在祖母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宫廷里长大,虚伪、残忍,为了挽救日趋灭亡的沙皇制度,一方面以刀剑向外宣场国威,另一方面又在国内以“自由”、“为大众谋福利”这一套笼络人心,利比亚国内外认为卡扎菲也这样做法。

亚历山大是通过杀死自己的父亲登上皇位,卡扎菲则发动政变取得政权。

当拿破仑发动对俄国的进攻,攻占莫斯科。

亚历山大对拿破仑的要求不予理睬,决心将战争进行到底。

拿破仑不得不撤出莫斯科,亚历山大命令俄军全线追击,法军伤亡惨重。

亚历山大率军从维尔纽斯出发,攻占法国首都巴黎,同盟国赞不绝口,亚历山大为俄罗斯帝国赢得了无限的荣耀。

从国际局势和利比亚卡扎菲实力来看,他已经无法像亚力山大那样翻盘,更遑论攻占纽约、华盛顿、北约总部布鲁塞尔。

像墨索里尼被绞死暴尸,可能性90%:

贝尼托·墨索里尼,意大利法西斯党魁,独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

1922年至1943年期间任意大利王国首相。

墨索里尼在1925年1月宣布国家法西斯党为意大利唯一合法政党,从而建立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独裁的统治。

墨索里尼与德国总理希特勒于1939年5月22日签订意德钢铁条约。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正式加入轴心国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5年4月27日,墨索里尼在逃亡途中被游击队发现并俘虏,翌日,墨索里尼和他的情人克拉拉·贝塔西在科莫省梅泽格拉被枪决。

后被愤怒的群众暴尸。

尽管卡扎菲国内有忠实的追随者,但是反对者的力量更大,不排除有墨索里尼的命运。

像萨达姆可能性60%,藏匿起来后被抓起来然后审判处死。

萨达姆·侯赛因,,伊拉克第五任总统(1979年7月16日—2003年4月9日),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

美军2003年4月9日占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后,包括萨达姆父子在内的伊拉克前高级官员突然集体“蒸发”。

萨达姆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7月22日被美军打死。

 2003年12月14日,萨达姆在家乡提克里特一处阴暗潮湿的地道里被捕。

2006年12月30日,萨达姆因“杜贾尔村案”被处以绞刑。

卡扎菲如果知道有萨达姆这样的命运,慷慨赴死也不是没有可能,否则他让全世界的粉丝失望了。

像本·拉登可能性80%,本·拉登是基地组织的首领,现被指为美国2001年“9·11”袭击事件的幕后总策划人,“世界上最大的通缉犯”。

本·拉登一直被普遍认为藏身于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一带。

5月1日清晨,美国中央情报局准军事部队与美国海军精锐部队第六海豹突击队乘坐直升机联手执行了此次突袭任务,本·拉登头部中弹当场死亡。

美国动用航空母舰将本拉登尸体葬于北阿拉伯海。

如果卡扎菲藏匿许久,在毫无准备下,被突然击毙这种结局可能进行较大,但也是一个他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像蒋介石可能性为零:

蒋介石(1887.10.31—1975.4.5),名中正,字介石。

浙江奉化人。

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

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同年败退台湾后,历任“总统”及国民党总裁,1975年4月5日于台北去世。

蒋介石能够常驻台湾,离不开美国的支持。

卡扎菲由于国际上没有朋友,更没有美国这样强有力的支持,在海外有处栖身的势力范围、发号施令已经绝不可能。

像黄继光、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

在反对派武装激烈进攻和北约轰炸支援下,卡扎菲和他的残兵败将不排除拼死一战,考虑到上述几种命运的羞耻和不堪,年过花甲的卡扎菲大叔也可能像黄继光、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那样,手持轻型武器,或者堵反对派的枪眼,或者炸前行路上的碉堡,或者弹尽粮绝自尽。

那样的卡扎菲将会具有传奇色彩,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赢得许多人对他的敬佩。

他敢于不敢,他能与不能,只有他自己知道!

因为有媒体约笔者王锦思写了这种猜想,我才纸上谈兵一个小时,要不咱中国人哪来这闲工夫写那个遥远的统治者的命运啊!

王锦思

风声鹤唳、兵临城下、大兵压境,利比亚卡扎菲政权面临最后的绝境。

这是卡扎菲执政三十多年来第一次如此狼狈,失去儿子生命之后,他将可能献出自己的生命。

但是卡扎菲也许无暇想到,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遥远的亚洲大陆的东部,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有许多人还为他祈祷,痛骂反对派汉奸,痛骂北约美国合伙欺负人。

笔者王锦思认识一位中国人,他在多年前北约美军袭击伊拉克的时候,就希望萨达姆顽强抵抗,他为萨达姆每个小胜利而激动万分。

闻之萨达姆被从地道里揪出后如丧考妣,好几天沉默寡言。

这次卡扎菲抵抗了半年,他也为之叫好。

但卡扎菲大势已去,他又郁闷了。

这种富有同情心的中国人其实不在少数。

萨达姆在天之灵应该感到欣慰了,卡扎菲也该高兴才是。

当中国人为自身各种问题、焦头烂额之际,还有许多中国人为他们分神,多么高尚的国际主义情操啊。

远在法国巴黎的中国华侨宋鲁郑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为卡扎菲政权摇旗呐喊出谋划策,可惜卡扎菲听不到这个中国诸葛亮的计策。

那么笔者王锦思要问,为何一部分中国人支持同情卡扎菲大叔?

