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4512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能行.docx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能行

  教学目标:

  1、使幼儿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树立我能行的信念。

  2、增强幼儿自信心。

  教学准备:

  1、布置障碍走的游戏场地(平衡木、汽车轱辘、体操垫等)。

  2、《健康。

社会》

  教学过程:

  1、歌表演。

  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唱歌边表演小燕子飞翔的动作,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听故事。

  引导幼儿阅读画册《小燕子学飞翔》,说说图上表达了什么内容。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提问:

  小燕子一天天长大了,妈妈对它说了什么?

  小燕子是怎样回答妈妈的?

  小燕子第一次试飞,它飞起来了吗?

它是怎么对妈妈说的?

  妈妈和朋友是怎样帮助和鼓励它的?

  最后怎么样了?

  3、回忆成功往事。

  请幼儿说说经过自己努力成功的事。

  鼓励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地面对,大胆地尝试,自信地说我能行。

  4、游戏我能行。

  玩法:

将幼儿分成两组,由出发点走到终点,再重新返回来,途中经过许多障碍。

当回到出发点时轻轻地拍下一个小朋友的手,游戏继续进行,看哪一组小朋友先完成。

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

  相关推荐

  活动目标:

  1、巩固表现不同人物的技能。

  2、体验想像未来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画纸人手一张,油画棒,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联想谈话。

  1、指导语:

你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你想变成什么样子?

)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工作?

为什么?

你会穿怎样的服装,工作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指导幼儿展开联想并大胆表述。

(有条件的可以用电脑制作班级里一名幼儿的未来形象图,引起幼儿兴趣)

  3、指导要点:

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逐步完成表述。

  二、讨论要点。

  1、指导语:

未来的你发型是什么样的?

会穿什么样的服装?

有什么标志?

会怎么做事?

  2、指导要点:

引导幼儿从未来自己的服装、特点的标志、动作、环境等角度进行构思。

  三、幼儿绘画。

  1、突出未来的我的主体形象。

  2、大胆选用多种色彩表现合适的背景,涂色均匀。

  3、教师巡回指导,肯定幼儿的独特表现。

  四、相互交流、欣赏和鼓励。

  1、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请幼儿猜猜:

同伴长大后在做什么?

  2、互相肯定和鼓励,从中获得喜悦。

  教学目标:

  1、了解小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进一步加深对小猫的了解。

  2、观察猫的趣味生活照,激发幼儿对猫的喜爱之情。

  3、观看流浪猫被虐杀的画面,激发幼儿对小猫的同情、怜悯之情以及对虐杀者的谴责之情。

  4、观看猫与人类共同生活的逗趣图片,初步感受猫是我们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

  5、通过《猫捉老鼠》的音乐游戏,进一步激发、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小猫外貌特点与生活习性组图。

  2、小猫趣味生活图片。

  3、猫与人类共同生活的图片。

  4、虐杀流浪猫的图片。

  5、音乐磁带《小花猫》、《猫捉老鼠》。

  6、小猫与老鼠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宝宝们,李老师有一个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吗?

它藏在一个谜语里,你们仔细听听它是谁:

八字须,往上翘,说起话来喵喵叫,光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

  对,是小猫,小猫在宝宝们的故事或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么它有哪些特征和生活习性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二、出示组图。

  引导幼儿了解小猫的外貌特点和生活习性,进一步加深对小猫的了解。

  出示外貌图片,小猫长什么样啊?

  小猫的耳朵很特别,像现在老师用手敲一敲我的指甲,你能听见吗?

可小猫却能清楚地听见。

  猫的眼睛很奇特,白天光线强烈时,黑眼球会收缩成线状。

夜晚光线暗时,黑眼球放大,像两颗黑玻璃球,圆而明亮,能清楚地看清夜里的一切东西。

  小猫的叫声宝宝们经常听到,它是怎么叫的?

(幼儿学猫叫)哦,这么多猫咪的叫声,老师这里有一只猫咪的叫声,宝宝们听一听(播放磁带)这只猫的叫声一样吗?

哎,对,小猫也像宝宝们一样有高兴的时候、有生气的时候、有撒娇的时候。

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心情,它会发出不同的叫声。

  猫的肌肉十分发达,收缩力强,所以在走路时几乎没有声响。

哪到底轻到什么程度呢,哪个宝宝上来走一走。

  你们身体脏了怎么办?

(洗澡)哎,小猫也经常洗澡,你们是用毛巾洗澡,猫是用什么来洗澡的?

小猫是用像刷子一样的舌头把身体舔干净!

