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节能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4384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节能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企业节能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企业节能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企业节能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企业节能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企业节能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企业节能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企业节能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企业节能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企业节能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企业节能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企业节能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节能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企业节能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节能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节能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企业节能管理制度修订版

企业节能管理制度

企业节能管理机构职责

一、节能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企业节能领导小组在组长组织下,领导企业的节能工作,实施企业能源管理的基本任务,统筹、综合、协调、管理企业的各项节能工作。

2.贯彻执行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节能方针政策、法规、标准,组织制定节能管理细则、节能目标和各种有关管理标准、制度并组织实施。

3.组织制定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

4.组织制定并实施规划,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计划及年度节能计划。

5.组织审定企业年度各类能源消耗指标和节能指标。

6.审定企业的重大节能成果和重大奖惩事宜。

7.检查企业的各项节能工作。

8.组织召开节能工作例会,进行节能工作的计划、布置、检查、总结。

二、节能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节能主管部门为企业节能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是企业节约能源的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部门,在企业节能领导小组、主管能源领导下,负责做好企业节能任务的综合和协调管理,督促、检查企业的各项节能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企业节能领导小组的决定,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节能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

3.具体开展企业的能源利用普查、能量平衡测试和能量审计。

4.具体组织编制企业节能规划、节能技改计划和年度节能计划并汇总入全厂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中。

5.参与审查企业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工程设计,确保工程设计内容具有明确和正确的节能评估,合理选用节能工艺、设备和材料,并协助工程管理部门,抓好节能工程竣工验收和效果鉴定工作。

6.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发、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总结交流节能技术和经验。

组织广大职工开展节能合理化建议活动。

7.负责对企业各单位用能进行计量监督、统计监督和能源节约的巡回检查。

8.按月、季、年汇总各单位能源消耗报表并做好能耗分析,编写节能简报,节能工作总结和各种能源报表,建立节能管理技术档案。

9.根据企业节能奖惩制度,审核厂内各单位节能奖惩的依据,提出节能奖惩方案,报节能领导小组后实施。

10.协助企业宣教部门,组织节能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节能管理和技术素质。

三、车间节能小组的主要职责

1.负责本厂(车间)节能工作原始记录管理和各项能源消耗的统计,按企业节能主管部门制定的格式定期报送能源统计报表。

2.监督检查本厂(车间)能源使用情况,对浪费能源,违反能源管理制度的现象,要进行制止,并追查责任。

3.密切结合本厂(车间)生产工艺和管理业务,制订合理用能的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和符合节能要求的操作规程,不断提高生产工艺中的能源利用率。

4.按照规定的能源供应指标和能耗定额,合理组织生产,将节能工作纳入班组经济核算范围。

5.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工作,总结交流,推广应用节能经验。

企业职能部门节能管理职责

一、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责

1.节约能源计划是企业综合生产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管理部门在编制企业生产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时,应把节能规划和计划列为主要内容,应会同企业节能主管部门共同搞好节能规划和计划的编制工作。

2.编制、检查、总结生产计划时,负责会同企业节能主管部门同时编制、检查、总结节能计划(包括能源单耗和综合能耗的定额与考核指标)。

3.坚持贯彻“以节能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方针,综合平衡,安排好节能技措所需资金,结合企业工艺技术改造和装置检修等其他工程项目的施工,创造好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条件。

4.按照能源使用合理化要求,合理组织生产调度,及时调整供热、供电、供冷、供水和余能回收系统的运行,提高生产和全厂用能的均衡性,努力降低燃料、动力消耗和损失,提高能量回收率和利用率。

5.在生产调度会上及时报告各单位节能计划和能耗指标的执行情况,对浪费能源的现象,督促各单位进行整改。

6.检查新装置和节能措施试运过程中的能耗情况,督促其迅速达到设计能耗指标要求,做好调度衔接和协调工作。

7.及时总结企业生产、辅助生产等系统的合理用能的经验,并向企业节能主管部门提出改进用能管理和采取节能技术措施的建议。

二、生产技术部门的职责

1.按照企业年度节能技术改造规划或计划,编制机动设备、专用设备、保温、保冷、水、电、汽系统节能技术改造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2.推动能源使用合理化,贯彻能源使用合理化标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燃料、动力消耗和散热损失,提高能量传递、转换效率,提高设备效率,提高余热、余压、余冷的回收率,提高企业的能源利用率。

