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3822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 小说阅读.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小说阅读

专题九 小说阅读

即时练

(计时:

45分钟 满分:

50分)

频考点39~46 小说阅读专练

1.(2015·宁夏银川九中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酒 酿 王

凌鼎年

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上老老少少都翘起大拇指,没有不说呱呱叫的。

古庙镇人黄、王不分,大伙习惯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

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

据说小钵头酒酿比大钵头酒酿难做,因此做酒酿小生意的,都习惯用大钵头,不敢轻易改用小钵头,单凭这一点,黄阿二就区别于其他做酒酿买卖的。

古庙镇人只要一听那吆喝就知道是“酒酿王”来了。

别人喊“酒酿——酒酿来——”他喊“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酒酿王的嗓音很浑厚,有一种穿透力,能穿过门墙,撞入人们的耳膜。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听到酒酿王的吆喝,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可以说已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或者说是一种民俗。

古庙镇的人偏好吃酒酿有些年头了,来了客,端碗酒酿小圆子,乃待客的一种,既不破费多少,也还上得台面,那些老吃客十有八九认准酒酿王的酒酿。

据他们说,一上口就能吃出是不是酒酿王做的酒酿。

每每这时,黄阿二脸上就浮现出一种满足,一种得意来。

用他的话说,有老吃客的这些评价,比吃人参还补。

酒酿王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

但黄阿二坚持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

通常他九点钟骑了黄鱼车笃悠悠地走街串巷,一路骑过去,一路吆喝过去。

黄阿二常说:

他做酒酿买卖,一半是为了能吆喝上这几声。

只要每日里这么吆喝一嗓子,通体舒畅。

若待在家里只吃不做,不吆喝,不出一个月保管憋出病来。

黄阿二的酒酿常常是不到吃中饭就卖光了。

下午,他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

黄阿二说:

泡澡、喝茶乃人生的两大享受,神仙也不过如此。

天长日久,他有了不少茶友、浴友,每日里聚在一起,嚼起来没有啥话题避讳的。

有位老茶友对他说:

“你的酒酿,牌子已做出了,生意这么好,何不多做点?

”“我只有一双手。

”黄阿二说了这话再不多言。

有位浴友替他出主意说:

“那请一两个帮手嘛,你还可过过老板瘾呢。

只要指点指点,指派指派,人又省力,钱又多赚,这等好事别人想觅也觅不来。

”黄阿二默默半晌后说:

“我这人命贱,自己不动手做,比死还难受。

再说了,自己做放心。

做好做坏,心里有底。

”黄阿二的酒酿总比别家的甜,比别家的香,比别家的酒酿汤多,问他有啥诀窍,他搔搔头说:

“能有啥诀窍,凭良心做,凭经验做。

”其他,他就实在说不出啥了。

黄阿二的酒酿不论斤不论两,论钵头的,一小钵头一买,连钵头买也可,用锅用盆来倒回去也行。

他的酒酿打出牌子,不挑不拣,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比比看,挑挑看,他就不卖。

老主顾都知道,黄阿二的酒酿钵钵一样,无需挑挑拣拣的,否则,咋叫“酒酿王”?

有时碰到孤老太孤老头,只要买一点点的,黄阿二就取出一把毛竹片刀来,把小钵头里的酒酿一划二或一划四,你这次拿回家称是这分量,下回买,准仍是这些分量。

从无短斤缺两的。

古庙镇的人都说:

如今像黄阿二这样信得过的生意人越来越少。

有次,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说有批上海客户慕他酒酿王的名,点名要吃他酿的小钵头酒酿。

公司准备连钵头买,钱可以预付。

黄阿二说:

“可以。

但每天只有三十钵头,若要五十钵头只能分两天交货。

”那怎么行。

公司总经理表示价钱上可以提高点。

谁知黄阿二说做五十钵头质量上就难保证了。

只能一天三十钵头。

要就要,不要拉倒,没啥商量的。

听惯了黄阿二的吆喝,几回不听见,就有人问:

“酒酿王这两天怎么没来?