宝宝们用手来洗脸,小猫是用什么来洗脸呢?

它每天要用爪子给自己洗好几次脸。

你们平时有没有看见小孩在大街上上厕所的?

(有)哦,羞死了,我们的小猫从来不随地大小便,每次都会在固定的地方上厕所,上完后都要用沙土将大小便盖上。

  你们夜里做什么?

(睡觉)小猫夜里干什么呢?

捉老鼠、找小伙伴玩、你们白天做什么?

小猫白天做什么呢?

睡大觉。

  三、出示逗趣小猫的组图。

  引导幼儿感受小猫的可爱,激发幼儿对小猫的欣赏、喜爱之情。

  哇,原来小猫有这么多特点,宝宝们别激动啊,它们还有许多的有趣、聪明、可爱、美丽,你们还不知道呢!

(出示小猫的趣味生活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棒棒糖好甜啊!

  今天的天空好蓝啊!

  冬天里的被窝好暖和啊!

  数数我的小脚丫有几个指头。

  妈妈,哥哥打我。

  哦喔,我说错话了。

  妈妈,再见。

  好困哦,该睡午觉了。

  急死人了,看得见,摸不着。

  这是棍棍,还是蛇呀!

  这个饮料真好喝!

  妈妈说我是小公主!

  (讨论)看过这些小猫图片,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喜欢?

  你愿意是一只可爱、有趣的小猫吗?

那么就让我们来做可爱的猫咪吧!

(播放小花猫的音乐,全体幼儿表演小花猫的律动)(叫郭信宇、胡可欣、桂若涵、曾齐航、冯慧娟、李楚轩上前与我一起做。

  四、观看流浪猫被虐杀的图片。

  激发幼儿对小猫的同情、怜悯之情,以及对虐杀者的憎恨之情。

  好,小花猫们静悄悄坐下来。

我们是快乐、幸福的小猫,可并不是所有的小猫都这样幸福,有一些可爱的猫咪被无情地杀害,(点多媒体课件)四只猫宝宝被人杀害了,猫妈妈正在伤心地哭泣。

  小猫咪咪在街上被一位女孩抓住,咪咪想:

姐姐是要帮我挠痒痒吗?

突然,尖尖的高跟鞋戳进了咪咪的眼睛里,接着又戳进了咪咪的肚子里,最后,高跟鞋踩坏了它的头,咪咪的鲜血就像它的眼泪一样在泂浻流淌。

  当你看到这组悲惨的图片时,宝宝们心里有什么感觉,怎么看待用高跟鞋杀死小猫的女孩?

  (小猫,可怜、弱小,女孩:

残忍、变态、随意践踏它人的生命)假如你有一只小猫,你会怎样对它?

  老师很高兴,宝宝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除了你们还有许多人是善良的,他们把小猫当做好朋友、当做自己的小宝宝、小弟弟、小妹妹一样去关心、照顾,瞧----

  五、观看人与小猫的生活照。

  让幼儿初步感受猫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感受爱猫人士对小猫的关爱之情。

  (出示人与小猫的生活照)妈妈跟小猫在玩游戏。

  妈妈给小猫做按摩。

  姐姐和小猫在玩捉迷藏。

  小猫在给妈妈按摩。

  哥哥背小猫去上去。

  小猫跟妈妈在亲亲。

  小猫与妈妈一起看书。

  这些小猫是幸福的,我们会努力让所有的小猫幸福。

花花活着的时候,最喜欢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个游戏来祭奠可怜的花花,让死去的花花也活在幸福中!

播放《猫捉老鼠》音乐,全体幼儿进行音乐游戏。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广告形式。

  2、认识广告的用途,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收集各类广告宣传单和广告录像片。

  2、幼儿喜欢的玩具。

  教学过程:

  1、观察广告宣传单。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广告宣传单。

  教师提问:

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它们有什么用?

  小结:

它们叫广告宣传单,是为商品做广告的。

  2、广告的形式。

  提问:

你见到过什么样的广告?

  小结:

很多地方都有广告,报纸广告、杂志广告、宣传广告、灯箱广告、电视广告、收音机广告、商店门口张贴的广告等等。

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

  3、广告的用途。

  引导幼儿观看广告录像片段。

  教师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小结:

广告能让大家了解各种各样的商品,还能让大家都知道商品好在哪里。

  4、设计广告。

  让幼儿也来做小小广告设计师,为自己喜欢的玩具设计广告。

看谁设计的画面最漂亮,能够让小朋友都喜欢它,记住它,都想去买它。

  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设计的广告,教师给以鼓励,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了解龙的由来,知道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2、练习舞龙,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搜集有关龙的故事。

  2、舞龙的录象、饮料筒或布做的龙。

  3、教学挂图《龙》、《健康-社会》P2-3。

  活动过程:

  1、说说印象中的龙。

  --你见过龙吗?

