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4181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docx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二、对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

 

在9:

3:

3:

1的比例中,有两个是亲本性状、两个是重组性状。

如果9和1是亲本性状,则中间的两个3是重组性状;反之,两个3的性状是亲本性状,则9和1的性状是重组性状。

9、3、3、1比例的基因型的分析:

F2代性状比例

9A_B_

(双显)

3aaB_(单显))

3A_bb(单显)

1aabb(无显)

4AaBb

2aaBb

2Aabb

1aabb

1AABB

1aaBB

1AAbb

2AaBB

2AABb

 

三、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四、孟德尔第二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五、自由组合的解题方法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论应用

例1:

已知某闭花授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设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设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A、1/4B、1/6

C、1/8D、1/16

例2: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设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假设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8B、3/8C、1/16D、3/16

例3:

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

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

C、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D、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2、分解法:

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般情况下互不干扰,在出现多对性状的组合时,可以单独考虑,最后根据乘法原理,相乘得出结论。

(1)通过亲代判断子代,单独考虑一对性状的比例,再用乘法原理相乘得出结果。

可以计算配子类型、后代表现型种类、后代基因型种类、后代表现型的比例等。

①求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求两亲本后代的基因型种类、表现性种类

如AaBbCc

Dd产生的配子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

AaBbCc自交后代基因型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

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表现型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

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aaBBcc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

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

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色,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

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是()

A、3种;9:

6:

1B、4种;9:

3:

3:

1C、5种;1:

4:

6:

4:

1D、6种;1:

4:

3:

3:

3:

4:

1

例2:

已知A与a、B与b、C与c共3对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2)通过子代判断亲代:

通常将子代的比例进行拆分

如:

(9:

3:

3:

1)分为(3:

1)×(3:

1)

(3:

3:

1:

1)分为(3:

1)×(1:

1)

(1:

1:

1:

1)分为(1:

1)×(1:

1)

六、9:

3:

3:

1比例的衍化

F1(AaBb)自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9:

3:

3:

1

正常的完全显性

9:

7或9:

(3+3+1)

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9:

3:

4或9:

3:

(3+1)

Aa(或bb)成对存在时,表现双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

6:

1或9:

(3+3):

1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15:

1或(9+3+3):

1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B)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课堂分类练习

一、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及棋盘结论

1、在完全显性条件下,下列基因组合中,具有相同表现型的是()

A.BBDD和BbDdB.BBDd和BBddC.BbDd和bbDDD.BbDd和bbdd

2、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3、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

A.EeFfGg×EeFfGgB.EeFfGg×eeFfGgC.eeffGg×EeFfGgD.eeffgg×EeFfGg

4、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的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B.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种子)

5、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表明,F2中除了出现两个亲本类型之外,还出现了两个与亲本不同的类型。

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控制性状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B.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C.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之间发生了重新组合D.新产生了控制与亲本不同性状的基因

6、在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实验中,F2代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比率为()

A.9/16和1/2B.1/16和3/16C.5/8和1/8D.1/4和3/8

7、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如果F2有256株,从理论上推出其中的纯种应有()

A.128B.48C.16D.64

8、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具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F1自交得到F2,F2出现显性纯合体的比例为()

A.1/16B.3/16C.4/16D.6/16

9、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亲本杂交,F1植株自花传粉,从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任取1粒绿色圆粒和1粒绿色皱粒的种子,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体的概率为()

A.1/3B.1/4C.1/9D.1/16

10、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3964个,则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大约有()

A.1982个B.3964个C.5964个D.8928个

11、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ddRR,1/8B.ddRR,l/16

C.ddRR,1/16和ddRr,1/8D.DDrr,1/16和DdRR,1/8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甲组杂交F1代四种表现型比例是。

(2)让乙组后代F1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玫瑰状冠的有120只,那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子理论上有只。

二、分解法——通过亲代求子代(多对性状问题)

1、按基因独立分配规律,一个基因型为AaBBCcDdeeFf的植株,在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生殖细胞有()

A.4种B.8种C.16种D.32种

2、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自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分别是()

A.3种、9种B.3种、16种C.4种、8种D.4种、9种

3、个体aaBBCc与个体AABbCC杂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有()

A.8种B.4种C.1种D.16种

4、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中,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在该生物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显性基因的配子比例为()

A.1/8   B.3/8  C.5/8  D.7/8

5、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A.1/4B.1/8C.1/16D.0

6、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A.1/8B.1/6C.1/32D.1/64

7、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B.4和27C.8和27D.32和81

8、已知某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其比例为Ab∶aB∶AB∶ab=4∶4∶1∶1,该植物进行自交,其后代出现的双显性纯合体的比例为()

A.1/16   B.1/64  C.1/100  D.1/160

9、(多选)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

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l,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正确的是()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9:

1

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3:

1,非甜与甜比例3:

1

C.测交结果为红色甜:

黄色非甜:

红色非甜:

黄色甜为1:

1:

l:

l

D.测交结果为红色与黄色比例1:

1,甜与非甜比例1:

l

10、(多选)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

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为()

A.12种表现型

B.高茎子粒饱满:

矮茎子粒皱缩为15:

1

C.红花子粒饱满:

红花子粒皱缩:

白花子粒饱满:

白花子粒皱缩为9:

3:

3:

1

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

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

1

11、基因型分别为ddEeFF×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三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情况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数占

全部子代的()

A.1/4B.3/8C.5/8D.3/4

12、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表示、室数用D、d表示。

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____________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将F1自交得到F2,如果F2的表现型有_______种,且它们的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13、已知柿子椒果实圆锥形(A)对灯笼形(a)为显性,红色(B)对黄色(b)为显性,辣味(C)对甜味(C)为显性,假定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

