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选修1213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4565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4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选修12132.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选修12132.docx

心理学选修12132

幻灯片1

心理学

幻灯片2

●心理学总评成绩100%=

●平时10%(考勤+课堂表现)+作业20%+期末70%

 

幻灯片3

绪论

幻灯片4

理解误区:

把科学心理

等同于算命、看相、占星、解梦等民俗心理。

哲学——心理学之父

生理学——心理学之母

生物学——心理学的媒人

科学心理学:

①学科继承性;

 

②独特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主张;

③科学的研究方法。

幻灯片5

●心理学是研究人性的科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研究物性。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特点。

●科学心理学的产生P11

●心理学

●哲学是父亲,生理学是母亲,生物学是媒人

●冯特(1832—1920):

心理学之父

●《生理心理学原理》(1874):

心理学独立宣言

●莱比锡心理学实验室(1879):

心理学诞生标志

 

幻灯片6

●△心理学界三大争议:

●①研究对象:

心理/行为

●②研究方法:

实验/非实验

●③决定心理发展:

遗传/环境

幻灯片7

知识点:

百年来心理学研究中的七大流派P11-14

●构造主义心理学

 

●人物:

冯特(1879,莱比锡);铁钦纳

●观点:

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结构。

 

●机能主义心理学

●人物:

詹姆斯

●观点:

意识是连续变化的,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幻灯片8

●行为主义心理学

●人物:

华生;斯金纳

●观点: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

●人物:

韦特海默;柯勒

●观点:

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幻灯片9

●精神分析心理学

●人物:

弗洛伊德

●观点:

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

人性本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认知心理学

●重点:

对信息加工历程的研究

幻灯片10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1-2

psyche

心灵、灵魂

心理学

对心灵或

灵魂的解说

(古希腊文字)

Psychology

logos

讲述、解说

心理学是通过研究行为,揭示心理活动规律

的科学。

幻灯片11

一、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

●心理现象和行为的关系:

●心理和行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心理活动通过行为得以表现;

●外显行为会受内隐心理活动的影响和支配。

●心理学是通过研究行为,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幻灯片12

二、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P1-2

●从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看,心理现象可分为: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

是动态的,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心理特征:

是稳态的,指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心理状态:

指特殊情境中形成的暂时性的心理持续状态。

幻灯片13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

选择、组织、解释

世界观

信念

兴趣

动机

需要

能力、气质、性格

注意、激情、灵感等

●下一页

幻灯片14

●认知、情感、意志简称为知、情、意。

●知、情、意紧密联系、相互作用。

P1-2

●1、认识是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基础。

●2、情绪情感和意志影响认识活动。

●3、情绪情感和意志相互作用。

●返回

幻灯片15

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是密切联系的。

1.心理过程是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基础。

2.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影响和制约心理过程。

3.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密切联系。

(1)心理状态是一种介于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如果某类心理状态经常反复出现并且持续时间愈来愈长,就转化为心理特征。

(2)心理特征影响心理状态的性质。

●返回

幻灯片16

三、意识与无意识P28-31

●从能否被当事人觉知到的角度看,可以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意识现象和无意识现象。

●心理学上谈到意识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意识即心理。

●二是现代心理学把意识作为心理的高级层次看待,认为意识为人类所独有。

幻灯片17

(一)意识、无意识

●意识是我们现实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无意识是人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

幻灯片18

(二)意识的状态: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3、白日梦状态

●4、睡眠状态

幻灯片19

(三)生物节律

●节律是一种周期性的变化。

●对人影响较大的四种生物节律:

●1.年节律

●2.月节律

●3.日节律

●4.90分钟节律

 

幻灯片20

(四)睡眠和梦

●人睡觉的时候,一夜之中有两种睡眠状态交替出现,即快速眼动睡眠与非眼动睡眠相互转换。

 

睡眠障碍:

梦魇

昏昏欲睡——浅睡——沉睡

睡眠障碍:

①梦呓、②梦游(睡行症)、③夜惊。

●梦境受生活环境的影响。

●梦有一定预见性是有原因的。

幻灯片21

心理的实质P3-7

——科学的心理观

对心理实质的理解有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唯心主义心理观

唯物主义心理观

幻灯片22

一、唯心主义心理观

精神是世界的本源,是第一性的,物质

第二性。

古代人们认为精神活动是寄居在人体内

的一种类似空气的特殊物质——灵魂的作

用。

幻灯片23

二、唯物主义心理观

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机械唯物主义:

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心脏,是血管的作用。

辨证唯物主义: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是社会化的结果(心理的实质)。

幻灯片24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1、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神经系统及构造

幻灯片25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体:

代谢和营养中心

 轴突:

一根,把信号传离细胞体

  树突:

多而短,接受信号,把信号传向细胞体

神经元:

神经系统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负责接收和传送信息。

神经元结构图P15

幻灯片26

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P18-20

神经

系统

幻灯片27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P23

●“人有一个头,但有两个脑袋”

●左脑:

意识功能、通过语言和逻辑表达内心世界

●右脑:

潜意识功能、通过情感和形象表达内心世界

●左右脑的关系

●裂脑人

幻灯片28

2、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无条件反射:

遗传的、生来就有的,保证机体适应固定的环境。

反射

条件反射:

有机体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通过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产生的。

幻灯片29

(1)经典性条件反射P214-215:

★条件作用之前

铃声定向反应

食物唾液分泌

★条件作用期间

铃声(无关刺激)

食物(无条件刺激)唾液分泌

★条件作用之后

铃声唾液分泌

幻灯片30

(2)操作性条件反射:

P216

〖原创研究〗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1948

幻灯片31

关于条件反射的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

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信号刺激(光线、铃声)而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动物和人共有)

●第二信号系统:

由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人类独有)

幻灯片32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1、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脑的反映形式P4

幻灯片33

反映形式的演化P4:

(1)感觉阶段:

无脊椎动物的最简单心理现象——感觉。

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等。

遗传的本能行为。

(2)知觉阶段:

低级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出现脊椎和脑,有了高一级的反映形式——知觉。

利用个体经验和后天学习打破遗传的本能行为。

(3)具体思维阶段:

哺乳动物有了思维的萌芽,能将现有事物与将来情境联系起来。

幻灯片34

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案例:

狼孩P5

●狼孩的案例说明:

●脑的发展遵循“用进废退”,需要社会性刺激,生命的早期尤为重要。

●心理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印刻现象)

●人的心理对社会环境具有依存性。

●下一页

幻灯片35

脑的发展(脑重量)

年龄

脑重量

新生儿

390克

1岁

900克

3岁

1000克

6岁

1200克

成年人

1400—1500克

幻灯片36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

●主观性

●能动性

幻灯片37

4、人的意识

●意识分为客体意识和自我意识。

幻灯片38

自我意识(自我概念)

幻灯片39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I)对自身(me)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评价与体验。

●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结果。

幻灯片40

(1)自我意识的结构P205:

幻灯片41

(2)自我意识的内容P205:

●对自己身体和生理状况的认识与评价——生理自我

●如身高、体重、体型、健康状况等

●对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和评价——社会自我

●如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作用等

●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认识和评价——心理自我

●如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等

 

幻灯片42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约经过20年时间,大约经历三个阶段,即:

生理自我(8个月-3岁)

社会自我(3岁—12岁)

心理自我(12、13岁—青年)

幻灯片43

(3)自我意识的观念存在方式:

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目前的实际状况的认识。

●投射自我是个人想象中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又称镜像自我。

●理想自我也称为“理想我”,即个体想要的完善的形象。

 

幻灯片44

心理学的分支P8-9

(一)基础心理领域: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

(二)应用心理领域:

●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等。

幻灯片45

 

幻灯片46

注意P31-43

——一切心理活动的门户

幻灯片47

一、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二)注意的功能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幻灯片48

一、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P31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指向性:

心理活动在哪个方向上进行活动。

2.集中性:

有两种情况

(1)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共同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2)同一种心理活动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对象,且维持这种指向使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