龙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龙的样子。

  --幼儿欣赏挂图和画册〈龙〉,请幼儿说一说图中龙的样子,龙的各个部位都像什么。

  2、听一听龙的由来。

  --启发幼儿将自己知道的关于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师讲解龙的由来,让幼儿了解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3、欣赏舞龙表演。

  --放有关舞龙表演的录象,幼儿欣赏。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表演者是如何舞龙的。

  4、练习舞龙。

  --幼儿自由组合分成4人一组,并协商分配好舞龙的角色。

然后自由尝试舞龙。

  --让舞龙配合最好的一组幼儿说说自己的经验。

让幼儿懂得合作的团队意识。

  活动目标:

  1.听着音乐,用动作模仿动物走路。

  2.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幻灯片、动物头饰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

今天有许多动物宝宝来做客,它们想和我们苹果班的小朋友一起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

  1.播放第一张幻灯片:

这是哪个小动物(小兔)它是怎么走路的(蹦蹦跳跳,幼儿学走)。

教师总结:

小兔子出来玩,跳跳跳。

  2.播放第二张幻灯片:

这是谁呀?

(小鸭)它是怎么走路的。

  3.播放第三张幻灯片:

它是谁呀?

(青蛙)它是怎么走路的。

  4.播放第四张幻灯片:

它是谁呀?

(小鱼)它是怎么走路的。

让幼儿说说一共有几个小动物。

(小兔、小鸭、青蛙、小鱼)让幼儿边念边学小动物走路。

  二、欣赏歌曲。

  老师把他们编成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

教师边弹琴边唱,幼儿边学小动物走路。

  三、创编。

  除了刚才的小动物,小朋友还知道哪些小动物?

小乌龟(小乌龟出来玩,爬爬爬或游游游)教师边弹边唱(幼儿学走)小猫(小猫出来玩,走走走)小狗(小狗出来玩,跑跑跑)教师边弹边唱(幼儿学走)

  四、表演游戏。

  1.刚才的那些动物宝宝都躲在你们的周围,现在请小朋友们去把他们找出来后戴在自己的头上。

  2.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唱到哪个小动物哪个小动物就出来出来表演)。

  3.帮小动物找家(同样的动物归类在一起)。

  4.教师弹琴让幼儿表演游戏。

  5.结束游戏:

今天动物宝宝和小朋友玩的很开心,可是现在已经很晚了他们要回家了,我们一起跟他们说再见吧。

(幼儿把头饰送回家)。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动作表现自己熟悉的事件,体现故事的程序性。

  2、感受哑剧无声、动作夸张的表演特点。

  活动准备:

  1、陈佩斯吃面的哑剧表演录像,教室中装一面大镜子。

  2、活动前欣赏过陈佩斯或王景禺的哑剧录像。

  活动过程:

  1、说说哑剧。

  小朋友,我们已经看过了哑剧的录像,现在就来一起说一说哑剧与你看到的其他的表演有什么不同。

(无声,在做一件事情,动作夸张、滑稽,重在感觉哑剧不说话及表演夸张的特点)

  2、教师表演一段哑剧,幼儿评析。

  3、提出活动任务与要求。

  任务:

幼儿自己表演一段哑剧,反映生活中的一件事情。

  要求:

选择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行表演,如烧菜烧饭、洗澡等,表演做这件事的顺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有程序,动作、表情要夸张。

  4、排练表演幼儿独自或结伴进行排练表演。

  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表演的内容,鼓励幼儿看镜子中自己的动作,尽量让动作有序、夸张。

  请表演好的部分幼儿展示。

  教师有意识地请表演好的幼儿依次表演,让大家猜猜他在干什么?

