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499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docx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版高中地理第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产业转移概况

1.概念: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的目的:

从本质上讲是追求更高的利润。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1)主要因素

①劳动力: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内部交易成本

a.发达国家:

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

b.发展中国家:

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

③市场

a.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开辟国际市场。

b.为了避开多种限制,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c.市场不断变化,产业转移方向随之变化。

(2)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1)发达国家或地区:

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1)发展中国家:

主要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

(2)发达国家:

主要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的产业。

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1)表现:

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2)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转移国或地区:

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

(2)转移对象国或地区:

缓解就业压力。

探究点一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下图为“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的变化示意图”。

1.上图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试解释其原因。

答案 工业化之初,上述国家或地区劳动力价格较低,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低,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积累资金和培养产业工人。

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上图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答案 根据上图结合东亚经济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按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梯度转移的规律。

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

答案 一个国家或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后,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比较成本又会增加,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4.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

答案 不是。

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除了中西部劳动力价格低外,还受资源开发、政策鼓励等多种因素影响。

5.归纳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答案 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读“棉纺织工业在全球的转移路径示意图”,完成1~2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棉纺织工业转移到日本的主导因素是(  )

A.接近原料产地B.劳动力价格低

C.市场广阔D.技术水平高

2.20世纪90年代棉纺织工业由我国沿海城市转移到新疆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新疆交通便利,便于棉纺织品运往内地

B.新疆邻国多,便于绵纺织品出口

C.新疆长绒棉产量高,接近原料产地

D.新疆石油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棉纺织工业转移到日本的主导因素是廉价的劳动力,B正确;日本种植的棉花较少,A错误;当时的日本市场不广阔、技术水平不高,C、D错误。

第2题,新疆盛产长绒棉,所以棉纺织工业由我国沿海城市转移到新疆的最主要原因是接近原料产地,C正确。

探究点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据下图,回答问题。

1.按照“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中所示的规律,如果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成第一级至第四级,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处于不同级别的国家应重点发展哪一发展阶段的产业?

联系东亚,你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答案 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国家或地区,应依次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

从东亚来看,按此规律依次是日本—韩国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我国大陆—朝鲜、蒙古。

2.据图“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发达国家一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加工环节,为什么?

答案 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低,但耗用的劳动量较大。

3.据两图所示的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同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举例说明。

答案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与研发一起引进。

韩国的政策就是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移出区和产业移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

(2017·南通市启东中学期中)读“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箭头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实线箭头代表资源和能源B.实线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

C.虚线箭头代表资源和技术D.虚线箭头代表能源和资金

4.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大量公司总部向粤西地区转移

B.不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C.减轻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

D.大量廉价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一般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的是资金和技术,从欠发达地区转移到发达地区的是资源和劳动力。

第4题,石化工业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会减轻对珠三角的环境污染,减轻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

(2018·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学情监测)梯度转移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导致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求得发展。

下图为“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不同区域间存在诸多的差异,造成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资源条件 ②经济结构 ③劳动力性别比 ④能源结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中介机会是指促进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介于企业及其转移潜在目标地之间,起沟通、协调、服务等作用的外在因素。

这种中介机会可能是(  )

①乡土情结 ②政府合作 ③能源供应 ④土地价格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我国不同区域间存在诸多的差异,造成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包括资源条件,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靠近资源丰富区,故①正确。

经济结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经济水平低的区域转移,故②正确。

产业转移与劳动力性别比无关,③错误。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这不是产业转移原因,④错误。

第2题,由材料中关于“中介机会”的定义可知这种中介机会可能是乡土情结,也可能是区域间政府合作,故①②正确。

能源供应、土地价格没有沟通、协调作用,故③④错。

下图是“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

B.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

D.目前,资金和技术占优势的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4.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促进长三角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经济发展

C.一次做为转入区,两次做为转出区,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

D.可能给迁出地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答案 3.A 4.C

解析 第3题,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目前,制造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以发展技术和资金占优势的产业为主。

第4题,一次做为转入区,两次做为转出区,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家具制造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近年来逐渐向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我国成为承接该产业的最佳国家。

近年来,由于家具行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我国加大了对国内木材资源的开发。

材料二 图甲是美国家具进口额、中国家具出口额及中国对美国家具出口额分析图,图乙是我国家具行业各省市出口占比示意图。

(1)据材料描述美国家具进口额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我国成为家具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国的原因。

(3)我国在承接家具产业转入时,哪些省份具有突出优势?