幻灯片49

●一、注意概述

(二)注意的功能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注意并不反映事物及其属性。

P32

●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3.调节功能

幻灯片50

●一、注意概述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P33

●1.感官的趋向运动

●2.无关运动的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

●有时注意的外部表现和注意的真实情况不符合。

幻灯片51

二、注意的种类P34-36

(一)无意注意

●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有意后注意

●有预定目的,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幻灯片52

二、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特点:

1.自觉性较差;

●2.保持时间较短;

●3.人的精力消耗较少,不容易疲劳。

幻灯片53

●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P36-39

●一、教学内容:

与学生已有知识挂钩,新颖丰富。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于变化。

●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2.教学语言准确生动,抑扬顿挫

●3.现代化教学手段

●4.规范化的板书:

清晰醒目,规范整齐,重点突出。

●第三,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妥善处理偶发事件。

●第四,安排好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

●1.注意避免教室内外环境对课堂的干扰。

●2.教师的服饰、发型端庄大方。

 

无意注意的规律(引起原因):

①刺激的强度(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

②刺激间的对比差异

③刺激的活动和变化

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①需要和兴趣

②情绪状态

③知识经验

④期待心理

幻灯片54

二、注意的种类

(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特点:

1.自觉性较好;

●2.保持时间较长;

●3.人的精力消耗较多,容易因疲劳导致注意分散。

幻灯片55

●有意注意的规律(引起条件)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P36-39

●1.明确目的任务。

●2.组织有关的活动。

(1)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创设问题情境(疑难情境)训练学生良好的注意习惯。

●(3)提问。

●3.激发、培养间接兴趣。

●4.用意志排除各种干扰。

 

幻灯片56

●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因素之一是对事物的直接兴趣;

●制约有意注意的是间接兴趣,即对活动的目的和结果感兴趣,活动本身并不直接吸引人。

幻灯片57

二、注意的种类

(三)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规律(形成条件):

●①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②活动的自动化。

幻灯片58

二、注意的种类

类型

目的性

意志努力

性质

例如

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不需要

低级、自发的

窗外的歌声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需要

高级、自觉的

学习、听课

有意后注意

不需要

最高级、自觉性程度很强

电脑打字“盲打”,打毛衣不用看

幻灯片59

三、注意的品质(特征)P39-42

(一)注意的广度(范围)

(二)注意的稳定性

●(三)注意的分配

●(四)注意的转移

幻灯片60

●三、注意的品质(特征)P39-42

(一)注意的广度(范围)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幻灯片61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客观因素:

刺激物特点及刺激物排列的特点等。

●主观因素:

如活动任务、个体经验、情绪等。

 

幻灯片62

三、注意的品质

(二)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

 

幻灯片63

注意的起伏(动摇):

●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起伏是正常的注意现象,是不随意的。

幻灯片64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注意对象的特点。

●2.活动的组织安排。

●3.人自身的状态。

幻灯片65

参考资料:

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不同年龄儿童注意稳定时间

年龄5-7岁7-10岁10-12岁12岁以后

集中注意的时间15分钟20分钟25分钟30分钟

幻灯片66

三、注意的品质

(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

幻灯片67

●注意分配的条件:

●1、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其中只能有一种是生疏的,其余的活动必须是熟练的。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形成动作系统。

幻灯片68

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较低,难以同时兼顾两件事情。

●初中低年级学生在注意分配时也会出现顾此失彼现象,注意了抄写就忽略了听讲。

初三以上的学生由于各种技能技巧的稳定性有了提高,才使注意分配能力逐渐向较高水平发展。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活动的性质和任务,较好地分配自己的注意。

如高中生既能听讲又能抄写,既能注意教师讲解的主要问题,又能注意问题的前后联系。

这种有机结合,说明高中生注意分配能力已日趋成熟。

幻灯片69

三、注意的品质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幻灯片70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1、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

●2、新事物的特点。

●3、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4、已有的习惯。

幻灯片71

思考:

●教学中应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

(1)无意注意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2)有意注意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幻灯片72

感知觉P44-65

幻灯片73

●一、感知觉概述

(一)概念

●1.感觉P44: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失去感觉会怎样?