”往往这话还在耳边,那“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的吆喝声就传来了。

最近,连着好几日未听到酒酿王的吆喝声了,生活中仿佛缺了什么。

一打听,原来黄阿二病了。

大家怪想念黄阿二的,几个老茶友、老浴友结伴前去看望他,进了门,大伙儿一起吆喝了一声:

“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黄阿二听后浑身一震,他撑起身来说:

“你们这一声吆喝,对我来说,比吃啥药都强,这不,毛病好了一半。

(摘自《第五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人们开始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由于“酒酿黄”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加上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最好最受欢迎,因而人们干脆叫他“酒酿王”。

B.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黄阿二以“自己坚持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为理由拒绝了这个要求。

C.黄阿二卖酒酿打出了牌子,不允许顾客挑拣,只能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挑拣,他就不卖。

这也侧面反映了他对自己酒酿的品质和重量十分自信。

D.从情节方面看,这则小小说有一定的故事性,主人公黄阿二的性格,主要不是通过故事情节,而是通过黄阿二的语言来展现的。

E.上午卖酒酿,下午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

与茶友、浴友们谈天说地,黄阿二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十分的满足,认为自己过的就是神仙般的日子。

(2)与其他人的酒酿相比,黄阿二的酒酿有什么不同特点?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小小说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黄阿二这一人物形象。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阿二坚持不扩大经营规模,每天只卖三十钵酒酿,你怎样看待他的这种做法?

请结合小说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项的“人们干脆叫他‘酒酿王’”说法错误。

文中是说“听起来总像酒酿王。

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

B项有关拒绝理由概括错误。

黄阿二不肯多做酒酿,主要是怕酒酿的品质得不到保证。

D项,这篇小说通过情节、细节和人物语言等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的是小人物的琐事,这样的写法,真实生动,也不能说就缺少故事情节和故事性。

答案 

(1)CE

(2)①酿造的方式独特。

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

②叫卖的方式特别,别人喊“酒酿——卖酒酿来——”,他喊“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

③质量好,黄阿二的酒酿总比别家的甜,比别家的香,比别家的酒酿汤多。

④特别畅销,他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

(答三点即得6分)

(3)①酿酒技艺高,他酿的酒酿不仅与众不同,而且还深得大家的喜爱。

②讲诚信,卖的酒酿既质量好,又不会短斤缺两。

③做事有原则,既坚持自己亲手做酒酿,也不为了赚钱而多做酒酿。

④勤劳质朴,自己不动手做酒酿就感觉比死还难受。

⑤易满足,听到吃客对酒酿肯定的评价,感觉比吃人参还补。

(答三点即得6分)

(4)示例一:

赞同他不扩大经营规模的做法。

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黄阿二就必须雇佣工人来做酒酿,这样,酒酿制作过程就不再是全由黄阿二亲手操作,酒酿的质量就有可能难以保证;(4分)另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来赚钱既不是黄阿二所要追求的,也与他的性格特点不相符,这样做反而会使黄阿二心中不安,生活过得不踏实。

(4分)

示例二:

不赞同他不扩大经营规模的做法。

一方面,他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酒酿,只能满足一小部分人的要求,对于大部分人,尤其是古庙镇以外的人来讲,就很难吃到他做的酒酿。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不仅是他固执保守,不思进取的表现,还不利于弘扬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

(4分)另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即使自己不能亲手做酒酿,只要指点的方法得当,管理到位,不仅可以保证这酒酿的质量,还可以使这项传统的文化技巧传承下去。

不然,一旦黄阿二有个三长两短,这种传统的独家美食就会失传。

(4分)

2.(2015·陕西省镇安中学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荒岛,的确是荒岛。

据说,岛上有碗口粗的毒蛇和凶猛的野兽。

民厌恶了城市的喧嚣、奢华和诡谲莫测,厌恶了人与人之间的猜忌、算计和冷漠无情,于是,他怀着死亡的决心登上了荒岛。

他想:

让蛇吞了,让野兽吃了,也比让人折磨得不死不活要好。

民来到岛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的溪水,唱歌的小鸟,奔跑的野兽,让他欣喜若狂。

三个月之后,民觉得有点儿寂寞了。

他和鸟兽尽管相处和谐,可彼此语言不通,他太需要一个能倾听自己心声的人了。

于是,他下岛,说服了一个女人跟他来到荒岛,两个人的日子过得平静而舒适。

没持续多久,两个人的生活变得有些无聊,怎么样才能让生活充满乐趣呢?

