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4251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docx

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周第一

第一周第一、二节二课时

教学内容:

(室内课)引导课体育常识:

做早操的好处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做早操的好处,知道体育课简单的常规要求。

2、使学生养成认真做操,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以及坐、立、行正确的身体姿态。

3、培养学生能够经常做早操,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生问好;

2、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3、点名。

二、基本部分

1、讲解本学期体育课的要求和任务内容。

2、讲解做早操的好处。

⑴能够清醒头脑,有利于学习。

⑵能够呼吸新空气,有利于健康。

⑶能够全面锻炼身体,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姿态。

⑷能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

重点;了解做早操的好处。

难点;养成良好的做早操的习惯。

3、小游戏:

(抓手指)

规则:

⑴手放平。

⑵食指尖必须顶着手掌心。

⑶听到教师口令后才能抓手指。

三、结束部分

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第一周第三节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队列队形:

立正、稍息、集合、解散;2、游戏;快快集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整队的方法和要领。

2、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空间体位感觉。

3、培养学生的纪律性,组织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小游戏:

“抓人”

(2)做二到三节简单徒手操。

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队形为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队列队形

立正、稍息、集合、解散:

重点;挺胸抬头。

难点:

腿要伸制直,体要正动作要迅速。

2、游戏:

快快集合

规则:

(1)必须按信号散开,集合站队时要迅速。

(2)分散和集合队伍时不准堆人,拉人,冲撞他人。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2、总结本节课的情况

3、下课

第二周第一、二节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基本体操:

广播操;2、队列:

排纵队,横队;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习规定的徒手操,(第八套广播操)。

2.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节奏,发展学生的良好的姿势。

3.培养学生行动迅速和听从指挥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立正、稍息、集合、解散。

(2)二到三节简单徒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队形为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复习广播操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2、小结;

3、下课。

 

第二周第三节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基本体操:

广播操;2、游戏:

快快集合。

教学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第八套广播操的要领及动作。

2、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节奏感。

3、培养学生能够遵守纪律和快速集合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立正、稍息、集合、解散。

(2)复习广播操的前三节。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组织:

队形为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广播操

重点:

各节的动作要领及要求。

难点:

动作的准确性和优美大方有节奏感。

2、游戏:

快快集合

规则:

(1)必须按信号散开和集合站队,散开后学生必须离开原位。

(2)分散集合时不许堆拉冲撞他人。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2、小结;

3、下课。

第三周第一、二节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基本体操:

广播操;2、游戏:

一切行动听指挥;

教学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第八套广播操的要领及动作。

2、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节奏感。

3、培养学生快速反应和集体行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立正、稍息、集合、解散。

(2)复习广播操的前六节。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队形为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广播操;

重点:

各节的动作要领及要求。

难点:

动作的准确性和优美大方有节奏感。

2、游戏:

(一切行动听指挥;)

规则:

(1)须按规则的信号行动。

(2)听到信号或手势,才能行动。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2、小结;

3、下课。

第三周第三节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基本体操:

广播操;2、游戏:

挑战应战;

教学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第八套广播操的要领及动作。

2、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节奏感。

3、发展学生奔跑能力,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和诚实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立正、稍息、集合、解散。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队形为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广播操;

重点:

各节的动作要领及要求。

队列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难点:

动作的准确性和优美大方有节奏感。

2、游戏:

挑战应战

规则:

1、应战人在对方拍到自己手之前不得踏过起跑线。

2、追拍时不得用力推人。

3、应战者如失败就算对方胜利。

解游戏要求和规则。

三、结束部分

1、放松;2、小结;3、下课

第四周第一、二节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队列:

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2、复习广播操。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简单的原地转法的队列方法。

2、培养学生身体的良好的姿态,以及行动迅速和听从指挥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发展良好的身体姿态。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立正、稍息、集合、解散。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队形为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队列:

原地的转法

重点:

转体;

难点:

腿要靠拢不要外扫。

队列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2、复习:

广播操

重点:

各节动作的要求和熟练性。

难点:

动作准确,优美大方,精神饱满。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2、小结;

3、下课。

第四周第三节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技巧:

前后滚动;2、游戏:

障碍赛跑;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前后的动作方法,掌握要领。

2、通过练习,可以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觉和协调灵敏等素质。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立正、稍息、集合、解散、。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动。

队列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技巧:

(前后滚动)

重点:

滚动要圆滑;

难点:

团身紧;