传统上中国人同情弱者,扶危济困侠义之风盛行,但也免不了那么多中国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成为饿殍,恃强凌弱者也不乏其例。

历史上的非洲和中国难兄难弟,遭受西方白人殖民者的侵略奴役。

新中国成立以来,宣传机器大力开动,说非洲是我们的兄弟,中国历来支持非洲各个民族独立解放运动,扶持非洲各国独立。

同时认为西方弱肉强食的本性和强权即公理的逻辑----联合国决议明明是设立禁飞区,实行武器禁运,北约却攻击地面的坦克、海上的军舰、城市的电视台,同时向反政府力量提供武器。

长期以来间接扶植的非洲国家竟然被西方再次轰炸,无疑激起许多中国人的愤怒,说太他妈欺负人啦。

我国媒体一再宣传西方滥杀无辜,宣传西方民众也反对轰炸利比亚。

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在报道上极尽煽情,反复联篇累牍报道北约轰炸和反对派袭击造成平民死亡,而对卡扎菲政权的独裁本质和草菅人命很少提及,无疑让许多中国人以为北约滥杀无辜,卡扎菲爱民如子,并且敢于挑战全球任何大国,不受任何大国的摆布,凝聚热血和精神,让中国似曾相识,看到自己的影子,于是卡扎菲成为中国人心中的悲情英雄,如同中国历史上的某些似曾相识的人物,比如毛泽东等。

中国人深信不已这是一场侵略战争。

宋鲁郑因此深情希望“卡扎菲上校,还是要挺住。

还有人用反讽的口吻解读中国人为什么要支持卡扎菲。

一,因为卡扎菲是一个独裁者,而我们中国人喜欢独裁。

如果没有独裁,我们中国人的日子一天都不能过下去。

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卡扎菲这样的人,一个人可以做40多年的领袖,免得我们去选举这么麻烦。

二,因为卡扎菲西方人不喜欢。

西方人不喜欢的,我们就应该喜欢。

我们决不能与西方人一个鼻孔出气。

虽然马克思也是西方人,虽然西方的电影我们可以喜欢,西方的手机我们可以喜欢,但西方的制度我们是必须坚决抵制的。

不然,我们大家都会没有脸去见祖宗。

三,因为卡扎菲很有钱。

据说卡扎菲一家在西方的资产达到了几百个亿美元。

这说明他是一个很成功的人士。

我们中国的官员与他相比,也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我们必须向卡扎菲学习,把学会赚钱当做人生的第一要务。

有个叫“方贰”的网友说,单位里有几位每天看《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的老顽固趁值班间的闲余正在聊利比亚的局势。

他侧首旁听了片刻,只听得他们口口声声说西方坏,说北约霸道,说美国为石油等经济利益不惜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战争。

他禁不住大笑几声,他们于是便困惑的询问为何发笑。

他比喻村支书当了几十年。

势力庞大,独断专横、飞扬跋扈。

有一些村民准备起来反对他,几个邻村有实力的人家看不下去了,他们与村内的反对派开始接触,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培育村内的反支书派势力。

他问这些老顽固。

按理说村内的事务由村民自决,可是外村人为什么要同情弱者而伸出援手呢?

为什么在座的几位在当时也看不习惯某些人的蛮横而暗中支持村内悄然滋生的反对派呢?

这道理是不是和利比亚一样?

他们语塞。

或许同情支持卡扎菲的中国人不了解或不在乎如下事实,那就是利比亚卡扎菲是非洲与中国建交国家中唯一一个支持台独势力的领导人。

2006年,中国在北京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峰会,非洲49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来了48个都是总统或者总理,最次也是外长,卡扎菲指派个外交部副部长指责中国来非洲掠夺资源,让东道主中国难堪,下不了台!

或许报以同情的中国人不在乎卡扎菲的过节,这无疑更显得大爱无疆,但严峻的现实是,卡扎菲的命运不取决中国,尤其不取决于不掌握利比亚命运的部分同情支持卡扎菲的中国民众。

以前,部分利比亚群众高呼:

“中国人滚出利比亚!

”的激进话,就是因为中国支持卡扎菲。

利比亚群众甚至打出了中文标语:

我们痛恨卡扎菲!