于是,他们生了一个孩子,健壮得像一头小豹子一样的儿子。

儿子一天天长大,每天赤身裸体,在森林里跑来跑去,奔跑起来像风,爬起树来像猴子。

民的妻很担心,她怕孩子变成野人,她认为孩子必须得到教化。

于是负责教化孩子的老师被请到岛上。

老师耐心地教授民的儿子知识、礼仪。

民的儿子渐渐失去了像风一样奔跑的能力,变得温文尔雅。

到了十八岁,民的儿子提出了自己要享受爱情、要结婚的要求。

第五个出现在岛上的人,是一位善良美丽的姑娘,她和民的儿子结了婚。

婚后不久,姑娘带来了她的父母和弟弟。

于是,一大家子人经常幸福地在一起吃饭、聊天。

矛盾是偶尔产生的。

那位老师因为民的儿媳妇的弟弟骂了自己,便恶毒地制造了一起谎言。

于是,民和亲家大吵一架,谁也不理会谁。

除了那位老师,没有第二个中立的人来劝解。

于是,他们整日不说话,彼此像仇人。

民觉得必须树立自己在岛上的威信,所以岛上的第九个公民来了,是一位公正的律师。

他帮助民调解了和亲家的矛盾,并为民制定了岛上的公约。

民作为岛主,拥有岛上的最高权力。

后来,岛上又来了两名监督公约执行的检察官和三名保证公约执行的士兵。

随着公约的执行,民发现其中的漏洞越来越多。

在完善漏洞的同时,新的职业诞生了。

民的儿子成了从城市向荒岛选拔、输送人员的最佳人选,而他的妻则做了他的秘书。

厨师、保姆、巫师、侦探、心理医生、经纪人、司机、工人、制造商、乞丐、银行家……几乎每隔两小时,就有一个新的职业诞生。

民看着他手下的子民越来越多,大家天天早上向他朝拜,听他训话,实在太高兴、太满足了。

民的儿子垄断了整个岛上的经济,成了岛上的经济巨头。

民每天站在岛的最高处——官邸的楼顶,看着岛上的变化,得意扬扬:

这都是他的功劳啊,他是这座荒岛的开拓者,是至高无上的王。

森林已经被砍伐得差不多了,因为岛上要发展经济,要造各种各样的房子,所以到处需要木头,于是森林没了;渐渐地,天空中不见了唱歌的小鸟,地面上没有了奔跑的野兽。

随着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溪水变得不再清澈……

政变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发起的,他们说民老了,要他让位;说民的儿子骄奢淫逸,横行霸道,让岛上的经济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应该驱逐出岛,将其财产充公。

尽管政变被镇压下去了,可民变得焦虑不安,他不知道那些觊觎他权力和他儿子金钱的人藏在哪里,他们什么时候会突然再次发起政变,甚至突然杀死他们,或者绑架他的孙子。

民整日忧心忡忡、疑神疑鬼。

岛上最权威的医生说,民患了抑郁症,他必须到一个清静的地方休养,否则,他活不过一年。

民听取了医生的劝告,他给儿子留了一封全权委托书,要他处理岛上的一切事务。

在一个清晨,民乘坐一叶小舟,前往助手为他寻找到的另一座荒岛,他将一个人在那里静静地调养。

小舟渐行渐远的时候,民回头看了看曾经的荒岛,现在,那是一座多么美丽的现代化城市啊!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这篇小说具有很强的隐喻意味,发人深思。

荒岛,既是小说故事的大背景,也暗指人类生活的地球;民既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人类的一个缩影。

B.民为了使荒岛成为由一个人递增到有无数人的大都市,便下岛说服了一个女人跟他来到荒岛结婚、生子,于是就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C.小说通过接受教育需要老师、产生了矛盾需要律师,说明厨师、保姆、巫师、侦探等职业的增多,是人类从荒芜走向高度文明的必然结果。

D.小说用一幅简化的图景把人类发展的过程,即人类从荒芜走向高度文明的发展史一一展现了出来,充分体现了漫长的时间而简化了广阔的空间。

E.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把政治、社会、人生、环境等重要元素糅合在一起,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古老命题——人类从哪里来?

