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4045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1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docx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组成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果你没有过走进别人内心世界的机会,你就永远不会理解历史和个体的复杂性。

②只要你进入过一次别人的内心世界,你再看待其他人的时候,你就会去考量:

是不是我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了人家身上?

③我们以前老讲“要推己及人,要学会宽恕”,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个态度问题,即要学会去体谅别人。

④实际上,态度固然重要,但更核心的是能力问题。

⑤因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来看世界,所以才看不到别人经历的东西。

A.③①②④⑤

B.③④⑤②①

C.③④①⑤②

D.①②⑤③④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金柝 合笼 扑朔迷离 不可思议

B.茉莉 蒙眬 毛骨悚然 精疲力竭

C.凛冽 闲遐 扬扬得意 念念有词

D.辛负 点缀 海市蜃楼 语无伦次

3.请将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出于兴趣做事,心情愉快,头脑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往往事半功倍。

②做一般的事情尚且如此,学习就更加如此了。

③在教育上,好奇心体现为学习兴趣。

④出于强制做事,心情沮丧,头脑处于消极的状态,往往事倍功半。

⑤所谓兴趣,其主要成份就是智力活动的快乐,包括好奇心获得满足和快乐。

⑥一个人做事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强制,效果大不一样。

A.③⑤⑥①④②

B.⑥⑤③④①②

C.③⑤④①⑥②

D.⑥⑤④①②③

4.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稼先》一文中“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

‘我不能走。

’”“只”是副词,表现邓稼先在危急关头的镇定与勇敢。

B.《回忆鲁迅先生》里的这句话: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来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从”是介词,强调鲁迅陪客人的时间之长。

C.《最后一课》写道:

“可是他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

”“可是”是连词,表示转折,紧承上文韩麦尔先生即将被迫离开四十年的岗位,表现他战胜痛苦的毅力。

D.《黄河颂》有“啊!

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啊”是叹词,间接抒发了作者对黄河的赞颂之情。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

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D.《春》选自《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B.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C.8月1日,当肖战来到无锡时,受到了广大粉丝的热烈欢迎。

D.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7.找出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A.田畴(shóu) 炽热(zhì)  记载(zǎi) 彀弓弩(gòu)

B.轩邈(mǎo)  颓唐(tuí)  始龀(chǐ) 倔强(jué)

C.濒临(bīn)  洨河(jiǎo) 罅隙(xià) 恶劣(luè)

D.冗长(rǒng) 窒息(zhì)  鲜腴(yú)  喧嚣(xiāo)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既观其美,更“味”其德

向迎佳

①人皆有喜好之物。

在所爱之物面前,倘若能做到进退适宜、取舍得当,实属不易。

②据记载,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到外地巡视,却绝口不谈自己的爱好。

一下属知其所好后,献一宋拓片碑帖,结果被冯志圻原封不动退还。

有人相劝:

何不启封一赏?

他回答:

这种古物若是真的,一看就会爱不释手;不启封一赏,可以想象它是赝品,心里还会好受一些。

对于一些人来说,自知难敌爱好之物的诱惑,索性来一个眼不见为好,这种警觉,也不失为一种知止。

③“身处膏脂,不能以自润”。

面对诱惑,如果能做到心如止水、洁身自好,则难能可贵。

据《晋书》记载,当时岭南广州一带,多有象牙、珍珠和名贵药材,历任刺史皆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吴隐之被委任为广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到达一个叫石门的地方,听说当地有水名“贪泉”,人饮此泉,便会贪得无厌。

吴不以为然,掬水而饮: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到任后,以伯夷、叔齐等先贤为榜样,清廉勤谨,饮食用度极为简朴,对高档物品更是心有提防,不为所动。

最终,他赢得了后人“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的赞誉。

④“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对身外之物,当有这样的自觉。

而当超越了那种占有、攫取的欲念之后,与喜好之物建立起健康、有机的联系,反而有助于开阔视野、提升审美情趣。

这其中的关键,是要学会了解和懂得所爱之物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精神内核,进而由对对象的钟爱升华为心灵的激荡,并将之转化为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正能量。

苏东坡平生爱好文房四宝,尤其对砚台喜爱有加。

他早年玩砚,只是“留意于物”,如他本人所言,“朴少时好书画笔砚之类,如好声色,壮大渐知自笑”。

后来,他在送给友人的一方砚上,曾作《端砚铭》:

“与墨为入,玉灵之食。

与水为出,阴鉴之液。

懿矣兹石,君子之侧。

匪以玩物,维以观德。

”摆脱把玩器物的初级享乐,抵达“维以观德”的精神境界,才是修养之要。

⑤今天,不少人喜玉玩玉佩玉。

殊不知,古人以玉为美,将其视为象征君子美德、敦品励行的明志之物,借此寓意做人的品德和情操。

修德止玉、守身如玉,一个人便能脱离低级趣味,变得更加纯粹。

现实中,善于发掘蕴藏于器物之中的精神养料,就能滋养心灵、提升自我。

譬如,绘画书法能让人的心静下来,在动静结合中涵养定力;喜爱梅兰竹菊能使人少一点俗气,多一些淡泊明志的追求。

只要运用得当、把握边界,即使一方普通的石头,也能帮助我们懂得坚守的重要、沉潜的可贵。

⑥适当的爱好,能给生活增添乐趣和诗意。

既观其美,更“味”其德,让爱好与心灵相契合、与美德同行,我们所获得的就不只是对器物本身的欣赏,更有浸润其间的精神滋养与人格升华。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8月08日)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的结构方式,首段开门见山直接提出问题,中间分析说理,最后总结归纳,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论证严密。

B.文章多处引用名言古语阐述道理,如“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等,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说服力,也使文章富于文采。

C.苏东坡平生爱好文房四宝,尤其喜爱砚台,自始至终,他都超越了把玩器物的初级享乐,而抵达“维以观德”的精神境界。

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举例确凿充分,道理论述具有权威性,对比鲜明突出,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9.下列与“身处膏脂,不能以自润”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A.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

——张居正

B.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

——薛宣

C.防微不贪一分一毫,杜渐廉洁每分每秒。

——欧春生

D.当官常念廉政经,人生航船平安行。

——高广健

10.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⑤段“修德止玉、守身如玉,一个人便能脱离低级趣味,变得更加纯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冰的糕》,完成小题。

冰的糕

(1)三十年前的夏天比现在安静很多。

听不到车流的喧器,也听不到来自各种电子设备的混杂交响。

大部分时间,只有蝉鸣此起彼伏。

习惯后,蝉鸣也会被耳朵自动屏蔽掉,世界安静得像一个热乎手的大蛋壳,就连自言自语,都如同回声。

(2)但是,有一种声音,每当响起,都让我兴奋无比。

“冰糕——冰糕!

“每一个字都挑拨着我幼小的心。

(3)我嗷一下就从院子里蹿出来了,直奔声源而去。

[A]与此同时,邻居的孩子也和我一样,奋不顾身,像一根根大头针,冲向磁喇叭。

卖冰糕的推着一辆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个白色的木箱子,上面盖着一层棉被。

我迅速递过一枚二分的硬币,把手伸进盖着冰糕的棉被里。

在没有冰箱的年代,胳膊体会到的那种彻骨凉爽,太难忘了。

(4)那时的我练就了速吃冰糕的绝活,能迅速吞下一支冰糕,趁卖冰糕的人还没走,赶紧再要一支,细细地品味。

这也属于吃冰糕的两种主要方法:

一种是咬着吃,一种是漱着吃。

咬着吃过瘾,一口一嘴冰,但大都不舍得这么快吃完。

漱着吃就是放嘴里慢慢地化,化一点,吃一点,吃到最后,只剩一根竹签,还要再从头漱到尾,直到感觉竹签上已经没有一丝凉、一点甜,才会扔掉。

(5)上小学时,买冰糕就更方便了,学校门口的小贩,整个夏天都在卖冰糕。

兜里实在没钱,还可以赊。

我从没赊过冰糕,不过,无师自通,找到了一个不花钱也能吃到冰糕的办法:

课间休息时去校门口转悠,看到认识的同学买冰糕,迎面走上去,厚着脸皮,咬上一口。

(6)这个办法非我首创,且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最初源于客气,一个同学买了冰糕,招手让一下别的同学。

后来发展到只要看到有一个同学买冰糕,就纷纷过去咬。

[B]这个咬上面,那个咬下面,三五口就把一个雪糕从美国咬成日本。

那时还没有学近代史,不知道列强瓜分中国也差不多。

上面一口咬下蒙古,左边一口海参歲没了,香港和澳门,也就是下面滴答两点。

(7)有一次,我又去校门口觅食,一个认识的同学都没有,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卖冰糕的小贩。

心急火燎的我,似乎从头到脚都冒着热气,没有冰糕,身体就要自燃了。

这时,我突然发现学校敞开的铁门后面似乎有点异常,急忙过去使劲拽了一下铁门。

然后,出现在我面前的,是我们班一个男同学——他正蹲在地上,________地吃一支刚刚剥了纸皮的冰糕。

(8)那一天,那一口,我差点把冰糕棒给他咬断。

(9)更神奇的事在初中那年暑假,我去菏泽的姑妈家玩。

一天,表姐神秘地说,有一种特别的冰糕,叫冰淇淋。

我一听名字,口水就要流下来了。

过去只听说麒麟,还有《水浒传》中的“玉麒麟”,冰“麒麟”到底是什么?