这意思就是告诉中国人:

求求你们,不要再为虎作伥,支持卡扎菲镇压利比亚人民了。

此前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官方媒体都还对卡扎菲政权抱有希望,认为反对派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抑或是西方国家操纵的傀儡。

但是利比亚反对派已占领首都的黎波里的国际机场和一个军火库。

反对卡扎菲的游行示威者也已走上首都的黎波里的数个街区街道。

由此可见,卡扎菲并不是深得人心。

其实,联合国、欧盟和非盟对利反对派的支持已经很久,中国想保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是不能公开反对轰炸利比亚。

考虑到长远的关系,只能观望一段时间。

一看卡扎菲大势已去,机灵的中国政府见机不可失,急忙向利比亚提供首批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交给的是反对派,而不是卡扎菲,证明中国彻底放弃了对卡扎菲的幻想。

如果说四十年前左右,中国支持非洲上下一致的话,那么现在对于卡扎菲的支持,已经明显分野了。

尽管部分中国人继续支持卡扎菲,但是中国政府已经从谴责北约轰炸、呼吁停止军事行动后转变为默许,虽然不好意思直接说支持反对派,但是以人道主义物资捐助为由接触,避免了自身尴尬,又可保持联系,为日后建交打下基础。

李云雷:

我们能否理解卡扎菲?

——读《卡扎菲小说选》进入专题:

卡扎菲

●李云雷《卡扎菲小说选》,是三四年前在旧书摊上买的,买来后浏览了一下,一直放在书架上,没有细读。

现在利比亚战火纷飞,又勾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找出来,很快就读完了。

此书由李荣建译、仲跻坤校,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印数5千册,全书109页,共收入12篇作品,有12幅插图,前有卡扎菲的照片。

此书虽然名为《卡扎菲小说选》,但是其中的作品和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小说”并不相同,很少有故事、人物、情节,更接近于我们所说的散文或随笔,所以在版权页上除了归类于“短篇小说”之外,另也加列了“随笔”一条。

但是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也可以窥到这位利比亚总统的思想,以及他的思想方法,或许有助于加深对卡扎菲以及当前利比亚局势的认识,以下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卡扎菲的思想做一些简要的概括与分析。

1、城市与乡村

此书收入的前四篇文章,分别名为《城市》、《乡村啊,乡村》、《大地啊,大地》、《宇航员自杀》,这四篇文章可以说构成了一组“专题”,集中表述了卡扎菲对城市文明与城市生活的批判,以及对乡村生活方式的热爱、眷恋与向往。

在卡扎菲看来,“城市是生活的梦魇,而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是生活的乐园。

它很久以前就是这样,更不要说是现在了。

每样事物都会有城市生活所要求的物质价钱。

城市越先进、越发展,就会越复杂,距离友爱精神和社会道德越远。

以至于在城里,同一座楼的居民相互竟不认识,特别是楼大了更是如此。

人们的身份、关系都成了号码……。

住在同一条街上的人彼此不认识,因为他们并非是相互选择了对方,而是发现他们自己同住在一条大街、一条小巷,事先并没有什么约定,也不是亲缘关系把他们聚集在一起的。

相反,城市倒硬是把亲人都拆散了,让父子、母子,有时甚至连夫妻都分离开,而把冤家对头、相互毫不相干的人硬拉扯在一起。

城市就是这样:

在拆散亲人的同时,把不相干的人硬塞在一起。

”(《城市》)

在这里,卡扎菲对城市生活的批判,集中在这样三个方面:

一是“每样事物都会有城市生活所要求的物质价钱”,这里所批判的是资本主义及其价值观念,即将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二是城市生活的符号性、抽象性,人们借以辨别个人身份的只是“号码”,而忽略了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丰富性;三是城市生活方式对传统乡村生活方式的破坏,主要是“陌生人社会”对“熟人社会”的破坏,人们疏离了传统与亲情,置身于荒漠一样的城市生活中,在卡扎菲看来,这是一种扭曲的、不自然的生活方式。

于是,卡扎菲大声呼吁,“逃走吧!

逃出城市!

远离烟雾!

远离令人窒息的二氧化碳!

远离有毒的一氧化碳!

远离那种黏黏糊糊的潮湿!

远离种种臭气和毒气!

逃离开那种慵懒、凝滞、令人厌倦、烦闷、呵欠不断的氛围!

逃离开城市的梦魇!

赶快从它的压迫下抽出身来!

摆脱开那些墙壁、回廊和把你们紧锁在里面的重重门户!

救救你们的耳朵,让它们别再听到那些喧闹的嘈杂声,别再听到那些吵吵嚷嚷和大喊大叫声,别再听到风吹电缆的嗡嗡声、敲钟打铃的叮当声和发动机的轰轰隆隆声!

逃离那令人心烦意乱的氛围,那令人不安的空间,那封闭紧锁的场所!

城市是限制人们的视野、消磨人们精力的地方。

别再过这种像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