人类要到哪里去?

(2)小说第4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具有怎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看着他手下的子民越来越多”之后,岛上产生了哪些矛盾?

请概括说明。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以“荒”为标题,你认为作者为小说拟定这一标题有怎样的用意?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B项,“民为了使荒岛成为由一个人递增到有无数人的大都市”说法不当,这不是民的本意。

C项,从小说中来看,职业的增多是社会需求的结果,是由小社会变为大社会的必然结果,所以“是人类从荒芜走向高度文明的必然结果”有些绝对。

D项,表述错误,“简化的图景”并没有“充分体现了漫长的时间而简化了广阔的空间”。

(2)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主要是为了表现心情;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③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

(3)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答题时,考生要在对文本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找准答题区间,进行仔细分析,并准确归纳。

结合文章内容,考生不难看出岛上的矛盾主要有三种: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生产、生活物资需求量的增大与资源越来越少之间的矛盾;环境破坏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4)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解答这类试题时,考生须要具备与小说标题相关的知识。

小说题目或概括情节,即点出核心部分情节;或是主要人物,即点明主次人物关系;或是在文中反复出现的物,即情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线索等。

要想弄明白作者以“荒”为标题的用意,考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民为什么离开城市前往荒岛?

民为什么最后又前往另一座荒岛?

考生只要抓住这两个问题去思考,就不难明白作者的用意。

答案 

(1)AE

(2)①与第2自然段的传说中的荒岛上的恐怖景象形成对比,它是民心情好转的原因;②与民所厌恶的那个把人折磨得不死不活的城市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大自然的美好;③与后面环境遭到破坏形成对比,揭示了人类是环境破坏的罪魁祸首。

(3)以民和民的儿子为代表的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矛盾;生产、生活物资需求量的增大与资源越来越少之间的矛盾;环境破坏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4)①“荒”体现在人类生存方面。

民由厌恶城市来到荒岛,而荒岛成为现代化城市后,他又不得不前往另外一座荒岛,体现出人类生存状态的荒乱。

②“荒”体现在人类精神方面。

民的焦虑、忧心,显现出了当代一些人精神世界的荒凉。

③“荒”引发读者去认识、思考一些人对自身的戕害,以及给自身带来惶恐和惊惧等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专题九 小说阅读

纠错练

(计时:

45分钟 满分:

50分)