请说明理由。

答案 

(1)美国家具进口额不断提高,呈上升趋势。

家具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家具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本土家具产量减少,进口量增大。

(2)我国家具市场规模大;劳动力成本低;地价低;经济快速增长。

(3)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具有承接优势。

交通便利;海运发达;劳动力充足;劳动力素质高;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家具进口额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可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高,家具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等方面阐述。

(2)题,我国成为家具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国的原因可从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土地价格等方面分析。

第(3)题,沿海省份,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优势。

图表特征:

产业转移示意图主要是反映产业转移方向、目的地和分布的一种图示,该图示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或以统计图形式呈现,综合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的影响和区域地理特征等。

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

回答

(1)~

(2)题。

(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之间的转移情况。

(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图中找出产业的迁出区和迁入区。

看图可知,从1998~2012年,M地区是制鞋生产企业的迁出区,N是制鞋生产企业的迁入区。

(1)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

①成本因素:

从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能源和资源价格等方面分析。

②市场因素:

一般是本国或本地区市场饱和,需要开拓新市场。

③环境因素:

一般是转移高污染、高能耗产业。

(2)掌握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①地区:

一般从经济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②部门:

一般是先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然后,再向外转出知识密集型产业。

(3)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

(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之间的转移情况。

(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1)M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M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

(2)对M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

对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增加了大量的厂房、道路等人文景观)。

读“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

(1)~(3)题。

(1)新疆、四川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突出优势区位条件分别是(  )

A.市场、产业基础B.原料、劳动力

C.交通位置、技术D.政策支持、资金

(2)服装产业的大量转移,对四川省的主要影响是(  )

A.跨省人口流动减少,省内人口流动增加

B.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C.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

D.产业升级困难,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3)未来,我国服装产业(  )

A.在西部地区的服装加工企业布局将更加分散

B.专业化生产将突出,规模效应将减弱

C.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生产分工将更加明确

D.研发设计和销售基地向西部转移

答案 

(1)B 

(2)A (3)C

解析 第

(1)题,该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选择,新疆是我国主要的优质棉产区,服装生产原料丰富;四川人口数量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故答案选B项。

(2)题,四川是我国内陆地区人口大省,劳动力丰富,是东部地区民工的主要输出地,服装产业的转入将使流向东部地区的人口减少,同时省内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增加;服装产业的转入将优化四川的产业结构,缓解人地矛盾,但不可能使其因此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服装业转出有利于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故答案选A项。

第(3)题,未来,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服装生产分工明确,东部主要为研发、销售基地,中西部则为加工生产基地,多集聚布局,各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更突出,规模效应将增强。

答案选C项。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1~3题。

1.该产业可能是(  )

A.碳酸饮料生产B.计算机软件开发

C.电子装配D.汽车制造

2.承接该产业转移的地区往往(  )

①科技发达 ②劳动力丰富 ③工业基础好 ④市场广阔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3.下列有关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调整促进了东莞的产业升级

B.第一次调整增加了新竹的就业机会

C.加剧了图示区域的产业竞争

D.降低了硅谷的失业率

答案 1.C 2.D 3.B

解析 第1题,由图中产业转移最早地区为“硅谷”,可推断该产业可能是电子装配工业。

第2题,劳动力丰富和市场广阔是我国吸引产业转入的优势;科技发达程度台湾和广东都不如硅谷;台湾和广东的工业基础不如世界上其他发达地区,因而工业基础不是优势。

第3题,第一次调整是由美国硅谷到台湾新竹,增加了新竹的就业机会,但提高了硅谷的失业率。

(2017·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期末)下图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大陆部分投资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示地理现象属于(  )

