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4779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docx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W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1.下面的“诗”“情”“化”“意”,分析正确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日照澄州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

C.“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酸盐,该句诗表明玉的硬度很大

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硅酸盐的性质、胶体的性质、葡萄糖的性质等。

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本题的难点是理解各诗句的含义,和与化学知识的联系。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水解后均生成葡萄糖

B.油脂的皂化和乙烯的水化反应类型相同

C.C3H6Cl2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D.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该有机物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缩聚反应和消去反应

【答案】C

【解析】A.淀粉、纤维素为多糖,分子式为(C6H10O5)n,但n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油脂的皂化反应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烯的水化反应是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反应类型不同,故B错误;C.分子式为C3H2Cl6的有机物可以看作C3Cl8中的两个Cl原子被两个H原子取代,碳链上的3个碳中,两个氢原子取代一个碳上的氯原子,有2种:

CCl3-CCl2-CClH2、CCl3-CH2-CCl3;两个氢原子分别取代两个碳上的氯原子,有2种:

CCl2H-CCl2-CCl2H(两个边上的),CCl2H-CHCl-CCl3(一中间一边上),共有4种,故C正确;D.与-OH相连C的邻位C上没有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故选C。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是

A.在Na2O2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B.0.1mol/L的Na2S溶液中,S2-、HS-、H2S微粒总数为0.1NA

C.向含有0.2molNH4Al(SO4)2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耗OH-的数目为0.8N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完全燃烧后生成CO2的分子数为2NA

【答案】A

【解析】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中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成0价,生成0.1mol氧气,转移了0.2mol电子,故A正确;B.未注明溶液的条件,无法计算0.1mol/L的Na2S溶液中,S2-、HS-、H2S微粒总数,故B错误;C、氢氧化钠先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0.2mol铝离子消耗0.6mol氢氧根;然后与铵根结合生成一水合氨,0.2mol铵根离子消耗0.2mol氢氧根;最后氢氧根与0.2mol氢氧化铝反应转化为偏铝酸钠溶液,此过程消耗氢氧根0.2mol,故整个过程共消耗的OH-为1mol,故C错误;D、标况下乙醇为液体,故22.4L乙醇的物质的量大于1mol,则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个数大于2NA个,故D错误;故选A。

4.稀土元素号称“工业维生素”,科学家把稀土元素镧对作物的作用赋予“超级钙”的美称。

已知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化学式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弱碱,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La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La+2H+=La3++H2↑

B.LaCl3的水溶液加热蒸发灼烧,最终得到无水LaCl3

C.La(NO3)3水溶液显酸性

D.镧的一种核素为57139La,其中子数为57

【答案】C

【解析】A.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La+6H+=2La3++3H2↑,故A错误;B.La(OH)3是不溶于水的弱碱,则LaCl3为强酸弱碱盐,加热过程中LaCl3发生水解生成La(OH)3和HCl,HCl具有挥发性,则最终灼烧得到La2O3,故B错误;C.已知La(OH)3是不溶于水的弱碱,则La(NO3)3为强酸弱碱盐,其溶液显酸性,故C正确;D.镧的一种核素为57139La,中子数为139-57=82,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明确题干信息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注意掌握常见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

本题的易错点为B,注意要充分利用题示信息“La(OH)3是不溶于水的弱碱”,判断LaCl3能否水解。

5.下列实验操作能到达目的的是

A.制取Mg:

可将足量的金属钠投入MgCl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B.除去CO2中的HCl: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CO3溶液

C.除去AlCl3溶液中的FeCl3杂质:

先加入足量的浓氨水,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答案】D

【解析】A.将金属钠投入MgCl2溶液,首先发生钠与水的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镁反应,不能生成镁,故A错误;B.氯化氢和二氧化碳都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B错误;C.先加入足量浓氨水,过滤,沉淀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铁,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C错误;D.盐酸可抑制铁离子的水解,则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故D正确;故选D。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在FeCl3溶液中投入足量的Zn粉:

2Fe3++Zn=Zn2++2Fe2+

B.磁性氧化铁(Fe3O4)溶于氢碘酸:

Fe3O4+8H+=Fe2++2Fe3++4H2O

C.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Ca2++2ClO-+SO2+H2O=CaSO3↓+2HClO

D.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呈中性:

【答案】D

点睛:

明确反应的实质,掌握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方法是解题关键。

注意反应物用量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反应必须遵循客观事实。

本题的选项C为易错点,容易忽视次氯酸根离子的氧化性。

2H++SO42-+Ba2++2OH-=BaSO4↓+2H2O

7.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负极区的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答案】B

【解析】A、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25mol的O2生成,故A错误;B、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通电时,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区放电生成水和氧气,根据电荷守恒,两膜中间的硫酸根离子会进入正极区,与氢离子结合成硫酸;氢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氢气;两膜中间的钠离子会进入负极区,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钠,故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故B正确;C、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故C错误;D、阴离子向阳极(即正极区)移动,氢氧根离子放电pH减小,故D错误;故选B。

8.已知KMnO4、浓硫酸、双氧水是常见的氧化剂。

某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做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实验,以及检验生成的CO2和SO2。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与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观察到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可确定该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气体具有___________性;

(3)装置C中紫红色褪去,利用了SO2的还原性,MnO4-被还原为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4)装置E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是否产生沉淀?

________(填“是”或“否”),如果通入Ba(NO3)2溶液中产生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C+2H2SO4(浓)

CO2↑+2SO2↑+2H2O

(2).SO2(3).漂白性(4).5SO2+2MnO4-+2H2O==5SO42-+2Mn2++4H+(5).5:

2(6).澄清石灰水变浑浊(7).CO2+Ca2++2OH-==CaCaO3↓+H2O(8).否(9).BaSO4

【解析】

(1)木炭粉与浓硫酸发生反应产生SO2和CO2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2H2SO4(浓)+C

2SO2↑+CO2↑+2H2O,故答案为:

2H2SO4(浓)+C

2SO2↑+CO2↑+2H2O;

(2)反应生成了SO2,可使品红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故答案为:

SO2;漂白性;

(3)SO2具有还原性,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5SO42-+2Mn2++4H+,根据方程式,还原剂(SO2)与氧化剂(Mn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2,故答案为:

5SO2+2MnO4-+2H2O==5SO42-+2Mn2++4H+;5:

2;

(4)产物中有CO2,与澄清石灰水发生CO2+Ca2++2OH-=CaCO3↓+H2O,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2++2OH-=CaCO3↓+H2O;

(5)SO2和CO2溶于水生成了亚硫酸和碳酸,亚硫酸钡和碳酸钡都能溶于盐酸,因此不会有沉淀生成,硝酸能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硫酸钡沉淀,故答案为:

否;BaSO4。

9.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

以下是一种制取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

已知:

①NaClO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ClO2气体只能保持在稀释状态下以防止爆炸性分解,且需现合成现用。

③ClO2气体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1)在无隔膜电解槽中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生成NaClO3和氢气,电解的总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吸收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塔内的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5)经查阅资料可知,当pH≤2.0时,ClO2—能被I—完全还原成Cl—,欲测定成品中NaClO2(M为90.5g/mol)的含量,现进行以下操作:

步骤Ⅰ

称取样品W g于锥形瓶中,并调节pH ≤ 2.0

步骤Ⅱ

向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KI晶体,并加入少量的指示剂

步骤Ⅲ

用c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I—和S4O62—

①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上述滴定操作中用去了VmLNa2S2O3溶液,则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不用化简)。

(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

【答案】

(1).NaCl+3H2O

NaClO3+3H2↑

(2).NaOH溶液(3).Na2CO3溶液(4).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5).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6).防止H2O2分解(7).蒸发浓缩(8).冷却结晶(9).ClO2—+4H++4I—=2I2+Cl—+2H2O(10).