1.(2015·河南省三门峡市、信阳市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冰  释

刘腊梅

这个暑假又长又闲,夸大了人的所有知觉。

芝化刚参加完初中升学考试,在家等待结果。

在班主任的鼓励下,她报考了城里一所师范学校。

每年暑假,表妹都要来家里玩一段时间,尽管母亲从没有好脸子。

对于褒和贬她都以没心没肺的坦诚笑容一一收受,高兴与不高兴都挂在脸上,心眼儿浅得一眼可以望到底。

她并不知道自己成了舅妈与外婆恶劣关系的牺牲品,照样每年放暑假就来乡下消磨。

有时候芝化也不亲表妹,因为她一来就分走了奶奶对她的专宠。

奶奶对这个外孙女藏着好,是见不得人的那种,偏偏几次都被芝化撞见。

比如偷偷塞个煮鸡蛋给表妹,或者悄悄拿两元卖破烂的钱给她零花。

对于这份私情,表妹很懂事地配合,从不在第三者面前显摆。

但这种私赠私授的诡秘感情,并没有瞒过母亲和芝化,芝化把它沉到心里,母亲把它挂在脸上。

这天晚饭时分,桌上多了一道薏米炖排骨,是奶奶用自己的私房钱来给表妹接风的,母亲才不会因为这个小客人的到来而改善伙食。

而对于因表妹而开的洋荤,母女俩都不会领情。

母亲因为头天晚上和父亲争论舅舅过生日送礼金的问题没有达成一致,一张脸冷得瘆人。

芝化把喝汤的声音降到最低,排骨上残留的肉渣子也不敢用力地吮,怕弄出声响来给母亲找到发作的理由。

“芝化,快吃,完了和我一起去晒谷场收包谷。

光吃不做,会消化不良的。

除了芝化被迫接收这个信息外,全家人都当没听见。

表妹把一块骨头拿在手里,啃得翻来覆去,有滋味得很。

母亲拿着笤帚与竹篓向晒谷场走去。

芝化只好草草结束了晚饭:

“表妹,我们一块儿去吧,东西多了我拿不了。

”临走时她叫上了表妹,这算是好心还是歹念?

表妹乐颠颠地跟在芝化后面,不知道她领受表姐给她找的这个为这餐好食必须付出代价的理由没有。

表妹把事儿做得像玩游戏,有两分调皮,手上快一拍慢一拍,由着性子打发,晚饭的不愉快丝毫不影响她的心情。

母亲看不惯这种小姐派头的作风,脸上写着嫌恶与不屑,呼呼的扫帚带起一层扑面的灰,像千军横扫的沙场。

“姐,我妈说你上了新学校,要经常来我家耍哟。

”在表妹眼里,表姐可是要飞出山窝了,她先替表姐新鲜和高兴起来。

母亲也受了点感染,脸色暖多了,对表妹说:

“你爸爸一车货下来可不少挣钱,以后你外婆还指望着你们呢。

”表妹并不懂得母亲在旁敲侧击地推卸责任。

住了一个星期,表妹回城了。

暑假很快结束,芝化落榜了,屈在家里不知去向。

母亲病倒了,医生说是肝火过旺,气急攻心。

第三天里,表妹顶着毒辣辣的太阳来了,手里拎了两袋奶粉,两条黑亮的辫子和一张油亮的脸庞像被阳光镀了一层金。

人在门外两米,声音已闯了进来:

“姐,听外婆说舅妈生病了,我妈让我来看看。

”芝化嘴角向里屋呶了呶,眼睛替母亲领受了谢意。

表妹推开屋的门,把奶粉搁在床头:

“妈让我拿了奶粉,你冲水喝,别人送的,我家没人喝。

”表妹从不拿别人的人情替自己献礼。

“我爸找人打听了,表姐只差两分,找个管事儿的熟人问问,再拿些钱应该还是可以去读的。

爸爸说他先给表姐把学费垫上,去学校报了名再说……”芝化听得很囫囵,她看不到母亲的脸色,却知道她脸上一定正发生着阴晴变化,还是应接不暇的那种。

“你爸真这样说吗?

”母亲找不到为自己下台的话来说,有点不敢相信那个发了迹的姑父。

表妹这时候已经在找电视机的遥控器了,顾不上回答母亲,自己打开好多天不闻声息的电视,专注而投入。

“芝化,给表妹冲杯糖水,这么热的天,看这汗……”母亲怕表妹反悔似的,也不追问刚才的问题了。

芝化不喜欢那黏腻的感情,给表妹端来一大杯凉白开。

表妹咕咚咕咚灌了一杯。

短短的十分钟内,芝化像是走了一程长长的路,风雨也淋了,风景也看了。

母亲坐了起来,陪着表妹一起看电视。

芝化敢说,这是母亲平生第一次认真看自己一点不喜欢的动画片,表情上写着看不懂的热情,是那种小孩子全心全意凑热闹的虔诚。

表妹成了动画片里的一个角儿,被母亲一起慈爱地看进眼里。

表妹还是没心没肺地笑着,忘我得很。

厨房里,奶奶又在张罗着腊肉猪脚汤。

芝化静静地待在一边,心里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难受。

闻着肉香,好像这几天缺乏的烟火味儿全都找补回来了,特别饿,特别馋。

(选自2014年6月9日《羊城晚报》)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城里的表妹,暑假来舅舅家玩,舅母对她从没有热情款待,这说明这位舅妈并不喜欢城里人,或者对城里人有妒忌之心。