3.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负责采用节能设备和材料,及时淘汰落后设备。

4.加强各种耗能、能源转换设备和水、电、汽、制冷系统的管理,及时制订、修订设备操作规程、工艺卡片,搞好经济运行。

5.加强工业锅炉、供热供冷管网、蒸汽疏水阀及重大传动电机等的能源利用监测,及时采取措施,提高设备能源利用率。

6.加强用水和水质管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改善用水质量,提高设备传热效率,搞好节约用水。

7.组织定期检查设备、各类输送能源的管网,及时发现并消除浪费能源的现象。

8.加强供能用能的综合管理,建立健全综合管理标准,总结交流经验,做到合理用能,使设备之间功率匹配合理,能级匹配合理,能量逐级有效利用。

三、设备管理部门职责

1.负责企业能源的计量管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计量、能源计量的法律法规,努力完成企业能源计量的各项任务。

2.组织制订能源计理的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并贯彻实施。

3.负责能源计量的监督检查,会同企业节能主管部门规定能源计量的重点管理项目,建立重点监测网点和信息传递、反馈流程、管理办法。

4.积极推广应用计量新技术、新器具,努力提高企业能源计量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5.仲裁能源计量测试中出现的争议。

6.参加企业能量平衡的测试工作,负责解决测试中的计量问题。

四、仓储部门职责

1.统一管理企业燃料、成品油及其它载能工质、材料的供应、输送和仓贮工作,监督其合理使用和防止耗损。

2.负责能源的进、销、存和发放统计工作,办理燃料和油品按定额核销的报表和计划申请手续。

3.负责对购入能源的质量检验工作。

4.协同计量部门健全各类能源进厂、出库计量器具,做到按计量表计数核算。

5.对企业运输机具进行全面管理,制订加强油耗定额管理和节油改造措施。

6.总结交流能源科学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贮运系统职工的能源采购、存贮知识和节能管理水平。

燃料管理制度

本企业根据生产耗能设备对燃料的实际要求,对燃料实行新型管理模式,即围绕管理目标,对燃料管理的几个环节,计划、采购、结算、储存、运行,做到事前燃料技术标准明确,费用有预算,事中风险控制,进程动态监控,事后经济活动分析,为此特制定企业燃料管理制度如下:

1.本企业生产所需要的一切燃料,其技术标准由企业运行部门提出,会同企业节能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并经企业节能领导小组主管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2.本企业燃料的经营部门(供应部门)必须严格按照企业审定的燃料技术标准进行市场采购,通过燃料市场的信息调研,制定燃料采购计划,并做好燃料计划的实施,燃料合同的签订,合同的正常履行等管理,保证生产用燃料的需求。

3.本企业燃料的经营部门应认真做好燃料进厂的检斤、检质管理,落实燃料验收制度,进厂的每车(船)燃料都要过秤检斤,抽样化验,做好格式化记录,并及时对照计划、合同,核对数量、品种和质量。

4.本企业燃料的经营部门对燃料入厂全过程发出的有关燃料的各种经营与技术文件必须随实物同时到达并存档,作为运行与结算的依据。

5.本企业燃料的运行部门应及时配合经营部门做好入厂燃料检斤、检质管理,同时还要做好入炉煤的检斤、检质。

6.做好燃料的贮存管理,按照进厂燃料的种类、规格、分区存放,标明燃料特点。

7.执行好燃料分析化验制度,定期将燃料取样,进行化验分析,建立燃料技术档案。

8.燃料使用必须经过计量,使用燃料的设备,都要严格执行计量制度,配备必要的计量器具。

每个班组、每台设备都要分别计量,按时记录,按班组、机台核标。

9.本企业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运行部门及时研究并制定耗能设备节约燃料的操作方法与规章制度,积极采用优化燃料的新技术,新设备,对已实施的优化燃烧装置,必须保证其正常运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节燃操作,不得以手动代替自动,设备发生故障动力设备部门应及时检修、恢复功能。

10.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关于燃料燃烧合理化管理标准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操作,如锅炉和工业窑炉的空气系数,排渣含碳量、供引风风量与压力等都要达到标准。

11.本企业节能主管部门对消耗燃料的设备或工序都要制定燃料消耗定额,按机台或班组实施考核,并与个人经济挂钩,落实奖惩。

12.本企业节能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燃料经济活动分析,对燃煤、燃油、燃气的设备进行产出与耗能的定量分析,寻找问题,挖掘节燃潜力,提出进一步节燃的技术措施。