2、游戏:

(障碍赛跑)

规则:

1、游戏者应在比赛中完成所规定的动作。

2、由小裁判评定动作正确与否。

3、每个队员的比赛次数相等。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2、小结;

3、下课。

第五周第一、二节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障碍赛跑;2、仰卧起坐。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锻炼学生平衡能力和坚强意志。

2、通过本节课的仰卧起坐练习,锻炼学生的体能和意志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原地三种转法。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动。

队列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游戏:

(障碍赛跑)

规则:

(1)游戏者应在比赛中完成所规定的动作。

(2)由小裁判评定动作正确与否。

(3)每个队员的比赛次数相等。

2、仰卧起坐

(1)教室讲解动作要领及示范

(2)学生试做

(3)学生分组练习

三、结束部分

1、放松;2、小结;3、下课。

第五周第三节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技巧:

复习前后滚动;2、游戏:

绕木棒运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前后滚动的动作方法,掌握动作要领。

2、通过练习,可以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觉和协调灵敏等素质。

3、培养学生锻炼奔跑速度和发展动作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队列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技巧:

(前后滚动)

重点:

滚动要圆滑;

难点:

团身紧;

2、游戏:

(绕木棒运动)

规则:

1、不击掌或发令后不得起跑。

2、再穿行时不可碰到小木棒,不可跨越小木棒。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2、小结;

3、下课

第六周第一、二节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拳击操;2、走:

各种姿势的走;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拳击操,发展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和审美能力。

2、通过学习走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走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走的能力除尽下肢和内脏器官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队列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拳击操

(1)学生集体练习。

(2)学生分组练习。

2、走:

各种姿势的走;

重点:

下上肢的协凋,放松,自然。

难点:

抬头,挺胸,自然大方。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2、小结;

3、下课:

总结本次课的情况;下课。

第六周第三节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走:

用各种正确姿势的走;2、游戏:

迎面接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走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走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走的能力除尽下肢和内脏器官的发展。

2、通过游戏练习,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学生的速度和奔跑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队列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用各种正确姿势的走:

重点:

下上肢的协凋,放松,自然。

难点:

抬头,挺胸,自然大方。

2、游戏:

(迎面接力)

规则:

(1)起跑前必须站在起跑线后不得踏线。

(2)发出信号后才能起跑,其余人击掌后才能起跑。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2、小结;

3、下课

第七周第一、二节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队列:

报数;2、复习走:

各种姿势的走;

教学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和认真的态度,以及纪律性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2、培养学生的声音清晰、连贯、准确和精神饱满。

3、通过学习走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走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走的能力除尽下肢和内脏器官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队列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队列:

(报数)

重点:

声音、短处、宏亮。

难点;连贯、精神饱满。

2、走:

各种姿势的走;

重点:

下上肢的协凋,放松,自然。

难点:

抬头,挺胸,自然大方。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2、小结;

3、下课。

第七周第三节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拳击操;2、队列:

报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拳击操,发展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和审美能力。

2、学生的有意注意和认真的态度,以及纪律性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3、培养学生的声音清晰、连贯、准确和精神饱满。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队列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队列:

(报数)

重点:

声音、短处、宏亮。

难点;连贯、精神饱满。

2、复习拳击操:

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2、小结;

3、下课。

 

第八周第一、二节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技巧:

前滚翻;2、游戏:

跳垫子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前滚翻的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的各项身体素质和平衡能力。

2、培养学生双脚连续跳的方法提高蹬地起跳的力量和发展学生的弹跳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队列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技巧:

(前滚翻)

重点:

团身紧,两手及时堆垫子。

难点:

滚动圆滑,方向要正。

2、游戏:

(跳垫子游戏;)

规则:

(1)必须击掌或发出后能起跳。

(2)垫子倒后要扶起后能起跳。

(3)走:

各种姿势的走;

重点:

下上肢的协凋,放松,自然。

难点:

抬头,挺胸,自然大方。

三、结束部分

1、放松;2、小结;3、下课。

第八周第三节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技巧:

前滚翻;2、游戏:

换物赛跑;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前滚翻的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的各项身体素质和平衡能力。

2、培养学生双脚连续跳的方法提高蹬地起跳的力量和发展学生的弹跳力。

3、教育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和遵守规则。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队列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技巧:

(前滚翻)

重点:

团身紧,两手及时堆垫子。

难点:

滚动圆滑,方向要正。

2、游戏:

(换物赛跑)

规则:

(1)必须击掌或发出后能起跑。

(2)交换不能传递不许抛接。

三、结束部分

1、放松;2、小结;3、下课。

第九周第一、二节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拳击操;2、游戏:

迎面接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动作的准确性。

3、培养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和下肢力量。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原地转法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队列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游戏:

(迎面接力)

规则:

(1)教师没有发领或击掌不许起跑。

(2)起跑前不许推拉人。

2、复习拳击操:

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2、小结;

3、下课。

 

第九周第三节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拳击操;2、游戏:

换物接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动作的准确性。

3、培养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和下肢力量。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原地转法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队列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游戏:

(换物接力)

规则:

(1)交换物品必须放好才能起跑。

(2)听到发领后或击掌后才能起跑。

2、复习拳击操:

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2、小结;

3、下课。

 

第十周第一、二节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队列:

齐步走-立定;2、复习拳击操;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走姿和摆臂的动作。

2、培养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动作的准确性。

3、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原地踏步立定。

(2)拍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

队列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队列:

齐步走-立定

重点:

走时要轻松自然。

难点:

整齐一致协调。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3)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

2、复习拳击操

重点:

动作的协调性。

难点:

动作的准确性。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2、小结;

3、下课:

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下课。

第十周第三节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小绳:

双人跳绳;2、游戏:

迎面接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双人跳小绳的技能和方法,发展学生的下肢弹跳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时间和空间的感觉,相互配合的精神,发展下肢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顽强勇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慢跑、圆形跑。

(2)拳击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队列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跳小绳:

(双人跳绳)

重点:

两个人摇绳的配合能力。

难点:

轻松协调,动作连贯。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3)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

2、游戏:

(迎面接力)

规则:

(1)教师没有发领或击掌不许起跑。

(2)起跑前不许推拉人。

(3)找学生表演。

三、结束部分

1、放松;2、小结;3、下课:

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下课。

 

第十一周第一、二节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队列:

走圆形;2、游戏:

换物接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走的技能,培养身体正确姿势感觉空间的能力。

2、学习换物接力的方法,发展奔跑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等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慢跑,蛇形跑。

(2)拍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队列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队列:

(走圆形)

重点:

走的自然、协调;

难点:

走的要圆。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3)学生练习。

2、游戏:

(换物接力)

规则:

(1)交换物品必须放好才能起跑。

(2)听到发领后或击掌后才能起跑。

(3)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

(4)学生练习比赛。

三、结束部分

1、放松;2、小结;3、下课:

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下课。

第十一周第三节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技巧:

仰卧起坐;2、游戏:

换物接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仰卧起坐的动作,使学生增强身体素质和手脚并用的协调性。

2、发展学生奔跑的能力和下肢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慢跑、圆形跑。

(2)模仿操。

(3)专项准备活动。

队列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技巧:

(仰卧起坐)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3)学生分组练习。

2、游戏:

(换物接力)

规则:

(1)交换物品必须放好才能起跑。

(2)听到发领后或击掌后才能起跑。

三、结束部分

1、放松;2、小结;3、下课:

总结本次课的情况;下课。

第十二周第一、二节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拳击操;2、游戏:

“8”字接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拳击操的动作要求。

2、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节奏感。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跑圆形。

(2)模仿操。

(3)专项准备活动。

队列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拳击操:

重点:

各节动作的要求和熟练性。

难点:

动作的准确性。

2、游戏:

(“8”字接力;)

规则:

(1)跑前不得踏线或节棒后才能起跑。

(2)不许按规定的动作要求去做。

三、结束部分

1、放松;2、小结;3、下课

 

第十二周第三节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跳小绳;2、游戏:

迎面接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跳小绳的方法和正确的姿势。

2、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动作的准确性。

3、培养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和下肢力量即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慢跑

(2)徒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队列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跳小绳:

重点:

摇绳要协调。

难点:

轻松协调,动作连贯。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3)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

2、游戏:

(迎面接力)

规则:

(1)教师没有发领或击掌不许起跑。

(2)起跑前不许推拉人。

三、结束部分

1、放松;2、小结;3、下课

第十三周第一、二节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走跑交替;2、复习:

跳小绳;

教学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走跑的正确姿势。

发展走跑能力。

2、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灵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团结一致互相配合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准备活动:

(1)队列:

慢跑

(2)徒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队列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走跑交替

重点:

走和跑要轻松。

难点:

动作要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