如幼儿表演的不够到位、清晰,可请同类表演者进行补充表演,突出动作的序、夸张、滑稽。

  5、播放陈佩斯吃面的哑剧表演录像,幼儿再次观看,并请幼儿找一找哑剧中夸张的动作。

  6、全班幼儿一起模仿表演陈佩斯的吃面哑剧。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过去玩具与现在玩具的不同,感受现在玩具的丰富。

  2、学习、掌握一些过去玩具的玩法。

  3、理解玩具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爱护它们。

  活动准备:

  1、几种玩具:

滚铁环、陀螺、弹子、纸飞机、沙包、绷绷绳。

  2、每个幼儿带一种自己喜欢的玩具。

  3、邀请1~2位家长参与活动,活动前与他们交流活动的相关事项。

  4、幼儿用书:

《各种玩具》。

  活动过程:

  1、出示一个陀螺,引出玩具的话题。

  ★教师(出示陀螺):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每个小朋友都回去询问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玩过的玩具,现在可以介绍给大家听一听。

  ★同伴间相互交流。

  ★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

  ★请家长介绍自己小时候的玩具。

  ★教师和幼儿的利用幼儿用书进行小结。

  2、教师分别出示一些简单的玩具,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

  ★教师:

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爸爸妈妈小时的玩具,哪些你们也玩过?

与现在的玩具相比,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幼儿自由进行观察、比较。

  ★幼儿相互讨论:

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玩具和我们现在的玩具有什么不同?

  ★教师:

现在玩具的种类很多,而且每个小朋友都有很多的玩具,你们都很幸福。

  ★教师:

你们知道玩具是哪来的?

你们应该怎样来玩?

玩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幼儿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

我们应该爱护每一样玩具,不能随便向家人要求买新玩具。

  3、幼儿尝试玩一些简单的玩具。

  ★教师:

你们也可以试着玩爸爸妈妈小时候玩过的玩具。

  ★幼儿在教师、家长的带领下尝试玩玩具。

  ★家长、教师带领幼儿玩一些跳房子、编花篮等民间游戏,引导幼儿感受游戏的快乐。

  ★教师:

以后我们比一比,看谁爱护玩具,看谁会玩的游戏多。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爱心树》,感受大树对男孩无私的爱与奉献;并能联系生活,体会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产生一种幸福感。

  2、结合行为行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知道应该用感恩的言行,表达对父母的爱意。

  活动准备:

  大树分解的组合教具、爱心卡每人一份,爱心树音乐、背景音乐神秘园,爱心树的PPT。

  活动过程:

  一、引题:

看大书。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特殊的书,大家一起先来看一看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2、大树和孩子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这本《爱心树》吧!

  二、理解故事内容:

背景音乐。

  1、第一段:

(教师先来讲述故事的开始)大树和小男孩都很快乐

  

(1)大树为什么会喜欢上这个男孩子?

  

(2)大树是怎么关心小男孩的?

  (3)小朋友,当你累的时候,有没有依偎在妈妈的环抱里?

你感觉怎么样?

  (4)请个别小朋友依在老师的怀里,感受温暖与幸福。

  2、讲述第二段:

大树愿意为小男孩付出自己的一切。

  

(1)小男孩长大了,他有没有每天跑到大树那里去玩?

  

(2)大树觉得自己怎么样?

(很孤单)

  (3)当小男孩子需要买东西问大树要钱的时候,大树是怎么做的?

  小男孩很快乐,你觉得大树还快乐吗?

  (4)当小男孩需要树枝做房子时,大树是怎么做的?

  大树没有了树枝,他还快乐吗?

  (5)当小男孩需要树干做木船的时候,大树又是怎么做的?

  你觉得大树还快乐吗?

  (6)现在大树只剩下了什么?

  (7)对,大树没有了果子、树枝、树干,只剩下了树桩,它为什么还快乐呢?

  小结:

因为大树深深地爱着小男孩,她虽然失去了很多,但只要男孩快乐,大树就是快乐的。

  三、让孩子理解爱与被爱。

  --联系生活,体会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产生一种幸福感

  1、大树深深的爱这个男孩子,那大树像我们身边的谁呢?

  2、小结:

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人像大树一样爱着我们,我们多幸福呀!

  3、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爱我们的爸爸,妈妈怎么样?

爸爸妈妈是怎么样爱我们的呢,让我们很快乐!

  4、倾听孩子们的回答,师生共享幸福感。

  小结:

爸爸妈妈对我们真好,你们觉得快乐吗?

  对了,只要你们快乐,爸爸妈妈就更加的快乐。

  5、那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他们快乐、幸福呢?

  幼儿讲述,教师及时的表扬

  四、幼儿操作

  1、我们先把感谢的话、对他们的爱画在这颗爱心里。

  2、昨天董老师还采访了一位妈妈,出示大屏幕,是谁的妈妈?

我们来听听妈妈是怎么说的?

给爸妈最好的礼物是什么呀?

  小结:

对,只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明你长大了,妈妈会为你而高兴。

那你们家里有没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

你们真棒!