●感觉剥夺实验P45

 

●2.知觉P53: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幻灯片74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赫布、贝克斯顿(Boxton)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做的感觉剥夺研究,募集了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实验。

志愿者每天躺在床上睡觉,并有每天20美元的酬劳。

他们可以自己决定何时退出实验。

 

感觉的意义:

1.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的开始;

2.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3.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幻灯片75

(二)感觉与知觉的比较P53

区别

联系

反映的内容

性质

影响因素

感觉

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

是以生理作用为基础的简单的心理过程

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

1.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

2.属于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3.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知觉

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

是加入了个体主观因素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和

个人的知识经验、心理状态、个性特征

幻灯片76

(三)感受性P50-51

●1.感受性:

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2.通过实践和训练可提高人的感受性。

●感觉缺陷者的感觉补偿

●专门事某种特殊职业者感受性训练

 

幻灯片77

二、感觉的分类P46-50

(一)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触觉、温度觉、痛觉)。

(二)内部感觉:

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觉。

 

幻灯片78

视觉P46

●视网膜上有两种视神经细胞:

视锥细胞(感受亮光和有色光)和视杆细胞(感受弱光,进行“夜视觉”),它所接受的信息量约占全部信息量的80%以上。

 

幻灯片79

听觉(耳朵构造图)P48

●内耳耳蜗是听觉器官。

它接受10%以上的信息。

幻灯片80

味觉(舌头味觉分布图)

幻灯片81

内部感觉P50

●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叫内部感觉。

●运动觉

●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及肌肉的紧张程度。

感受器位于肌肉组织、肌腱、韧带各关节中。

●平衡觉

●也叫静觉。

它是由人体作加速运动或减速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所引起的。

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包括半规管和前庭两部分。

●内脏觉

●又叫机体觉。

是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

内脏觉的特点是感觉不精确、分辨力差。

幻灯片82

三、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一)感觉适应

(二)后像

●(三)感觉的相互作用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对比等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联觉等

幻灯片83

(一)感觉适应P51-52

●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二)后像P52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短暂的时间。

幻灯片84

●(三)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对比P52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同时对比

●2.先后对比(继时对比)

 

幻灯片85

●(四)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联觉P52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色彩的作用

 

幻灯片86

四、知觉的种类P53-56

●根据知觉对象是否属于人,可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一)物体知觉

●1.视知觉、听知觉和触摸觉P53-54

●2.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P54

●空间知觉:

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知觉。

●深度知觉和双眼视差有关。

●时间知觉:

时间长短、先后、周期性。

●运动知觉:

物体空间位置移动。

幻灯片87

(二)社会知觉P54-56

●社会知觉偏差:

P55-56

●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2.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3.刻板印象(定型效应)

4.近因效应

幻灯片88

五、  知觉的基本特性P56-59

●1.整体性原则(格式塔原则)P57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部分或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关系。

 

幻灯片89

(1)接近律:

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

(2)相似律:

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

(3)连续律:

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4)封闭律:

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幻灯片90

2.选择性原则P56

●人们能迅速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3.理解性原则P57

在知觉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经验赋予事物一定的意义。

幻灯片91

4.恒常性原则P58

●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仍保持相对不变。

●“看其所知,不看其所见”。

●颜色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声音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幻灯片92

六、错觉P60-61

●1.视错觉

●2.其他错觉:

(1)形重错觉

(2)运动错觉

●(3)时间错觉

●(4)方位错觉

幻灯片93

思考:

●1.感觉与知觉有何区别与联系?

●2.感觉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分别结合日常生活运用感觉基本规律的事例说明。

●3.举例说明知觉的基本规律(基本特性)。

●4.社会知觉偏差与人际交往(教书育人)。

幻灯片94

记忆P66

幻灯片95

记忆

●一、记忆概念

●二、记忆的信息加工

●三、记忆的过程及记忆规律的运用

幻灯片96

●一、记忆概念P66

●记忆:

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