A.工业集聚B.产业转移

C.资源调配D.劳动力转移

5.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不断在中国投资建厂,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  )

A.资金充足B.技术先进

C.交通便利D.市场广阔

答案 4.B 5.D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将汽车生产的部分或者整车生产企业从本土或者其他国家转移到中国进行生产,属于产业转移现象,故选B。

第5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汽车消费市场逐渐广阔,吸引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而中国在资金和技术及交通等方面与美国比不具优势,故选D。

(2017·扬州市邗江中学期中)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外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

下图是“某产业在某地区生产成本和利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6~8题。

6.该产业在本地利润水平下降最快的时间及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

A.①~②期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B.①~②期间,市场竞争加剧

C.③~④期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D.③~④期间,市场竞争加剧

7.该地生产成本主要随本地经济发展而上升,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地价上升②劳动力价格上涨③输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④协作条件变差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8.该产业在本地出现明显“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时间最可能是(  )

A.①以前B.①~②期间

C.②以后D.④以后

答案 6.B 7.A 8.C

解析 第6题,从图中可知,利润水平在①~②期间下降最快,生产成本基本不变,原因可能是市场竞争加剧,B正确。

第7题,从图中可知,该地生产成本在③~④期间明显上升,原因可能是地价上升和劳动力价格上涨,A正确。

第8题,从图中可知,②之后生产成本开始大幅度上升,利润水平继续降低,开始出现衰退性产业转移,C正确。

读“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图”,完成9~10题。

9.为了降低生产成本,2017年由甲地向乙地转移的某类企业,可能是(  )

A.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B.节能环保企业

C.服装、鞋帽生产企业D.高端装备制造业

10.该类企业迁出后,对甲地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B.扩大就业,增加就业机会

C.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改善交通,提升交通通达度

答案 9.C 10.C

解析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劳动力成本增长最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2017年由甲地向乙地转移的企业应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四个选项中服装、鞋帽生产企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选择C。

第10题,企业迁出减少就业,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A、B错;可以有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C对;对改善交通,提升交通通达度影响较小,D错。

二、判断题

11.(2017·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期末)具有充足、高素养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  )

答案 √

解析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产业往往倾向于向生产成本低、利润高的地区转移。

说法正确。

12.产业转移既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能加重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

(  )

答案 √

解析 产业转移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大量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入,会导致一系列城市问题,如环境污染等。

13.近些年苏南向苏北、安徽等地区转移产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

(  )

答案 ×

解析 近些年苏南向苏北、安徽等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劳动力价格。

苏南地区经济水平较高,劳动力价格较高。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价格低的区域转移。

14.(2018·宿迁市期末联考)产业转移有利于转入区和转出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  )

答案 √

解析 产业转移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

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15.(2017·泰州市兴化第一中学)产业转移影响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压力。

(  )

答案 ×

解析 产业转移的方向是由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或是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劳动力资源丰富,产业转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压力。

三、综合题

16.(2017·南京市金陵中学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部湾经济圈包括中国广西、广东、海南沿北部湾地区和越南北方沿海地区。

是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沿海经济圈之后的又一沿海经济圈。

材料二 北部湾地区图。

(1)近年来,广西部分地区的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条件B.交通条件

C.市场需求D.政府政策

(2)北部湾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目前,广西承接由珠江三角洲转移过来的产业。

这对当地发展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海南岛的铁路为三亚发展__________________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答案 

(1)C

(2)水陆交通便利(海运、铁路等)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地理位置优越

(3)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当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与其他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增加了就业机会;会带来环境污染

(4)旅游

解析 

(1)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因此广西部分地区的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引起这些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市场需求。

故选C。

(2)据图可知,北部湾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且地理位置优越,临海,有铁路通过,水陆交通便利,因此适合发展工业。

(3)产业转移对迁入地而言,可以随着产业的迁入,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当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与其他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增加就业机会;但会带来环境污染。

(4)据图可知,三亚自然风光优美,因此海南岛的铁路为三亚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