  活动目标:

  1、能找出物体排列的某些规律,并会按一定的规律排列食物,感受植树中的各种排列乐趣。

  2、通过欣赏散文,感受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3、巩固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

  活动准备:

  长绿树和落叶树若干、小篓子、树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周围的树。

  你在哪里看见过树?

(小结:

在马路边、公园里、小区里、小河边、家里都有树,我们生活周围到处都有树)

  二、认识的树。

  你认识哪些树?

(小结:

春天来了,柳树的叶子绿绿的,可是,你们知道柳树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吗?

  三、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

  --请你看一看,摸一摸,这两种叶子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

瞧,无论我们在马路上看到哪些树,即使我们不认识它,但是只要它的叶子比较厚、颜色深、表面有光泽,我们就可以判断,它是常绿树。

  四、区分香樟数的归属。

  教师介绍《幼儿知识百科全书》:

香樟树一年四季都落叶子,但是,它落了叶子之后,马上长出新的叶子,所以,尽管它不停地掉叶子,但一年四季它满树都有茂密的叶子,它是常绿树。

  五、关于植树节。

  1、知道几月几号是植树节,植树的意义有哪些?

  2、读新闻,感知生活中的节日对自己的影响。

  六、一起来种树。

  1、落叶树和常绿树组成了我们生活周围的绿化和树林。

在公园门口,除了有柳树,还有什么树?

  2、公园里的花匠很会种树,他们种树很有讲究的。

出示第一条,一棵桃树一棵柳树,到了春天,桃树红了,柳树绿了,桃红柳绿。

  3、其他花匠种的树,也很有意思,一起来看看。

出示三条。

  ○△○△○△★★★★★★★★★★★★★★●●●●●●●●●●●●

  4、你发现了他们排列的规律的吗?

  5、孩子操作。

最后两个合作排列一条。

  6、交流各自种树的方法。

互相评价排列的是否正确。

  七、树真好。

  1、我们的祖先种了许多树,那么你想在树下干什么呢?

  总结:

我们可以在树下做许多是事情,是啊,树真好。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散文:

树真好。

  附散文诗:

《树真好》

  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

  树真好,能挡住大风,不许风吵吵闹闹,到处乱跑。

  树真好,我家屋子清清爽爽,阵阵风儿吹,满树花香往屋里飘。

  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阴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树真好,天好了,树下铺着阴凉儿,我和我的小猫咪,躺在树下睡午觉。

  树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小猫爬上大树躲起来,气得大狗汪汪乱叫。

  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啊摇。

  树真好,树叶在秋风里飘呀飘,树下铺着树叶地毯,我们可以在上面滚来滚去,跑跑跳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青蛙的生长过程,知道小青蛙是怎样长大的。

  2、知道青蛙是益虫,教育幼儿要保护青蛙。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青蛙成长过程的图片。

  3、小青蛙的头饰4、青蛙捉虫的影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教师: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有尾。

  幼儿猜测。

  二、欣赏图片和幻灯片拿出小青蛙成长过程的图片,让小朋友观看。

  1、教师:

你们看看青蛙小时候跟它妈妈长得一样吗?

它们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呢?

幼儿回答。

  2、教师:

打乱图片顺序,让幼儿根据它的生长顺序给图片贴上相应的数字或是给所有的图片排列顺序,做得好的幼儿奖励大苹果贴纸。

幼儿回答。

  3、教师:

播放幻灯片,让幼儿再次记忆小青蛙的成长过程。

  三、教育幼儿要保护青蛙。

  1、告诉幼儿青蛙是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保护青蛙,人人有责。

  2、简单讲解青蛙捕虫的知识,在播放影片加深幼儿记忆。

  3、讨论:

说说自己怎样保护青蛙。

  四、结束活动。

  1、游戏活动《我是小青蛙》。

  老师戴头饰扮青蛙妈妈,带着小朋友们在乐曲伴奏下,蹦跳出教室做小青蛙捉虫子的游戏。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观看奶奶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3、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活动准备:

  1、flash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2、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

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5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

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端午节这天人们都吃什么来庆祝节日的?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谁知道它的传说?

幼儿相互交流。

  组织幼儿欣赏故事:

《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

幼儿分组交流。

  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

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

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

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幼儿与阿姨、奶奶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包过粽子吗?

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粽子吧!

  

(1)幼儿分组与阿姨、奶奶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阿姨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

  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

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

  

(2)与幼儿交谈:

通过看包粽子、学习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6、师生共同小结: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是我国特有的节日,我为我的国家感到自豪。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游戏,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