【解析】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由流程可知,NaClO3溶解后与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O2,结合信息②可知混合气体稀释ClO2,吸收塔内发生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过滤后,结合信息①可知,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NaClO2•3H2O。

(1)在无隔膜电解槽中用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一段时间生成NaClO3和氢气,电解的总反应式为NaCl+3H2O

NaClO3+3H2↑;“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故答案为:

NaCl+3H2O

NaClO3+3H2↑;NaOH溶液;Na2CO3溶液;

(2)由题目中的信息可知,纯ClO2易分解爆炸,所以通入空气的目的是稀释ClO2,防止发生爆炸,故答案为:

稀释ClO2,防止发生爆炸;

(3)吸收塔中发生的是二氧化氯与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发生反应生成亚氯酸钠(NaClO2),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过氧化氢中的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产物中还有氧气生成,根据元素守恒可知产物中有水生成,所以化学方程式是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所以吸收塔的温度不宜过高,故答案为:

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防止H2O2分解;

(4)从溶液中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需要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方法,最后通过过滤得到粗晶体,故答案为: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5)①步骤Ⅱ中发生反应是酸性溶液中ClO2-能被I-完全还原成Cl-,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离子方程式为:

ClO2-+4H++4I-=2I2+Cl-+2H2O,故答案为:

ClO2-+4H++4I-=2I2+Cl-+2H2O;

②依据ClO2-+4H++4I-=2I2+Cl-+2H2O,2Na2S2O3+I2=2NaI+Na2S4O6,反应的定量关系计算得到,设NaClO2,

ClO2-~2I2~4Na2S2O3

1            4

x           cV×10-3mol

x=

mol,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

×100%=

×100%,故答案为:

×100%。

10.碳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上有重要作用。

Ⅰ、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

该反应为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该温度下加入1molCO2(g)和1molH2(g),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3)在800℃时发生上述反应,某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为2mol/L,c(H2)为1.5mol/L,c(CO)为1mol/L,c(H2O)为3mol/L,则正、逆反应速率的比较为:

v正___________v逆(填“>”“<”或“=”)。

Ⅱ、工业上用CO2和H2反应合成甲醚。

已知:

CO2(g)+3H2(g)═CH3OH(g)+H2O(g)△H1=-53.7kJ•mol-1

CH3OCH3(g)+H2O(g)═2CH3OH(g)△H2=+23.4kJ•mol-1

则2CO2(g)+6H2(g)

CH3OCH3(g)+3H2O(g)△H3=_______________kJ·mol-1。

Ⅲ、常温下用氨水吸收CO2可得到NH4HCO3溶液,在该溶液中,c(NH4+)________(填“>”、“<”或“=”)c(HCO3—);反应NH4++HCO3—+H2O

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已知常温下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2×10-5,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1=4×10-7,K2=4×10-11)

【答案】

(1).

(2).吸热(3).50%(4).<(5).-130.8(6).>(7).1.25×10-3

【解析】Ⅰ、

(1)CO2(g)+H2(g)⇌CO(g)+H2O(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由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答案为:

;吸热;

(2)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说明平衡常数K=1,故温度为830℃;CO2、H2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二者平衡浓度相等,由CO2(g)+H2(g)⇌CO(g)+H2O(g),可知平衡时CO(g)、H2O(g)浓度相等,结合平衡常数K=

=1,可知平衡时c(CO2)=c(H2)=c(CO)=c(H2O),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平衡时n(CO2)=n(CO2)=

=0.5mol,故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

×100%=50%,故答案为:

50%;

(3)此时浓度商Qc=

=1>800℃时平衡常数K=0.9,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v(正)<v(逆),故答案为:

<;

Ⅱ、已知:

①CO2(g)+3H2(g)═CH3OH(g)+H2O(g)△H1=-53.7kJ•mol-1,②CH3OCH3(g)+H2O(g)═2CH3OH(g)△H2=+23.4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可得:

2CO2(g)+6H2(g)⇌CH3OCH3(g)+3H2O(g),△H3=2△H1-△H2=2×(-53.7kJ•mol-1)-23.4kJ•mol-1=-130.8kJ•mol-1,故答案为:

-130.8;

Ⅲ、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已知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2×10-5,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1=4×10-7,K2=4×10-11,所以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更大,所以NH4HCO3显碱性;在NH4HCO3溶液中,c(NH4+)>c(HCO3-);反应NH4++HCO3-+H2O

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K=

=

×

=

=

=1.25×10-3,故答案为:

>;1.25×10-3。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等,较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

本题的易错点为Ⅲ,要能够根据反应NH4++HCO3-+H2O

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找到K与Kw、电离平衡常数的关系,注意对平衡常数的理解与灵活应用。

11.【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G、O、R、T七种元素,已知X的一种1:

2型氢化物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且所有原子共平面;Z的L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G原子s能级与P能级电子数相等;R单质是制造各种计算机、微电子产品的核心材料;T处于周期表的ds区,原子中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1)Y原子核外共有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T+离子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

(2)T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_____。

(3)G、Q、R三种元素的氯化物的熔点如下表,G的氯化物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

Q的氯化物高于R的氯化物,有同学猜想可能是因为其存在缔合分子,试写出其结构式____。

氟化物

G的氯化物

Q的氯化物

R的氯化物

熔点/℃

714

190

-70

(4)硒(Se)与Z同一主族,Se原子比Z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得原子序数为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

该族2-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于H2反应生成1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99.7KJ/molb.+29.7KJ/molc.-20.6KJ/mold.-241.8KJ/mol

(5)金属Q属立方晶系,其晶胞边长为405pm,密度是2.70g/cm3,通过计算确定Q原子在三维空间中堆积方式________(已知NA=6.02×1023,4053=6.64×107);晶胞中距离最近的Q原子可看作是接触的,列式计算Q的原子半径=pm______。

(只列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

(1).7

(2).

(3).第四周期,第IB族(4).MgCl2为离子晶体,而AlCl3和SiCl4为分子晶体(5).

(6).34(7).sp2(8).b(9).面心立方最密堆积(10).

【解析】X的一种氢化物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说明分子里有双键或参键,X的一种氢化物为1:

2型且所有原子共平面,所以X应为碳元素,它的1:

2型氢化物为乙烯;Z的L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即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或1s22s22p4,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Z为氧元素,且Y为氮元素;G原子s能级与p能级电子数相等,则Q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4或1s22s22p63s2,由于G的原子序数比Z大,而Z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4,所以Q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即G为镁元素;R单质是制造各种计算机、微电子产品的核心材料,则R为硅元素;原子序数介于G与R之间的Q为铝元素;T处于周期表的ds区,原子中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且原子序数不大于36,则T为铜元素。

(1)Y为氮元素,原子序数为7,其原子核外共有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T是铜元素,原子序数为29,失去一个电子后其3d轨道全充满,T+离子价电子排布图为

(2)T是铜元素,原子序数为29,在周期表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IB族;(3)G、Q、R三种元素的氯化物的熔点如下表,G的氯化物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的原因是MgCl2为离子晶体,而AlCl3和SiCl4为分子晶体;氯化铝熔点高于氯化硅,可能是因为其存在缔合分子,其结构式为:

;(4)硒(Se)与O同一主族,Se原子比O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8+8+18=34,其最高价氧化物H2SeO4中心原子Se价层电子对数=

=4,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同主族元素从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与氢气化合的难度逐渐增强,Se是第四周期元素,故该族2-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于H2反应生成1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中,表示生成1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b;(5)每个晶胞中含有铝原子个数=

=

=4.00,该晶胞的每个顶点上和每个面上都含有一个Al原子,为面心立方晶胞最密堆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