同时还要进行燃料合同兑现分析,合同价格与燃料成本分析。

企业合理用电、节约用电管理制度

1.企业节能管理部门(办公室或科室)全面负责企业的节电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节电的法律法规,加强节电管理,积极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减少企业生产各个环节中电力消费的损失和浪费,更有效、合理地利用电力资源。

2.企业电力供应部门(变电所、站)与企业的电气运行主管负责人,负责企业电力设备、耗电设备及元器件的节电经济运行的日常巡查、监督、检查工作。

3.企业在进行新厂建设,扩建或工程改造时,工程技术主管部门,应严格把关,对工程可行性报告的节能篇和工程节能评估报告书应严格审查,确保工程建设符合国家相关节能法律法规要求,把不合理利用电力和浪费电力的问题控堵在消耗源头。

4.企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在管理工程设计时,严格掌握,设计必须采用节电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正确进行企业电力负荷计算,堵绝供配电设备大马拉小车现象。

工程施工,调试结束时,所有节电措施的设备要同时投入运行。

5.企业设备采购部门在采购关健性电气设备或元器件时,除按设计要求之外,还需得到节能主管部门的共同论证,确保采购具有节能标识的电气设备或元器件。

6.企业生产计划部门应加强用电负荷管理,合理安排生产工艺、生产班次,做到计划生产、平衡调度,合理调整企业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合理分配与平衡负荷。

并严格控制非生产用电。

7.企业节能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开展企业电平衡测试,摸清企业节电潜力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电耗,减少损失,提高电能利用率。

8.企业推进电耗目标管理,节能主管部门组织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企业各种产品的电耗定额指标,并实施单耗考核,电耗定额指标考核落实到车间、工段、班组。

9.企业教育部门负责分别对电力设备运行人员和生产工艺操作人员进行节电经济运行专业知识与节电操作规程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发证上岗。

10.车间生产操作人员对所有动力设备应尽可能减少空载操作。

11.严格企业照明用电管理,节约照明用电,车间照明采用大功率节能灯淘汰白炽灯、汞灯,替代钠灯,公共区域照明安装自动控制开关,车间和办公室照明尽量利用自然光,在照度满足的前题下,减少用灯数量,随手关灯,杜绝白昼灯、长明灯。

建立照明节电时间表,定时开关,夏天、冬天分别规定开停时间。

企业能耗定额管理

1.能源消耗定额的定义:

能源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能源的数量标准。

2.能源消耗定额必须反映生产建设过程中能源消耗的客观规律,它应是能源利用率考核的依据,能源消耗定额应先进合理,既反映生产技术水平,同时也反映生产组织管理水平。

为此,合理的能源消耗定额,必须是正确的能源消耗规律的反映,正确的能源消耗定额必须在科学地研究能源消耗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产生。

3.企业能源消耗定额由企业节能主管部门组织,并会同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等共同进行制定。

4.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必须遵循从实际出发,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掌握资料,实际测算,适当的科学分析,精确的核算,力求达到“快、准、全、好”的标准。

5.能源消耗定额草案制定后,经职工讨论和有关部门审核,企业领导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

6.企业制定的能源消耗定额,应逐项逐级进行审查。

7.能源消耗定额的审批标准:

8.企业的单位能源消耗定额,应报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经审批后执行。

一、能源消耗定额的贯彻执行

1.经批准下达的能源消耗定额,企业各部门都要贯彻执行,凡属能源计划分配,组织供应和成本核算等都要按定额办事。

2.能源供应部门按照核定的能源消耗定额和生产任务核实供应,各单位要建立能源消耗定额的管理档案。

3.能源供应部门和生产部门应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定额供能制度、消耗定额分级管理和奖惩制度,做到定额管理生产、指导生产、监督生产,以便实现最小的能源消耗。

二、能源消耗定额的检查分析

1.能源消耗定额在贯彻执行进程中,必须经常检查分析,目的为了解消耗定额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执行情况及取得的效果,同时检查为发现定额在执行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找出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改进能耗定额,使之愈做愈好。

2.检查的方法采取统计分析和实际查定相结合的办法,办求符合实际和更加全面、使之及时发现能耗定额存在的问题。

三、能源消耗定额的考核和奖惩

1.定额考核是定额管理的又一重要环节,以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定额考核,即将制定的能源消耗定额与执行消耗定额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偏差的幅度,并分析研究产生偏差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2.能源消耗定额考核的目的

1)通过生产实践的检验,考察制定的能源消耗定额是否合理;