用冰做的远古神兽吗?

如果能吃一口,一定比童话里的故事还要魔幻。

(10)怀着吃冰“麒麟”的梦想,我天天催着表姐带我去。

她总说天太热了,出门会被晒黑,要在家待着。

姑妈还给我们布置了作业,每天要临钢笔字帖。

而我已经无法一笔一画地去在白纸上写黑字了,[C]满脑子都是冰,都是麒麟,都是无法融化的信仰。

(11)终于,在我临回县城的时候,我得偿所愿。

一个奇怪的机器下面,有个自来水管一样的龙头,冰淇淋就从下面流出来。

可是,当时我连味道都没有记住,那个像牛奶火炬样的冰淇淋连着蛋筒就已经不见了。

开学后,我给同学们说我吃冰淇淋的经历,有声有色,夸大无比,他们都听傻了,以为我做了一场梦。

(12)或许,我真的做了一场梦,至今未醒。

(13)在这场梦的中端,还有一个无法忘记的场景。

(14)县城曾有个著名的乞丐,每天披头散发,走在大街小巷。

不管春夏秋冬,凤霜雪雨,他始终如此。

县域几乎所有的人都认识他,管他叫红旗。

有一天,我在东关大街看见他,不知道谁给了他一根化了一半的冰糕,他的胳膊举着不动,脑袋配合着嘴巴,围绕着冰糕,上下左右地晃着,发出哧溜哧溜的声音。

(15)在那个夏天红旗吮吸雪糕的声音在我的记忆中不可磨灭。

我记得他穿着四季如一的破棉袄,黑布间泛着白色的棉花,于三伏的酷暑中吃着冰糕,边吃边大声感慨:

“这,就等于过年了!

!

!

(有删改)

11.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吃冰糕的经历。

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时间、地点

事件

心情

三十年前的夏天在家门口

兴奋

上小学时在校门口

梦寐以求吃冰淇淋

憧憬

12.在文章第⑦段横线处填人词语恰当的项是

A.默默无闻

B.惊慌失措

C.偷偷摸摸

D.喜出望外

13.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

请从下面三句中任选一句,品析其表达效果。

[A]与此同时,邻居的孩子也和我一样,奋不顾身,像一根根大头针,冲向磁喇叭。

[B]这个咬上面,那个咬下面,三五口就把一个雪糕从美国咬成日本。

[C]滿脑子都是冰,都是麒麟,都是无法融化的信仰。

14.文章第11段和第12段的“一场梦”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5.阅读文章后,有同学对开头结尾的作用产生了疑问。

请你任选一处,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解答。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谢中书书》与《与朱元思书》,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16.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是/欲界之仙都

B.蝉/则千转不穷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水/皆缥碧

17.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四时俱备      有时见日

B.山川之美      若脱笼之鹄

C.清流见底      以其境过清

D.沉鳞竞跃      鳞浪层层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

(1)晓雾将歇(___________)          

(2)水皆缥碧(_____________)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_) (4)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____)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四、句子默写

21.按要求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4)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5)如何与人交往,古人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孔子主张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并对照改正自己的缺点,在《<论语>十二章》中,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这一观点。

(6)小草,给我们带来盎然的春意;小草,给我们带来蓬勃的生机。

请写出连续两句含有“草”字的古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诵风流人物诗文”环节,小刚想选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请你帮助完成小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2.“千骑卷平冈”中哪个字应重读?

为什么?

23.小刚觉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句非常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六、综合性学习

24.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民运会”,下同);定于2019年9月8日至16日在河南郑州举行。

“民运会”是各族群众广泛开展传统体育活动的重要平台,有比赛项目15个,表演项目近150项,这些丰富多彩的比赛和表演项目均源于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此次运动会以“奋进新时代,中原更出彩“为主题,更加注重弘扬体育精神、促进民族团结、挖掘文化内涵、展现人文特色,在筹办过程中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指导思想贯穿始终。

本届运动会,将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对我省文化的了解,我们愿以此为新的起点,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我省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人民的精神风貌。

材料二

假如你被选为第十一届“民运会”的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遇到以下两种情况,请根据当时的情境,合理应对。

(1)当你在校园宣传“民运会”时,听到有些同学议论:

“我们是学生,‘民运会”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对此说法,请你发表即席讲话,结合材料一简明扼要地表达你的看法。

(100字左右)

(2)一个外国朋友大山没有看懂材料二宣传海报上的吉祥物——龙娃“中中”,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向他做出解释。

要求:

语言准确、得体,解释合理。

七、作文

25.请以“没想到,真没想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不要出现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文言文阅读

1、

四、句子默写

1、

五、诗歌鉴赏

1、

六、综合性学习

1、

七、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