B.奶奶是位慈祥的老人,她不仅爱自己的孙女,而且爱自己的外孙女,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常常要招致孙女的责怨。

C.芝化非常懂事。

她知道母亲和父亲头一天晚上又起纷争,吃饭时就谨小慎微,压抑着自己,害怕引发母亲情绪的爆发。

D.母亲很世俗,听说芝化姑父能赚钱,就想将婆婆推给他赡养,听说他帮助芝化上成了学,才一改故态对表妹“示好”。

E.“落榜”对芝化的打击很大,以致让她食不甘味,浑浑噩噩;而命运的转折和母亲态度的变化,又让她找到了些许的信心。

(2)作品中的“表妹”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芝化”这一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

幸福的婚姻,不仅需要一方对另一方个体的接纳,而且需要对另一方所属整个家庭的接纳。

对此,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EC(选E项3分,选C项2分,选D项1分,“就想将婆婆推给他赡养”有些绝对。

选择其他项没分,因为A项中的“这位舅母并不喜欢城里人,或者对城里人有妒忌之心”错。

B项中的“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常常要招致孙女的责怨”错。

(2)①天真纯朴:

在她心里,没有世故,只有自己的吃玩和看电视;②聪慧近人:

她知道外婆给她的特殊之爱,谨守秘密,但始终对表姐及其家人充满亲近感;③开朗乐观:

在外婆家无论遇到什么,她都不放在心上,成天乐呵呵,好像没心没肺。

(每点2分)

(3)①串连人物,让故事叙述显得很紧凑;②借助她的视角,叙述故事,能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人物性格展示的客观性;③借助她的感受,读者更容易把握人物的内心,从而深刻理解作品的意蕴。

(每点2分)

(4)赞成:

①芝化的父母,经常为对方家庭而发生纷争,如母亲对芝化表妹一度长期表现出寡淡的感情,而父亲也不同意母亲给舅舅送生日礼物的主张,导致家庭不幸福,孩子不幸福;②“表妹”生活得很幸福,一定程度上是其父母婚姻幸福的反映,姑父将芝化的事当做自己孩子的事,主动帮助,成全她乃至她母亲的梦想;③芝化母亲态度的转变,不仅让自己变得理性快乐,也让自己的孩子感到宽心,倘若能从此接纳或善待丈夫那方的亲人,或许能为自己的家庭幸福创造出和谐的氛围。

2.(2015·河南省中原名校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理  解

(美国)佩里·萨罗

我伸展着双腿坐在起居室的桌前,随手拿起一封信看起来,这是一封来自玛递尔百货商店的信,信中说:

我们欠他们一百七十五元钱。

我愣住了,这肯定是误会了,因为我和詹妮特从来没有花过这样一笔钱,因为我们俩人已合计好,存钱付买房的首批付款。

我又端详了一下账单,走进卧室,看见妻子詹妮特正蜷缩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一份杂志,我对她说:

“玛递尔百货商店给我们寄来了一份一百七十五元的欠账单,肯定是搞错了,会不会是十七点五元呢?

”妻子没有回答,她只是慢慢地把杂志放到胸前,平静地说:

“这件事我想暂时先不要管它好吗?

我突然意识到:

妻子可能花了这些钱,我两眼紧紧地盯着她,好像现在开始,我才认识她,妻子微笑地对我说:

“我到时去支付这些钱不就得了。

”“不,我想知道的是:

你究竟用这些钱买了什么东西,我并没有看到家中添置什么新东西啊!

”妻子垂下眼睑,低声说:

“巴尼,这是我自己想买的东西,我不想告诉你。

”我听到这更加迷惑不安了。

这笔钱的花销,意味着我们将要推迟一个月买房了,更糟的是:

我能够再信任她吗?

她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呢?

我厉声对她说:

“你不要兜圈子了,我想知道你究竟花钱干了些什么,我有权知道。

妻子轻轻地碰了碰我的胳膊温和地说:

“不要生气,好吗?

你最近很辛苦,但是你的情绪似乎太激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