2)通过定额考核,与企业历史最好水平比,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找出差距,力争赶上国内外先进水平;

3)通过定额考核,积累完整的历史资料,为指导生产和有效地进行能源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4)通过定额考核,促进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工作的加强。

3.为进一步调动企业和职工节能降耗的积极性,达到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发展的目的,能源消耗定额考核必须与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相结合。

4.节能奖惩可按节能承包经济责任制的形式进行:

1)按生产任务、耗能量和节能量承包;

2)按能耗定额承包,实行分等计奖;

3)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工期,资金和工程质量承包计奖;

4)按用能总量承包计奖;

5)节能目标承包计奖。

企业节能奖惩制度

为鼓励和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对节能的积极性,大力开展计划用能、节约用能,以节能求增产、以节能增效益。

为此,企业通过节能激励机制设立节能奖励基金,对节能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企业合理用热、用水管理制度

1.企业制定的用热技术标准,各生产车间在进行工艺操作时要严格执行。

根据生产工艺进程的可能,尽量降低加热温度的规定值。

2.生产技术部门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的温度和加热形式,正确决定供热蒸汽的参数,按生产工艺用热的具体情况,采用热能的梯级利用,最大可能地利用热能资源。

3.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设备管理部门,对企业主要耗能设备,制定热效率或单产热耗专业标准,同时会同生产技术部门,制定用热设备或被冷却物体的温度,加热蒸汽或载热体的温度、压力及流量。

4.企业内所有蒸汽主管道和用汽设备支管、阀门,都必须按《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的要求,完成保温工程的施工,设备管理部门按标准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5.设备主管部门负责加热传热设备的巡回检查和维修,及时清除用热设备内外沉积的灰渣、水垢或其它附着物,保证用热设备有良好的传热性能。

6.维修部门应经常清除空气调节设备过滤器的堵塞物,热交换器结霜,冷却器的水垢,保证设备有良好的工作状态。

7.对工业锅炉,执行好《锅炉水质标准》的管理,保证锅炉换热效率。

8.按照工艺条件的规定,生产操作时应准确控制被加热或被冷却物体的温度,防止超出规定的温度范围,对已安装自动控制温度的设备,要经常检验其工作的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专业部门进行调试。

9.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杜绝用热设备的溢汽、溢水现象,杜绝用汽设备和供热管道、阀门、蒸汽疏水器及连接部件的跑、冒、滴、漏,对热设备及其附件和保温结构随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上述现象及时通知设备部门进行维修。

10.对使用蒸汽等载热物体的设备,准确控制载热体(蒸汽或导热油)的温度、压力与流量,防止供给的热量过剩。

11.对于温度稳定,连续工作的加热设备,应控制各点的供热量,以保证被加热物按规定的温度制度加热,为进一步提高热效率,生产技术部门应研究改进温度制度,合理分配各点的供热量。

12.企业在新建、扩建、改造工程中,用热工艺和设备必须严格按照《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的各项规定,进行设计,企业工程技术主管部门要及时督促设计部门精心设计。

13.设备主管部门与生产车间管理负责人在生产过程中,要不断的研究改善传热设备的运行管理,及时调整被加热或被冷却物体的数量,使每台设备接近额定产量,防止产量过低或过高而增加热耗。

根据生产需要及时调整热力设备(如锅炉或导热油炉等)的开台数。

14.生产计划部门应合理安排计划,保证用热机台或作业线的集中和连续运行,尽可能防止过频的冷车起动。

15.节能主管部门应组织进行企业热平衡测试,并会同设备等部门摸清企业热设备存在的余热资源,制定余热回收方案及措施,并有计划地预以实施。

16.计量管理部门对于全厂用汽、用水必须实施计量,对生产系统中按产品划分的生产线其用热、用水应分别配备安装蒸汽流量计和水表,水表还应符合《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导则》规定的配备率和检测率。

17.企业工程主管部门在进行企业规划、设计或改造时,应采用循环用水和串级使用的供、用水系统,并采用节水工艺与措施。

18.对于生产中的重复用水系统,必须保证完好,防止泄漏和排放。

19.对于生产中的循环用水,应尽可能减少新水的补充量,提高冷却用水装置或其它用水装置的效率,减少水的损失。

20.生产、生活中用水设备凡已装有自动节水器等的节水设备器具,设备部门要加强检查,维修。

防止滴漏和长流水。

21.各生产车间,根据用水工艺要求,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