现有以下4个纯合亲本:

亲本

果形果色果味

灯笼形红色辣味

灯笼形黄色辣味

圆锥形红色甜味

圆锥形黄色甜味

(1)利用以上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的亲本组

合有。

(2)上述亲本组合中,F2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其基因型为,这种亲本组合杂交F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是,其F2的全部表现型有,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在该F2中出现的比例是。

三、分解法——通过子代求亲代

1、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

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

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

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

2、现有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是按自由组合遗传产生的,问它们双亲基因型是()

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

3、一杂交后代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3:

1:

3:

1,这种杂交组合为(

A.Ddtt×ddttB.DDTt×ddTtC.Ddtt×DdTtD.DDTt×DdTt

4、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

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

矮秆=3:

1,抗病:

感病=3:

1。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5、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

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

3:

1:

1。

“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B.BbccC.bbCcD.bbcc

6、小麦的高秆(T)对矮秆(t)是显性,无芒(B)对有芒(b)是显性。

将两种小麦杂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无芒、高秆有芒、矮秆无芒、矮秆有芒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

l:

3:

1,则亲本基因型为()

A.TTBb×ttBBB.TTBB×ttBbC.TtBb×ttBbD.Ttbb×ttbb

 

7、两个亲本杂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子代基因型为2yyRr;2YyRr;1yyRR;1Yyrr;1YyRR;1yyrr则这两个两个亲本基因型为()

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

8、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1)用两个番茄亲本杂交,F1性状比例如上表。

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和。

(2)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自交,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A与a的分开时期是,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F1中基因型为AABb的几率是。

四、分解法——多对性状遗传推测与计算

1、人类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对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的。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患

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

A.3/41/4B.3/81/8C.1/41/4D.1/41/8

2、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组合

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抗病红种皮

抗病白种皮

感病红种皮

感病白种皮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416

138

410

135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80

184

178

182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40

136

420

414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3、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B、b与Q、q所控制,假设至少每一对基因中有一个显性基因时(B或Q)花就是紫色的,基因的其他组合是白色的。

在下述杂交组合中亲本的基因型是()

P:

紫花×白花F13/8紫花,5/8白花

A.BBQq×bbqqB.BbQQ×BbqqC.BbQq×bbqqD.BbQq×Bbqq

4、香豌豆中,当C、R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呈红色。

一株红花香豌豆与基因型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让此红花香豌豆进行自交,后代红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

A.1/9B.1/4C.1/2D.3/4

5、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籽粒饱满对籽粒皱缩为显性,控制他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籽粒皱缩植株与纯合的白花矮茎籽粒饱满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理论上为()

A.12种表现型

B.高茎籽粒饱满:

矮茎籽粒皱缩=15:

1

C.红花籽粒饱满:

红花籽粒皱缩:

白花籽粒饱满:

白花籽粒皱缩=9:

3:

3:

1

D.红花高茎籽粒饱满:

白花矮茎籽粒皱缩为9:

1

6、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

)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B和T同时存在

T存在,B不存在

T不存在

性别

雌雄同株异花

雄株

雌株

(1)基因型为

的雄株与

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F1自交,F2的性别为_________,分离比为________。

(2)基因型为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为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

1。

7、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

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

白花=1:

1。

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

白花=

9:

7,请回答: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对基因控制。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或;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五、9:

3:

3:

1比例的衍化

1、一种观赏植物的颜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都为蓝色;F1自交得到F2,F2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为9蓝色:

6紫色:

1鲜红色。

若将F2中的蓝色植株中的双杂合子

用鲜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A.1紫色:

1鲜红色:

1蓝色B.1紫色:

2蓝色:

1鲜红色

C.1蓝色:

2紫色:

1鲜红色D.2蓝色:

2紫色:

1鲜红色

2、某种自花授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

现有4个纯合品种:

1个紫色

(紫)、一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

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

如下:

实验1:

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

1红;

实验2:

红×白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

3红:

4白;

实验3:

白甲×白乙,F1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实验4:

白乙×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

3红:

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占4/9的植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3、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型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一个

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

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

结果如下:

实验1:

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

圆:

长=9:

6:

1

实验2:

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

圆:

长=9:

6:

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中后代中扁盘:

圆:

长均等于1:

2:

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定律。

(2)圆形的基因型应为,扁盘的基因型为,长形的基因型为。

(3)为了验证

(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

(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则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为扁盘,有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性及其数量比为扁盘:

圆=1:

1,有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性及其数量比为。

 

答案

12、抗病黄色少室aaBBccAAbbCC827:

9:

9:

9:

3:

3:

3:

1

13、

(1)甲丁乙丙乙丁

(2)乙丁aabbCC、AAbbccAabbCc圆锥状黄色辣味

灯笼状黄色辣味、灯笼状黄色甜味、圆锥状黄色辣味、圆锥状黄色甜味1/16

三、1、D2、A3、C4、D5、C6、C7、B

8、

(1)AaBb和aaBb

(2)减数第一次分裂1/41/8

四、1、B2、B3、B4、A5、C

6、

(1)

雌雄同株异花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9:

3:

4

(2)

bbtt(3)

bbtt

7、(1

)两对

(2)

(3)

Aabb×aaBB(4)紫色:

红色:

白色=9:

3:

4

五、1、C

3、

(1)两自由组合

(2)A_bb和aaB_A_B_aabb

(3)4/94/9扁盘:

圆:

长=1:

2:

1

附件1:

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

权声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